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發表新書《沽酌集》:「讀書是抵抗孤獨的一種方式」

2020-12-19 新京報

嘉賓丨止庵、史航

整理丨吳俊燊

「讀書也是抵禦孤獨的一種方式,你可以去交一些跟自己不在一個時間,不在一個空間裡邊的朋友,那就是書的作者。」止庵說道,在他看來,平日生活中遇見的人只有極少數是有趣的,就會感到孤獨,所以才會讀書,和書的作者相遇,「莊子說,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一萬年以後遇見一個你懂的人,跟當時遇見是一樣。」

當我們談論閱讀時,我們應該討論些什麼?在這個圖書出版式微的時代,閱讀為何依然重要?作家、學者止庵新書《沽酌集》,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2月5日,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舉行。止庵與老友史航進行了一場關於閱讀的對談,與到場讀者一起分享。

《沽酌集》,止庵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徑須沽取對君酌」

在《沽酌集》的原序中,止庵寫過這樣一段話,可以作為關於書名的解釋:「『沽』,買酒也; 『酌』,飲酒也。我取這個題目,好像做了酒鬼似的,其實不然。打個比方罷了。平生興趣甚少,菸酒茶均不沾,也不喜歡什麼運動,只買些書來讀;但我覺得就中意味,與沽酒自酌約略相近。若說不足與外人道未免誇張,總之是自得其樂。至於偶爾寫寫文章,到底還是餘緒,好比閒記酒帳而已。」

止庵給讀者籤書時寫道:「徑須沽取對君酌」,在史航看來,這句話就是一種「直播帶貨」,「對君酌,就是我對著你,我倒酒,不一定給你倒,可能就我自己喝,但是讓你看著我喝,你要覺得好,你買去。」

史航認為,一篇好的談論書的文章,並不是能夠引起讀者的滿足和欣慰,而是應該引起讀者的焦慮,「這篇文章談論的書怎麼我沒有讀過,或者說這篇文章指出的東西怎麼我沒有看到,於是就引起了焦慮,讓你匆匆下單,或者找出書來再讀一遍。」

在他看來,閱讀止庵的這本書是需要一定門檻的,止庵的文字面對的一定是已經有閱讀興趣能力並且有收穫和心得的人,他們閱讀這本書不是為了接收信息、獲取觀點,而是為了印證。「所以,這不是一個看了他這個書才想去讀第一本書或者人生第一次去買書、讀書,不能這樣。你得有閱讀有心得,甚至有成見,在面對止庵的心得與止庵的成見,倆人才能對得上話。」

與此同時,史航指出,《沽酌集》也不僅僅是一本談論書的書,談閱讀觀寫作觀的書,而且是一本自我剖析的標本。止庵從一本書開始,談論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最後把自己當做一個個圖表在文中呈現出來。「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跟熟人、生人,跟半生不熟的人,跟貌熟假生的人,他是怎麼打交道的?通過他的評論其實都能看出來,這特別好玩。」

《沽酌集》並不是止庵的新書,而是他二十年前所出的書的新版。止庵在寫作時,始終有一個想法,他希望自己的書能夠有生命力,能夠「活得長一點」,既可以和當時的人們交流,也可以和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人交流。

史航也認為這本書並未過時,不是因為止庵有多厲害,而是同行襯託,是他讀到的那些書和他批判的一些書,包括編者、出版者犯的那些毛病今天還在犯,甚至變本加厲。他認為止庵就像是個平庸的老中醫,「這麼多年中國人生的病也就這些病,所以他搭著脈就永遠沒說錯。」

「讀書不是一個扶貧項目」

在止庵看來,讀書本身不是一件非幹不可的事,那麼為什麼要讀書呢?「說到底,讀書就是為了提高一點品味,增加一點知識和修養,讓這個人變得有意思,聊天的時候有個談資,大家也會認為這人是個好玩的人。」

止庵說:「非幹不可的事兒,我覺得可以糊弄,可幹可不幹的事,必須得認真幹。」所以讀書得有標準,選書也得有標準,不能泥沙俱下,要「勢利眼」——敢於瞧得起誰、瞧不起誰。止庵認為,讀書很像交友,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讀書也要讀比自己高明的書。

史航也認為,如果一本書中,作者表達的全是一些顯而易見的事物,全是極為明確的觀點,就不要讀這本書。他很喜歡在讀書的時候貼條,貼條就是在給書打分。如果書中的每一句話他都知道,肯定就不會貼條,當出現一句話、一個觀點,他不知道但是作者把它說出來的時候,他就會貼上去。

與此同時,史航指出他和止庵的不同之處,他並不看重作者,但是看重書的內容。史航說道,他閱讀止庵的《沽酌集》是為了節省生命,因為止庵為讀者提供了更加長遠的關於閱讀的路徑。這裡就有一個作者與讀者的信任關係,一個讓讀者信任的作者,對一本書隻言片語的評價,就可能讓讀者決定先去經過誰、後經過誰或者繞開誰。

史航說,這樣能夠讓他信任的作者非常少,在中學時代是汪曾祺,因為汪曾祺在一個序言裡邊給他介紹了兩個人,那兩個人就是後來他特別愛讀的西班牙的阿索林和中國的廢名。他也因為讀金庸小說的前言後記,關注到其中提及的另外一些作者,包括佛經,包括別的書的名字。「我覺得這算是我經過他節省了生命的人,止庵也是。」

「讀書是一種生理能力」

止庵前些日子發了一條微博,其中談到「讀書與其說是興趣愛好,不如說是一種能力。」在活動現場,止庵也對此作了進一步的探討。止庵觀察到周圍越來越多的人沒有時間閱讀,但是讀書本來就是擠出來的。他回憶自己年輕時候的閱讀,常常是在公共汽車上看的,在最擠的時候也舉到天花板上看他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止庵

讀書首先肯定是一種興趣愛好,但是,止庵認為,當他強調讀書是一種能力的時候,是在強調如何把這個興趣愛好落實到生活中。他同時也說,他不相信培養閱讀的能力和興趣可以成立,尤其是對於成年人。「我覺得只能說保持,原來你有你把它保持下來,這有可能。」

史航也指出,如今很多人在他的微博裡問他如何培養閱讀的荒謬現象。在他看來,閱讀這個樂趣怎麼能讓別人插手?「你只能等待造化之力。」

在他看來,讀書是一種神秘的生理需要,神秘的,但它又是生理需要。今年疫情期間,因為被動困在家中,史航經歷這輩子讀書最密集的時候。除了吃飯、喝水、睡覺、上廁所四件事之外,他沒有做任何別的事,就在長春的家裡讀書,讀了一百多本書。

12月4日,史航在機場買了本書,叫《我信仰閱讀》,是國外的一個出版社的創始人的回憶錄。史航說,看這本書有一種久違的感覺。「你發現這樣的生活像經歷戰爭一樣,是那麼生動,或像個諜戰之父,還是很好看,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過癮。」

在閱讀《沽酌集》的過程中,史航也認為,有許多的點覺得很有意思,比如它提醒要警惕「真誠」這個詞,或者它提醒要警惕「我們」這個詞,它可能有時提醒閱讀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再從哪出發,或者說什麼樣的書金貴,什麼樣的書不金貴,或者如果在書中他是這麼說的,再對照那個事確認他說的有問題,他自己就打自己臉了。「你也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個推理小說集,推理短片,各種命案,一本書就是一個命案,有的是無頭案,有的是幾個連環案,我覺得這些是有趣的」。

整理丨吳俊燊

編輯|李永博

校對|吳興發

相關焦點

  • 止庵《沽酌集》:一本「讀書的書」
    止庵談到,在寫《沽酌集》的一段時間就很放鬆:「我看了好些稀奇古怪的、平常不怎麼看的書,一些講各種各樣的英國點心、法國點心的,還有服裝、靴子、箱包、帽子之類,以及家居,等等。《沽酌集》在二十年前就曾出版過,此次雖然是增訂版,但其中的很多討論仍很應景,如止庵在一篇文章中寫:「從前鬧非典,加繆那本已經譯介過來多年的《鼠疫》一時成了熱門書。大概這是我們一以貫之的讀書態度罷,尚未脫出某篇曾經鼎鼎有名的文章裡所說的:要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 止庵:「沽酒自酌」說讀書
    《沽酌集》收錄止庵先生文章五十四篇,既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更有說「文心」的篇目,兼談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或是書人書事,或是借題發揮,舒展自然中見性情,內斂平淡中見積澱。  「沽」,買酒也;「酌」,飲酒也。
  • 《沽酌集》:這裡面有一個「別處讀不到的止庵」
    「沽」,買酒也;「酌」,飲酒也。以「沽酌集」為書名,是因為止庵先生覺得,買書、讀書,「就中意味,與沽酒自酌約略相近。若說不足與外人道未免誇張,總之是自得其樂。至於偶爾寫寫文章,到底還是餘緒,好比閒記酒帳而已」。
  • 止庵《沽酌集》:自斟獨酌,品書論道
    1、只做過讀書一件事的止庵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多麼豪氣的一句話,讓人不由得想起了一卷書,一壺酒,立志仗劍走天涯的書生形象。但等見到止庵老師照片之後,卻發現形象上有很大的偏差。止庵老師非常有學者範,儒雅,沉靜,一雙眼睛仿佛能看透世間的一切。
  • 廣西師大社11月新書書訊丨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
    原創 新書書訊 廣西師大出版社 收錄於話題#廣西師大出版社32#廣西師大社新書書訊4#新書書訊6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一月一度新書書訊又來啦本月依舊沿襲傳統《沽酌集》著者:止庵《沽酌集》收錄止庵文章五十四篇,大多與書有關,或是書人書事,或是書評隨想。書中既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文學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更有說「文心」的篇目,兼談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
  • 《沽酌集》出新版 止庵:讀閒書之道,首先在於挑選
    作家、學者止庵的《沽酌集》,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新書發布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舉行。作者止庵與嘉賓——編劇史航,以「閱讀使我真正成為我」為主題,與到場讀者進行了分享。」止庵:讀書不是一個扶貧項目作為一對嗜書、寫書、編書、講書的老友,止庵和史航首先分別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來談《沽酌集》。「總的來說它是一本關於書的書,是一本讀書的書,但是它不是書評或者書介,就是讀書的一些感想。
  • 讀書者須得存疑,學會獨立思考方不立於危牆《沽酌集》告訴你答案
    《沽酌集》是止庵先生所著,止庵先生有多部讀書雜記出版,《惜別》、《畫見》、《周作人傳》、《神拳考》、《樗下讀莊》、《老子演義》、《插花地冊子》等著作,並編訂周作人、張愛玲作品。老先生對於周作人、周樹人及張愛玲在編訂過程中,有著獨到的見解。
  • 止庵:讀書之道不必求多,首先在於挑選
    《沽酌集》收錄學者止庵文章五十四篇,既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文學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更有說「文心」的篇目,兼談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
  • 南昌市興國商會舉行《日月集》新書發行暨讀書分享會活動
    莎士比亞如是說,讀書妙處無窮,書香薰染人生。4月27日下午,在南昌市興國商會會議室裡書香四溢,大家撥開冗務,聆聽原江西警察學院紀委書記、商會顧問、《日月集》作者張明海同志講述新書創作歷程和分享其中故事。名譽會長陳聯斌出差在外依然非常關心重視此次活動,還特致電祝賀新書發行和讀書交流活動的舉行。
  • 優秀老師對讀書是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後,還要耐得住寂寞,保持一種良好的思考習慣。22讀書要耐得寂寞讀書,要靜下心來,耐住寂寞,不怕孤獨,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夏天,在樹蔭下,一把椅子,一杯清茶,手捧一本書讀起來,你感到是那樣的寧靜,那樣的優雅;夜晚,在書房裡,,伏案讀書,一盞孤燈,手不釋卷,你又覺得是那樣的幽靜,那樣的愜意。這是一種&34;的讀書境界。
  • 北大教授陳平原: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的風景:大學生活之春花秋月(增訂版)》,陳平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陳平原  只說「開卷有益」,還不夠  有人會讀書,有人不會,或不太會讀書。讀書,讀什麼書,怎麼讀?有兩個說法,值得推薦。一是清末文人孫寶瑄的,他在《忘山廬日記》中說,書無新舊,無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讀舊書,舊書皆新;反過來,以舊眼讀新書,新書皆舊。  林語堂說的更有趣:只讀極上流的,以及極下流的書。中流的書不讀,因為那些書沒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書必須讀,這不用說,誰都會這麼認為。可為什麼要讀極下流的書呢?
  • 新書二手書?紙質書電子書?讀書,你選對方式了嗎?
    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培根曾在《論讀書》中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書籍是人類歷史過程中最重要的精神財富,那麼讀書的方式,你選對了嗎?家裡有礦卡裡有錢,當然可以新書照買,但從經濟和環保的角度來說,二手書也是值得購買的。首先,二手書市場的書都經過了挑選,質量太次、書頁掉落,嚴重影響閱讀的基本不會出售。再者,所有的書籍都經過了消毒、過塑、重新包裝,乾淨衛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經濟實惠,二手書的價格一般都是新書的兩折或者三折,同樣的價錢可以買更多的書,何樂而不為呢?
  • 遇見劉同,就在11月21日西北書城《一個人就一個人》新書籤售會
    如果你喜歡孤獨,一定要看這本書。如果你還沒有找到與自己和平相處的方法,如果你的內心還是害怕孤獨,如果你還沒有發現一個人的最佳狀態,那你一定要看這本書。一路過往,皆為風景。如果你們都能夠找到最好的自己,一個人最佳的生活狀態,塑造獨立的人格。那對於劉同來說,他的文字便有了意義。
  • 文化扶貧讓少數民族的孩子《沽若當》
    《沽若當》的演出成為雲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重點文藝活動,也是2019年雲南省文藝精品扶持項目和2019年昆明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沽若當」是苗語「我長大了」的意思。童聲情景合唱《沽若當》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著雲南音樂舞臺首創的意義。這是一部全國唯一以脫貧攻堅為主線,大量釆用無伴奏合唱形式的童聲合唱作品。
  • 深度閱讀《百年孤獨》:無孤獨不浪漫
    我不記得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特別興奮或者特別悲痛的心情,我覺得文字象水一樣在我眼前流過,即便是難以理解的家族譜,時而現實時而魔幻的寫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歷史……這些那些打亂我讀書節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當然地被我所接受,我仍然以幾乎不動的姿勢一頁頁地看下去,看的時候在想什麼我並不清楚,就好像小時候放暑假剛剛睡醒的午後,我躺在地上看著牆上時鐘一分一秒走過。
  •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因而,古人把讀書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對待讀書的態度也特別鄭重其事:春晨秋暮,花朝月夕;明窗淨几,沐浴更衣;淨手焚香,正襟危坐;輕捧書卷,虔敬誦讀。在古人看來,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其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淨化靈魂的修行,一種向書籍致敬的莊嚴儀式。
  • 2019上海書展:「戴建業作品集」新書首發
    >   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0日電  「戴建業作品集」
  • 讀書的這4個好處,你真的知道嗎
    讀書,可以讓你掌握知識,而知識就像呼吸 一樣,吐納之間,可以見人的氣質與涵養。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你獲得優越感,而優越感某種程度上又是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這是讀書最明顯的一個功效。也是相當一部分人想要讀書的目的。2.讀書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讀書可以讓你大腦活躍起來,防止它失去能力。
  • 微信讀書,讓閱讀不再孤獨
    一、產品概述口號(slogan):讓閱讀不再孤獨簡介:微信讀書是基於微信關係鏈的官方閱讀應用,在提供極致閱讀體驗的同時,為用戶推薦合適的書籍,並可查看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用戶每天面臨著各種誘惑,因而專注讀書需要一種激勵制度,或物質層面贏得獎勵或精神層面贏得榮譽。在特定場景下,用戶想釋放雙眼用聽書的方式來獲取知識。2. 用戶畫像微信讀書男性用戶佔比61.43%,遠遠超過女性用戶38.57%的佔比。
  • 沽渣汪的沽渣石——沂南縣辛集鎮常勝莊村行走紀實
    我一直好奇這個沽渣汪是怎麼一種樣子。前幾天,我到常勝莊才發現,沽渣汪是因為有一種沽渣石而得名的。常勝莊原名叫沽渣汪常勝莊村碑記載:「據傳明代以前即有人居此,村名屬吉祥言。因地處低洼且多小石塊,狀如『沽渣』(方言),遂俗化成『沽渣汪』。1967年,恢復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