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學生要走出校門多去實習?不光簡歷好看,還有其他好處

2020-12-16 博學教育說

高考結束,邁進大學校園以後,同學們都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大學4年是人生中最自由,最精彩的時光,大家的體力和智力都達到巔峰,最好抓住這段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不要虛度光陰,荒廢學業,整日與遊戲「不離不棄」。大家要明白,邁進大學之後,距離進入社會也就不遠了。

大部分同學上大學的目的,並沒有像成為「科學家」那般高尚,更多的是想學習一門專業,掌握一種技能,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在社會生存立足,然後慢慢積累財富,最後過上好生活。為了實現這個單純的目標,光是在大學裡按部就班地上課下課是不行的,大學生還應該積極走出校門,到各種企業裡實習。實習的好處有很多,豐富簡歷只是其中之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了解商業社會

在進入社會以前,大部分大學生對商業的了解幾乎是一片空白,大家完全不知道畢業後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而通過校外實習的,大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商業社會,熟悉相應的工作流程。即便是在公司裡打雜,也能有很多收穫。

大家可以觀察和學習,職場人士如何處理工作內容,如何處理同事間的關係,如何和領導建立聯繫等等。這讓大家在畢業後,能夠無縫對接工作,迅速適應職場環境和壓力。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實習,或者實習也是做做樣子。

這導致他們在畢業進入職場工作後,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工作不符合標準被領導罵,不會表達,和同事關係差等等,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實習多的同學,很少有相關的困擾。

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

很多大學生都表示,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但如果畢業後不從事相關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這種迷茫困擾著很多同學,讓他們陷入深深的焦慮和糾結之中,負面情緒爆棚。有些大學生因此靠沉迷遊戲來排解心中的鬱悶。

但在我看來,這種不想辦法解決問題,靠遊戲麻痺自己的行為,就像鴕鳥遇到危險,選擇把頭埋進沙子裡一樣愚蠢。最應該做的就是尋找渠道,了解自己的工作,找到未來的方向。在未真正工作之前,大家不應該草率地否定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應該去找實習單位,去體驗一下本專業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萬一本專業的工作「真香」呢?

如果在實習了本專業工作以後,明確知道是自己不喜歡的,那就可以擴大實習領域,要麼找一個前景好的行業,要麼找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然後去想辦法獲得實習機會。通過多次地實習,大家大概率能找到未來的工作方向了。

實習豐富,競爭力強

實習經歷豐富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畢業找工作時,競爭力更強。企業在進行校招時,是很清楚地知道,招進公司的大部分大學生,都是沒辦法立馬上崗的,需要進行系統的培訓。這個培訓既耗時,又耗費資金。

如果有大學生能迅速投入到工作中,那他無疑是企業最想得到的人才。因此,大學生多到公司裡去進行商業實習,能提高簡歷的豐富程度,增加求職的競爭力,更容易脫穎而出,獲得一份薪資和發展都不錯的工作。

走出校門,到企業、公司裡去實習,是非常重要的經歷。如何平衡學習和實習,就要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衡量了。

你認為大學生應該多實習還是應該專注於讀書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喜歡內容就點讚加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我們為什麼要去實習?
    實習作為學習與工作的緩衝,你可以積累專業課本以外的實踐經驗,認清自身專業知識離職業化的差距,彌補自己的不足。2)探索你的職業方向很多大學生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方向是什麼,將來要做什麼,非常迷茫。在工作和考研之間糾結,或者到畢業的時候稀裡糊塗地進了不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實習不能說百分之百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實習是在大學生涯裡探索未來的職業方向的最佳方式之一。
  • 實習要簡歷怎麼寫
    並且,不同崗位的簡歷,其描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最終的核心目的都是向面試官證明,你為什麼最適合這份工作,你能勝任這份工作的優勢在哪裡?因此寫簡歷之前也要先弄清楚,你要做的這份工作,它的核心需求是什麼?需要你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 實習是為了刷簡歷?高成長實習機制如何構建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今年8月對2004名在校大學生做的一項問卷調查數據顯示,有78.2%的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暑期實習,覆蓋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其中以大三學生居多,佔43.6%,這一現象耐人尋味。  為什麼有這麼多大學生投入暑期實習?收穫怎麼樣?如何獲得高質量實習?帶著這些問題,《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進行了深入調研。
  • 大學生實習就是充當廉價勞動力嗎?聽聽HR是怎麼說的!
    對於上班這件事,不少在校大學生其實心有牴觸,許多同學大學四年都不願走出校門去社會上看看,而是沉浸在象牙塔裡的小世界美其名曰「學生就應該做學生該做的事情」。然而,當他們到了大四,拿著空無一物的簡歷走在雙選會的場館中,才知道實習有多麼的重要。不過,不少小夥伴會在實習中感受到明顯的剝削和不快。
  • 大學生勤刷簡歷為哪般
    假期間,很多大學生會進行實習,以提升實踐能力,增加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但是,也有大學生只是單純為了得到一個實習證明,甚至因此虛構實習經歷、謊報實習時長。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6.8%的受訪大學生指出暑期實習流於形式、單純刷簡歷的現象常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求職簡歷也是誠信證明,找人代寫光表面「好看」,私德卻有虧
    秋招結束,未拿到就職資格的大四畢業生們急於拿出一份亮眼的簡歷去求職。據報導,不少大學生為此花錢找人製作簡歷。除了知名招聘平臺,一些電商平臺上也有代寫簡歷業務,價格從5元到幾百元不等。有些公司提供「直通」服務,號稱能獲得與企業部門負責人單獨面試的機會,且「確保拿到錄用通知,拿不到退費」,但花錢不菲,只是拿到了企業的實習錄用資格,和正式入職完全無關。連求職簡歷都要求助商家代寫,應該說,這些學生畢業前的最後一考沒有過關。而找提供虛假實習的所謂全套服務,或者在經過包裝的簡歷裡無中生有、胡吹大氣,就是明目張胆的造假行為。
  • 沒有實習經驗,沒有項目經驗,簡歷怎麼寫?
    一般來說,應屆生簡歷要包含個人信息、求職意向、實習經歷、項目經歷、校內經歷、教育背景、證書榮譽、技能特長、自我評價等模塊。其中,實習經歷和項目經歷是簡歷的重中之重,HR判斷求職者能否勝任崗位,關鍵要看求職者這兩項經歷是否匹配應聘崗位的工作內容。
  • 你為什麼要找實習?
    最後 既然實習對我們大學生具有這麼多的益處和重要性,那我們怎麼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實習機會? 要找到一份好的實習機會,首先得確定自己想要實習的崗位是什麼?這恰恰是很多大學生忽視的問題。 據我了解,大部分大學生在找實習的時候沒有一個確定的求職崗位,從而在網上瘋狂地海投簡歷,希望通過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實習機會來不斷試錯,從而找到自己真正喜歡並且能夠做下去的職業崗位。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浪費時間精力的,有可能做七八份實習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崗位。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實習前先做一份準確的職業規劃。
  • 實習季快到了,談談寫簡歷的愚見
    這裡可以聯繫一下緩存淘汰,我在維護簡歷的時候用的是LRU算法,年級越大,越感覺有些經歷對目前的自己沒有收益,這些經歷我認為是可以淘汰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非常感謝自己大一時就開始寫簡歷的原因,因為動態做這種淘汰,比一次性寫簡歷時再去淘汰,要簡單很多。這是第二個關鍵:簡歷模板我安利一下gaocegege維護的中文簡歷模板吧。
  • 乾貨丨大學生怎麼通過暑期實習面試?
    相較於大廠而言,中小型企業一般沒有完整的崗前培訓,暑期實習對能力要求更高。不過實習一般都有工資或者補貼,可以說各有各的優勢。 如果想去大廠學習但投遞後沒有回信,其實去中小公司打工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 誰在編織大學生有償實習暗網
    在簡歷上濃墨重彩加上這段實習經歷後,她說:「這筆錢花得值。」花錢就能實習,只為裝點簡歷——這張明顯和正常實習不同的暗網利用正規中介公司的招牌,向焦慮的大學生伸出了橄欖枝。這張網絡到底如何運行,為什麼幾乎能夠提供所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字節跳動、滴滴和美團「實習」機會?它們之間如何配合?誰在其中發揮主要作用?
  • 實習的意義什麼?_?我們為什麼要實習?又如何幫助你實現求職三級跳?
    如果說讀書是為了走進理想中的象牙塔,那實習的意義或許就在於能讓你自信地走出象牙塔。「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歐盟招實習生引軒然大波 揭秘大學生實習黑色地帶
    對於把實習和兼職當作修煉內功、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的大學生來說,類似網絡平臺、中介公司、熟人介紹、草根組織這些看似「條條大路通未來」的求職之路,實際上卻暗藏陷阱,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人仰馬翻。  「知名大網站」也不是各個靠譜  大三下學期,趙晴的專業課基本修完。抱著「應該帶著學到的知識走出校門去鍛鍊」的想法,她著手申請實習。
  • 99%大學生會踩的簡歷「雷區」,春招實習投簡歷,千萬不要這麼做
    導語:又到了一年一度「春招實習投簡歷」的時候了,相信不少同學都已經選好目標了。而一份讓人耳目一新的簡歷,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HR的目光,還可以為自己加分。可是很多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往往很容易踩中簡歷中的「雷區」,往往會錯失實習的機會。
  • 誰在編織大學生付費實習暗網?
    他說,實習內推前,需要進行面試輔導,不然有了內推機會也抓不住,輔導費用是一次1-1.5小時的課程250元,一般面試前要上4-5次課。他強調,相比中介機構而言,這個價格十分「實惠」,「外面的求職機構一次要1200」。他說,一般實習要進行三輪面試,所以每次面試前都還要再進行培訓。但多位實習過的大學生告訴《財經》記者,大部分公司一輪面試就夠了。
  • 大學生求職現場寫簡歷擠「水分」
    大學生求職現場寫簡歷擠「水分」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展開,上海市各高校近期舉行了多場大型校園招聘會。由於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新《勞動合同法》即將施行,今年應屆求職學生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和考驗。簡歷當場手寫在招聘會上,記者注意到,現場有不少學生在手寫簡歷。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古麗未熱一邊填寫,一邊發牢騷:「我有列印好的簡歷,但這家企業要我重新手寫一份。」一旁也在寫簡歷的大學生小張說:「我的字不好看,不知道用人單位對字有沒有要求。」「沒辦法,求職的學生太多了。」
  • 在校大學生有沒有必要去做兼職?
    大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去做兼職已經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選擇了,這個事到底好不好,有什麼優缺點呢,如果好的話,怎樣選擇兼職渠道,從事哪些比較好呢?在這裡我先把大家在大學期間出校門從事從產生經濟效益的工作分為兩類,兼職與實習1,兼職:只是單純地想掙錢的工作,例如去發傳單,去參加各種展會充人數等等類似的工作2,實習:和自己的專業以及職業規劃相關的工作,這種的簡單來說就是去正規企業有人帶你做系統性工作的實習
  • 大學生走出校門,社會實踐利己利民
    七月中旬,來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學生走出校門,進行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火熱的七月,大學生離開舒適的象牙塔,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確實是樹立服務社會的意思、培養和鍛鍊實踐能力的絕佳途徑之一。這一群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學生在深入小區做社會實踐之前,著實做了不少準備工作。
  • 大學生為什麼一定要出去實習?
    duersi是實習還是「好好上學」?想必這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傳統的教育思維認為上大學的時候就努力學習,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最忌一心多用。隨著時代潮流的更迭,實習對於就業的重要性越來越不可忽視。以下的這篇「大學生為什麼一定要出去實習?」或許會改變你對實習的看法。
  • 剛出校門的畢業生,簡歷中的項目經歷怎麼寫?
    可是即使是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也需要投遞一份自己的簡歷,而且簡歷中的內容還不能太空,尤其是項目經歷不能不寫。那麼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項目經歷應該怎麼寫呢?在校期間,有的學生喜歡勤工儉學,課餘休息時間去做做兼職,掙點零花錢,一來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二來鍛鍊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為以後的正式工作打個基礎。這類的兼職經歷就可以作為項目經歷寫到簡歷裡,因為它是個人真實做過的工作,雖然和全職工作有區別,但都同屬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