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看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到底達到了什麼標準,2周歲孩子不會說話,肯定不正常,即使說話也要看發音還有詞彙量。孩子的語言發育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出生到5歲左右才能基本完成語言發育過程,當然有的孩子發育快一點,有的孩子發育慢一點,單從發音上來說,正常情況下兒童一般可以在三四歲的時候達到準確清晰,發育慢點的也可以在5歲左右達到常人的發音水平,並且在理解表達上五歲也一般都能完善了。
話說敏感期這個感念,經常被延伸細化分類,從本職業角度出發,我們更願意稱呼成長敏感期教育。
比如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說根據孩子在三歲時的所作所為,就可以推斷出一個孩子長大後的行為情況;根據孩子在七歲時的所作所為,就可以推斷出一個孩子到老時的行為狀況。所以孩子在早期教育上,應該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有條件的也可以進行胎教。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成長關鍵期的一些問題,說到成長關鍵期,孩子的成長關鍵期是由出生後很多個敏感期碎片有序的組成。以下讓我們來分析各個成長關鍵期,讓孩子在各個成長關鍵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快更好的掌握行為技能,給孩子的人生有個良好的開端。如果孩子錯過了成長關鍵期,孩子沒有掌握這時期的一些行為技能,如果以後再想學習這些技能,就得需要孩子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孩子成長關鍵期值得各位家長的思考和學習哦!
語言發展關鍵期
一般孩子在出生幾個月後就會出現,孩子對語言比較敏感的,哎哎呀呀也會跟著學一些簡單的語言,說不清楚,但加強聲帶的鍛鍊。
到了1歲半左右,慢慢地說話就變的越來越清晰了,孩子也會越來越掌握更得語言,這時家長就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些粗俗的話,影響孩子以後的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關係;孩子在慢慢長大,家長多給孩子讀一些國學著作,講一些經典故事,多跟孩子說話,問一些勵志問題,鼓勵孩子多說多聽,促進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
0-6個月哭鬧敏感期;
3-6個月咿呀學語敏感期;
7-9個月認物敏感期;
8-11個月稱呼敏感期;
1-2歲說話敏感期;
2-3歲兒歌敏感期;
3-5歲詛咒敏感期
所以,孩子的語言發育有些遲緩,需要進一步檢測評估。
在幼兒發育期,各種敏感期教育需要遵循幾個滿足:生理滿足、安全滿足、愛的滿足。除了語言敏感期,還需要關注感官發育、行為動作發展、思維智力發育等方面,靠單一表象來判斷是有些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