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長信傳媒於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
談到長信傳媒,可能不少讀者還有些陌生。但要是說起長信傳媒董事長郭靖宇,以及其過往的影視作品,想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單說今年,長信傳媒就有《絕代雙驕》《小娘惹》《天舞紀》《最美的鄉村》《大俠霍元甲》《最美逆行者》等多部影視劇與觀眾見面,熱度頗高。
不過,如今長信傳媒的業務範圍已經遠不能限定在影視劇創作上。集影視製作、藝人經紀、演唱會業務於一體的長信傳媒,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憑藉在內容領域的不斷深耕與拓展,成為了影視行業的一方重鎮。這家年輕公司的邊界,正不斷延伸。
影視獨舌採訪郭靖宇的時候,他正在新加坡籌備上市相關事宜。長信傳媒上市既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其未來多元化商業模式和多維度創新、價值創造的新起點。
聊過去:「兩條腿」走路,多元化發展
長信傳媒的前身是完美建信,由郭靖宇於2011年創立,是完美世界的子公司。
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完美世界無疑就是棵參天大樹。這家以《完美世界》《誅仙》等遊戲成名的網絡公司,很早之前就開闢了自己的影視板塊。電影《失戀33天》《等風來》、電視劇《打狗棍》《紅娘子》《香蜜沉沉燼如霜》等作品,都出自這家公司。
基於此,為何要跳出舒適區二次創業呢?關乎此,郭靖宇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則,是創作的角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影視行業處在資本泡沫之中,影視作品很大程度上被做成了「理財產品」,而創作者的意志完全不能對抗資本的力量。這也是他成立長信傳媒的初衷。一方面,能對自己的企業做主;另一方面,可以給團隊小夥伴更好的未來。
二來,是商業的角度。完美建信邁向長信傳媒的關鍵一步,還在於完美世界集團內部的鼓勵。完美世界有一套成熟的商業體系,他們支持旗下成長迅速的子公司獨立發展。長信傳媒就是典型的例子。背靠大樹自然好乘涼,但勇攀高峰可以看到更好的風景。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實力具備了。
從完美建信成立以來,郭靖宇和他的團隊接連打造了《紅娘子》《火藍刀鋒》《打狗棍》《勇敢的心》等頗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這為他贏得了「傳奇劇王」的稱號。
那段時間,郭靖宇的年代傳奇劇,就是收視率的保障。觀眾就喜歡這味道。
不過,傳奇劇做得出彩並不代表只會做傳奇劇。郭靖宇也並非沉湎過去、不願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事實上,他是70後導演中最早進軍網劇領域的那一小批中的一個。
早在2013年,郭靖宇就產生了入局網劇市場的念頭。彼時,網劇領域尚屬蠻荒時代,觀眾談起網劇第一印象往往是鄙視,傳統影視公司也大多持觀望態度。但他始終認為,網劇是一片藍海。不先行一步,就註定要被人甩在後面。後來的事,大家都看到了。
2014年上線的《靈魂擺渡》系列,無疑是國產網劇中一朵「奇葩」。這部熱度和口碑俱佳的網劇,不僅為愛奇藝承擔了會員拉新作用,也為網劇正規化提供了參考摹本。網絡電影《靈魂擺渡·黃泉》以及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的「破圈」,更說明了該IP的成功。
於網劇領域取得成功之後,郭靖宇再度抽身,尋求多元化發展之路。
改編自傳統武俠小說的《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衍生於經典故事的《大俠霍元甲》《小娘惹》;由網絡文學IP改編的《天舞紀》;以及主旋律作品《最美的青春》《最美的鄉村》《最美逆行者》……這一系列高口碑、高收視、高流量作品,不僅攬得了觀眾的青睞,更獲得了包括「五個一工程」獎、「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等主流獎項的肯定。
不過,長信傳媒從來都不只是一家影視劇創作公司。自公司初創伊始,郭靖宇就堅持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劇集,一條是演唱會,兩者之間產生了非常好的互補。
從2019年新增演唱會製作業務以來,長信傳媒先後舉辦了李榮浩世界巡演新加坡站、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人生首席」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並為電視劇《小娘惹》《天舞紀》《大俠霍元甲》等熱門劇集打造了OST。另外,長信傳媒還手握周杰倫在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的總統籌。
「兩條腿」走路、多元化發展。做到這兩點,長信傳媒能上市也就不足為奇了。
說現在:長信傳媒上市的意義何在?
2020年,影視行業的確有點冷。上半年,有數千家影視公司註銷,行業巨頭也多為虧損狀態。整體環境不樂觀,保守戰略是行業的普遍選擇,但長信傳媒卻選擇在今年上市,意義何在?我們不妨從三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出於公司自身發展的考量,長信傳媒已經到了謀求更大發展的時刻。
事實上,從準備成立長信傳媒起,郭靖宇就有了做一家國際化公司的打算。如今,顯然時機成熟了。「我們是從一家特別合規的上市公司脫胎出來的,所以步子可能就比別人更快一些,少走一些彎路。」當初他買下《小娘惹》的版權,也正是瞅準了新加坡這塊風水寶地。長信傳媒「走向世界」之路,就以新加坡為中心輻射東南亞,繼而走向世界。
上市意味著新開始,也意味著新的壓力。在過去,長信傳媒只對自己負責,自負盈虧。如今,要考慮更多的事情。得對得起投資人的信任,還得兜住中國企業的臉面。但上市又是一種必然。公司規模大了,想要更好發展就必須要融資。要融資,就必須要上市。
不過,融資卻不能盲目。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冷靜的人才能正確地掌控它。解牛的庖丁要順著骨骼來割肉,影視從業者也要摸清資本的紋理。「我們應該擁抱資本,但不要和資本去玩遊戲。我們應該藉助良性資本,來發展自己的行業,更要保持絕對的冷靜。」
另外,東南亞的確也有長信傳媒所需要的創作素材。像今年在央視八套熱播的《小娘惹》,就是一個典型的南洋故事。正在籌備中的《南洋女兒情》和《南洋英雄淚》,也是如此。「那些華僑的奮鬥史,跟我以前拍的傳奇戲是同根同源的。兩者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處。」
第二,國產電視劇要出海,傳統文化要走出去,也需要走國際化道路。
「文化出海」的口號喊了很久了。也有不少國產電視劇在海外流媒體上線。但必須承認,光靠賣劇集、電影的海外版權,還不能算真正「走出去」。長信傳媒還想更深入。在海外成立公司,製作給外國人看的劇,對「文化出海」可以起到更好的助力。
《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就是一次初試水。這是長信傳媒和愛奇藝海外站的首次合作,也是愛奇藝海外站推出的首部海外劇集。和六年前的《靈魂擺渡》不同,這部海外劇集主打外國觀眾。只有做到這點,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目前,外部世界對中國的誤解很深。大家對中國的看法,依舊是多年前的觀點。我覺得中國文化需要有一個世界的認同,認同的前提就得先了解。像中國文化的優質內容,你只有走出來,經歷市場的考驗,外國人才知道。只有檢驗過了,別人才願意去了解你。」
第三,長信傳媒的上市也能為行業打上一針強心劑。越是行業趨冷的時候,就越需要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在影視行業,只要你認真地去做企業,市場就一定會認可你。」
「我覺得長信今天在這樣一個特殊環境上市,可能我們的第一次融資數額並不驚人,估值也沒有那麼高,但還是能夠給國內影視公司提供些積極意義。調整是在所難免的,其實我們也一直在調整,包括主旋律、網絡電影的創作,我們也從來沒有缺席。」
長遠來看,長信傳媒在新加坡上市的價值還不止於此。除了精神鼓勵與象徵意義,這次還為中國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摹本。
此次長信傳媒的上市,也意味著新形式的出現。無論如何,情況總歸是越來越好了。
「未來我希望長信變成一個國際化的文化公司,中國市場確實很好,但固守國內市場不求發展,不停請大明星、用大IP擴大戲劇成本和戲劇利潤,這個就沒出息了。」
看未來:是裡程碑
談起公司的企業文化,郭靖宇概括為「務本創新」。在他看來,長信傳媒的主營業務其實只有一項,即為觀眾、為社會提供優質內容。拍電視劇也好,做演唱會也罷,皆是如此。「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的本就是內容,長信傳媒堅定不移地做內容提供商。」
只有把內容的「本」給守住了,才能找到自己的「道」。一家內容公司最難得的,是能輸出基於人類共情的、跨越種族的、跨越地域的思想價值。這也是長信傳媒所追尋的。
比如,或將於2021年Q1上線的《約定之青春永駐》。《約定》主題系列劇是由愛奇藝策劃出品,以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契機打造的2020小康元年獻禮劇。《青春永駐》講述了一個幽默又治癒的故事,巨興茂、丁偉執導,董勇、嶽麗娜、卜冠今等主演。
又如,殺青不久尚在後期製作的言情喜劇《仙琦小姐許願吧》,已製作完成、等待播出的年代傳奇劇《勇敢的心2》,同屬《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的《福從天降》《按下葫蘆起來梨》《瑪尼堆的秋天》,以及剛剛殺青的《靈魂擺渡·南洋傳說》等。
再如,或將於明年開機的年代劇《第十團》。郭靖宇是年代劇出身,這一類故事講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第十團》以八路軍隊伍中獨一無二的「知識分子團」晉察冀軍區第十團為原型,講述了他們奮戰在平北地區抗日最前線的傳奇故事。
爾後,還要創新。隨著科技進步,文娛產業也在飛速發展。從戲劇到電影,從電影到電視劇,從電視劇到網劇,再從長視頻到短視頻,背後的一切驅動力都是科技與時代的發展。
郭靖宇當年選擇投身網劇領域,便是在尋求創新之路。他始終在關注行業最前沿的探索。「創新一定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未來。」
就影視行業來說,創新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核心內容上的創新。比如近兩年業內一直在嘗試的互動劇。長信傳媒很早之前就將目光對準了這一範疇,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地推進,根本原因在於相關技術的不成熟。一旦技術跟上了,長信傳媒絕不會錯過機會。
對於互動劇,郭靖宇實則很有信心。有不少人將互動劇視為一種遊戲變種,也有人覺得過多的選擇會影響觀眾的放鬆消遣,但在他看來,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比起不斷點點點的手遊,互動劇需要動手的地方少多了。更何況,只要內容好,觀眾不會怕麻煩。
「我們不能站在40歲的年紀來考慮互動劇有沒有未來,得站在年輕觀眾的角度來想問題。我們當時做網劇的時候,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互動劇究竟是影視還是遊戲?不要考慮這個問題。你還沒想明白,觀眾就都被做遊戲的搶走了。」
另一種是形式上的創新。這兩年時興的短劇集系列,郭靖宇也在做。目前,長信傳媒已策劃了多部短劇集,其中20部處於研發狀態。每集的時間不長,5-10分鐘;每部篇幅也不大,或12集或24集。這般規模的集團軍出現在前沿戰場,必然會引起行業矚目。
據郭靖宇介紹,明年長信傳媒將會推出一檔「微短劇劇場」。這些作品囊括科幻、懸疑、驚悚、喜劇、奇幻、甜寵等眾多類型,劇名也多是《今天地球爆炸了嗎》《今天開始做明星》《遊戲語音殺人事件》這般俏皮活潑的風格。有趣的是,這些微短劇集皆是橫屏劇。
「豎屏不符合物理的觀看習慣,只有在橫屏裡才能表現出視覺藝術,講影像故事還是要用好故事去感染觀眾。微短劇不會投入很高成本,利潤不會很高,但可以培養拍攝人才。」
除此之外,長信傳媒明年還有《唐朝詭事錄》《煙雨一夢江南》《封刀》《天下刀宗》《無冤行者》《DNA鑑定》《接頭》《逆流純真年代》等一批影視劇投入研發。這些故事或改編自網絡文學,或取材於歷史秘辛,或來自徵文比賽,題材各異、長短不同,各有各的味道。
長信傳媒上市了,但這只是一個裡程碑。新的徵程,才剛剛開拔。
【文/馮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