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中國的傳統文化啟發了我對斷舍離的思考

2021-03-01 整理生活


通過斷舍離,學會用減法來面對自己與物品的關係,透過心靈的俯瞰力,在實踐中認識更深層的自我。

——山下英子

,讓你的生活入口狹窄;
,讓你的生活出口寬廣;
,通過斷和舍,來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要真正做到「斷舍離」很不容易,社會環境、家庭因素、個人習慣等,都容易讓我們變得喜歡囤積,不捨得丟棄。

帶著這樣的問題,整理生活遊學團的小夥伴們與《斷舍離》的作者、日本著名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領悟「斷舍離」的真諦。

▲整理生活日本遊學成員合照

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悟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提倡以此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主要著作《斷舍離》、《斷舍離.心靈篇》、《自在力》。

通過這次遊學,我們了解到更多關於山下英子的人生故事,從而更能深刻地理解「斷舍離」。

山下英子的童年裡,父母關係不和與緊張的家庭氣氛讓山下在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瑜伽和禪宗,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領悟到:生而為人,最痛苦的煩惱,永遠是你活在「關係」之中——無關年齡,無關地域,也無關層次。

瑜伽和禪宗告訴她,

無需煩惱,學會思考就好。

▲山下英子給學員的祝福語

翻譯:每天都好心情  從現在開始  從這裡開始

中國傳統文化讓山下英子學會系統地學習和思考人性。她告訴大家,《斷舍離》的思想根源,來源於《老子》的48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尋求真理的人,應該逐漸減少自己對任何人事物的主觀意識,每個人的思維都具有局限性,需要儘量地減少幹擾,用極簡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才能領悟其中奧妙,達到圓滿的境界。


山下英子很喜歡中國讀者提出的「減法生活、自在人生」的口號,而豆瓣裡一篇著名的書評更精確地概括出山下的思想: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見面會互動提問

問:究竟什麼是「斷舍離」?

答:表面看,這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問:不管是對物,還是對人,當決定「斷舍離」的時候,都會遇到「斷掉、捨去、離開」的痛苦,該如何面對?

答:很簡單,也很直接,就是充分地去品嘗那份痛苦。如果從痛苦中逃離,行動就會停滯;如果和痛苦對立,行動也會停滯。當你接受了正在品嘗痛苦的自己,你就能從那裡得到恢復,繼續向前邁進。

問:為什麼東西越多,越不容易滿足?

答:每一個物品都有3個附屬屬性:空間/人間(感受、心情)/時間。如果在物品上消耗過多精力,就會讓我們的三個附屬屬性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們總是覺得空間小、累、忙,沒有人願意再這樣的反覆中過完這一生。所以我們要選擇當下最合適的,最需要的,而不是最想要的。

▲課堂互動

▲親密交流

課程結束後,愛整理的小夥伴們和山下英子老師共度午餐,並再次共同探討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文化與極簡生活理念的完美契合。


▲整理生活遊學團與山下英子老師共進午餐

▲整理生活執行董事金迪女士贈予老師紀念品

▲老師為整理生活學院的粉絲們獻上祝福

與山下英子的會面告一段落。當日下午,美麗媽媽創始人李佳霖與大家分享了女性職場轉變的重要性日本幼兒教育與中國的差異。尤其是關於中日育兒觀念的差異,讓各位大有收穫。

佳霖提到,日本的國立幼兒園,課程並不像國內,教導孩子英語、語文等,重要的是培養小孩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地生活。在幼兒教育方面,中國最需要跟日本借鑑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協作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美麗mama創始人李佳霖

在下午的課程中,整理生活學院院長李曉龍用「秩序有道」的概念詮釋了中國整理收納的核心。在人、物、空間之間建立並保持一種平衡的狀態,讓生活回歸秩序之美。


▲整理生活學院院長李曉龍

不管是斷舍離還是秩序有道,其實都是生活的減法,心靈的加法。懂得斷然捨棄,腳步才能輕盈。你的人生中,最需要斷舍離什麼?


版權說明:


整理生活學院招新啦(。・∀・)ノ゙,關注整理生活訂閱號,並回復入院暗號:入院學習  即可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名人訪談:山下英子教您如何做到《斷舍離》
    山下英子「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現居住地:日本關於山下英子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主要著作《斷舍離》、《斷舍離.心靈篇》、《自在力》。文中訪談內容山下英子:我是《斷舍離》的作者山下英子,請各位支持正版,支持亞馬遜,拒絕盜版,謝謝大家。主持人:各位亞馬遜的網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亞馬遜名人訪談。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陳穎,今天我有幸請到日本著名作家山下英子老師做客這個訪談。
  • 知日專訪:放下心中的執念 「斷舍離」概念首創者山下英子
    丟掉對物品的執著,不僅周身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內心也會從壓力中解放。這便是「斷舍離」的目的。「斷舍離」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他們參加研討會和講座,將這個觀念貫徹到日常生活和思考方式中去。這個觀念的來源,是山下英子。山下英子,「斷舍離」概念的提出者,也是「斷舍離」這個註冊商標的所有者。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
  • 山下英子《斷舍離》:餘生,往事清零,愛恨隨意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這本書裡,講述了一個如何生活得更加輕鬆的方法。斷,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即捨棄多餘的廢物;離,即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其實「斷舍離」這個概念,不應該僅僅放到家務之上,人生同樣需要斷舍離。《斷舍離》不僅僅是在教會我們整理家居,更是在教會人應該如何去整理自己的內心,讓人學會把造成內心煩惱的東西丟出去,還回自己內心的澄澈。
  • 山下英子「斷舍離」技巧:分散家務處理法則,幫你輕鬆整理家務!
    攢足了一周的髒衣服才肯按下洗衣機啟動鍵周末去超市購買下一周的食材放進冰箱垃圾桶要裝得滿滿的才會更換新的垃圾袋這是不是像極了屏幕前的你!大家覺得把家務集中處理,效率更高,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節約金錢。但其實,山下英子提倡家務量化分散處理,家務活兒要循序漸進,即便瑣碎也要及時處理。在山下英子看來,「家務的集中處理表面上看起來很合理,但是相應的,意味著需要佔用你一段較長的集中時間……家務如果一直堆積,最後,小事就堆積成了大事,反而變得不容易解決。
  • 陳數對話山下英子,談及往事潸然淚下:想要幸福,從這2點斷舍離
    斷舍離並不是物品的減法,而是人生的整理。陳數是中國的斷舍離踐行者的典型。在《斷舍離》的新版序中,陳數寫到: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選擇停下來,慢下來,去獨處,去思考……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陳數在2013年偶然看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深受這本書的影響,為此她還親自拜訪過作者山下英子。陳數曾經在短短的14個月內拍了4部戲,而且每部戲的戲份還都不少,也得到了不錯的成績。
  • 家庭斷舍離……
    童年時期,山下父母的關係並不融洽;少年時代時又因為人際關係而感到疲憊;大學時鑽研中國傳統文化並修行瑜伽,從瑜伽中的斷行、舍行、離行中悟道,寫下了系列叢書《斷舍離》。核心內容:1、家居環境的斷舍離:什麼是家庭斷舍離?如何實踐?2、家庭關係斷舍離:親離和子離的本質與精華。
  • 《家庭斷舍離》如何更好決斷的藝術
    關於本書本書是山下英子與母親三年「家庭戰爭」的經驗總結,推崇斷舍離的山下英子,從小就與喜歡囤積物品的母親關係緊張,通過深入剖析父母囤積物品的原因及親離、子離的實踐,最終讓母親認可斷舍離並改進了母女關係,家庭斷舍離帶來的不僅是居室的清爽,更是家庭成員關係的融洽。
  • 山下英子:父親離世,母親是「巨嬰」,47歲修行,55歲寫一書爆紅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看這個理念的時候,只覺得是讓人扔、扔、扔。還奇怪是誰提出的,怎麼火起來的,於是我去搜了這位書的作者——山下英子。母親是個「巨嬰」她的童年從小就是在父親和母親緊張的關係中度過的她的母親就好像是一個"巨嬰",從來不知道整理東西,不用的東西也不扔,家裡一團亂。
  • 周一妍|我的心動好物
    我本人也是斷舍離的受益者。自從看了山下英子小姐的兩冊《斷舍離》,以及日本心理諮詢師川畑伸子的《斷舍離——正能量翻倍的生活整理術》後,我自動成為了斷舍離概念在上海的「宣揚者」。六月還在一場小型的讀書會分享過讀書感悟。 斷舍離的核心概念很簡單:做減法生活。簡單點說,就是扔東西。日本翻譯過來的整理的書籍很多。
  • 當代書評丨斷舍離,不只是扔東西而是讓思維清晰、人生輕盈
    所以,當「斷舍離」出現,它迅速流行開來。「斷舍離」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get到「斷舍離」精神之後,人們回頭審視自己家中的:過期雜誌,不用的餐具,沒穿過的衣服,心血來潮買回來的吉他,各種沒用完的化妝品,拉鏈壞掉的包包……這些都是斷舍離的重點對象。「斷舍離」一詞最早出自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
  • 「斷舍離」入選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為什麼扔東西會讓人愉悅
    「斷舍離」的理念應運而生,極簡生活法則備受推崇。為什麼「斷舍離」能讓人產生愉悅輕鬆的心理呢?這其中有心理學依據嗎?當我們說「斷舍離」時,我們在說什麼「斷舍離」這個概念的風靡,始於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寫的《斷舍離》一書。
  • 杭州女孩「斷舍離」煩惱:我只有一雙腳,卻要穿50雙鞋,怎麼辦
    久而久之,家裡都放不下了。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關於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文章,給了她很大的啟發。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和這些鞋子也「斷舍離」!斷舍離是一種起源於日本並在全球流行起來的「生活整理術」,是山下英子發明的一套全新的行為方法。她這樣闡述自己的工作:「建議、協助客戶扔掉自己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
  • 《斷舍離》最走心的一句話,雖然短短25個字,卻直戳中年人的內心
    《斷舍離》這本書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在該書中,山下英子解釋了斷舍離的概念: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道出最聰明的活法
    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中文版,深受這本書的影響,她親自去拜訪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拍了4部戲。當時,所有人都為陳數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的東西感到痛苦。這時,她幸運的是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 杭州姑娘堅持一年斷舍離,扔掉家裡60%的東西,生活清爽又舒適
    種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一年前,杭州姑娘小趙剛剛大學畢業,租了間房子,享受著獨居的生活。而她是一個愛購物的姑娘,家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時候東西多到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 2016中國城市居民斷舍離指數排行榜TOP10
    時尚生活方式創新研究院、舍衣大學、新生活方式新媒體聯盟於12月28日在廣州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居民斷舍離指數排行榜」榜單,此榜單自2014年首次發布以來,已持續三年發布。2016十大最關注斷舍離生活方式城市出爐,北上廣深衝榜!本次社會調查活動自11月啟動以來,線上線下累計超過4千人次參加了公眾調查,並通過百度、今日頭條媒體實驗室進行大數據採集。最終結果——2016最關注斷舍離生活方式城市TOP10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蘇州、天津、成都。
  • 《斷舍離》:家裡寶寶的物品太多了,需要斷舍離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我才明白為什麼我會捨不得扔。山下英子《斷舍離》這本書並不是極簡生活的倡議書,也不是收納整理的指南手冊。它最大的目的是撼動我們根深蒂固的「物品價值觀」,鼓勵我們甩掉惰性,採取行動,促進生活和生命的新陳代謝,從而迎來煥然一新的人生。山下英子首次提出斷舍離的理念,一時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她開始不斷地推廣她的理念。
  • 《斷舍離》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本著這樣的目的,以及這種全新的思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斷舍離。《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本著這樣的目的,以及這種全新的思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斷舍離。《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 斷舍離:整理與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