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準項目,「致富經」越念越好

2020-12-22 大河網

    □記者於揚實習生李玉坤

    本報訊 從2009年的3000頭養殖規模,到如今的年出欄1.5萬頭生豬規模,周口淮陽返鄉民工祁法勇的「致富經」越念越好。現在,他創辦的農牧公司還發展了蔬菜大棚種植、沼氣循環經濟等,年創造產值2000多萬元,純利潤達800萬元。

    35歲的祁法勇臉色黝黑,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農民。2004年,祁法勇從河北省一所醫學中專畢業,先後在石家莊、廣東等地從事醫療器械銷售工作。但是,在外漂泊的祁法勇一直難以割捨心中的夢:想在老家養豬創業。2009年,他拿出自己多年積蓄,又通過借貸方式籌集了300萬元啟動資金,在老家淮陽縣齊老鄉柳南村創辦了一個養豬場。

    創業之初,無比艱難。雖說家裡有養豬的傳統經驗,但面對3000多頭豬的養殖規模,技術上還是困難重重。大豬小豬、公豬母豬,每個階段、不同類別都要區分養殖和配備飼料。2012年,他正式掛牌成立「淮陽縣成偉農牧有限公司」,新增投入資金1500萬元,流轉土地150畝,把豬場擴大為年出欄生豬1.5萬頭的現代化大型養殖場。

    現在,祁法勇創辦的農牧公司,不僅有養豬場,還有38座蔬菜大棚和一個大型沼氣池。「發展沼氣是為了搞循環經濟,豬糞產生沼氣,沼渣當肥料,沼液還可以灌溉農田。」祁法勇說,這樣一來不僅環保,而且還帶來更多收益。

    如今,祁法勇的農牧公司年出欄商品豬1.5萬頭,遠銷江蘇、上海、香港等地,創造產值2000餘萬元,純利潤達800多萬元。此外,還安置了一批富餘勞動力,帶動20多家農戶發展養豬,年創效益100多萬元。

相關焦點

  • 種好火龍果 巧念「致富經」
    原標題:種好火龍果 巧念「致富經」   12 月7 日,陝西省楊凌示範區的王勤鵬正在採摘溫室大棚裡的火龍果,王勤鵬共種植了四個棚的火龍果,今年僅火龍果收入就超過了
  • 新疆莎車縣:十小店鋪脫貧「致富經」越唱越有味
    為了解決部分貧困戶因身體狀況或家庭原因不能轉移就業的問題,2019年在莎車縣農經局駐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協調下,實施了十小店鋪建設項目,總投資60萬元,佔地300平方米,建成10間商鋪,村裡以「十小店鋪」為抓手,為村裡有就近就地就業意願的貧困戶搭建了平臺。
  • 念好「山字經」 共奔致富路
    如今,大傢伙兒都指望著這吊瓜帶領我們增收致富。」三合村村主任馮慶國說,自息烽縣引進貴州山友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九莊鎮種植吊瓜以來,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三合村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曾經的三合村可不是這般「熱鬧」場景。  「我們村以種植包穀、水稻為主,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嚴重,土壤貧瘠,成片的土地並不多,再加上缺水,村民們都是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
  • 天涯區抱龍村:發展規模養殖 巧念養豬致富經
    天涯區抱龍村:發展規模養殖 巧念養豬致富經冬日的鹿城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記者在三亞市天涯區抱龍村看見,村道旁的一棟棟生豬養殖場整潔而規範。「這是我村今年6月份啟動的生豬標準化養殖項目,計劃年出欄2000頭生豬,項目惠及抱龍村95戶建檔立卡戶。」抱龍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林浩介紹說,該項目立足該村集中養殖點的優勢,採取「政府+村委會(村集體公司)+企業」的投資入股方式發展特色產業,不僅為抱龍村增加了一個特色養殖產業,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 選醬油時,不是越貴越好,看準這2個地方,輕鬆辨別好醬油
    選醬油時,不是越貴越好,看準這2個地方,輕鬆辨別好醬油。大家好,我是熱愛美食的大元元。說一句孩子都可以去打醬油了,現在的小孩子都不知道什麼意思,不過80後的人都懂。很多人買東西的時候會想越貴的越好,商家也在包裝和宣傳上做了文章,其實醬油好不好,不能完全看價格,看準這幾點就能挑到好醬油。一、看配料表-黃豆。配料表中排在越前面,表示用料越多,水和黃豆是醬油的重要原料,大家對轉基因的比較敏感,商家都會標註黃是否非轉基因。
  • 村民念響精打細「蒜」致富經
    村民念響精打細「蒜」致富經 信息來源:微柳江 發布日期:2020-12-15 10:00 【字體:大中小】
  • 在昆明做近視手術價格越貴效果越好嗎?
    核心提示:在昆明做近視手術價格越貴效果越好嗎?目前近視手術主要分為雷射類近視手術(這3種近視手術,哪種適合你)和ICL晶體植入類近視手術(這種近視手術適合高度近視),近視手術方式雖多,選擇困難症患者也不用擔憂,因為近視手術並不是自己想選哪個就選哪個。
  • 壁掛爐到底如何選?功率越大就越好?
    壁掛爐功率應該如何選?是否功率越大採暖效果就越好呢?要弄懂這個問題,首選需要明白功率的概念,知道它的大小之於壁掛爐到底有何意義。壁掛爐功率是什麼?功率越大壁掛爐越好用?也許有人會想,為什麼同樣的壁掛爐還要有不同的功率型號呢?是不是大功率的採暖更強勁、鍋爐更好用呢?並非如此!其實很功率就像壓力,太大,扛不住,太小,沒動力。
  • 「我的脫貧故事」念好「生態」經 走出致富路丨錦屏縣啟蒙鎮三合村...
    通過兩年的休養,經山裡清新空氣的溼潤,我和妻子的身體慢慢好轉。更幸運的是,除了政府和村支「兩委」以及村裡人對我的幫助,縣裡還安排結對幫扶幹部「扶持」我,是他們讓我重拾夢想。2017年以來,我家先後得到扶貧政策幫助涉及6類22項,涵蓋種養殖業、醫療、就業等。僅小豬兒,就給我家先後發放了8頭。不要小看這些豬仔,它是我家的「寶」。
  • 妙祥法師:破除晚上不能念《地藏經》的錯誤觀念
    居士問:還有一個,就這個念《地藏經》的問題。有的人說晚上念《地藏經》不行,你要是把那些冤親債主都引來,你送不走。那麼念這個經到底行不行?妙祥法師答:念《地藏經》啊,晚上念功德更大,因為我們本身的心裡活動,在晚上就已經墮落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我們念經不是給別人念。
  • 盤活「山水田」念起「產業脫貧經」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包扶幫扶和林格爾縣,協調愛心企業購置了58頭西門塔爾基礎母牛,和林格爾縣抓住這一機遇,念起「養牛產業脫貧經」,通過「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政府提供基礎母牛,合作社託管代養,產生的收益優先扶持有養殖意願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純種肉牛養殖,之後根據需要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再用於其他困難群體的扶持或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 地藏經:地藏經一天念幾遍最好
    師兄在念誦地藏經的時候,是可以去多多的念誦,念誦的遍數越多越好,但最好是念誦一遍,這樣對師兄的修行效果也會很好,同時師兄也是能夠了解到地藏經全文解釋是什麼,現在師兄了解地藏經一天念幾遍最好,那麼下面我們就去簡單的了解怎麼念地藏經好吧!
  • 用慈善心種良心果 念生態經走致富路
    張海平立刻意識到這種神奇水果可能將成為其打開創業致富大門的鑰匙。  心動不如行動。張海平立即回到家鄉,通過當地各部門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指導和配合,實地考察後於2013年年底決定在吳城同興村流轉土地500多畝,將其打造成為以藍莓為特色主題的生態、旅遊、休閒一體化的現代農業莊園-——江西慈果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奶粉越香越好?腥味越淡越好?這些年,你終究是選錯了…
    不過,如果家長的選購標準出現錯誤,那花再多的力氣都選不到好奶粉,快看你的標準是否出現了偏差 小測試 : 「奶粉越香越好? 」 「奶粉越甜越好?」 「奶粉越黃越好?」
  • 新街居委會:念好「牛」經拓寬群眾致富「路」
    安龍縣普坪鎮新街居委會結合自身實際,藉助國家扶貧政策,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種草養牛,念好「牛」經,拓寬致富「路」。瞿幫康早年家庭困難,得到相關項目資金的扶持後,他通過養殖肉牛,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 選準項目 創新業態 激發動力 湘潭縣產業扶貧結碩果
    在這一系列措施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首推以產業扶貧為主要抓手的造血式扶貧,產業扶貧不僅增強了貧困戶自主增收脫貧的能力和動力,更為貧困戶找到了一條穩定、持續的致富之路。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脫貧的難度均在於缺乏資金、技術、合適的增收項目和市場,這些擺在脫貧路上的「攔路虎」不僅成了貧困戶自主增收脫貧的障礙,也使他們失去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動力。
  • 博愛縣金城鄉:小村莊念活「致富經」
    2016年,鍾莊村黨支部書記鍾寨在安徽蚌埠考察蚯蚓立體養殖項目時眼前一亮。外出考察一結束,他就召集村民一起討論這個項目的可行性。蚯蚓養殖投資小,見效快,無汙染,周邊村有大量牛糞可作為肥料,而且養殖場地佔地面積小,正好彌補無地可用的短板。經過實地考察和多方論證,蚯蚓養殖切合本村實際,符合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理念,是最好不過的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 容積率怎麼算的 容積率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容積率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容積率怎麼算的容積率=地上建築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舉例說明:1000平米的院子,改了一個7米高的雙層樓,每層都是300平米。容積率=300x2/1000=0.6。
  • 深入經藏:常誦《心經》的好處
    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盡了釋遵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一個人常常行衰運,必定心神恍惚,心經可以攝住一個人的心神,轉而行好運。心經是正極靈能的經文,可以將不吉陰邪的東西驅去。念誦「般若心經」可以使人行運,甚至致富,其原因可以從消極及積極兩方面來分析:從消極一方先談。
  • 陝西黃龍:李喜軍的大閘蟹致富經
    陝西黃龍:李喜軍的大閘蟹致富經2018-08-28 21: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陝西日報        但崾嶮鄉卻不止有鬱鬱蔥蔥的林木,白城橋村還有一池一池的大閘蟹,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新興產業。&nbsp  7月30日,記者見到了大閘蟹養殖大戶李喜軍。「10月上市時,大閘蟹能長到半斤左右,一隻可賣50元。」正在餵養大閘蟹的李喜軍笑呵呵地說,「2015年,縣上引進大閘蟹(中華毛蟹)養殖,在別的鄉鎮沒有成功。2016年年初,我開始在白城橋村養殖,最後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