-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
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經元或其髓鞘的喪失導致人體出現功能障礙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創傷性腦或脊髓損傷(SCI)、多發性硬化症和運動神經元疾病等。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再生能力差,其損傷康複目前是國際性的醫學難題。
-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5:04:3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Benjamin M.
-
腦科學日報: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細胞;吃太多糖易患多動症
1,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來源:生物探索圖註:新型細胞部分通過分泌生長因子誘導RGC軸突生長10月26日,《Nature Immunology》發布的一篇文章中,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不僅可以挽救受損神經細胞免於死亡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科學家在渦蟲體發現神奇幹細胞 可幫人類肢體再生
科學家近日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也許將幫助人類實現肢體再生的夢想。科學家在渦蟲體內發現了一種幹細胞,可讓扁蟲重新長出頭部、大腦或其它身體組織。這一發現對人類而言意義重大。再生醫學致力於實現皮膚細胞、甚至整個器官的再生,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先天缺陷、失明、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
-
Science:發現有助於蝌蚪尾巴再生的新型細胞類型
2019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殊的皮膚細胞群體可協調青蛙的尾部再生。這些再生指導細胞(regeneration-organizing cell, ROC)有助於解釋自然界的一個重大謎團,並可能提供關於如何在哺乳動物組織中實現這種能力的線索。
-
MAFG驅動的星形膠質細胞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炎症
MAFG驅動的星形膠質細胞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5:17:38 MAFG驅動的星形膠質細胞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炎症,這一成果由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
一種新型細胞滲透性多肽嵌合物有望被開發 用於促進傷口癒合
近年來,細胞穿透肽作為藥物運輸載體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其或能幫助開發新型治療性製劑或化妝品,通常情況下,分子量大於500Da的化合物幾乎都無法穿過生物膜,在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將一種促進傷口癒合的序列與細胞滲透肽類共價結合,來改善藥物在細胞膜中的運輸效率,在細胞內化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細胞所攝入的新型肽類能夠共軛進入角蛋白細胞中,從而就能在良好的耐受情況下明顯改善藥物的運輸狀況
-
Nature:發現ALL白血病入侵中樞神經系統機制
2018年7月21日/生物谷BIOON/---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一種致命性特徵是它侵入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中的ALL是很難治療的,這是因為大多數藥物因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的存在而被阻止進入這種器官系統。幾十年來,癌細胞如何入侵中樞神經系統一直是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無法解答的一個問題。
-
再生小膠質細胞促進腦修復
再生小膠質細胞促進腦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3:39:12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Jana Vukovic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運動學習可通過促進少突膠質細胞再生或存活促進神經再髓鞘化
此外,神經元活動可以調節朗飛氏結間長度和髓鞘厚度,這意味著成熟少突膠質細胞可以通過神經活動依賴的方式調節髓鞘形成過程。因此,在脫髓鞘損傷後,機體可能存在內源性機制,通過新生和倖存的少突膠質細胞調節髓鞘的修復。在人類和齧齒動物中,運動學習可通過誘導成熟中樞神經系統中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OPCs)的增殖和分化(類似於脫髓鞘損傷時的OPC反應)改變白質結構。
-
上海一科學家發現渦蟲再生基因 或使人類永葆青春(圖)
渦蟲體長不到2釐米,大多生長在潔淨水質的池塘和溪流中,是一種令科學家感到驚奇的低等動物。自然界中,具有再生能力的生物不在少數,如蜥蜴、蚯蚓、海星、蝸牛,但它們和渦蟲比起來,都算是 「小巫見大巫」。遺傳學之父摩爾根發現,將渦蟲切割到身體大小的1/279時,切下的每一塊都能再生出全新的組織,並成長為完整的渦蟲。
-
Nature:科學家解析控制細胞分裂的新型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細胞分裂的新型控制機製圖片來源:Arpan Rai, UZH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控制細胞分裂的特殊酶類(DYRK3),這類酶是一種雙特異性的激酶,當細胞分裂時,DYRK3酶就會促進不同相的混合,這就保證了細胞能夠正確構建分離染色體及分裂細胞內容物的細胞機器
-
科學家發現一種不會產生耐藥性的新型抗生素
科學家發現一種不會產生耐藥性的新型抗生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14:16:50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Zemer Gitai研究組發現一種新型抗生素,可殺死革蘭氏陰性菌並不會產生耐藥。
-
當材料科學遇到幹細胞,牙齒再生或夢想成真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該細胞群以CD24a為其特徵性標誌物,且該標誌物的富集與細胞的多能性呈現正相關性;研究人員還發現,該細胞的自更新能力,高度依賴於轉錄因子Sp7 的表達。 他們把這類細胞稱之為:多能牙髓再生幹細胞(MultipotentDental Pulp regenerative Stem Cells,MDPSCs)。
-
Nat Biotechnol:可注射的海綿狀凝膠促進T細胞再生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哈佛大學幹細胞研究所聯合主任David Scadden教授說,「T細胞群體缺乏和功能障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挑戰,特別是在移植情形下。我們的研究證實一種簡單易用的現成的解決方案能夠增強幹細胞移植後的T細胞再生。」
-
科學家發明一種藥物引導幹細胞到達理想的位置,可提高其治癒能力
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藥物,可以誘使幹細胞損傷組織並提高治療效果--這是再生醫學領域的第一次也是重大的進步。
-
上海科學家發現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並發現一款乳腺癌藥可抑制...
原標題: 上海科學家發現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並發現一款乳腺癌藥可抑制病毒感染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王紅豔研究組與上海大學魏濱(原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實驗室合作,發現細胞內的7脫氫膽固醇還原酶(DHCR7)下調機體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與機制,阻斷這個酶的活性可以顯著增強人體免疫「衛士」——巨噬細胞清除寨卡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多種病毒的「戰鬥力」。
-
稀頂者福音:美科學家發現頭髮再生新機理,將來或造福十億脫髮者
那如果頭髮變少了,還能夠想辦法讓它再生增多嗎?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方法如用生薑或何首烏提取液,或黑芝麻油洗頭,有助於頭髮再生,這些方法有很多人都試過,具體效果誰用誰知道吧?不過近日美國媒體稱,美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microRNA(miRNA,一種可調控基因表達的小分子)可以促進毛髮再生,為未來研究頭髮再生的藥,物研究方面指出了新的道路,將來或造福10億脫髮者。
-
科學家發現負責清除損傷神經元的大腦細胞
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VA)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大腦中特殊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在大腦損傷後清除損傷組織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題為「Neuronal integrity and complement control synaptic material clea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