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深圳羅湖一出生僅600克的早產兒闖過「十大關」順利出院

2020-12-20 深圳晚報

11 月 17 日是 " 世界早產兒日 "。當天,羅湖區婦幼保健院舉辦 2020 羅湖區第四屆早產兒日活動,邀請了數十位早產兒寶寶返回 " 娘家 "。

當天活動上,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兒科採用專家線上及現場授課,明星家庭分享育兒經驗,宣傳早產兒相關科普知識,同時專家開展現場諮詢、義診,早產寶寶們還現場舉辦爬行比賽,贏取小禮物。

▲醫院舉行早產兒寶寶爬行比賽

有位被大家親切稱為 " 牛哥 " 的早產寶寶,現今抱在手裡已經沉甸甸的了,他一逗就笑,成為醫護人員和其他早產兒家長 " 追捧的對象 "。她的媽媽鄭女士不停地表達對羅湖區醫務人員的感謝。

▲家屬向醫護人員致謝

" 牛哥 " 出生時僅僅孕周 23+5,體重僅僅 0.6 千克 要闖過 " 十大關 "

的確," 牛哥 " 在羅湖區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可有名氣了,因為他住院時間長,從今年 3 月 11 日," 牛哥 " 出生,他僅僅孕周 23+5,才 0.6 千克,不過大人的巴掌大小,她的媽媽鄭女士懷孕才五個半月,到 8 月份以 3.88 千克體重出院,他在醫院新生兒科住了 5 個月。

羅湖婦幼保健院的兒科、新生兒科團隊最頂尖的力量組成了特護小組,24 小時輪班,目不轉睛地守護著,把這個渾身插滿管子的危重小寶寶救治成功。到如今,小傢伙白白胖胖,會抬頭、會遊泳,逗起來咪咪笑。

回想 3 月 11 日那天的緊急情況," 牛哥 " 的媽媽鄭女士記憶猶新。當天,懷孕僅僅 23+5 周的鄭女士緊急入院,新生兒科負責搶救的黃上明、宮學雷兩位醫生迅速啟動緊急救治綠色通道,將高級暖箱、轉運暖箱提前預熱,準備好新生兒科呼吸機等一系列設備。體重 600 克的小牛哥急診娩出後,十秒內就迅速氣管插管建立呼吸通路、保鮮膜覆蓋全身保溫,待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穩定後,又迅速轉運至新生兒科重症監護病房。

▲羅湖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姜豔華出席 " 世界早產兒日 " 活動

羅湖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姜豔華在 " 牛哥 " 生後第二天就來到科室查看患兒,她說," 每一個早產兒都是一個折翼的天使,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全力修復每一個天使的翅膀,讓他(她)們重新飛翔,為家庭帶去愛與希望。"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新生兒科主任李月鳳介紹,像 " 牛哥 " 這樣的超早產兒各臟器發育極不成熟,出生後要闖過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等 " 十大關 ",可能面臨敗血症、肺出血、顱內出血、慢性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餵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多種高危風險。

▲羅湖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龔建華出席 " 世界早產兒日 " 活動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醫護團隊經過多年的臨床的摸索並結合國外的救治驗,科室逐漸形成救治超早產兒的管理體系。針對 " 牛哥 " 的狀況,他們先後組建了 24 小時的特護小組,醫護人員輪班接力,每個班次無縫對接,守護在他的床邊,密切觀察、詳細記錄每一個指標的變化,有任何動向就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羅湖婦幼保健院兒科、新生兒科主任李月鳳查看 " 牛哥 " 是否能抬頭

" 牛哥的臟器發育極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差,這對我們都是很大的挑戰,我們每一個針對他的治療方案,都沒有先例,我們要查閱最新的國內外文獻,要一點點琢磨,細心觀察、不斷調整。" 李月鳳說。

" 牛哥 " 床頭貼著海報 醫護人員、病友都給他加油打氣

李月鳳主任笑稱," 牛哥 " 之所以叫這個外號,一方面是巧合,鄭女士說起,小寶貝在老家的爺爺也給他取了 " 牛兒 " 的小名。更重要是另一方面,這個小寶貝救治過程坎坷。

5 月 1 日晚上,評估 " 牛哥 " 各類指標良好,醫務人員撤掉了呼吸機,沒想到 5 月 2 日下午 3 點多 ," 牛哥 " 又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各類參數非常高,存在生命的危險。

" 牛哥 " 又緊急搶救,重新插管,戴上了呼吸機。同時醫務人員評估後,給其多次滴入一種從牛肺中提取的促進肺成熟的特殊藥物。

" 牛哥 " 的外號也就由此而來,羅湖婦幼醫務團隊希望以此來寄望小寶貝生命力頑強,不負醫務人員的拼盡全力。

在 " 牛哥 " 住的床頭有一張特殊的有一隻活潑卡通牛的 " 海報 ",參與救治與會診的醫生護士、羅湖婦幼保健院領導、病友家屬都紛紛寫下加油打氣的詞語:" 牛哥,加油!牛哥,挺住 "" 牛氣沖天,勇往直前!"" 牛哥,等你起來嗨喲!"" 牛哥加油,不負眾望!"

▲大家給 " 牛哥 " 寫的鼓勵話

鄭女士也很是開心,這段時間,醫務人員教她學習國外的護理模式,在 " 牛哥 " 進行無創輔助通氣時開始進行 " 袋鼠護理 "。她穿上防護服進入無菌區,近距離看孩子的救治情況,後來她每次可以按照要求把孩子抱在懷裡長達四五十分鐘。

李月鳳表示,這樣,既能促進寶寶生長發育,也能調節寶寶的睡眠狀態,還能幫助建立母嬰感情,增強母親信心及減少產後抑鬱發生。

就是這 " 萬眾矚目 " 的關懷下,一個月的細心守護之後," 牛哥 " 再次撤掉呼吸機。住院長達 5 月的 " 牛哥 " 在 8 月 13 日體重達 3.88 千克,各項指標正常,他帶氧出院回家。一周之後就撤掉了氧氣,完全自主呼吸。

羅湖婦幼保健院今年收治早產兒 221 次 全部順利出院

不止是 " 牛哥 " 這樣一個個案救治成功,近兩年來,羅湖區婦幼保健院陸續成功救治出生體重 590 克、600 克、620 克、660 克、720 克超低出生體重兒。

統計表明,今年 1 月到 10 月份,羅湖婦幼保健院收治早產兒 221 人次,救治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75%,全部順利出院。

據悉,羅湖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是羅湖區新生兒危重症救治中心,已經通過 " 羅湖區新生兒重點學科 " 的覆審。

新生兒病區設有 40 張病床,其中設有 20 個新生兒重症監護單位。科室配有德國進口嬰幼兒呼吸機、輻射搶救臺、新生兒培養箱、藍光治療箱、進口兒童肺功能測定儀、壓縮霧化泵等專科常規儀器及搶救設備,醫療設備達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有正高職稱 2 名,副高職稱 7 名,碩士 2 名,研究生導師一人。該科室先後獲得 " 深圳市巾幗文明崗 "," 深圳市優秀護理集體 " 等榮譽稱號。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兒科及新生兒科主任李月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暨南大學碩士生導師,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訪問學者,從事兒科臨床工作 20 餘年,在兒科、新生兒危重症、超極低兒的救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處理兒科、新生兒各種疑難、危重症。

值得點讚的是,今年 10 月,兒科及新生兒科、產科一起組隊參加 " 廣東省新生兒復甦比賽深圳賽區選拔賽 " 獲一等獎,取得代表深圳市參加廣東省的比賽資格,新生兒危重症救治中心收到錦旗和表揚信多次。

就在 11 月 17 日當天,羅湖區婦幼保健院主辦的 " 我與婦幼的故事 " 演講比賽中,兒科及新生兒科節目獲得二等獎及最佳人氣獎。

深圳晚報記者 易芬

相關焦點

  • 深晚報導|牛!羅湖一出生僅600克的早產兒闖過「十大關」順利出院
    ▲家屬向醫護人員致謝「牛哥」,出生時僅僅孕周24+5,體重僅僅0.6千克 要闖過「十大關」的確,「牛哥」在羅湖區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可有名氣了,因為他住院時間長,從今年3月11日,「牛哥」出生,他僅僅孕周24+5,才0.6千克,不過大人的巴掌大小,她的媽媽鄭女士懷孕才五個半月,到8月份以
  • 「可樂寶寶」出生僅600克 連闖五關終存活 體重增至3公斤
    「可樂寶寶」出生僅600克  超早早產兒99天連闖五關終存活 體重增至3公斤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在出生後的第99天,他的體重達到了3000克,各項指標回歸正常。近日,他終於順利出院回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黃璀玥  26周早產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  2018年9月29日,一個胎齡僅有26周+6天的寶寶,迫不及待地掙脫了高齡媽媽的「肚子」,來到了這個世界。
  • 龍鳳胎姐姐倖存 深圳500克早產兒「小橙子」順利出院!
    回憶起小橙子剛出生時的景象,父親不禁哽咽。172天以前,新生兒小澄子在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出生時,當時體重僅500克,身長僅27.5釐米,只有手掌大小。經過半年多的搶救治療,目前她的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身體各方面趨向好轉、情況穩定,生命指數和足月出生的新生兒無異。8月6日,「手掌姑娘」小澄子出院了。
  • 出生時僅600克!早產兒「回家記」(組圖)
    出生時僅600克!出生時,安安體重僅880克。重慶婦幼保健院   中新網重慶11月17日電 (記者 韓璐)600克、820克、1300克……這些是在重慶婦幼保健院出生的早產兒的體重。17日「世界早產兒日」當天,21個家庭的26個「早產兒」回到重慶婦幼保健院,「探訪」照顧自己的醫生護士。他們中年紀最大5歲,最小的8個月。
  • 從600克到5公斤 23周早產兒的生命奇蹟
    那可愛的模樣讓人很難想像他是一個僅孕育了5個多月的超早產兒。時間回到2016年7月4日,這個名為Alex的寶寶在胎齡僅5個多月的時候就降生在了北京和睦家醫院產房。他的孕周僅23周+4天,體重僅600克。醫護人員雖然早已做足心理準備,但是直面這個小生命的時候,仍然為他的脆弱與頑強感到震撼。
  • 出生僅720克,十餘次搶救!深圳「掌心」寶寶獲救,過程艱辛
    胎齡僅23周出生體重僅480g深圳巴掌女孩,在羅湖醫院產科生下了男嬰小星星。經診斷,小星星為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9月11日,在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度過了119天後,終於能出院回到媽媽的懷抱。醫生介紹,出院時,小星星體重3185克,各方面指標達標,沒有併發症,愈後良好。
  • 【驚心】出生僅720克,十餘次搶救!深圳「掌心」寶寶獲救,過程艱辛
    胎齡僅23周出生體重僅480g深圳巴掌女孩「早早」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還沒有來得及看一眼她就被送進NICU搶救▽5月15日,31歲的孫梅(化名)因不明原因宮縮早產,在羅湖醫院產科生下了男嬰小星星。經診斷,小星星為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並且多個器官發育不全,體重僅有720克,個頭也只有成年人一個手掌大,手臂粗細跟成年人的一根手指差不多。
  • 出生僅800克,天壇醫院超早產兒「小八百」順利出院
    剛出生時,他體重只有800克,僅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醫護人員們愛憐地叫他「小八百」。經過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89天的悉心呵護,「小八百」闖過一道道難關,堅強地「走」出暖箱,於兩天前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據了解,「小八百」也是北京天壇醫院新生兒病房建立以來,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和體重最輕的超早產兒。
  • 出生僅900克,「扛」過78天救治!株洲27周早產寶寶出院了
    出生僅900克,「扛」過78天救治!9月14日,經過78個日夜的全力搶救和治療,省直中醫院新生兒科(NICU)收治的胎齡最小、體重最輕的早產兒樂樂順利出院啦!
  • 出生僅720克!深圳「掌心」寶寶經過十餘次搶救終於獲救
    而深圳有名早產兒卻只有720克只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出生時體重只有720克,住院期間經歷了十餘次的搶救,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度過了整整119天,早產兒小星星(化名)近日終於出院,回到媽媽的懷抱從出生到治療到出院小星星經歷了什麼出生:24周早產兒出生時僅720克
  • 出生僅400克,最輕寶寶出院後怎麼樣了?
    出生時400克、為當時全國出生時最輕的寶寶小海草如今兩歲多了。 「我們家孩子是25周生產的,早了整整15周,我來這裡是為了紀念那段過往,那段令人心碎的過去。」11月15日,劉梅(化名)來到聖廷苑酒店參加「有愛有未來」的早產兒開放日活動。她的孩子晶晶(化名)今年4歲,已經順利上了幼兒園,非常健康可愛。
  • 湖北最輕「鉛筆寶寶」有望出院 出生體重僅500克
    早產兒秋秋(小名)一出生就創下一項新紀錄,體重只有500克,胳膊沒有成人的食指粗,只比鉛筆長一點。他是目前湖北省體重最輕的新生兒,此前的紀錄是520克。  這是一項誰都不願意上榜的苦澀紀錄,520克的「巴掌娃娃」雖經全力搶救,還是憾別人世。相比之下,秋秋顯然要幸運得多,雖然體重更輕,但他在新生兒科呆了4個多月後,體重已經增至2400克,情況日趨穩定,近期有望出院。
  • 24周早產,腸子被切掉!早產寶寶,一出生就得「打仗」
    即使是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一類不到600克的早產寶寶出現腸穿孔後,早產寶寶可不僅僅是足月寶寶的「迷你版」,他們一出生就得開始「,只有400克,是當時全國最輕的出生寶寶。小海草媽媽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護理,小海草於2018年11月22日感恩節那天順利出院
  • 24周早產兒「闖關」出院 出生僅600g破濱州新生兒體重記錄
    )12月4日,一個胎齡僅為24周零3天的男寶寶經過81天的治療,在濱州市人民醫院順利「闖關」出院。出生時僅600g體重的他,只有巴掌般的大小和蘋果般的重量,打破了濱州新生兒體重記錄和胎齡記錄。    寶寶在保溫箱內熟睡  12月4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濱州市人民醫院看到,這個出生81天的男寶寶正在保溫箱內熟睡並即將出院,那可愛的模樣讓人很難想像他出生時只有600g。
  • 桂林「巴掌寶寶」出生時僅600克,97天後創「生命奇蹟」
    日前,一名出生時僅巴掌大小,體重600克(1.2斤)的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廣西桂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康復出院這名寶寶的順利出院,刷新了該院成功救治早產兒孕周最小體重最低紀錄,創造了「生命奇蹟」。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 王娟)400克有多重?一個大蘋果?一瓶沒裝滿的礦泉水?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這是一名新生寶寶的重量。5月24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手術室剖宮產娩出一個胎齡僅25周+5天,體重僅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
  • 全國最輕新生兒: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順利出院
    6月17日,34歲的方女士(化姓)小心翼翼地抱著女兒晴晴,從武漢兒童醫院出院回家。2月6日早產時,方女士懷孕才24周,晴晴體重也只有500克,胳膊只有成人食指那麼細,一隻手就能把她託在掌心。當時,武漢正處於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醫療資源緊張,醫護人員面臨巨大壓力。武漢兒童醫院的醫生一邊救治新冠患兒,一邊嚴密監控晴晴狀況,為小生命助力。
  • 寧波女寶寶6個多月早產 出生時體重只有630克!如今寶寶出院
    體重630克,身長28釐米,手指似竹籤,皮膚似凍膠,甚至連眉目都看不清楚。經過3個月的奮戰,「袖珍寶寶」創造了生命奇蹟,最近順利出院了!3個月前,一個胎齡僅26周的女寶寶呱呱墜地,讓市婦兒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醫護人員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據悉,這也是浙東地區目前出生體重最小的超早產兒。
  • 蘇州超早產兒僅重1000多克!「小一千」闖關3個月,出院
    僅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的小云云,剛出生時體重只有1000多克,只有2隻剛出生的小白兔重,被醫護人員愛憐地叫做「小一千」。經過蘇州科技城醫院90天的悉心呵護,「小一千」闖過一道道難關,近日,他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 經歷119個日夜、十餘次的搶救,出生僅720克的「小星星」回家了
    出生時他的體重只有 720 克,屬於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多個器官發育不全。近日,經歷了十餘次的搶救、在羅湖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度過了整整 119 天的小傢伙,終於出院回到了媽媽的懷抱。超早產兒出生時僅 720 克被下達病危通知書5 月 15 日,31 歲的孫女士(化名)懷孕 24 周多,因不明原因宮縮早產,在羅湖醫院產科誕下了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