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貴「鹽瓶」:村民用特級國寶存放五年鹽,三個謎團困擾專家

2020-12-22 歷史芷天

史上最貴「鹽瓶」:村民用特級國寶存放五年鹽,三個謎團困擾專家

我們都知道,文物的價值非常高。除了文物本身的價值,我們更在意的則是它對於現代考古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透過這些文物,現代人可以更近距離的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和古代的文明風貌。

文物現世的方式大體有兩種,第一是從古墓中出土,一般來說古墓如果沒有被盜墓賊偷盜過的話,古墓中的文物是保存完整度最高的;其次就是來自民間,在時間的流逝中,許多古代物品因為各種天災人禍而掩埋低下,最終以千奇百怪的方式被人們發現。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考古專家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發現了大地灣遺址。這處遺址出土了陶、石、玉、骨、角、蚌器等珍貴萬物將近一萬件。村民們都來大地灣遺址看熱鬧,有位張大爺也來看。

當他看到大地灣出土的文物時,感覺特別眼熟。仔細一想,原來家裡的鹽瓶和這些文物的風格非常類似。這件鹽瓶是他在田間幹農活的時候挖出來的,當時他以為只是一塊石頭,結果挖出來一看,是一個彩色的陶瓶。當時張大爺並沒有意識到這隻陶瓶是一個文物,他覺得這陶瓶還挺好看的,就拿回家洗乾淨當了鹽瓶。

張大爺也沒敢耽擱,立馬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文物局。文物局也是快馬加鞭趕到張大爺的家裡,對這件彩陶進行了鑑定。果然,這件彩陶真的是文物,而且被評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這件彩陶瓶高26釐米,瓶身橙黃色,上面刻畫的魚紋,瓶口是一個額頭上有短髮,耳垂有耳洞的人物。面部由錐子刻畫而成,一個神態悲傷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

除了女性形象的彩陶,在甘肅省還出土了一個男性形象的彩陶。這兩件彩陶都製造於距離我們五千到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文化前期,男女形象並存的彩陶證明那個時間段正處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階段。

到仰韶文化後期,彩陶上的人物幾乎都是男性形象。這也表明了當時的社會已經成功進入父系社會,男子的地位升高。

再說回張大爺發現的這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專家們關於這件彩陶有三個疑問。第一,陶罐的頭部為什麼是一個少女。第二,這件陶瓶的作用是什麼。第三,彩陶瓶身上的魚紋代表著什麼。

關於第一個問題,因為少女的神情悲傷,所以專家們推測,這可能是一件為了紀念一位夭折少女的物品;而第二個問題,陶瓶的容積很小,不像是裝水或者是其他東西的容器,因此可能是祭祀品;第三個問題他們猜測可能是仰韶文化時期人們信仰的圖騰。

其實如果沒有確切的文字資料作為證據的話,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猜想。如果沒有人能夠穿越到過去,那麼這些問題可能永遠也解決不了,真實的情況只有我們五千年前的先祖能夠知道,希望以後能夠有證據解開這些謎題吧。

相關焦點

  • 這件特級國寶被村民當成了鹽瓶,使用了五年,瓶子還藏著三個謎團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小編告訴您,甘肅省有個極為普通的農民,他用比雞缸杯還要值錢N倍的特級國寶,當了五年的鹹鹽瓶,這段經歷實在傳奇。五年,整整的1825天,他都在用這件特級國寶,讀者您說,他是不是真正的超級土豪?您要想知道這位超級土豪是誰,他是怎麼擁有這件超級國寶,就讓小編給你從頭揭秘吧。
  • 村民使用了五年的鹽瓶,竟然是特級國寶,瓶子還藏著三個謎團
    很多文物的發現都是出自於偶然的機會的,在甘肅省有位姓張的農民,在農田裡勞作的時候,就用鋤頭刨出了一件特級的國寶。當時張大爺像往常一樣扛著鎬頭,去田裡除草。剛勞作沒多久,就聽到鎬頭好像刨到了一個東西,好奇的張大爺就用拔出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個彩色的陶瓶,瓶子上畫著魚的花紋,而且瓶口還是一個小女孩的造型,大爺覺得這可能是件寶貝,就拿回了家裡。
  • 甘肅一農民將自家使用5年的「鹽瓶」上交,專家大笑:無價之寶
    甘肅一農民將自家使用5年的「鹽瓶」上交,專家大笑:無價之寶導讀:中國的文物之多,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就像文物不僅僅在收藏家和國家手裡,有的普通農民在不知不覺中卻有著價值不菲的文物,這事情也是常見的。網友說道,這杯茶真貴。他之所以能夠閒情逸緻的喝著幾億杯子泡的差茶,前提是得有豐厚的資產。除了這個,還有一個更土豪的人,他用古董當放鹽的罐子,一放就是幾年。這原因很簡單,其是因為這個使用者不知道這是個珍寶,要不然也不會把它放在廚房當鹽罐子。這件事發生在甘肅省一個農民的身上,他用自己的普通詮釋了什麼事低調的奢華。
  • 農民家中的「鹽瓶」隱藏的秘密,被專家無意發現後,大呼:是國寶
    農民覺得扔掉很可惜,正好家裡缺一個瓶子,於是這位農民就用水泥,將這個瓶子重新粘了起來,之後過了五年,這五年期間,農民一直將這個小瓶子作為鹽罐子使用。在一次偶然中,一位考古學家來到這個村子裡,進行考古,詢問了當地的村民們是否有發現什麼奇怪的「現象」,或者發現一些看起來像文物的東西。
  • 困擾4國專家的「蝴蝶結」山西古寺地宮出土的盒子,或成千古謎團
    困擾4國專家的「蝴蝶結」山西古寺地宮出土的盒子,或成千古謎團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這件文物上面的蝴蝶結,竟成了困擾四國專家的難題。但是就在這個最裡面一層的金棺上卻系了一條絲帶,它的打結方式是一種蝴蝶結,而就是這個蝴蝶結,難倒了在場的各位專家。有人冒失地想要打開蝴蝶結,而被專家們拒絕了,因為這樣的珍貴物件在地進行破壞之後,可能就無法復原。就在所有人束手無策之時,他們邀請了另外三個國家的考古專家進行幫忙。
  • 我國現場臨時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的規定
    《民爆條例》規定,在爆破作業現場臨時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的,應當具備臨時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的條件,並設專人管理、看護,不得在不具備安全存放條件的場所存放民用爆炸物品。民用爆炸物品變質和過期失效的,應當及時清理出庫,並予以銷毀。銷毀前應當登記造冊,提出銷毀方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組織監督銷毀。
  • 國寶「馬踏飛燕」踏的是燕子嗎?專家:踏的是匈奴王冠上的鷹!
    後來這件文物在北京展覽時轟動全國,還被選為中國旅遊圖形標誌,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國寶之一了。但是這件文物中有兩個大謎團至今沒有解開,第一個謎團是馬是什麼馬?第二個謎團是鳥是什麼鳥?這兩個謎團也困擾著這件文物的真實名稱。
  • 「史上最全」勃艮第33個特級園速成寶典(中)
    33個特級園系列今日繼續!勃艮第騎士微然帶來的標準法語發音+十幾年專業經驗總結而成的各產區、各葡萄園的概況和特點,簡單又好記!這裡共有4個特級園,還擁有勃艮第唯一種植阿里高特的一級園蒙-呂桑園(Clos de Monts Luisants)。
  • 航空史上的謎團:馬航MH370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該事件堪稱航空史上的最大謎團,在6年前馬航MH370神秘消失,機上227名乘客也隨之沒有了蹤影,其中有154名中國公民。馬航MH370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 放羊人撿到一陶瓶,因上面圖案產生三個謎團,成為「吸睛」國寶
    放羊人撿到一陶瓶,因上面圖案產生三個謎團,成為「吸睛」國寶1958年的一天,在甘肅省甘谷縣西坪鄉石坪村的一座大山裡,當地一個農民正趕著上百隻羊去放牧,當他走到河邊的時候,發現河中有一個閃閃發亮的瓶子,於是處於好奇,他趟入水中把它撈了起來。
  • 最貴建盞與日本國寶舊主安宅英一的宋瓷品味
    史上最貴建盞背後的收藏大亨2016年9月,紐約佳士得秋拍臨宇山人(富田雅孝)專場上,一件南宋建窯油滴束口盞以遠超預估價的103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共11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00萬元,刷新宋代建盞公開拍賣的世界紀錄。
  • 吳國陵墓中發現怪水壺,專家經過研究,還揭開了三個歷史謎團!
    後來經過仔細研究,專家們又在這件水壺上,揭開了三個謎團!到底真相是什麼呢?今天就讓小編給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小編首先,放出大招,讓讀者們先睹為快。
  • 中學生路上撿「骰子」,沒想到竟是國寶文物,物主是史上最牛嶽丈
    1981年11越9日,陝西旬陽縣的一個名叫宋清的中學生,在回家的路上隨便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也是國寶文物。此事說來有趣,當時宋清正好放學回家,途中意外被絆了一跤,低頭一開竟是個模樣奇怪的石頭。這塊石頭通體漆黑,一共有26面像個骰子,每一面上都有紅色朱漆刻下的文字。
  • 蘇州學生意外掏出國寶,專家:價值很高
    實際上,我們今天難得一見的諸多文物,在古代只是很常見的工藝品,然而「物以稀為貴」,由於其蘊含的獨特歷史價值和世人的不懈追捧,導致它們的身價倍增,有的甚至搖身一變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物。歲月更迭,戰爭頻出,留存於世的珍貴文物十分稀少,由於大多文物埋葬於地下等不為人知的地方,發現文物的過程也極為玄妙。
  • 世界最珍貴的青銅文物,就藏於國家博物館,專家:十大傳世國寶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悠久的漫長歷史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自出土就被珍藏於博物館中,列為國寶級文物,就連專家都表示:是十大傳世國寶。那麼在我國是什麼珍貴的青銅文物被列入十大傳世國寶呢?比如被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
  • 河北宣化區遼代墓葬群,困擾考古界謎團,在二十年後發掘破解結果
    張氏家族墓葬群1971年在河北宣化區一座被命為1號墓的遼人墓葬裡面意外發現一張詭異的木雕人臉面具,那麼它到底是什麼用呢,這個謎團困擾了考古人員二十多年,1989年和1993年期間在在下八裡村張氏家族墓葬群西北方向大概500米的地方,有幾位村民在為工地挖土,突然在泥土裡發現好幾塊排列整齊的石條,這個情況很快報告給了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經過考古專家全面勘探,在周邊方圓8000平方米的範圍裡一共有七座古墓,初步判斷這些墓葬與張氏家族墓不同,因為原先發現在張氏家族墓是磚砌墓葬,這些是以石條壘砌而成。
  • 3000年大墓現世揭開了謎團
    主要都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區,而我們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也是有的,比如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至於其他地區自然是沒有的了,但是有個問題來了,那就是為何河南會被稱為「豫」呢?
  • 晉侯蘇鍾是難得的國寶,鍾內刻字的謎團,至今也未解開
    在上海博物館內,收藏著一套14件西周編鐘,名字叫做「晉侯蘇鍾」,堪稱是一件重要國寶。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這套編鐘上存在著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直令考古專家感嘆,古代技術果真也有現代科技達不到的地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東西南北看小康」系列報導丨萊州市海滄三村:以「鹽」代言小康生活
    萊州市土山鎮是煙臺市版圖的地理最西端,海滄位於該鎮西首。1964年以前,臨海而居的海滄是萊州最大的村落,因其居戶過千,不便管理,故將海滄拆分為海滄一村、海滄二村和海滄三村。從「分家」至今56年間,作為煙臺最西邊的村莊——海滄三村現有350戶村民,依託沿海的地理、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鹽業,打造鹽化事業,不斷探索鄉村發展路徑,最終完成了村莊「舊貌換新顏」的華麗轉身。
  • 「深圳擬蘭」助力解開世界級科學謎團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蘭花在日常生活中很普及,但關於蘭花的進化卻是一個困擾了人們一個多世紀的科學謎團。就在近日,由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領銜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解開了這一謎團,備受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