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抑鬱嗎?別不信,還真會!一旦抑鬱,家長應該如何面對?

2020-09-03 武漢香如故

文 香如故 歡迎關注 轉發 感謝!

孩子會抑鬱嗎?或許有人會說笑話哪有孩子會抑鬱的,大人抑鬱還差不多。確實多數人的眼裡認為孩子不會抑鬱,可是事實上,孩子真的是會抑鬱。

在美國兒童的重度抑鬱症,發病率為3%,青少年的發病率為6%。對於青少年而言,抑鬱症已成為自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2017年5月5日,初中學生李梓豪從家中11樓跳下。隨後他的媽媽因為悲痛欲絕,也跟著跳樓身亡。

在他的遺書裡,透出一種深沉的絕望,他在遺書中寫道:我這一生,從來沒給你們爭過光,有時還老惹你們生氣。

希望你們不要記恨我,我只想說,能做你們的兒子,我很幸福。我要對大家說,謝謝你們一路陪伴。我走了,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一切都因為我。

這樣的事件真的是讓人感到內心非常的沉重,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輕生?或許在此之前孩子的心理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可是家長竟然是一無所知。

據悉因為夫妻雙方工作忙,每天到家時間比較晚,與孩子溝通比較少,孩子平時多由母親負責管理,因其文化水平比較低,不太會管理孩子,方法比較簡單直接,所以親子關係較為一般。

這也將是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沒能被家長及時發現的原因。所以說不要認為孩子不會抑鬱,多數的孩子抑鬱了,但大人卻並不知情。

對青春期青少年,抑鬱症已成為自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從臨床的角度來講,青少年的抑鬱發病率一年比一年高,而且程度都比較重。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自殘、自殺的青少年。數量變多,程度變得更嚴重。

前段日子小區群裡有人發消息說,一名12歲的男孩從家裡跳樓自殺。聽到這個消息感到真的很意外,孩子為什麼跳樓?是因為什麼原因,作為外人都不太清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名孩子內心一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旦壓力和抑鬱情形無法排解,那麼只能以極端的方式來解決。

還有前段日子武漢那名15歲失蹤的女孩,始今沒有消息。據說她從家裡騎車到了大橋上,車在橋上而人卻不見了。

已經整整失蹤了一周,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多數的人分析孩子是兇多吉少。這名女生究竟是什麼原因失蹤?一切都是未可知,然而可以預測到的就是,孩子生病了,心理上的病,只不過家人沒有察覺而已。

有資料表明,抑鬱發病率節節攀升,同時又很難識別,直到釀成自殺慘劇時,可能才被他人知曉。這意味著,家長們更應該對它引起足夠重視。

青少年抑鬱症:不止是情緒低落。我們通常把0至12歲出現的抑鬱,歸為兒童階段的抑鬱症。12至18歲這一時期,偏向於是青少年的抑鬱症。

其中12至18歲屬於青春期,由於青春期本身就會呈現出獨特的特質,所以在這一階段,抑鬱症的識別尤為困難。

有些患抑鬱症的孩子,會在最初的時候,對家人流露出對生活失意的念頭。如果你的孩子時常對你說,「媽媽,我覺得好沒意思」時,就要引起家長的注意。那是孩子內心求助的信號,這個時候做積極的幹預是最有效果。

身為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特別是面對考試或者是升學的時候,家長就要格外地注意。特別是對於一些自尊心極強的孩子,家長要做好心理疏導,不要因一時的失敗,就讓孩子想不開,從而走向絕望。

如果發現孩子連續一至兩周情緒不佳,或者是有自殘或者是輕生念頭時,就一定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這將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夠及時地讓孩子能夠重新面對生活。

孩子抑鬱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渾然不知,還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給孩子在施加壓力。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家人或者是老師,這一點還是要引起重視。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夠積極樂觀向上地面對生活,都能夠遠離抑鬱,健康快樂地生活!


作者:朱凌 筆名 香如故 報紙雜誌寫手

作品散見國內各大報刊

累計發表文字五百萬

著有圖書《自律的孩子更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刪除

歡迎關注,頭條號武漢香如故,更多精彩文章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玩手機上癮會導致抑鬱?面對危機,家長應該如何做?
    最近我時常聽人討論說「孩子總玩遊戲會抑鬱」,嚇得我趕緊把我家孩子大手機給沒收了,那麼事實真的會如此嗎?是的!你沒有想錯,確實會如此,因為長時間玩手機,會讓自己沉浸在其中,上癮導致情緒越來越欠佳,從而不會與外界溝通。
  •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青少年抑鬱?
    青少年面對許多壓力,從青春期的變化到關於自己是誰、可以與誰融洽相處的困惑。這些混亂和不確定狀態的存在使得區分正常的成長的煩惱與抑鬱症並不總是容易的事情。然而,青少年抑鬱遠不止心情不好這樣簡單,它是一種可能會影響到個體生活各個方面的嚴重健康問題。幸運的是,青少年抑鬱是可以治療的,家長也可以在其中提供幫助。父母的愛、引導和支持對於抑鬱症青少年的康復、讓生活回歸正軌大有裨益。
  • 有「抑鬱」傾向的孩子,多半會把「3句話」掛嘴邊,家長別忽視
    其實在現在的生活當中,不僅僅只有家長會感覺到有壓力,覺得一些正處於玩樂階段的孩子,也同樣會感受到壓力。如果家長對於這些壓力並不重視的話,這反而會使孩子產生抑鬱傾向。如何了解孩子是否有抑鬱傾向1、「我就不應該被生出來」一些帶有抑鬱傾向的孩子,通常都會非常的悲觀,而這樣的孩,子相對於比較成熟,在同齡孩子當中,也是屬於比較聰明的類型,常常會想一些不是這個年紀該想的事。
  • 孩子抑鬱了,不想上學了,耐心面對會更好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出現逃避現實的情況,家長真就要重視了。抑鬱,離孩子真的很近。不是每個孩子都天生具有一顆強大的心理。面對困境,往往是一些孩子很難獨自跨越過去的,更不會自己醫治矯正自己,需要家長配合給予一定的環境培養鍛鍊。
  • 孩子為什麼會抑鬱
    常常有學生和我講,老師我感覺自己快要抑鬱呢,也許這只是一句抱怨。在如此青春充滿活力的年紀,孩子為什麼會抑鬱呢家庭的原因:家長們與孩子交流不通暢,忽略了孩子真實的需要與感受,言語中會出現傷害孩子的地方,導致孩子自信心下降,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抑鬱情緒會隨之產生,久而久之,沒有科學的引導,抑鬱症就會產生。
  • 孩子抑鬱了,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家長持續聽到孩子這樣的表述,並觀察到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迅速變化,就要引起重視:這可能不僅僅是孩子「鬧鬧情緒」,而是需要及時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 01.青少年抑鬱有哪些表現?02.青少年抑鬱離不家長的參與 如果家長或者了解到的孩子出現了以上情緒問題,家長可以如何幫助Ta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指責。不指責不僅是對孩子,也是對家長自身。任何一個個體心理或情緒問題的發生,一定是多方因素共同結合導致的。這時候情緒化的指責,其實就是在迴避,並且傳遞出一種「我不接受」的信息,這不會對孩子心理問題的解決帶來任何有益的幫助。
  • 來自父母的擔憂:我應該如何判斷我的孩子是不是抑鬱了?
    孩子們會感到壓力或抑鬱嗎?家長有時會給孩子施壓,強迫他們執行某些命令。有些壓力也來自孩子們在網上獲取的信息,尤其是現在一些學校正在進行網上教學。當孩子們上網時,他們可以訪問社交媒體,這就帶來了攀比心理和網絡欺凌。
  • 當抑鬱來襲,家長如何主動出擊,找出潛伏在孩子心裡的抑鬱小怪獸
    低自尊和悲觀的態度會造成孩子消極的自我評價,把壞事歸咎於自己的不足或他們感到無力改變的外部條件,從而產生一種抑鬱的狀態,這種消極狀態會進一步導致消極的行為,比如哭泣、抱怨,這些消極行為讓別人更不願意接近抑鬱的人,這會使抑鬱的人覺得自己被拋棄,覺得孤獨。因此,抑鬱的過程就是這樣不斷地循環惡化。
  • 孩子也會抑鬱的?
    但這件事也一度引起了很多博主討論,不少人一致認為: 一個四歲的孩子,卻在這個年齡,就要去承擔如此一種負責任、保護家人的感覺,而且這種懂事還得到這麼強烈的追捧,這是值得深思的現象。有數據顯示,在8-16歲中小學生中,抑鬱的檢出率為34.57%。中國約有20%的兒童有抑鬱傾向,其中,4%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度抑鬱。
  • 經常說這4句話的孩子是有抑鬱傾向的,任由其發展,後果會很嚴重
    那麼,如何從孩子的言行中,窺測孩子是否有抑鬱傾向呢? 如果小孩子有這4句口頭禪,說明有抑鬱傾向,爸媽要注意了 1 活著真沒意思 孩子總說活著沒意思,爸媽可別覺得孩子矯情,或是故意嚇唬人。這很可能是孩子存在心境障礙時,發自肺腑的一句感慨。
  • 面對青春期抑鬱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做這3件事,別火上澆油了
    而此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份調查,許多孩子自殺的理由往往是,「沒收手機」、「賴床被母親掀被子」、 「被關電視機」、 「不想學習」……而這些又是應試教育下,父母極力控制的,也最容易造成家庭教育問題。面對抑鬱的孩子,父母千萬別再將錯就錯了!
  • 男人也會「產後抑鬱」,當家裡老公出現以下行為,別大意了
    沒錯,你沒聽錯就是男人在家裡老婆生完孩子以後,感覺到抑鬱了。為什麼男人也會「產後抑鬱」?男人患上「產後抑鬱」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一個家庭孩子出生後,往往是媽媽患上抑鬱症。因為女人生完孩子,身體內的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再加上照顧孩子的種種壓力,以及家人對產後女人的關心不夠,很容易誘發不良情緒,出現心理方面的疾病。雖然,男人不生孩子,但是會患上「產後抑鬱」也不奇怪。早前,英國卡迪夫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John Clayton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John在38歲的時候,有了一個孩子,孩子出生後,妻子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 家長當心了,別把孩子的「抑鬱」當「叛逆」
    媽媽進門就說:「孩子今年上初三,兩個月前發現孩子用刀劃手腕,結果孩子說上網查了,自己得了抑鬱症。可她玩cosplay (一種角色扮演)的時候一點都不抑鬱。」母親語氣中帶著責備和不信任。孩子低頭坐著,沒有解釋。問及孩子時,她欲言又止。
  • 高三生均不同程度抑鬱 家長別給孩子「加壓」
    家長如何為孩子減壓多觀察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表現長春市心理醫院副主任醫師尹洪影認為,青少年選擇極端的方式獲得解脫,父母的幾句說教或許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和長時間的日積月累導致的。比如,孩子在採取極端方式導致悲劇發生之前,他的生活、學習、交往中都經歷了什麼,日常表現又是如何,或許一些不被人重視的細節,都能成為日後情緒積壓到一定時期的爆發點。尹洪影表示,孩子學習不好,並非是個人真正原因,家長應該多觀察孩子性格上的改變,突然的不樂、不說話;正確心理疏導睡眠節律的變化,以前躺下就能睡著,現在有早醒的現象,都是抑鬱的前期表現。
  • 面對抑鬱,我們該怎麼做?
    「我感覺好累,像是有一塊石頭壓在我的身上,我對喜歡的事物也沒有了興趣」「我面對他們的時候依然笑臉相迎,但是他們如何知道,我在偽裝」「我感到世界是灰色的,我站在樓上,想著,跳下去應該就解放了吧」「他們說我很矯情,說我明明什麼都不缺,怎麼可能抑鬱」「我經歷過什麼他們根本不知道
  • 為什麼會產後抑鬱?
    不生娃不知道,生完發現,產後真的太好抑鬱了。我身邊的女性朋友,沒抑鬱情緒的,好像就……一個都沒有hhh,只是程度輕重而已。以前我也搞不懂,為什麼產後那麼容易抑鬱?休半年產假耶,抽空做個醫美、旅個遊、到處吃喝,不香嗎?而且身邊還多了個小可愛,想想都美,快樂plus。
  • 莫把抑鬱當「逆反」孩子抑鬱非小事
    家長應如何理解和幫助受抑鬱困擾的孩子?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曹慶久:抑鬱症的起因包括生物學、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學指遺傳因素,父母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孩子抑鬱風險會增大。社會-心理因素包括學習壓力過大、家庭不和睦、缺少夥伴關係支持、遭遇校園霸凌等。
  • 莫把抑鬱當「逆反」 孩子抑鬱非小事
    家長應如何理解和幫助受抑鬱困擾的孩子?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曹慶久:抑鬱症的起因包括生物學、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學指遺傳因素,父母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孩子抑鬱風險會增大。
  • 孩子抑鬱了家長怎麼做
    伯爵書院_孩子抑鬱了家長怎麼做?當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有抑鬱情緒的孩子,而家長們也常常發問:「我們應當怎樣對待抑鬱的孩子?」首先我們要知道:抑鬱情緒並不代表抑鬱症,家長可以和醫生充分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其次,只要積極關注我們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抑鬱情緒是可緩解、可幹預的。
  • 抑鬱的孩子,為何會打罵父母?
    ——流水不腐抑鬱的孩子,攻擊性被自己嚴重壓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把關係中的衝突、難受、別人的負面情緒,通通攬到自己身上。以一人之軀,背負數人重擔。抑鬱的人有多善良,善良到他們寧可自殘、自殺,都不願意打罵別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