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傳記小說經歷了萌芽、誕生發展及走向繁榮三個階段麼?

2020-12-11 百家號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傳記小說的萌芽期。一方面,小說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傳記化趨勢。這時期小說的內容大致取材於一些歷史名人的生平,不過一般並不會在小說中明確指出或點明。

比如梅瑞迪斯的《十字路口的黛安娜》取材於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權主義者卡洛琳諾頓的故事;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高更的生平。另一方面,20世紀初的傳記創作實驗促進了傳記與小說的跨界融合。英國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的《友道長廊》和《奧蘭多》分別以真實人物維奧菜特迪金森、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為人物原型,不僅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界線,甚至打破了傳記與小說的文類藩籬。

在寫作方式上,兩部作品展現出明顯的實驗性:「《奧蘭多》突破傳主年齡、性別的限制,追隨其四百年間的傳奇經歷,在輕鬆幽默的表面下以滑稽模仿的形式重新審視英國文學史;而《友誼長廊》則對傳主維奧萊特的身世進行神話般的再現。」伍爾夫的這兩部作品運用小說技巧對真實人物和事件進行想像性描述和渲染,生動地再現了傳主的個性特徵20世紀30至80年代是英語傳記小說的誕生發展期。美國作家歐文斯通被譽為美國傳記小說先驅。

他創作了《梵谷傳一一對生活的渴求》、《馬背上的水手:傑克倫敦傳》、《狂喜與痛苦》等傳記小說名作,奠定了他在英美文學界「傳記小說之父」的地位。斯通指出:「一切最好的情節都蘊含於人性之中,人性永遠豐富多彩、富有啟迪作用,傳記小說就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傳記小說致力於記錄這樣的真實,因為人物就是情節,塑造人物就是展開情節,成功塑造人物就是解決之道。」在英國小說史上,安東尼伯吉斯創作的《唯一的太陽》被視為「英國傳記小說重要的早期樣本」

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英語傳記小說創作再次悄然升溫,到21世紀初達到一個新的創作高峰。傳記小說在英語文壇獨樹一幟,已然成為英語小說創作的新潮流。新世紀以來的傳記小說,無論是作品的數量還是影響力,都遠遠超過20世紀30年代。本文認為目前正值英語傳記小說的繁榮期,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傳記小說獲得了英美等國家的重要文學大獎。1999年是英語傳記小說發展歷史上重要的一年,有兩部代表作脫穎而出:

麥可坎寧安的《時時刻刻》和羅素班克斯的《裂雲者》。這兩部傳記小說作品獲得美國普立茲獎提名。《時時刻刻》最終斬獲普利茲小說獎。英國作家希拉蕊曼特爾以奧利弗克倫威爾為主人公的系列傳記小說《狼廳》及續集《提堂》先後斬獲2009年與2012年英國曼布克文學大獎。值得指出的是,傳記小說在非英語國家也獲得了文學大獎。2014年,法國女作家莉迪薩爾維爾憑藉傳記小說《不要哭泣》斬獲該年度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其次,傳記小說成為暢銷書,長期高居暢銷書榜首。2007年,南希霍蘭的傳記小說《愛上賴特》由蘭登書屋出版後引起轟動,高居歐美各大暢銷書榜首。後來,該書獲得專門獎勵以美國歷史為書寫主題的「庫柏虛構歷史小說獎」最高獎,因而成為各個讀書會熱烈討論的話題。2011年2月,保拉麥克菜恩的傳記小說《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在美國出版後就榮登《組約時報》暢銷書榜,成為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榜冠軍並被評為亞馬遜網站2011年最佳圖書。

迄今為止,該書已在三十五個國家相繼出版,僅在美國的銷量就已超過百萬冊。同時,在法國、德國、波蘭、義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等非英語國家,傳記小說也十分流行,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徵。最後,當代出版的英語傳記小說的數量也已頗具規模:「在最近二十年中,已出版的傳記小說有幾百部之多。」在這些作品中,以作家、藝術家為主要描述對象的文人傳記小說異軍突起,出現了一個值得思考玩味的現象:描寫某位作家的多部傳記小說不約而同地扎堆出版。

比如,「戴維洛奇聲稱2004年為詹姆斯年」,安德森則認為2008年當屬狄更斯年」,按照這個邏輯,2013年毫無懸念地無愧為菲茨傑拉爾德年』」。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放心地說,傳記小說已經成為當今主流文學形式之一」。促成當代傳記小說興起的因素很多。首先,解構主義、新歷史主義等批評理論反思文本的歷史性與歷史的文本性,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為傳記小說的興起掃清了理論障礙,「文學與現實的界線被打破後,小說也在與其他文類和敘事體裁的融合過程中衍化了」。

其次,傳記小說的興起順應了當代英美小說的發展趨勢。「21世紀英國小說試圖實現不同文類之間的越界與融合。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虛構類與「非虛構』類文學之間的跨越,警如橫跨小說與傳記兩大文類的文本書寫」。再次,傳記小說的興起緣於作家的創作選擇。由於懷疑傳統的虛構文學符號,「當代小說家極力避免任意炮製文學符號的嫌疑,因此他們以歷史真實人物為寫作對象」。最後,傳記小說的興起與時下英美盛行的名人文化不無關係。

傳記小說迎合滿足了大眾對於古今社會名流生平軼事、尤其是私生活的好奇心,擁有廣大的讀者群體。

相關焦點

  • 教育學的發展—萌芽階段
    教育學的發展—萌芽階段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們一定需要掌握的一個知識點就是教育學的發展歷程。在考試中,這一部分的知識點主要是以客觀題的形式考查,主要考查的方式是「人物-著作-觀點」之間的匹配關係。考查形式相較而言比較簡單,但是由於內容繁多,也給學員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 教育學萌芽階段的發展歷程(從培根到赫爾巴特)
    教育學萌芽階段的發展歷程一、 歷史背景教育學的創立主要來源於教育實踐發展的客觀需要。教育學的萌芽發展階段主要集中於17到19世紀之間,教育學的創立與近代以來科學發展的總趨勢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奠定有著密切的關係。近代以前,哲學是一切知識的母體,相當廣泛的知識探索都是在哲學的旗幟下取得的。
  • 從數的形成,到龐大的學科體系,數學共經歷了6個發展階段
    數學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從初期的緩慢積累、萌芽,到近現代思想、概念的快速發展,數學的學科分支、內容得到了極大地豐富。而這整個發展時期,大體可分為6個階段。萌芽時期從幾十萬年前的遠古到公元前6世紀,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數的概念,並初步掌握了其運算方法等數學知識;又出于田畝度量、天文觀測的需要,幾何知識初步興起,但缺乏邏輯因素,更沒有命題的證明。
  • 「中國威脅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中國威脅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其實,「中國威脅論」的說法由來已久,總的來看,它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基於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需要,開始了最早的「中國威脅論」宣揚。
  • 早期英語印刷書的誕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典型一例
    從15世紀中葉到該世紀末葉,這期間誕生了歐洲最早期的印刷書,也被形象地稱作印刷時代的「搖籃本」,其開創者英國人威廉·卡克斯頓,被冠以英國「印刷之父」的美譽。  卡克斯頓大約在1422年出生於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這一地區在當時是英國毛紡織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 中國網絡玄幻小說,一朵網絡奇葩是如何誕生與發展的,如此這般
    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玄幻類小說已成為網絡小說的主體,網站商業化平臺的操作和廣大網民的參與創作讓這一新興文類定義與內涵充滿著模糊和不確定性,中國網絡玄幻小說在經過對西方小說的模仿階段後,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特色,其作品有著其獨特的構象虛擬性創作風格上的青春化以及題材的邊緣化的特點。
  • 數學發展的4個階段:萌芽、初等、高等、現代
    現代數學絕不是某一個民族、地區、歷史時期的產物,而是多民族、地區世世代代的生產實踐中逐漸發展而成的。既有緩慢的量的積累,也有質的突破,表現出漸進性和階段性。從遠古到現在,數學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
  • 傳記文學:「牽手」文學又「顧盼」歷史
    【文藝觀潮】  傳記出版熱是近年來我國圖書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歷經20世紀80年代的復甦,再到90年代的長足發展,傳記寫作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達到了繁榮狀態。除大量文藝名人、體育明星涉足作傳的行列之外,歷史上一些有紀念意義的人物也紛紛被成書立傳。
  • AI教育的發展歷程
    從歷史發展變化進程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大概經歷了七個階段:萌芽階段、誕生階段、黃金階段、第一次低谷、繁榮階段、第二次低谷、第三次熱潮。相應的,AI教育也經歷了相似的發展階段。接下來,一起看看每個階段持續的時間和發生的重要事件。
  • 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何沒有發展成為工業革命?
    除了運輸困難的問題得到緩解之外,明朝商業持續發展另一個原因則是勞動力增加,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越來越弱。同時朝廷也會維持傳承祖業的手工業團體,鼓勵對能工巧匠的培養。在晚明之際,朝廷放鬆了對這些工匠的管控,從而使得他們能夠走向社會,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擺脫朝廷的直接控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私人手工業者。
  • 一本關於霍克尼的書,何以既是傳記又是小說?
    與此同時,凱薩琳·庫塞特(Catherine Cusset)女士於去年在法國推出了簡短時尚的《小說:大衛·霍克尼的生活》,現已由其他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小說:大衛·霍克尼的生活》,凱薩琳·庫塞特著這本書的書名是滑稽的,挑釁的,又是自相矛盾的。 一本關於藝術家的書怎麼能既是傳記又是小說呢?
  • 零售行業四個發展階段,新零售的誕生和發展
    零售行業四個發展階段,新零售的誕生和發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11-08 16:39:06 新零售,即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
  • 中國戲曲如何才能繼續發展和走向新的繁榮?
    戲曲美學的多元化交融即是以上三個層次交融的產物和結晶。和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也包括小說)繪畫一樣,戲曲也是寫意派美學的體現物。因為從歷史的經驗看,戲曲衰亡只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統治者嚴禁,其二是戰爭的摧殘;戲曲的繁榮也是兩個原因:其一是統治者倡導,其二是和平時代經濟的繁榮。目前,戲曲雖不會衰亡,但的確存在危機。危機在於我國經濟剛處於發展階段,戲曲目前尚缺乏經濟的全面而有力的支撐;更在於「文革」造成的戲曲藝術人才斷層,更使戲曲觀眾後繼乏人。
  • 孫大海、李鵬飛:唐代小說和傳記的文獻清理與理論建構——評羅寧、武麗霞新著《漢唐小說與傳記論考》
    近幾年來,羅寧教授又陸續發表了《制異名新說應文房之用——論偽典小說的性質與成因》、《古小說之名義、界限及其文類特徵——兼談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等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2016年,巴蜀書社出版的羅寧、武麗霞合著之《漢唐小說與傳記論考》,堪稱羅寧教授十數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該書共收入論文二十三篇,分為小說與傳記的總論、小說文獻研究、傳記研究三個部分。
  • 加拿大英語文學發生與發展研究
    但已有傳統並不是把英國文學搬到加拿大去,它只為新環境中的文學提供一種預設的形式結構,新環境中的文學在這種預設結構下不必經歷類似於本土文學起源那樣的口頭發生階段,而是直接進入文字階段,形式和風格靠近預設結構介入時的流行模式。非本土文學傳承發生不必按預設結構從頭開始,可銜接結構傳入時的相應階段,這正是非本土文學傳承發生學的優勢所在。
  • 觀西方、看古今,中國也曾在晚明誕生過資本主義萌芽
    其實他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經歷幾個世紀的萌芽,最終破繭成蝶,形成今天的資本主義。同時因為近代中國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力差距造成了中國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導致近代以來很多歷史學者也在探究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節點,並在學術界形成了一個主流觀點: 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顯現,部分人認為是兩宋,但更多人認為是晚明!
  • 從萌芽階段談起,中國烹飪文化何去何從?
    中國烹飪萌芽階段的基本狀況我國夏代以前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是烹飪文化萌芽階段。雷火燃起大片森林,許多動物未及逃脫而被燒死,先民在火燼中發現燒熟的動物肉,吃起來覺得比生吞活剝的獵物美味百倍,後來在自然火災中反覆吃到這樣的熟食,於是逐漸認識了火的熟食功能,自然火由此開始使用。
  • 達裡奧:帝國生命周期8個階段 美國走向末章中國正處上升期
    達裡奧新作詳細探討了帝國發展的生命周期性,指出與人類壽命一樣,帝國的發展有清晰的8個階段可循:新世界秩序-經濟健康增長-債務泡沫與收入差距-債務違約與經濟衰退-貨幣與信貸擴張-戰爭與改革-新世界秩序。目前美國處於置頂之後的衰退期,而中國正在上升期。  達裡奧在21日發表的文章中討論了包括中國與美國在內的,過去500年內帝國的興衰。
  • 當代英語小說創作的新潮流?傳記小說的特色和價值是什麼?
    傳記小說是傳記、小說與學術研究的混合體。傳記小說是混合了事實與虛構的生平寫作,也是關於前輩作家作品的續篇、改編、分冊、拼貼、模仿或者評論。一些傳記小說的標題便端倪可察。《時時刻刻》是伍爾夫創作小說《達洛維夫人》期間選用的書名。
  • 宋代話本小說:開啟後世的白話小說傳統,並為後世小說奠定了基礎
    唐代 「傳奇」出現了一大批優秀著作,例如《南柯太守傳》、《柳毅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等,體現了市民文藝發展初期的優秀成就。從文學史的發展上講,唐代傳奇的出現,使中國小說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此開了一個新的文藝形式。然而歷經五代喪亂之後,到了宋代,大部分的傳奇,在題材上比較守舊,而且缺乏創新,始終無法再與唐朝時期的傳奇作品相媲美,大有日暮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