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王秉陽、郭翔)「中國脊梁」「氣壯山河」「新時代的英雄楷模」……網友們這樣讚頌這個英雄群體。
8月20日,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過境遼寧省大連市,受其影響,停靠在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的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出現重大險情。危急關頭,第七六○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黃群等17名同志挺身而出、英勇無懼,在颱風和巨浪中對試驗平臺進行加固作業。作業過程中,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被巨浪捲入海中,英勇犧牲。
9月14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廣大黨員幹部和軍工企業職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深深的敬重和悼念。
恪盡職守、不怕犧牲:壯舉方顯英雄本色
「海智,你好!爸爸很想你。」這是黃群留給兒子黃海智最後家書裡的話。
在外讀書的黃海智很後悔沒能多去大連看望爸爸。2017年,年近50歲的黃群響應國家需要,隻身離開工作28年的武漢前往大連履新,留下妻子兒子和年過古稀的母親。但是,黃群在家書中寫道:「人生就是在不斷挑戰中證明自己的能力,在挑戰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思想底色令人感動。
是什麼讓他們不顧生命危險、毅然前行?黃群的妻子亢群說:他們對試驗平臺就像對孩子一樣有著深厚感情,「所以我很理解,有險情,他肯定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去。」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軍工人心裡永遠是國家利益至上」……網友認為,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體現了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與誓言。
第七六〇研究所黨委書記段紀軍說,這個英雄群體關鍵時刻能站得出來,衝在前頭,豁得出去,真正體現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彰顯了軍人作風、軍工精神。
不忘初心、許黨報國:精神點亮信仰之光
黃群生前同學、同事說,黃群對艦船的熱愛深入骨髓、一以貫之。
大家回憶,上學時黃群話不多,但是只要說起船舶和技術,便滔滔不絕;參加工作近30年,初心不改,對質量要求細緻入微、近乎嚴苛。
黃群生前在筆記本上寫下「牢記使命 勇於擔當 為七六〇所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表達了科工人員兢兢業業、履職盡責的情懷,許多網友的內心被深深觸動。
「只有奮鬥的一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一生。」網友表示,要以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為代表的英雄群體為榜樣,真正地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大業中。
英雄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精神像一盞明燈,點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報國之路,激勵著更多的青年學子和科工人員。
一位華中科技大學的網友在微博上給黃群留言:「開學典禮上聽說了你的事跡,從未謀面的學長一路走好。」
剛參加工作的中國艦船研究院員工趙浩東,在學習了抗災搶險英雄群體的先進事跡後深受感動,「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等前輩在國家利益處於危機的時候挺身而出,這種優秀品質值得我認真學習。我要將他們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本職工作,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
抗災搶險群體的一員、在海水中掙扎近2小時獲救的孫遜說,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經歷沒能嚇退他,自己不會改行,將一如既往地工作,「我們有信心把後續工作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