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丨西媒從中國三季度數據中讀出了什麼?

2020-12-22 國際在線

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近期密集公布,西方主要媒體對數據的解讀一邊倒地趨於正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標題是《中國經濟復甦獲得更大動能》;彭博社形容說,中國經濟是「全球唯一主要經濟引擎,並繼續乘風破浪」;《經濟學人》稱「全世界都陷入衰退的泥淖,中國卻走出了V形反彈」。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截屏:「中國經濟反彈動能更強勁」

△彭博社報導截屏:「中國是世界唯一主要引擎 繼續乘風破浪」

△《經濟學人》報導截屏 中國的V形反彈——「V象徵著勝利」

部分西方媒體曾經習慣用顯微鏡和哈哈鏡打量中國,這次卻異口同聲點讚中國經濟,至少可以傳遞出三個信號。

首先是中國經濟7至9月表現足夠「硬核」,投資、消費、進出口等三駕馬車全部轉正,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尤其是備受關注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三季度同比增長0.9%,是今年的首次正增長,聯繫10月初國慶中秋黃金周的市場表現來看,社會消費回暖步伐還會進一步加快,用長遠眼光看,消費作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主引擎作用將越來越明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中國復甦已成事實,「復甦範圍持續擴大,復甦基礎進一步鞏固」,並且還將「進一步提速」。德國《商報》認為,沒有必要懷疑中國經濟數據的可信度。因為,德國企業的微觀數據「完全可以印證中國的經濟表現」。

△英國廣播公司解讀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的報導截屏

其次,中國統籌防疫與經濟發展的做法,正在被廣泛認可。德國電視一臺報導說,「儘管還有人難以理解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但是與許多歐洲國家正在面臨兵臨城下的第二撥疫情不同,中國人早已不必擔心大規模封城造成的不便,也不用擔憂股市暴跌。」《南德意志報》也發表了觀點類似的評論,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抗擊病毒就是抗擊衰退」。作者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希望人們去購物、泡酒吧、旅遊出行,那就必須先讓他們不再擔心被病毒感染。」中國經驗顯示「果斷措施比三心二意反反覆覆強很多」。

△德國電視一臺報導截屏:「中國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更為重要的是,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疫情帶給人們的重要啟示正在日益深入人心。路透社在一篇綜述中寫道:「全世界的決策者都把希望壓在中國身上,他們希望中國能引領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復甦,並創造巨大需求。」德國《商報》舉例說,中國一直是德國車企的重要市場,疫情陰影下,「中國成了德國車企的『救命稻草』」。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解釋了這一說法:德國8月對中國出口額同比微降1.1%,而受到美國新冠疫情日益惡化的影響,當月德國對美出口同比大跌21.1%。德新社引用德國工商總會的統計,為世界經濟不會因人為因素而脫鉤提供佐證:「高達九成的德國企業生產的產品直接或間接流向中國市場,目前80萬個德國就業崗位與中國的需求息息相關。」(熱點觀察評論員)

相關焦點

  • 環球聚焦點丨從中國經濟最新數據中,外媒讀出了什麼
    (原標題:環球聚焦點丨從中國經濟最新數據中,外媒讀出了什麼)
  • 西媒文章:中國抗疫戰略成績優異
    【西媒文章:中國抗疫戰略成績優異】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中國內地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約為8.66萬例,同時美國確診病例約為1520萬例。在歐洲,法國累計確診病例為230萬例,西班牙為170萬例,義大利為174萬例,德國為120萬例。在亞洲,印度的疫情最為嚴重,累計確診病例達到970萬例。如何解釋如此巨大的差異?
  • 西媒:西班牙成中國人旅遊新熱點 尤其受高消費中產喜歡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西媒稱,在北京的旅行社,有兩條歐洲遊的路線最受顧客歡迎:一是義大利-瑞士-法國遊,一是西班牙-葡萄牙遊。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10日報導,但是有一些遊客選擇不跟團遊,而是自由行。就像30歲的女生程紅(音),她在最近3年自己去西班牙玩了兩趟,並表示很快還會再去。
  • 不要太在意西媒的報導,你敏感,他就人來瘋
    一個叫周思溢的上海嘉定女孩在BBC報導中口稱代表中國為武漢疫情道歉。這件事引來國內一片罵聲,不少人發文譴責,大致就是質疑其資格和邏輯,成為外國攻擊中國的一枚棋子,令親者痛仇者快。如果你盡拍美女打嗝放屁,你說這是什麼居心。我們在看事實本身的時候,更要看到其報導背後的用心。事實不過就是素材,拿著素材要幹什麼那就取決於目的了。BBC雖然有客觀的一面,但也不乏混淆視聽。這起報導,BBC有損失嗎?但那個女孩已經受到影響了,肯定留下終身烙印。BBC有考慮過嗎?
  • 西媒用大羅綽號稱讚中國梅西 憧憬他踢巴薩進球
    賽前多家西媒都對這場焦點比賽進行預熱。北京時間3月28日,西班牙《馬卡報》最新的一篇文章將武磊比喻為現象,要知道,這可是巴西球星羅納爾多曾經的綽號,如今則用在了武磊的身上。在文章中,西媒對於武磊的熱度進行了高度評價,《馬卡報》寫道,「武磊在他的國家讓球迷瘋狂,他的進球比梅西的進球更受歡迎。」在《馬卡報》的正文裡寫道,「自從1月份的最後一周開始以來,武磊讓西甲感到了驚訝,不過本周六,武磊將在第一次大型比賽首發,那就是在諾坎普球場進行德比大戰。
  • 西媒:利用大型資料庫可解析人類夢境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我們在夢中的「經歷」是否不僅僅是大腦在休息時的神經波動。如果是這樣,我們該如何解釋夢境的產生。由諾基亞貝爾實驗室打造的一個大型資料庫可以對夢境進行分析。
  • 西媒看《戰狼2》:一本理解中國對外政策的「手冊」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導西媒稱,一部主角是一名前軍人、故事背景設在非洲的影片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這部影片上映兩周後票房就超過了此前由《美人魚》創下的紀錄,並最終收穫了逾8億美元的總票房,成為本土票房僅次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影片。
  • (熱點觀察)「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帶來的啟示
    1990年4月,中國政府正式批准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此後,又有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制定出臺。30年前的浦東是連上海本地人都嫌棄的「鄉下」,只有江畔稻田和尋常巷陌,今天的浦東有車水馬龍的國際金融中心,有不斷刷新記錄的天際線,是高度現代化的世界城市標杆。今昔巨變離不開一個小小的「地球儀」。當年的開發者有一句口號:「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開放」。
  • 深網觀察 第33期丨深圳再下「跳棋」,深河特別合作區如何乘勢而上?
    幾天前,據《河源日報》報導,河源市正式啟動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此前,深圳市統計局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經濟運行數據。隨之,「深圳失速!」等質疑聲音在自媒體間引起熱議。有評論指出,跳出深圳看深圳,在經濟運行數據出來之前,深圳已為下一步發展謀篇布局。
  • 艾媒諮詢|2020年9-10月中國化妝品行業運行數據監測雙月報告
    (《艾媒諮詢|2020年9-10月中國化妝品行業運行數據監測雙月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1頁,可點擊文章底部報告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核心觀點 2020年雙十一外資品牌表現亮眼,霸佔9席TOP10排名 在個人護理類TOP10品牌中,國際大牌佔據9個席位,這也是2014年以來,外資品牌在TOP10
  • 終於,英媒發現中國一個驚人消息,多國相形見絀,世界離不開中國
    後疫情時代,中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制定利用國內外市場雙重循環的發展戰略,成功帶動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率先實現經濟復甦,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種情況下,英媒發現一個事實,中國已成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已離不開中國。
  • IDC公布三季度中國存儲市場數據,浪潮全快閃記憶體儲躍居中國第二
    日前,IDC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跟蹤報告。新基建驅動下企業不斷加大IT基礎設施投入來提升線上經營能力和業務靈活性,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保持穩健增長。三季度中國企業級存儲整體銷售額94.5億元、出貨量5.59萬套,分別同比增長21%和8.3%。
  • 探究2014中國玩具業熱點難點
    中國玩具業,在平穩走過2013年之後,期待著新的開端。而2014年,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和感受?本文就業內人士關心的熱點及難點問題加以分析,一家之見,僅供參考。    ——從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看,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玩具出口金額165.76億美元,同比下降8.69%,雖然出口數據仍然下跌,但比起上半年同比下降16.86%的跌幅已大為收窄。其中,傳統普通玩具產品(小口徑統計)出口繼持良好態勢,1~9月出口89.56億美元,同比增長6.2%。
  • 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日媒:2028年,中國GDP超越美國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新華社12月23日報導,在「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我國重要人士對中國經濟發展寄予厚望,表示中國經濟基數已經相當大,未來5年以合理速度平穩增長,累積下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 中國與拉美國家關係日益緊密 西媒:激發中國人學西語熱情
    新華社記者謝海寧攝  西媒稱西班牙語在中國日益受歡迎:打開通往不同世界大門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西媒稱,隨著新一屆西班牙語大賽的決賽在北京舉行,西班牙語19日再次成為中國國家電視臺的主角。西語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
  • 西媒關注中國「空巢老人」:鼓勵子女獨立 但仍孤獨失落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西媒稱,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變革,同時老齡化現象也引發討論,空巢老人現象的日益加劇引發社會關注。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3月4日刊文稱,空巢現象主要影響60-80歲的老人,他們的子女因工作、學習和婚姻等原因被迫與父母分離,這些老人因此變得抑鬱、悲傷和痛苦。文章稱,雖然不是一種醫學臨床狀態,但是孤獨和失落是大部分空巢老人的感覺,而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父母還在鼓勵子女生活獨立,讓他們遠走高飛的經歷是痛苦和難以克服的。
  • 全區前三季度工業經濟數據公布,綦江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工業園區 陳星宇 攝 全區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 日前,記者從區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我區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07.24億元,同比增長10.1%。
  • 匯中財富研究院|無近憂而有遠慮,三季度經濟數據解析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三季度GDP增長4.9%,維持了一季度以來經濟持續復甦的態勢。從結構上看,三季度經濟數據亮點頗多。三季度,產能利用率為76.7%,同樣也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這說明,就短期數據來看,工業生產已經徹底擺脫了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恢復了疫情之前的增長態勢。 從主要工業品來看,金屬切割工具機和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單月增速分別為20.6%和51.4%,為2017年以來的最高值。
  • 西沐:正確認知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的熱點問題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問題與創新可謂是複雜多元。當下,我們該如何正確認知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特約專家、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西沐近日就這個問題接受了採訪。
  • 棗莊市中區文化路小學:讓數據「發聲」讀出數據背後的「故事」
    讓數據「發聲」讀出數據背後的「故事」——文化教育集團數學學科集中教研統計與概率專題為提高課堂效率,打造「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文化路教育集團數學學科四校區大教研活動如期舉行,四校區五、六年級全體數學老師、李亞校長共同參與本次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