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
德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作曲家、文化評論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採有句關於朋友的名言很是「霸氣」,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與他為敵,他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
尼採的這句名言出自其代表作《我的哲學老師叔本華》,尼採自始至終將德國偉大思想家、哲學家、作家、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和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叔本華稱之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尼採說道,叔本華一直是一個「受苦者」,這種「受苦」一方面是表現在其思想過於深刻精闢而沒有朋友,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他的物質財富,叔本華為了他的財富而擔憂,因為叔本華擔心自己的財富失去了之後,就無法保持對哲學的純粹的態度了。
叔本華的上述關於財產、關於純粹哲學態度的想法,自然無法得到人們的認同。所以,叔本華「尋求對他完全信任和同情的人」,但是這種尋求註定是要落空的,叔本華尋求一個真正的朋友,但是始終沒有找到,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將那祈求的目光投向那隻身邊捲毛狗。在叔本華的著作中,多次講到一隻狗或許會比一個人更為忠誠這樣的觀點。叔本華的那隻捲毛狗,總是陪伴著叔本華到街道上散步,叔本華給捲毛狗取了一個名字叫「宇宙精神」,但旁人卻給這隻捲毛狗取了另外一個名字:「小叔本華」。
從叔本華對狗的態度中,我們可知,對叔本華最為忠誠的,就是他的那隻捲毛狗、「宇宙精神」、「小叔本華」了。叔本華終身未婚,除了這隻捲毛狗,他再無其他「知心愛人」。除了這隻狗,叔本華也再無任何一個「知心朋友」。
無疑,叔本華是孤獨者、隱居者。但是,作為孤獨者,作為哲學家,雖然他有著哲學這個逃避孤獨的「避難所」和「孤島」,卻還是得生活在現實生活當中,他的行蹤也會被人們作為「談資」,他也必須處於相應的社會關係之中,他是自由的,同時也是孤獨的。叔本華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人們無法理解他的行為。叔本華探求出了真理,開創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但是人們也依然無法理解他的哲學,至少,在他的晚年之前是這樣的。
叔本華是多麼需要一個真心朋友啊,一個能夠理解他的思想的朋友,但是,這只能是虛幻的、不切實際的。叔本華只能保持沉默,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他必須保持自己的謹慎。叔本華享受自己的孤獨,同時也需要克服孤獨,他在可怕的孤獨條件之下「勝利地寫作」和「生活」。
尼採認為,叔本華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兩種危險:第一種危險是孤獨,第二種危險是對真理的絕望。對於叔本華的孤獨,尼採真的是很同情,於是說出了那句名言:「一個人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與他為敵,他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尼採的意思是,如果叔本華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那該多好啊,他就可以克服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