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倉央嘉措-《見與不見》

2021-02-08 星野明眸

        文學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是最難的了。有翻譯大家說過,詩歌翻譯成另一種文字,原來的美感總要打折扣,或者意義發生轉移。既然無法做到完全一樣,那就儘量地比原文更美。每一位譯者都會把自己的風格帶到譯文當中,我所翻譯的詩歌,與其說是翻譯,不如說是再創造和改寫。

        今天偶然想到倉央嘉措,是因為在不丹的時候,看到了他梵文和英文對照的詩集。由於和書店老闆娘講價談判破裂,沒有帶回來。今天記起來想在淘寶上買的時候,發現根本找不到。於是有心再抒胸臆,借倉央嘉措之口,淺薄些文字,聊以慰藉錯過這本書的遺憾。

It's doesn't matter if you see me or not

I am standing right there

with no emotion

 

君見吾兮,見如不見兩相見。

吾已見君,不留空念。

 

It's doesn't matter if you miss me or not

the feeling is right there

and it isn't going anywhere

君憶吾兮,憶如不憶兩相憶。

吾已憶君,此情相系。

 

It's doesn't matter if you love me or not

Love is right there

and it is not going to change

君慕吾兮,慕如不慕兩相慕。

吾已慕君,但憑留處。

 

It's doesn't matter if you are with me ornot

My hand is in your hand

and I am not going to let go

君伴吾兮,伴如不伴兩相伴。

執吾之手,千帆側畔。

 

Let me embrace you

or let me live in your heart to eternity

擁君已入情三世,不生不減朗心珠。

 

Silence. Love

Calmness. Joy

是色是空性,自在仰悅門。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這才是最好的歸宿
    「活佛轉世,秘而不宣」 倉央嘉措出生的家庭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農奴家族,家族裡世代信奉的宗教是「紅教」。五世達賴喇.嘛去世之後,一直信奉「黃教」的喇.嘛弟子「桑結嘉措」此時擔任「第巴」,對外卻宣稱「師傅入定,無限期修行,不見外人,一切事務交由自己打理」。
  • 倉央嘉措《情聖迷蹤》,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
    見與不見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從後來零星的記載來看,被安置在秘密地點的倉央嘉措一家的生活並沒有受到第司桑結嘉措的過多幹涉一天,我去那裡和幾個小孩一起玩耍,突然我的姐姐曲珍找過來了,見我頑劣,她就抓住我脖子上系的班禪大師所賜的護身結,把我拽到一片扁平的磐石上,翻過來掉過去,一頓狠揍。
  • 古今情人同一嘆,倉央嘉措的情詩,連翻譯都這麼各自生花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辛苦作相思。」曾緘翻譯倉央嘉措情詩「壓根沒見最好,也省得神魂顛倒。於是就有了膾炙人口的倉央嘉措的情歌,這裡面既有佛理,又有愛情。只是在政治的夾縫裡,這種好日子並沒有多久。24歲的倉央嘉措,因為藏王的權欲心,而遭到康熙皇帝的嚴厲詔書,要求將他遞送到京城。而在這個途中,他圓寂了。
  • 英文版《見與不見》, 美到哭的英文詩歌
    SEE ME OR NOT 見或不見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SEE ME OR NOT, I'M STANDING RIGHT THERE, WITH NO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 經典品讀 倉央嘉措情詩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 倉央嘉措背後的男人
    倉央嘉措,除了詩人,更是一個悲劇的政治鬥爭犧牲品。即使不去考據倉央嘉措身處的複雜歷史背景,倉央嘉措的特殊宗教傀儡身份,單純從文學翻譯、文字轉換的角度,我也始終懷疑,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譯自倉央嘉措的詩,真的還是他的「原詩」嗎?原詩作者還能算是翻譯詩作者嗎?
  • 倉央嘉措絕美之作,僅幾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讀法,都美得令人心醉
    你是因為哪一句詩愛上倉央嘉措的?是「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是「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亦或是「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倉央嘉措一生都在情與佛之間糾結,但卻用一首首質樸卻又充滿感染力的詩句,給文壇帶來了一種別樣的美。
  • 浪漫詩人倉央嘉措 情史及情詩撲朔迷離
    暫且稱這首詩為《見與不見》,源自片中李香山的人生告別會上,其女川川為父親而誦,一時間感動了無數觀眾。而因片尾曲《十誡》選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見與不見》這首與倉央嘉措作品風格極為相似的詩,也理所當然被眾人當做這位情聖喇嘛的詩作。其實,這首詩並非倉央嘉措所作,而是出自一名廣州女詩人扎西拉姆·多多,作者寫於2010年8月10日的博客也證實了這點。而且,詩作原意也與愛情無關。
  • 好久不見·西譯
    好久不見·西譯 好久不見·西譯 步入三月 春回大地,鳥語花香 發芽、展葉、開花 把春的氣息帶給西譯
  • 倉央嘉措|于道泉翻譯的這首詩真的不咋地,難怪曾緘要重譯了
    倉央嘉措的情詩能夠被世人所熟知,于道泉功不可沒,他是第一個把倉央嘉措的藏文版情詩翻譯成中文、英文的。更是他第一次把讓這個「世間最美的情僧」介紹給了世人。熟悉倉央嘉措情詩的朋友都知道,倉央嘉措寫的詩是藏文詩,我們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的,是于道泉、曾緘、莊晶等學者把倉央嘉措的詩漢化了,才讓我們知道世間還有如此痴情的活佛。為此我專門買了這三位大家的譯作來讀,結果于道泉的譯本真的如曾緘所說,過於直白了,喪失了原詩的意境,韻味也沒有那麼悠長。
  • 這些被誤傳為倉央嘉措的詩歌,都美到了極致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在電視劇《步步驚心》之中,出現了兩句話,引自倉央嘉措: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這首《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長詩,一直以來存有爭議,並不能夠判定是否為倉央嘉措所作,主要是這首詩太長了。但備受輿論界肯定的一種說法是:這首詩中的「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倉央嘉措所作,其餘部分可能是曾緘先生翻譯為漢語的時候自己加上去的。曾緘先生是我國的著名翻譯家,他翻譯的「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
  • 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
    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時年九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浪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1705年被廢,1706年在押解途中圓寂。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詩人,寫了諸多細膩真摯的情詩。
  • 漢詩在日本的「譯」與「不譯」
    而用這一方法訓讀中國詩文時,其實也並沒有將所有成分「譯」為日語。哪些「譯」,哪些「不譯」,便構成了只有在漢字文化圈才能見到的翻譯文化。比如杜甫的《望嶽》一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清朝康熙年間倉央嘉措是最美情郎
    他將倉央嘉措的情人處死,將倉央嘉措本人軟禁起來,將倉央嘉措身邊關係親密的僧人全部處死,使倉央嘉措陷入了實際的囚徒生活。後來,也就是康熙四十四年,政治鬥爭的需要,再加上,倉央嘉措留給別人的藉口,使藏王獲得機會,向康熙請求廢除倉央嘉措的達賴喇嘛地位及稱號。康熙同意,並要求將倉央嘉措押解到京城。
  • 帶你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倉央嘉措
    後世都在推敲,倉央嘉措作為活佛卻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感情細膩的「情詩」,難道是他不願受佛法的禁錮,追求世俗世界裡的真愛? 甚至,還有人認為倉央嘉措是不守清規戒律的,一個活佛怎麼能有對紅塵的眷戀呢? 其實,我們在試圖走近倉央嘉措時忽略了一些重要東西。
  • 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 每日翻譯:英譯漢不如英譯法容易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翻譯:英譯漢不如英譯法容易 2013-02-16 16:06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藏文,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被譽為情僧,他的詩廣為傳唱,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倉央嘉措是藏人,他所著的文字是藏文,那麼是誰將那些詩譯成了那麼美的漢字。就是這個陌生的名字:曾緘。曾先生的譯作保留了古意,文辭優美,又不失原詩的意境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前幾年,在網上流傳特別廣的《見與不見》,就是出自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這首詩你一定見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