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曾子說:「子張外表堂堂,難於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結合商業解讀,現在外面有很多公司為了拉單子為了接業務,各種表面工夫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在豪華寫字樓租辦公室,什麼都要最好設備,不惜到處融資拉贊助,甚至用各種手段找牛人做背書等等,等真正開展一些大的項目合作的時候,發現資金跟不上,技術跟不上,團隊合作能力跟不上,項目進行到一半夭折了,或者結束後合作方發現是豆腐渣工程,雙方牽扯無數糾紛甚至長達幾年的官司。市場上這種空殼公司特別多,這就是典型的徒有虛表,金玉其表,敗絮其中。那麼真正能走得長遠的企業應該是在注重自己對外形象的同時,有著良好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以及對客戶忠誠的服務態度,而不是擼一波快錢就消失,外面的廣告打得鋪天蓋地,客戶一用您的產品或者服務就各種投訴,自己的內核必須與公司的外在宣傳的廣告形象相得益彰。否則就是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再說回老闆的個人形象,很多的人對外滿口仁義道德,實則一肚子男盜女娼。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外必須相應的,有其外必有其內,這不是裝的,裝,裝一時裝不了永久。騙一些沒有學問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可以,但是要騙有智慧、有學問的人騙不了的,子張這個人確實是有德行,所以他有這樣的外表,有這樣的儀容。難與並為仁矣,這意思說他的仁也學得好,他的心地好,不僅有外表,外表堂堂,內心也是仁厚。一個真正的儒商老闆不光是形象上溫文儒雅,重要內心也是善良仁德之人,內對員工,外對客戶,本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經營理念。如果只務外表,務外而自高,自以為是。自己認為自己德行人品很不錯,而且善於在外各種誇海口喜歡張揚,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儒商。
我們現在做講師,弘揚聖賢的儒家文化,也一定要做到收斂,不張揚,現在中國倡導文化復興,大家都開始對傳統文化感興趣,願意學習了。但是如果我們取得一點點小的成績就居功了、自傲了,在講師的過程中得到很多粉絲的恭敬讚嘆,這種名利心起來了,這就很容易墮落。自己要是功力不夠,心地有一點點不誠不真,很容易就會陷入名聞利養這個泥潭當中不能自拔。最後把這個事業變得是為名為利的事情,那這就不是輔仁了,所以往往是最後效果適得其反,讓別人對傳統文化產生了疑惑,怎麼弘揚傳統文化最後卻在一謂的追求名利。所以需要我們不斷的誆正自己的內心,一切向內求,讓自己內在擔得起我們做為儒商講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