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而行的世界

2021-03-01 盛唐如松

相向而行的世界

今天在北京將會有一場不是太引人注目的會議召開---《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這已經是第三屆了。前兩屆分別於2013年和20155年在北京召開。這一會議的主辦方有四個,分別是北京市政府,中國人民外交學會,21世紀理事會以及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後面的兩個是主要主辦者。

其中我們需要了解的是21世紀理事會。這個理事會成立於2011年,主要成員包括了德國,法國,義大利以及英國、西班牙和巴西等國家的前政要以及一些國際上的知名學者以及諾獎獲得者,其中包括中國的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而這個理事會的創辦人卻是美國知名投資家尼古拉斯·貝格魯恩。

這位投資家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他的身家高達二十五億美元之巨。而是這個身家高達二十五億美元的五十歲超級富豪,竟然從來不置業,他在全球沒有任何房產,也不買車,他只是穿梭於世界各地,住宿在各大星級酒店。因為沒有房子,所以他也就是一個沒有家的人,擁有如此巨富的他對於外界宣稱他是一個不婚主義者。

這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實在我看來,卻也在情理之中。我們可以很隨便的推斷一下,這個貝格魯恩要麼真的是一個不婚主義者,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了他想要服務的事業,要麼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絕對隱秘的地方,他有著一個幸福但卻不為外界所知的家庭。但為了他自己在工作上的無牽無掛,所以,這個家庭被刻意的隱瞞了。

無論從哪個原因來看,這位貝格魯恩都是一個絕對神秘的人物。如果一個人在自己四十三歲【2011年】的時候,就可以聯絡世界上的政治界頂級大佬們加入自己的朋友圈並為自己的理念所服務,那麼這個人就絕對不簡單。而就在成立二十一世紀理事會的同一年,他還成立了一個歐洲未來理事會。。,。對了,他在美國還有一個加利福尼亞長遠發展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裡,很多民主黨和共和黨大佬們都被羅列其中。而他更是民主黨大佬---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以及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資金支持者。

看完這一圈的簡歷,我不知道各位讀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我的感受是不一般的,覺得脊梁骨稍微有點冒汗。很明顯,這樣一個在國際政壇算得上是年輕人的億萬富翁,他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景我們自然不會查到什麼,但其所具備的能量卻絕不是他個人所能獲得和掌控的。這到底是一股怎樣的國際政治力量,我們不得而知,但其厲害之處我們應該能有所感受。

這個21世紀理事會,有個綽號,叫做「影子G20」,之所以有這樣有一個名頭,第一是因為理事會成員大多是G20成員國的前政府首腦,第二是因為這個理事會的宗旨是打造一個新的世界管理平臺,而G20,就是這個目標最合適的平臺,沒有之一。這麼一說,大伙兒或許就會想起中國對於G20未來目標的定位:把G20從一個應急性危機處理平臺打造成一個長效性世界管理新平臺。二者的目標不謀而合。

說白了,所謂新的世界管理平臺,就是讓更多的新興經濟體能夠參與到對世界的事務管理中,而不是以前G7或G8那樣一個全部由西方發達國家來為世界經濟和外交進行定位。雖然G20中,此前的G7或G8成員也都在其中,可是G20中,有了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或西方其他國家的參與,以往G7那種唯我獨尊的霸道管理權被大劑量的中和稀釋了。發展中國家在這個平臺上獲得了不小的話語權份額。所以,這個新興的世界管理平臺,將會給世界帶來更平等的權力,更平衡的博弈。簡單粗暴一點的說,就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要把權力分一點出來讓新興經濟體也有說話和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地方。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力量是想要通過分享權力的手段來為這個世界減少紛爭和創造安寧的,雖然這些力量大多也有著自身利益的考量,但這條路並沒有錯。這就像有的人撿垃圾是為了環保,有的人撿垃圾是為了賣錢,雖然大家各自目的不同,可是撿垃圾這件事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咱們就不在貝格魯恩這位神秘人身上花太多的心思了。還是回到主話題。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召開,和前幾次並沒有什麼兩樣。通過名字就可以明白,這是一個讓世界看懂中國的研討會。恰好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就是說世界上對於中國的了解還是不夠,很多西方人乃至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一個落後的中國上,這就好比我們看待非洲一樣,而事實上,非洲並不全是荒漠和原始大草原,也有比較發達的地區,而我們的遊客和某些媒體攝影者卻只對那些純野生的景色和瘦骨嶙峋的非洲窮人感興趣。同樣,西方的記者和攝影者來到中國,也會大量的拍攝報導此類圖片和新聞,來滿足西方人的優越感和維持自己的人權高地。最可惡的是某些中國人也熱衷於拍攝寫作一些中國的暗角來迎合西方人的優越感,從而獲得西方主子的肯定和讚賞。前不久看到了一個西方媒體極力吹捧的中國攝影者,心存疑惑就去翻了一下他的作品,結果發現果不其然,所有的作品全部都是陰暗和汙穢的,陽光明媚的中國在他的照相機裡,活脫脫就是一個人間地獄,比非洲還慘。最起碼非洲還能展現一下純粹的大自然,而在這位的作品裡,清一色的死氣沉沉和霧霾籠罩。因此,讓西方世界看明白一個真正的中國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麼模樣,咱們身處其中,就不多說了。或許還是有人只願意把眼睛死盯著廁所,那也沒辦法,只好祝願他們早日投胎印度,因為在印度沒有太多的廁所可以窺視,這樣或許可以儘快淨化一下他們骯髒的心靈。

但是讓西方讀懂中國還是必要的,只有讓西方的正面世界【因為總是有那麼一部分人雖然早就讀懂中國,可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刻意隱瞞和醜化著他們所知道的真相】知道中國的發展方向,讀懂中國的發展動力所在,他們才會明白,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稱呼並不是用來忽悠,而是實實在在為全球人類謀求福利,創造美好未來的。

當然,基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分歧永遠都會存在,爭論也總是無止無休。可只要明白任何分歧都能通過爭論或討論來達成雙方最大程度的妥協,就總比一言不合就動刀動槍相互威脅要好。了解總是好過猜忌。中國可以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西方也應該了解中國的悠久文化和政治理念以及發展道路。只有二者相向而行,才可以創造一個真正和平和諧的世界。

當前的西方世界正面臨著一個極大的危機。這個危機根源來自於其自身的文化因素和政治體制。所謂資本主義國家,說白了就是由資本當家的國家,民權和人權的保障不過是為了保證資本利益的最大化攫取。當資本所控制的國家機器無法調和民眾和資本之間的平衡時,社會矛盾必然爆發,雖然目前由於西方國家佔據在生產關係的頂端而可以勉強維持,但這種維持已經是日益艱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框架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一次經濟危機。

西方國家解決這種危機的手段通常是加大對外經濟集團的打擊,迫使外部經濟對其屈服,並藉此攫取他們的經濟成果。而這種打擊一般情況下是通過貿易制裁或不平等貿易協定來完成的,如果以上手段無效的話,他們就會啟動戰爭機器,用武力來完成掠奪或整合。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略微看清楚一戰、二戰,廣場協議以及上世紀末的東南亞金融風暴。這大致是西方發達國家解決自身走火入魔的既定法則。

當時光到了本世紀後,西方國家突然發現這一手段或許不會像以前那樣百試百靈了。因為此時站在他們對面的是中國,一個從兩百年屈辱和落後中站起來的中國,一個在歷史上百折不撓,屢登頂峰的中國。這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國家,武力威脅早已被證明是不行的,經濟手段也因為中國獨特的發展模式而變得難以攻擊,至於制裁和封鎖,這也是他們對中國早已經玩過並被證明很失敗的把戲。所以,此時的他們,束手無策。

當然,還是有人想試一試的,比如美國,【這裡的美國,不管是共和黨的川普還是民主黨的歐巴馬都是一樣的】,作為世界第一的美國,當然要試一試自己的強權和霸權在中國身上能不能奏效,畢竟,這一套在很多國家都已經奏效了。於是各種針對中國的手段都被一一施了出來。而中國也由此站到了這個世界老大的正對面,避無可避。很顯然,中國並沒有被它嚇到,更沒有就此妥協,貿易戰中國基本上就是強勢應對,見招拆招。雖然中國沒有主動出擊,但防守卻也是滴水不漏。

也正是這單方面的防守,被某些人看作是稍顯虛弱的表現。而其實這樣有理有據有節的防守,卻也讓西方世界的很多精英分子看到了和中國達成共同進步管理世界的希望所在。於是,這一部分人就開始和中國做最大程度的接觸,希望能夠了解中國,讀懂中國,最終達成和中國的一起向前的目標。這大概就是貝格魯恩之類人物出現的主要原因吧。【讓世界讀懂中國的事情我們一直在做。只不過現在信這個的西方人越來越多而已】

眼下,法國的黃馬甲已經有著愈演愈烈並向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蔓延的趨勢,這對西方世界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西方用來忽悠第三世界國家的霸道武器---普世價值觀的召喚下,西方的民眾開始拿起這個為自己爭取權益。西方的政治家們怎麼也想不到,當年種下的一株茉莉花,如今居然結出一件黃馬甲,這個世界真的無奇不有啊。

在義烏黃馬甲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西方的政治精英中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的想起了中國,或許請教中國,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這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因為他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以自己的思維模式來解決的,承認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並虛心吸取別人的長處才是不二法門。相互學習,相向而行,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個世界發展中大家都要奉為瑰寶的真理。

不過此時已經手忙腳亂的他們,只怕已經騰不出手來指點中國了。當裝著黃馬甲的貨櫃抵達舊金山口岸之時,這個世界或許會迎來極大的轉機。

相關焦點

  • 北青報:中美相向而行做大蛋糕是世界之福
    原標題:中美相向而行做大蛋糕是世界之福   最近,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農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共同朝最終達成協議的方向努力。當前世界經濟背景下,中美兩個大國相向而行,通過磋商解決紛爭,對兩國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
  • 商務部:希望歐方恪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與中方相向而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商務部:希望歐方恪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與中方相向而行 來除安全審查外,目前歐盟在醞釀針對外國補貼採取立法舉措,在具體部門如電信、5G等出臺針對性措施,這些預計都將為中國在歐投資製造更不確定的投資環境
  • 中美不惑之年:「相向而行 和而不同」
    如何看待中美雙邊關係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之間是否真的知己知彼,已達「不惑」境界,以共同積極推進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的演進?中美建交40年,是否真的應了孔子那句話「四十而不惑」?實際上,中美之間各種潛在的問題和矛盾依然不少。雙邊關係中的「惑」仍然很多。
  • 「相向而行」的目的趨同
    原標題:「相向而行」的目的趨同 ◆何 北 「相向而行」是近些年被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意思是說,雙方或幾方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而題中應有之義是雙方或幾方的目的是共同的,是取得共識並得到認可確認的。
  • 「相向而行」之誤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求疵】    近來,一些報刊中的「相向而行」有濫用之趨。如,「一部中國近代史,書寫著國家民族遭受的苦難,也夾雜著個人命運的坎坷:與國家民族命運相向而行者成就自我,相背而行者則一事無成。」「堅持改革和法治雙輪驅動、相向而行。」
  • 「相向而行,推動國際合作」
    「相向而行,推動國際合作」  ——訪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卡麥克  本報記者 龔 鳴  「醫學將我帶到中國,友誼讓我留在中國。」談到與中國30餘年的緣分,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著名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這樣說。
  • 「龍象共舞」需兩國民意相向而行
    「龍象共舞」需兩國民意相向而行 2020-07-11 05:24:44 參與互動   「龍象共舞」需兩國民意相向而行
  • 卡麥克:「相向而行,推動國際合作」
    「相向而行,推動國際合作」  ——訪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卡麥克  本報記者 龔 鳴  「醫學將我帶到中國,友誼讓我留在中國。」如今,醫院每年的心臟手術達到2000多臺,心臟搭橋手術成功率98%以上,部分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南京市第一醫院也成為國家首批心臟移植準入醫院,心胸血管外科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2018年,卡麥克辭去美國的工作,和家人一起來到南京,全職擔任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譽主任。卡麥克對年輕醫生要求嚴格,也給予充分信任和細緻指導,幫助年輕人迅速成長。
  • 兩岸必須相向而行(聲音)
    臺灣《旺報》近日在創刊10周年之際發表社評,重申「增進兩岸相互理解」的辦報理念,強調兩岸必須相向而行。社評文章指出,以兩岸實力的對比,兩岸社會與經濟關係的緊密,讓彼此誤解擴大,甚至產生仇恨,對臺灣絕對沒有好處。兩岸交流是大是大非問題,處境愈是困難愈要堅持。
  • 本輪磋商遭「誤讀」,相向而行是關鍵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雙方的積極態度形成了相向而行的新局面,有了結束貿易戰更明顯的政治決心。我們希望這一好的形勢能夠持續下去,順利達到雙方成交的結果。西媒有些懷疑中美實現突破的真實性,至少部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貿易戰打得太久了,雙方之前在接近達成協議時出現過反覆。而且就在上周新的談判之前,美方剛又宣布制裁28家中國實體,進一步衝擊了輿論對雙方取得積極成果的預期。
  • 中方:望美下任總統與中方相向而行
    【中方:望美下任總統與中方相向而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5日上午在北京應詢就美國大選表示,希望大選能夠平穩順利地舉行,希望美方新一任總統和新一屆政府與中方共同相向而行,推動兩國關係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 期待澳門和寧波兩地 繼續相向而行、攜手同行
    「期待澳門和寧波兩地立足各自優勢,繼續相向而行,攜手同行!」10月27日上午,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在致第三屆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的賀信中這樣說。    賀一誠說,澳門和寧波,一個是珠三角的璀璨明珠,一個是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
  • 商務部:中歐投資協定的達成需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答:中歐是當今世界兩大重要經濟體,達成中歐投資協定不僅有利於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對於全球經濟復甦也具有重要意義。中歐投資協定旨在為雙邊投資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良好的制度保障。協定的達成需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中方致力於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在維護好自身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節奏,開展對外談判,努力與歐方達成一項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資協定。
  • 中日兩國需相向而行(專家解讀)
    今年春天,中國總理李克強又成功訪問日本,中日開始朝著確保兩國關係不脫離正常軌道、行穩致遠的方向在發展,出現中日關係改善的良好勢頭。   中日關係改善,既源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同時又是雙方外交政策調整的結果。一方面,美國推行單邊主義政策,川普發動對多國的貿易戰,造成世界範圍內的緊張局勢。這是中日兩國關係改善的客觀環境。
  • 這些細節看上海磋商:積極的一步,相向而行、承前啟後
    承前啟後,坦誠、高效並具有建設性,積極,相向而行,這幾個關鍵詞出現在了這一輪磋商後的媒體評價裡,就連白宮的聲明也使用了「建設性」。而中國外交部網站今日上午發布信息應詢談最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時也提到,本輪磋商坦誠、高效並具有建設性,作為一個新進程的開始,邁出了重要一步。
  • 與海南相向而行 湛江主動做好對接
    在近日召開的中共湛江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上,湛江市審議通過《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的意見》。《意見》站在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去構圖,從交通、產業、對外開放、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與海南的深度融合緊密合作。在此前一個多月,湛江還迎來一大盛事: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建成投產。
  • 崔文佳:RCEP證明了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力量
    崔文佳:RCEP證明了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力量  崔文佳指出,「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RCEP從提出到落地過程曲折,但終於達致願景,根本上是一種「大勢」「大道」使然,證明了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力量。
  • 798瀚藝術空間相向而行—金辰 崔捷雙個展
    同出一源,相向而行——序金辰和崔捷雙個展文/楊衛金辰與崔捷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美院)的同學,畢業後同在設計領域馳騁,後又同時回歸繪畫,成了職業畫家。不過,有意思的是,崔捷和金辰同時選擇了傳統的視覺符號入畫,但他們的創作路徑卻相向而行,形成了出與歸、展望與回眸的對衝關係。或許,這是文化取捨的不同,也是男女性別導致的差異吧。
  • 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面對疾病要相向而行 推動國際合作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相向而行,推動國際合作」「醫學將我帶到中國,友誼讓我留在中國。」談到與中國30餘年的緣分,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著名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這樣說。如今,醫院每年的心臟手術達到2000多臺,心臟搭橋手術成功率98%以上,部分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南京市第一醫院也成為國家首批心臟移植準入醫院,心胸血管外科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18年,卡麥克辭去美國的工作,和家人一起來到南京,全職擔任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譽主任。卡麥克對年輕醫生要求嚴格,也給予充分信任和細緻指導,幫助年輕人迅速成長。
  • 外交部: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方重視中印關係,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兩國關係長遠發展大局。趙立堅曾在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介紹說,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在加勒萬河谷現地局勢已經趨緩的情況下,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