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蘋果園社區:治理老舊小區 打造美麗家園

2020-12-24 陽泉市政府

志願者清掃衛生死角。

    礦區蘋果園社區東至洪城南路,西至日潭小區,南至桃北中街,北至北大西街,面積0.15平方公裡。轄區現有居民2100餘戶5800餘人,居民住宅樓49棟,駐地單位8家,沿街商戶95戶。

    我市開展創衛工作以來,蘋果園社區外立麵粉刷51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000平方米。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8塊,整理空中線路2公裡,設置路牌8個,安裝健身器械5件,清理小廣告140000處,張貼創文創衛倡議書35張,修補破損路面400平方米,發放創衛宣傳資料2800餘份,張貼禁菸標105張,清掃清洗樓頂6500平方米,拆除地鎖130個。

    【說創衛】

    我們針對轄區老舊小區多的特點,在創衛工作中,積極尋求產權單位的配合。我們與陽鋼留守處等單位主動對接,相互配合對小區展開治理。

    我們發動社區幹部、志願者以及小區住戶清理垃圾,陽鋼留守處調來車輛清運。經過數次集中清理,小區內積存多年的垃圾被清理乾淨,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現在,小區環境整潔,多年來蚊蠅孳生、臭味撲鼻的現象有所改觀。

    此前,我們轄區內存在著多處違建、臨建。在拆除小區違建、臨建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居民不理解這項工作,為了使整個小區有一個整潔有序的環境,我們的網格員一次次入戶做思想工作。經過耐心勸說,多數居民自覺自愿地拆除了違建,而對於一些不配合的居民,我們則與礦區執法部門聯繫,依法進行拆除。

    經過連續治理,轄區的積存垃圾被清理乾淨、違建被拆除,小區環境有了明顯改觀。我們還製作了多塊展板張貼在各個居民樓前。通過治理前後對比照片,使居民們切實感受到創衛帶來的變化,有了較強的創衛意識。不少居民自覺維護起小區環境衛生來,如扔垃圾主動蓋蓋子等。社區能有今天的變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老舊小區換了新顏,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蘋果園社區主任王瑜

    【談感受】

    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幾乎每天能見到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忙碌的身影。正是他們的付出,我們的居住環境一天天變好。

    以前蘋果園巷佔道經營、私搭亂建等現象比較嚴重,加上馬路兩側車輛亂停亂放,嚴重影響了我們正常出行。社區幹部多次對商戶做思想工作、發放整改通知書,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於拆除了這些違建。違建拆除後,人行道也恢復了暢通,你看現在的街道多敞亮。我們不僅可以放心出行,還有了乘涼的地方。

    由於沒有物業管理,以前,我們小區到處是垃圾,到了夏天孳生蚊蠅,居民在樓下坐一會兒就被蚊子咬一身疙瘩。經過治理,消除了垃圾死角,現在,小區乾淨多了,大家住得更舒心。

    ——蘋果園11號樓居民弓翠英

    【提建議】

    我市開展創衛工作以來,我們以此為契機,努力改變居民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小區面貌。我們清理積存垃圾、拆除違建臨建、剷除小廣告,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使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同時也帶動了居民參與和配合的積極性,比如亂扔垃圾的現象基本看不到。

    如今社區的面貌大變模樣,成績有目共睹。但成績來之不易,要建成國家衛生城市,還需要廣大居民長期配合與支持,我希望社區廣大居民人人爭做文明市民,摒棄不良習慣,都能做到不隨地大小便,不亂扔雜物、不亂倒垃圾、不私搭亂建、車輛停放有序。

    希望社區居民攜起手來,共同參與到創衛工作中,把我們的社區打造成美麗、宜居的家園。

    ——蘋果園社區幹部鄭翠紅(王鵬)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家園美麗居民受益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主生活區居民餘女士的心聲,同時也是青秀區紮實推進老舊無物業小區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   連日來,為給居民創造舒適、和諧的居住氛圍,青秀區以老舊無物業小區治理為契機,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轄區多個老舊無物業小區實現了華麗轉身。
  • 做好「加減乘除」 打造幸福美好家園——老舊小區提質改造的青神路徑
    今年,青神縣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納入省、市民生實事及政府重點工程,運用「加、減、乘、除」手法,逐步解決老舊小區在設施配套、環境提升和長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走出了一條老舊小區提質改造的青神路徑。青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制定了《青神縣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由分管縣領導掛帥,成立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統一謀劃、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檢查督辦,讓多個「一股線」共穿一個「針眼」;建立一個標段一套人馬、一周一次專題會議、一周一期推進簡報、一天一次現場督導、一小區一份改造清單、一戶一份提示回執單、一個施工企業一份量化考核表「七個一」工作機制,讓一股股細流匯集成一條流向幸福家園的長河
  • 礦區橋頭社區:愛護居住環境 共享創衛成果
    礦區橋頭社區東起河神廟、西至煤山路、北與劉家堖社區交界,南至桃北中路。轄區面積0.2平方公裡,轄區劃分8個網格,有居民住宅樓31棟,3排窯洞,總戶數2159戶、常住人口約7600人。  今年以來,橋頭社區開始整治「十亂」。
  • 美麗宜居公園社區如何建?第五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成都成華舉行
    據介紹,公園社區建設是提升社區治理水平、豐富公園社區建設內涵的重要支撐,其核心是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會專家認為,成都市在公園城市示範社區建設作出了很好的試點示範。「成華區將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全程貫穿於社區發展治理,著力探索老舊社區現代化建設新體系、新路徑、新機制,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全國推廣借鑑價值的社區品牌!」
  • 打造幸福家園!洛陽這些老舊小區變身高檔小區,居民幸福笑開顏
    老舊小區改造關乎千家萬戶,正在進行改造收尾工程的洛龍區關林街道辦事處鎮北路社區洛鋼3號院,通過近幾個月的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基本俱全、小區面貌大為改觀,生活環境大為改善,讓小區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江蘇南京觀音裡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聚焦改善民生
    社區堅持「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機制,通過正向激勵,調動居民積極性,鼓勵更多居民投身到小區環境改善建設中來,讓廣大居民共享建設成果。近年來,觀音裡社區還成立了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實現對小區的全方位管理。與此同時,轄區內7個老舊小區院落實行了自管制度,實現了從「髒、亂、差」到「亮、淨、美」的轉變。
  • 吳興織裡鎮:改造老舊小區 建設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
    織裡鎮打造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  浙江在線5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瀟俊 通訊員 徐挺 楊冬雪)位於湖州吳興區的織裡鎮,是聲名遠播的「因產而興2020年,織裡鎮成為全省首批美麗城鎮樣板鎮創建對象,老舊小區的改造作為創建美麗城鎮的重點工作之一,以改善居住環境為幸福度「加分」。  老舊小區改造 以「十美」行動為抓手  童裝產業是織裡鎮最重要的標籤,全鎮產業鏈非常成熟。一些看似普通的沿街商鋪,背後對應的往往是一家童裝生產企業。
  • 渤海街工農社區探索以黨建促老舊小區治理新路徑
    社區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設因為建設年代久遠、基礎設施破舊、人口流動量大、老年群體居多等問題,黨的基礎建和黨員作用不明顯。面對落後管理現狀,居民意見很大,信訪上訪成為常態。轄區的木業大廈小區就是典型的老舊棄管小區,通行堵塞、行路困難、鄰裡封閉,是問題最集中的小區。2019年,延邊州委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為社區解決基層治理難題提供了方向和路徑。
  •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治理「變身記」
    自「雙改」工作開展以來,按照二七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福華街街道堅持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創建「三類組織」,形成「1+4」小區治理模式,創新「五彩」黨建工作法,讓老舊小區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紅色組織」塔臺,黨員群眾參與  62歲的黨員劉先生住油漆廠家屬院已有20餘年。「我是越來越老,可小區卻越來越新,越來越有味道。」
  • 2020陽泉礦區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家長必看!
    街道、小區:西至育才路(十一中坡為界)以東、陽煤總醫院西側以東,東至洪東區、蘋果園小區,南至深圳街以西戰備路北,北至物資再生利用公司、甘河硫鐵礦(洪城河社區),育馨園、育才路東、桃源新居、聚豐小區、馨悅家園、洪城新居。社區範圍:平東、平西、東山、西山、東窯房、馬家坪、橋頭社區;西河村(村民子女)。
  •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2020-10-04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名單來啦!快看看有沒有你們小區
    石景山居民可「掃碼」坐電梯 微信支付即可試點小區古城街道環衛樓轄區內項目內容通州今年5個老舊小區將變「美麗家園」試點小區梨園鎮、永順鎮、中倉街道、北苑街道、玉橋街道轄區的5個小區項目內容2018年,通州將對梨園鎮、永順鎮、中倉街道、北苑街道、玉橋街道轄區的5個小區進行改造,把老舊小區打造成居住舒適、生活便利、環境優美、整潔有序、鄰裡和諧、守望相助的美麗家園。
  • 洛陽首批選擇8個老舊小區、城中村做試點整治!
    家住洛陽這些地方的朋友,即日起洛陽啟動「天空清網」行動,整治老舊小區和城中村「蜘蛛網」電線!洛陽將對空中的各類線纜「蜘蛛網」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即日起,洛陽市啟動「天空清網」專項整治,首批選擇8個老舊小區、城中村作為試點,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特色 留住鄉愁
    在小區空地上打造小公園,規劃種上梅花,取名梅花文化園,讓紅梅小區的名字實至名歸;由於小區居民有著濃重的海洋情結,綠梅小區的方案設計則以海洋文化元素貫穿始終;挖掘鐵路文化元素,讓日湖家園小區內老一輩的鐵路職工找到了久違的親切感與歸屬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鮮明的歷史文化元素,作為江北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傳統特色,得以延續提升。
  •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據市建委統計,截至10月底,全市已改造的老舊小區實現新增停車泊位9655個、健身場地約12.1萬平方米、養老託幼等服務設施約8.59萬平方米,改造無障礙及適老性設施3591處;老舊小區改造還推動各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盤活86處存量房屋,無償提供給所在社區用於公共服務。
  • 十項重點工作在新城|老舊小區改造「眾口難調」怎麼辦?看看這些...
    為了獲得居民的理解與支持,不少社區創新治理工作,通過打造「改造樣板」、組織「板凳會議」等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凝聚改造意識,為推動老舊小區順利改造減少阻力。向陽社區聯合西安廣播電視臺召開板凳會,解決改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下城:強基層治理 建幸福家園
    作為人口密集的老城區,下城區的民生服務和社會治理工作一直走在省市前列。讓老百姓「生活像花兒一樣」的目標,更是推動下城打造產、城、人三者融合大格局的重要保障。平安六和,善治杭州。下城區正以規範化、多元化、智慧化、現代化為引領,打造市域社會治理「下城樣板」,努力提昇平安、和諧、幸福成色。
  • 寧波老舊小區治理:這15類問題很多小區或多或少存在
    近兩個月來,寧波晚報推出的小區治理共探索系列報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自6月27日寧波晚報聯合寧波市文明辦發出「老舊小區治理之道」的徵集令後,眾多網友通過「甬上伴公汀」微信公眾號建言獻策。至7月5日24時徵集活動截止時,共收到有效留言340條。
  • 理論與實踐|曾治國:用真抓實幹精神創新老舊小區治理
    用真抓實幹精神創新老舊小區治理曾治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當前,城市老舊小區管理難的問題,已成為基層治理的絆腳石。近期,鶴城區城中街道黨工委以「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導向,用真抓實幹精神,深入調查,認真研究,努力從城市基層黨建著手,探索創新城市老舊小區治理良方。一、抓牢「黨建引領」這個關鍵點。一是做到組織全覆蓋。嚴格落實五級組織體系建設,街道、社區主導,以黨建推動微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
  • 老舊小區變身文明家園
    日前,在惠城區如火如荼開展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復檢工作之際,江南街道共建社區糖廠小區通過一次環境衛生整治大清理行動,讓小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舉措傳遞出該街道增強社區治理能力、實現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