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是為了生活,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2021-01-08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孫凌Reborn,ID:sunol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以前我晚去機場,更多是出差、學習,而這次晚前往機場,則變成了歸家之旅。

一個人伴隨著成長,一步步成熟,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境遇不同,心態自然也不同。

如何協調好工作與家庭,或許又是一個新的難題。

我看到一篇文章,講的主要是生活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大多都沒有自己的個人生活,還記得此前我有個在四線城市事業單位工作的表弟,來北京旅遊,約著一起吃了頓飯,當他問起我上下班時間的時候,極為吃驚。

早已習慣上班制度的網際網路人,面對那些第一次聽說每周工作6天,從早9點到晚9點的人,或許總難以表達出,其實自己覺得這種工作方式也還好,可接受。

我所在的公司,遵循一切節假日安排,一天8小時的要求工作時長,但對於我個人而言,每天12個以上小時的工作,或許早已習慣,變成了常態,並不覺得有多麼的辛勞。

關於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有沒有生活,其實更主要的在於,我們對生活的定義是什麼?

睡覺、玩遊戲、看綜藝,或是看書、運動等等,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定義。

(2)

我常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比如我從事的工作,就恰恰是我自己想要做的,比如開展一些對於大學生的課程培訓,或許即使我不在這個崗位上,自己也會去做。

生活和工作,有的時候界線並沒有那麼明顯,也難以準確切割,即使周末休假,職場人也難以做到不關注公司的任何信息,對突發事件視而不見。

當然,如果我們從事一份自己極為討厭的工作,那將是可悲的,因為我們想要逃離,既無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還消磨時光,影響自己對於生活的心態。

其實就如我上一段所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定義,對我個人而言,工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入職一家公司,把時間賣給公司,換取了金錢,但這個時間仍然還是我的,我不會放棄對時間的掌控,而更希望做到把時間利用兩遍,一遍是給公司,另一邊則是給我自己。

(3)

有人說,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讓以後生活變得更好,我不太認同。

這句話似乎把工作比喻成了洪水猛獸,我咬牙堅持,只為了以後生活得更好。

在我的場景裡,工作上面對困難,極為常見,而這些困難,其實在一點點地讓我們變得更好,提升了我們某一個維度的能力。

其實不是工作的目的讓以後的生活變得更好,而是工作的過程,讓我們自身變得更好了,因此我們整體的生活變得更好。

對於我而言,當然也有許多地方需要改正,比如該多放下手機,陪陪家人了。

相關焦點

  • 放空自己,不是放棄自己,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
    海綿若想讓他持續不斷的吸水,就需要不斷地把他擰乾,放空,每當夜幕降臨時結束一天的奔波勞累,回家後又要顧及一些家務事,剛睡到床上沒有幾分鐘,清晨的鬧鐘又吵醒了我們的睡意,不得不起床投身到工作中去,在這種快節奏的世界裡,每個人超負荷工作,是常態,而且還承受著很多不應當承受的壓力,因此若想變的健康
  • 最好的愛情,不是找到一個好人,而是找到一個讓你變得更好的人
    有時感覺生活很苦,活得艱難,看不到希望,在我們感到迷茫的時候,我們先把手邊的事情做好,好好吃飯、好好工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要滾燙的人生》是阿飛繼《好好過日子》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這本書給經受挫折的人一股溫暖的力量,讓更多人有信心,去過上更好的日子。
  • 別總給自己打雞血,敢於承認自己不行,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半年前,一個寫作文友向我傾訴,她因為無法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導致越來越焦慮,每天嚴重失眠,身體也出現了不適。 原來,文友的朋友圈有一個時間管理達人,她白天要上班,兼職做網上培訓導師,下了班還要做飯,陪孩子寫作業,經營兩個公眾號。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她都經營得風生水起。
  • 我變得更好,是因為你,但不是為了你
    內心強大的人都能從一段失戀的感情裡走出來,不會因為失戀而折磨自己。不知你是否真正做到放下過去,展望未來,是否還會一直相信愛情。戀愛是件美好的事情,就算失戀了也不要太難過。可是她男朋友嫌棄她太幼稚,太粘人、不會買禮物,不會浪漫,不會製造驚喜,也不會關心人、不懂的留給自己空間好好看書提升自己。於是閨蜜盡最大的努力去學,努力去改變自己,讓她男朋友一直喜歡她。最後那些她都學會了,但他們卻不在一起了。
  • 有智慧的女人,不會只羨慕別人的好,而是懂得讓自己變得更好
    後來,她真的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與眾不同。香奈兒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女人,年少的她十分羨慕書本小說裡,那些女主角豔麗的生活。但她不僅僅只是羨慕,她懂得利用生活給予她的機會,一點一點地去創造新生活,直到夢想成真。
  • 只有你變得更好後,生活才會變得更好
    記住這樣一句話:只有你變得更好後,生活才會變得更好。生活中,沒有誰一開始就是強大的,沒有誰生活中是不會遇到困難的,在困難面前,只有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了,困難就會迎刃而解。其實,困難在每個人的心裡,不是困難打倒了你,而是你不努力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
  • 「短暫的休息不是退縮而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政府工作動態 「短暫的休息不是退縮而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 在重複中讓自己變得更好
    可是,又有誰的工作不是重複的呢?又有哪項發明創造不是在很多次很多年的重複實驗中完成的?重複的確很單調,也讓人覺得很無聊,誰都喜歡天天花樣翻新。可是,如果我們只為了不重複只為了新鮮就不斷地改行,不斷地跳槽,以為這樣就可以最大地發揮自己,卻不知,我們只有在重複中才會有新的體會,新的發現。而在重複中,我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更高效,更優美,也讓自己更快樂。
  • 為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你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好
    當你弱的時候,你的關愛在孩子眼裡都可能變得一文不值。那年她發誓,一定要儘快找到合適的工作,找回尊嚴。轉眼9個月過去了,她身無分文,還欠下信用卡一筆錢。她沒人可以傾訴,硬挺著沒伸手問人要一分錢,把淚水往肚子裡咽。
  • 如何使自己變得更好?
    忙碌的生活使很多人都沒有時間來認識自己和補充自己的內涵。是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就可以更好的與人交流,很可能使你的生活變得更有滋味,更有充實有趣。忙碌之餘不至於使自己感覺生活單調乏味。看我是如何努力使自己更好的吧!閱讀,學習。
  • 孩子,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為了不輸給自己
    而我想對孩子說,「你真的沒必要為了一次的輸贏耿耿於懷,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不輸給自己。」你這一次比原來的自己更有進步,比以前更好了,這本身就是贏,所以不要總跟別人比,要多跟自己比。努力奮鬥真正的意義,不是為了贏別人,也不是為了成為誰,而是為了離我們的目標更近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 成為全職媽媽,不是因為孩子,而是為了自己
    因為,我辭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份鐵飯碗。然而,我卻清楚明白地知道,我不僅僅是在帶孩子,更多時候,我是在治癒自己。因為,我不是舅媽親生的,也不是嬸嬸親生的,所以,根本沒有人在乎我的感受。生完孩子後,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是對家的渴望,孩子的到來讓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有家了,我很重要,我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而是這個家不可或缺的一個位置。記得,當我大學畢業領到第1份工資的時候,我興奮地打電話告訴爺爺。結果,爺爺卻告訴我:「爺爺不需要你的錢,你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
  • 中國傳統田園生活——去山裡不是為了逃避生活,而為了更好的生活
    陶淵明嚮往田園生活,當他終於過上田園生活時,一切都是那麼悠閒、舒適。在現代,很多人都想歸隱山林,在農村有個小院,遠離喧囂的城市,有自己的一塊地,種種菜養狗逗貓,羨慕不已,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民宿火爆的原因。可是你知道真的田園生活是什麼樣的嗎?
  • 《我們離婚吧》:離婚不是為了變得幸福,而是為了減少不幸
    只是經過了這一次三天兩夜的相處,如今62歲的她,明白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女方很重視這次的見面,她特意去做了造型,她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前夫看,哪怕是離婚了,也希望能在他的面前保持最好的狀態;她準備好了很多前夫喜歡的食材,想像以前那一為他做飯,可是兒媳卻告訴她,其實爸爸很會做菜,有一次就特意給自己做了冷麵。
  • 勵志語句:努力是為了選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等著被生活選擇
    勵志語句:努力是為了選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等著被生活選擇The effort is to choose a better life, not to be chosen by life那些不斷變強的人之所以一直成長
  • 努力工作的意義不是餬口,而是讓子女父母更有底氣的生活
    努力工作,咬牙堅持,雖然日復一日,雖然經歷了冷眼,挫折,冷漠,甚至無助,但是我們必須要努力並且咬牙不放棄的認真工作,因為我們的努力付出是為了當自己成為一個中年人的時候可以成為家中的脊梁。作為一把家中的大傘,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出息,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齡孩子當中不會因為沒錢而自卑的那一個。
  • 討厭自己,是變得更好的開始
    我為現在的自己感到可悲」,其實,每次收到這樣的消息,我心中都是有所竊喜的,她們在這麼小的年齡就開始對自己不滿意,並且有意向把這種不滿意變成向上的動力,希望有人可以幫助他們完善自己,是何等的幸運啊?我從來都不覺得一個討厭自己的人是不會和自己相處的人,而是相反,覺得他們對自己的現狀有敏銳的觸感,會漸漸地成為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因為討厭自己,是變得更好的開始。
  • 今日時評|讀書,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其實,優秀的人生絕不是只有一種維度,成功也無法用一種標準衡量。努力生活、熱愛閱讀、啟迪新知,回過來再去更好地生活,不也是一種理想的生活軌跡?近來的相關數據顯示,國人的人均閱讀量,無論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都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在路橋的街頭巷尾,各種讀書活動頻頻上演,迎來的是一雙雙渴求新知的眼睛,述說的正是一個個努力改變的故事。
  • 我們的努力奮鬥不是為了取悅誰,而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
    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各方面都不如他,所以面對男生時有些自卑和膽怯,總是會認為自己懂的東西太少了,但是確實是自己真心喜歡那個男生,看見他有點害羞,不見他,腦子裡面全是她,當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之後,去向男生表白,但是被那個男生直白白的拒絕了。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給的「任務」,而是為了這三點
    但是她卻一直都很不開心,因為她覺得,每天的生活都是自己父母為自己安排的,所以慢慢的就開始厭學,最後變得十分叛逆孩子B:山山和周周是倆個性格的孩子,他從小就不喜歡聽父母的特別淘氣,爸媽讓他上學他也不愛去,他也覺得上學就是為了完成父母教給自己的任務,所以就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