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做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文/亦單shan
說起玄奘,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但大家知道嗎?從現如今來看,玄奘可是佛教歷史不可或缺人之一?
為什麼,玄奘法師不止西行取回了真經,進而翻譯了中國現如今大部分的「佛教經典」!
在玄奘法師譯經晚年時期,曾跟譯場的助手和弟子們說的這麼一句話:「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命於此伽藍,經部甚大,每懼不終,人人努力加勤,勿辭勞苦。」意思是說:今年我六十五歲了,一定是會死在這座玉華寺裡,佛經數量巨大,我經常擔心翻不完,你們大家加把勁兒,努力一點,不要怕辛勞。
在玄奘大師的一生中,他第一次發出了這種不自信的、怕自己的工作無法完成的擔憂之辭。實際上,由於多年勞累,在翻譯完《大般若經》以後,他自己就覺得體力開始衰竭,甚至覺得自己行將就木。
不久,他又對弟子們說了一段話,幾乎可以看作是他的遺言:「若無常後,汝等遣我宜從儉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淨之身,宜須屏遠。」
僧人講死,多以無常代之。他在這裡提到了「無常」,說我無常以後,你們在送我的時候,一定要節儉,不要用很多的禮節,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裹送,把我安置在僻靜的地方,不要靠近宮室和寺院。他認為肉身是不淨的,應該遠離這些地方。
同年正月初三,玄奘大師的弟子懇請玄奘大師開始《大寶積經》的翻譯,這也是一部很重要的佛經。玄奘大師在勉強翻譯了開頭的幾行以後,突然停了下來,他猶豫了很長的時間,平靜而凝重地看著他的弟子,神色黯然地對大家說:「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
他說:這部《大寶積經》的分量不亞於《大般若經》,我自己覺得我的體力和精力已經不足以再翻譯如此大部的佛經了,「死期已至」,不是「將至」,而是我的死期已經到了,不遠了。說完這句話以後,玄奘大師從此絕筆,停止了翻譯工作。他表示,要把此後可以預見的很少的歲月留給自己去禮拜佛像,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做好準備。
正月初八,玄奘大師的弟子之一玄覺法師,夢見一尊莊嚴高大的浮圖突然倒塌而驟然驚醒,他擔心這個夢是自己會出什麼事的徵兆,於是趕緊就去找他的師父玄奘大師,請玄奘大師解夢。
玄奘大師非常明確地告訴他:「非汝身事,此是吾滅謝之徵。」意思是說:這跟你沒關係,而是我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徵兆。
這是對正月初八玄覺法師做夢的真實記載,我們後人沒有資格、也沒有這個道理去揣測、去枉自判斷其中的真假,因為高僧是不打誑語的,這是戒律規定的,更何況他們對玄奘大師又那麼崇敬。
僅僅一天以後,正月初九,曾經翻越過無數崇山峻岭、曾經跋涉過無數滔滔江河都不在話下的玄奘大師,居然在屋子後面跨越一道小小的水溝時摔了一跤。雖然只不過是稍微擦破了腳腕處的一點點皮而已,玄奘大師卻從此倒下,病情急轉直下。
正月十六,玄奘大師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口裡喃喃自語:「吾眼前有白蓮花,大於盤,鮮淨可愛。」說他見到了很大的白蓮,比盤子還大,非常的潔淨,非常的可愛。
第二天,玄奘大師又夢見在他住的禪房裡突然出現了成百上千的人,非常高大,身穿錦繡服裝,在他禪房裡來回穿行,院子後面的山陵之間突然布滿了鮮豔的金幡、旗幟,林間奏響了各種各樣的音樂,門外停滿了裝飾華麗的車子,車子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來供養玄奘大師。玄奘大師一面說:「玄奘未階此位,何敢輒受?」一面卻還在不停地進食。
弟子趕緊把玄奘大師叫醒,玄奘大師睜開眼睛,把自己剛才看見的事情告訴了隨時等候在他身邊的玉華寺寺主慧德法師,而這個寺主非常恭敬的把玄奘大師的這些描述記下來,留給了後人。
玄奘大師同時還對慧德法師說:「玄奘一生已來所修福慧,準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並不虛也。」玄奘大師的意思是說:我在夢境當中看到的這些現象,好像表明我這一輩子所修的福慧沒有白費。我確信,佛教因果不是虛妄。
在生命彌留之際,玄奘大師作為一代高僧,還在竭儘自己最後的精力印證佛法,這是一個高僧修行的一部分,是他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