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為養、五果為助,想要養生日常多吃雜糧就可以

2020-12-20 多點養生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出自《黃帝內經 》,原文是「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大概意思就是藥物都是用來攻擊去除疾病的,保護身體健康的則是五穀,五畜之肉滋養身體,五果五菜則是起到輔助補充作用。

黃帝內經中在飲食上把五穀排在第一位,是因為中醫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脾胃則是後天之本,而五穀入脾經。脾主肌肉,脾健肌肉才會強勁豐滿有彈性。

主食不可少、常吃雜糧好

五穀雜糧都是植物的種子,種子濃縮了植物的精華具備旺盛的生命力。吃主食的時候,不僅吃了各種營養物質,還吃糧食的「陽氣」。五穀播種在土地裡能生長發芽,而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人體所攝入的五穀,通過脾胃以養身體人才能生生不息。

五穀雜糧屬性大多都是性平、味甘的特點, 多歸脾經、胃經和腎經,這些性味歸經特點也決定了其養脾胃的功能。谷氣皆入胃、散精於脾、脾氣散精、輸布五臟。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不吃主食,水谷精微無從攝取,氣血無從生化,後天之本虧耗,導致氣血不足,脾胃虛弱。

長期不吃主食的話,脾氣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反映到皮膚上就是面黃肌肉、面色無華,而脾氣虛弱到一定程度,後天之本沒了,人的免疫力也會急劇下降,所有你能想到的大病,都可能找上門來。因此,五穀雜糧等主食是最基本的營養,既可以補養人體元陽之氣,又可以補益後天之本脾胃,絕對不可以不吃主食。

水果適量好、根據體質吃

五果本指棗、李、杏、慄、桃 ,現在就是指各種水果和乾果。部分水果和乾果具有補益心腎脾胃和潤肺潤腸之功,適當吃一點對身體有好處。中醫認為水果有寒熱溫涼等不同屬性,一般可以分為寒涼、溫熱、甘平三大類,需要根據不同體質選擇合適的水果。

大部分老年人體質虛寒,進食偏於寒涼的水果容易導致胃部不適。中醫認為過食寒涼水果易傷脾胃,導致胃失和降,脾失健運,寒溼內生,陽氣受困,加重運化不利。建議此類人群食用溫熱、甘平性的水果如蘋果、木瓜、橘子、桃等。

熱性體質的人如食用了熱性的水果,容易導致胃腸積熱,火勝傷津,進而出現一系列「上火」的症狀,如面部生瘡、口乾、大便乾結等。建議此類人群食用涼性的水果如梨、柚子等。不管是寒涼還是溫熱性味的水果都不應過量,更不能代替主食,宜飯後食用。

肉類少一點、健康多一點

日常生活飲食中,肉類少吃一點,儘量吃紅肉(瘦肉)少吃白肉(肥肉)。因為肉類無膳食纖維,不好消化會加重腸道的消化負擔,增加患上消化道疾病的機率。肉裡面含有的膽固醇含量會很高,平時吃肉多會使得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肉類裡面含有的脂肪成分會比較的多,人吃肉多的話會攝入到大量的脂肪,導致脂肪堆積的現象,從而產生肥胖的體質,容易引起高血壓或者是高血脂的出現。

不管是五穀還是水果,或是肉類蔬菜,不能有所偏食。要做到葷素搭配,合理飲食,饑飽有度,才能滿足機體的營養需要。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保養身體要順應四時陰陽之變化,調養心神,不管是吃飯還是吃水果,要做到合理均衡,飲食有節,不可偏食,不宜過量,寒溫適中,五味不過,順應自然規律吃時令果蔬,才能達到養生的最高境界。

相關焦點

  • 專家: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
    五穀為養 主食才是養生根本《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認為五穀雜糧才是養生的根本。五穀是指 「稻、黍、稷 、麥、菽」,即大米、小麥、大豆、小米等,亦泛指所有穀類和豆類食品。五穀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大多數營養素。五穀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配比很合乎人體需要。
  • 健康養生就是: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在中國,每個季節甚至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養生建議,大到天氣,小到體質都有詳細的養生建議,這歸功於我們中國的寶庫---中醫!提到食療養生,不得不說的就是中醫食養理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但是,五穀、五果、五畜、五菜指的都是什麼呢?他們又有什麼功效呢?
  • 專家: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五穀為養 主食才是養生根本《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認為五穀雜糧才是養生的根本。五穀是指 「稻、黍、稷 、麥、菽」,即大米、小麥 、大豆、小米等,亦泛指所有穀類和豆類食品。五穀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大多數營養素。五穀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配比很合乎人體需要。
  • 五穀雜糧是養生的根本!吃五穀雜糧記住5個關鍵數字
    人類飲食,每天都在與五穀雜糧打交道,不僅為了裹腹,還需要吸收其中的營養來維持身體運作,更重要的是,吃對五穀更對五臟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中醫揭示,五穀補五臟,美味更養生!《黃帝內經》指出「五穀為養」,可見五穀雜糧養生功效不可小視。而現代人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經常食用五穀雜糧不僅能均衡飲食更能起到調節健康的作用。
  •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都是些啥?
    「螞蟻中醫」以中醫知識科普為目的,讓您的健康養生如有神助!本刊記者/王志翔採訪專家/韋大文 河南中醫藥大學三附院 教授小編說提到食療養生,不得不說的就是中醫食養理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但是,五穀、五果、五畜、五菜指的都是什麼呢?他們又有什麼功效呢?
  • 五穀養五臟,養生吃雜糧
    人生天地間,食五穀而存活。可就是這些我們日日見,天天吃的五穀雜糧,卻並非凡物,用適當的烹飪方式,能使它們發揮養生功效,養出你的健康五臟!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 五穀為養 | 春季多吃五穀雜糧餅乾巴比兔
    《禮記·月令篇》中記載:「春食麥,夏食稷,秋食麻,冬食黍」,也就是說平時我們在食用五穀雜糧時也要注意隨著季節變化進行調整。加之春季的天氣變化多端,早晚溫差較大,飲食方面我們就要多吃一些有助於散熱作用的食物。春季多吃五穀雜糧對人體有許多益處。在中國居民膳食結構金字塔食物結構圖中,麵包、穀類、米和麵食佔了食物比例的 50%~60%。
  • 甘肅秀金山生態農業平臺五穀雜糧分析
    養生意義 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養生者,就應該懂得如何搭配食物、均衡營養。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飲食調養的原則,同時也說明了五穀雜糧在飲食中的主導地位。 營養學認為,最好的飲食其實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則就要求食物要儘量多樣化。
  • 五穀雜糧等於米飯的9倍營養
    五穀與養生----常吃五穀雜糧的好處近年來,國外有一個口號叫「把藥房變成廚房」,就是強調食療保健的重要性。我國中醫藥學的飲食養生觀念更是值得發揚。《黃帝內經·髒氣法時論》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藥物為治病攻邪之物,其性偏,五穀雜糧對保證人體的營養必不可缺,水果、蔬菜是必要的補充劑。
  •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菜萵苣,也叫萵筍。萵苣清香爽口,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幹制或醃漬罐裝,當然在這裡不推薦大家醃製,醃製食品儘量少吃,萵苣是一種常見的蔬菜非常美味。萵苣味甘、性涼、能通乳汁,利小便,消食,醒酒,不筋骨,潔牙齒,除口氣。可治小便赤澀,短少,尿血等。同時萵苣中的鐵離子容易被人體吸收,常食用新鮮萵苣,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 淺談如何以五穀雜糧為養,吃好主食,養好脾胃
    大家都知道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在那樣的時代,五穀、雜草和藥草都長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就只好餓肚子。誰要生瘡害病,無醫無藥,不死也要脫層皮。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瞧在眼裡,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飢?怎樣為百姓治病?
  • 食物保健康,五穀雜糧是關鍵
    「食文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吃」的概念已由溫飽過渡到「食文化」,不僅要吃出花樣,而且還要吃出健康。作為健康時尚,五穀雜糧備受青睞。
  • 五穀為養,五菜為充
    今人以犬豕牛羊鵝鴨魚鱉為食,終世不覺其非,何也?夫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以歸於脾,其渣滓敗液出大小腸,而華腴乃滋培臟腑,增長肌肉。積而久之,舉身皆犬豕牛羊鵝鴨魚鱉之身也。父母所生之身,現生即異類矣,來生云乎哉。夫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內經②語也。人之所食也亦既足矣,而奚以肉食為?既名曰人,不宜食肉。注釋:①靴裘:靴,指用獸皮製的鞋。裘,即獸皮毛衣。②內經:中醫學書名。
  • 五穀雜糧有哪些品種? 五穀雜糧怎麼搭配最有營養?
    原標題:五穀雜糧有哪些品種? 五穀雜糧怎麼搭配最有營養?   五穀雜糧相對我們日常吃的主食來說比較養生,同顏色不一樣其養生效果不一樣,到底五穀雜糧有哪些品種呢?五穀雜糧怎麼搭配?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五穀養五臟!多吃這些五穀雜糧,對身體有好處!
    人類飲食,每天都在與五穀雜糧打交道,不僅為了裹腹,還需要吸收其中的營養來維持身體運作,更重要的是,吃對五穀更對五臟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那麼我們常吃的五穀雜糧,分別都有哪些好處呢?小米不但可以用來煮粥,還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飯」。糙米:能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防治便秘,且具有解毒的效用。能強肝健體,消除疲勞和焦躁不安,提高記憶力及生殖能力,預防不孕、早產及流產等症,還能預防老年人的骨軟化症及腰膝疼痛等症。米皮糠:味甘辛,性平,無毒,主治噎嗝和腳氣等症。
  • 「傳統養生」五穀養精 五果助力!如何搭配才健康!
    人們日常的飲食應該如何 搭配才健康,《黃帝內經》 中早已給出了答案,其中指出: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 益,五菜為充,氣味合則服之, 以補精益氣。」這段話可謂飲食 調攝的指導綱領。 五穀包含天地精華。 「五 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 五穀雜糧怎麼吃才養生?吃五穀如何搭配?
    五穀有好幾種說法,漢代指的是「稻、黍、稷、麥、菽」,還有一種說法是「麻、黍、稷、麥、菽。」菽就是豆類,麻指的是大麻。五穀總體來說就是糧食作物。中國傳統將麥、米之外的糧食作物稱為雜糧。五穀雜糧都有哪些糧食作物,除了通常說的五穀之外,還有高粱、穀子、蕎麥、燕麥、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莧 ,還有其他豆類作物,如芸豆、綠豆、(紅赤豆、蠶豆、豌豆、豇豆、黑豆等。雜糧類作物大多產量低,種植面積少,生長的環境特殊,但是營養成分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其他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五穀雜糧怎麼吃?
  • 《黃帝內經》教你養生:五果為助到底是哪五種水果?你吃對了嗎
    雖然是藉助了各種現代精密的儀器,我們才能夠發現每一種水果中具體的營養成分,但其實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已經意識到,多吃水果對於身體的確是有許多好處的。翻看《黃帝內經》,就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條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這也說明我們祖先很早就認識了飲食搭配的重要性。
  • 五穀雜糧養生配方磨粉大全
    正確的食用五穀雜糧不僅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一般老百姓飲食調理的時候,比較注意粗細搭配,那麼如何吃才能對健康更有益呢?五穀雜糧養生效果好,不同的搭配功效也各不一樣,五穀雜糧養生配方有哪些呢?如何搭配更健康?
  • 都說吃五穀雜糧好,到底有哪些營養?五穀雜糧指哪些食物?
    雖然現在的食物越來越多樣化,但人們養生的意識在逐漸增強,相比大魚大肉,很多人反而喜歡吃五穀雜糧,都說吃五穀雜糧好,但具體好在哪?可能很多人並不知,五穀雜糧真的只有五種嗎?怎麼吃才有益健康?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