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的 「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被高度讚揚的,因為這充分體現了他對寫作的嚴謹態度,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把這句話用作人生的目標。
這不,眼看著出生率越來越低,有專家提出給二胎的孩子高考加20分、三胎的加50分的雷人建議:這不是想解決問題,而是譁眾取寵。
01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建議越來越多
二胎政策放開後,並沒有出現專家們預測的嬰兒潮,更讓人意外的是,很多嬰兒的父母是70後,而不是正當年的80後。
要知道,放開二胎時,最年輕的70後也已經37歲了,早已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可生孩子並不只是生,還要優生。
但,本該是主力軍80後們卻反應冷淡。
4年過去了,「嬰兒潮」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不幸的是,連年走高的離婚率大大降低二胎出生的可能性;雪上加霜的是,很多90後根本不想結婚。
為了「後繼有人」,專家們也是絞盡了腦汁,高考加分就是辦法之一。
但網上一片diss聲,支持率還不如劉瑜教授的讓孩子成為普通人。
為什麼?
為人父母的人都能深刻理解孩子為什麼是「碎鈔機」,就連曾經的世界冠軍楊威都在綜藝節目裡坦言,養3個孩子太費錢了。
其實並不是他在喊窮,帳單列出來,你不得不服。
有人說,人家是名人,消費自然高
無論名人還是普通人,有些消費是必須的:比如奶粉、尿不溼,名人買貴的,我們買便宜的,但太便宜的你敢買嗎?
為了更好地養孩子,哪個父母不是勒緊了褲腰帶?
這只是物質方面,照顧3個孩子所需要的時間、精力、耐心等等,不是照顧一個孩子的3倍,而是N倍!
不得不說,作為大學教授,金燦榮顯然清楚普通人對高考的寄予的希望有多大,所以,高考加分似乎捏住了普通人的命脈:不要說50分,就是1分,也可以超過很多人。
所以,金教授試圖通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思想解決問題,但除了吸引眼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有什麼實用價值?
這個提議,遠不如洪晃在反擊俞敏洪關於「女人不生孩子就不完整」時提出的辦法來得實際:如果新東方對二胎的孩子補課時免費,也算是對國家的貢獻。
再說了,和養育3個孩子的艱辛、巨額花費相比,加50分能算「重賞」嗎?
網上有句話:在大都市,如果你曬孩子,就是在炫富。
養育3個孩子,絕不是你我這種普通人可以承受的,網友說,金教授的提議,只不過是給有錢人大開方便之門罷了,對普通人是種赤裸裸的不公平。
照金教授的提議,父母們想讓孩子輕鬆點兒上好大學,必須拼盡全力啊。
但另一邊,劉瑜教授剛剛說過,為了減輕「軍備競賽」,我們要面對現實,樂於成為一個普通人。
該聽誰的?
02又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無論是清華教授劉瑜,還是人大教授金燦榮,在他們成為大學老師的那一刻,就永久地解決了一個問題:孩子上學難,甚至連孫子上學難都解決了。
可這卻是很多普通人的一個坎兒。
小區裡有所幼兒園,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圍在一起,為孩子上學的事焦慮著急:
所在學區的小學教學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想換個好一點的,就必須託人找關係,還不知道能不能辦成。
一個媽媽說,孩子出生前,她就在考慮把戶口落在誰的名下了, 因為聽說很多好學校規定孩子的戶口必須在所屬學區6年,而且必須限定在某些親屬內。
還有媽媽說,孩子上中班時她就已經託人了,但要交18萬。
之所以猶豫,不只是因為錢太多,學校政策變了:之前只要上了這所大學的附小,初中也就順理成章地上,可現在需要重新繳費......
一個朋友為了能順利通過學校考察,甚至像演諜戰片一樣,特意提前和小區裡的人混臉熟。
這些煎熬,劉瑜教授和金燦榮教授體會不到,清華附小和人大附小,他們的孩子上得理直氣壯。
在全國民不聊生時,皇帝問為什麼不吃肉糜;在普通人為一個孩子都焦頭爛額時,金教授說要生3個——異曲同工之妙啊!
03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解決問題
教授、學者們看起來非常憂國憂民,他們「為了解決問題」,「精準」地提出了方案。
但很多都是以自己圈層的生活水平和物質條件為基準,看似提出了解決方案,但對眾多的普通人根本行不通:紙上談兵而已。
金教授用高考加分來刺激大家生孩子,不知道他會不會把這個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畢竟以金教授的財力物力,對養3個孫子能有很大貢獻。
結婚率持續走低,有人提出征收單身稅。可很多單身的人說,徵就徵吧,徵稅我也不想結。
提這個建議的專家沒有看到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結婚:
工作忙、壓力大是男人和女人共同面對的問題,而女人結婚後遇到的問題遠不止這些,而很多婚姻悲劇更強化了女人不結婚的意願。
在來女士被害案發生後,一個女孩在單身稅的消息下留言說,徵稅也就是交點錢,但結婚搞不好連命都丟了。
現代社會把女人推向了社會,但並沒有把男人拉回到家庭裡。女人除了和男人一樣承擔養家的重任,依然要面對照顧孩子、做家務這些幾千年來一直被認作是女人理所當然要做的事。
人常說無利不起早,婚姻也一樣:如果結婚只能帶來麻煩,誰還會義無反顧?
儲殷教授說: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負擔太重......孩子是為國家生的,國家就該承擔更多。
加大婚前培訓、孕前培訓的力度、對生育家庭給予一定的補助、對有問題的家庭提供更多的免費心理諮詢......更接地氣,也更具可操作性,沒有歧視,對誰都公平。
做到這些,也許對解決現代人不婚、不育的問題能起到一定的幫助,而不是「生吧,生3個給你的孩子高考加50分,50分耶!」。
提議者的潛意識還是在告訴人們,為了孩子,父母必須做出犧牲,是「拼爹」的另一種形式。
設想一下:
2個同樣分數的學生,一個因為父母生了3個多加50分,理直氣壯地去上好大學;而另一個就只剩怪怨父母:你們難道不能為了我多加50分再生2個?!太自私了!
我們是要加劇拼爹,還是要讓普通人的路走得更難一些?
葉檀說,生孩子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本能而已,真正的了不起是把孩子教好。現在的中國家庭,父母們養好一個都很難。
所以,不是逼著大家都去生,而是給普通人提供更好的資源,讓他們把生出來的孩子都養好。
真才是真的為國為家做貢獻!
這些年,奇葩建議真的不少,有哪一個是真切地解決問題的?希望這些有話語權的人,尊重一下普通人的智商,不要再隨意浪費公共資源。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