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追尾疑因調度不當 D3115司機稱被令停車

2020-12-19 騰訊網

南都周刊201128期封面

本刊記者在溫州深入採訪追尾列車倖存乘客、事故目擊者、永嘉站站務人員和專家,試圖還原事發真相。種種跡象表明,此次事故很可能是一起因調度人員下令不當的責任事故。

記者_陳承 實習生_李秋萍、吳思凡、姜夢

25歲的山東菏澤人王海茹怎麼也不會想到,在她拿出手機拍攝D3115次列車車廂內情景後不到五分鐘,她所乘坐的列車就被D301次追尾了。

死裡逃生後,她坐在病床上用手機播放記錄到的情景:明亮的車廂內,幾乎坐滿了乘客,這段短短幾十秒的視頻,很可能是追尾事故前,唯一的一段車廂影像記錄。

王海茹和她的丈夫曹衛東坐在D3115次列車第15節車廂的倒數第三排右側,20點30分,事故毫無徵兆地發生了:她覺得自己碰上了地震一樣,身體止不住地往下滑,感覺像掉到了車下面。

與此同時,位於D301次列車第二節車廂內的部隊文職軍官孫淑琴,正躺在由臥鋪改造的硬座包廂上鋪看書,突然她感到車廂發生劇烈翻滾,她的身體隨之猛烈搖晃,幸好她緊緊抓住了上鋪的欄杆,沒有被甩出上鋪。

在事故發生時,D301次列車的車頭兩節,在追尾瞬間被拱離了鐵道,高高昂起頭部,隨後往下急墜,從20多米的高空,跌落翻滾到鐵道高架下的泥地上。

而D3115次列車的尾部兩節,則被D301次車頭壓扁,王海茹死裡逃生後回憶,D3115次最後一節車廂已經被壓縮得不到原始體積的三分之一,倒數第二節的後半部分車頂,被壓塌得緊緊貼在了列車內的車座上沿。

幸運的是,王海茹和她丈夫座位右側的列車窗戶被巨大的衝擊力震碎,使得這對夫妻在事發後幾分鐘內,就從破裂的窗戶爬出;孫淑琴則憑藉著自救知識,在跌落的車廂內苦苦挨過了幾十分鐘,最終被救出。

司機驚魂

追尾事故發生後約一個小時,曹衛東和王海茹,經乘務員提示,看到了D3115次列車司機。彼時,他正打電話向領導匯報情況。

王海茹回憶,司機當時癱坐在D3115次車尾附近的鐵路路基邊,她質問:"我們後面這麼嚴重撞車,你不知道嗎?"答:"我不知道出事了。"

這段對話得到D3115次列車另一名乘客、溫州瑞安市文聯秘書鮑永遠的證實。當時,鮑永遠曾給司機遞了一根煙,7月25日在接受央視電話採訪時,鮑永遠稱司機曾對他說:"現在我可以告訴你,真的是人家(D301次列車)追尾,不是我的事情。"

王海茹則表示,當時確實有乘客給了司機一根煙。看到司機軟癱在一邊,王海茹心生同情,沒有繼續追問,但隨後她聽到司機反覆在喃喃自語這麼一句話:"我這一生都不會再開車了,我沒有責任的。當時我說能過去的,應該走的,但他非要讓我停。"面對記者追問,王海茹堅稱記憶不會有誤,"司機就在我旁邊,我能聽錯嗎?"

司機口中"能過去"是什麼意思?下令停車的"他"又是誰?這句話或許可以成為破解此次動車追尾事故原因的線索之一。

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軌道與鐵道工程系教授孫章對此分析稱,"如果事發前雷電確實沒有對列車動力供電造成影響,那麼D3115次列車就有動力能繼續行駛,司機所稱的'能過去'可以作此解釋。"

司機指稱的那個"他",孫章則分析認為,"他"很可能就是調度,"別人沒有權力讓司機停車,只有調度命令可以。"

調度之誤?

追尾事故發生前,兩輛列車停靠的最後一個車站是溫州境內的永嘉站。該站一位不願具名的站務人員對南都周刊記者表示,D3115次列車在雙岙村段內停車,"肯定是因為有調度命令。"

若是調度命令讓D3115次停車,則表示追尾事故發生前,永嘉站及鄰近站,很可能已經進入了"非常站控"-此時,列車脫離系統控制,進入傳統的車站人工控制模式。這標誌著指揮列車行進的指令,從電腦自動生成轉為人工下達命令。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D3115次列車於當日20點15分左右,晚點20多分鐘從永嘉站開出,列車啟動後行駛速度非常緩慢,因為一旦列車以非常站控模式行進,車站可向列車司機通知,須以目視行駛列車,此時,列車的車速應保持20公裡/時左右的速度行駛。

坐在曹衛東和王海茹夫婦正後方的D3115次列車乘客呂德民,向記者證實,從永嘉站開出後,列車經歷了從啟動、緩慢行車、加速行車,最後到減速行車的過程,"車子從永嘉站啟動時就很慢,我感覺很奇怪,慢速開了兩三分鐘以後就加速快起來了,接著以比較快的速度又開兩三分鐘後,列車開始減速了,減速過程持續一分多鐘左右,此時車速已經十分緩慢,等車還沒有完全停下來的時候,就發生了事故。"

據鐵路業內人士稱,如果永嘉站和溫州南站確實已經施行非常站控,則兩站間就會形成完整的一個閉塞區間。所謂閉塞區間,指的是鐵路上一個個邏輯上分割的區塊,同一個閉塞區間內只允許同時存在一輛列車,以此保證列車不會發生追尾事故。

而在施行非常站控的前提下,D3115次列車行駛在永嘉站和溫州南站間,D301次列車是不會被允許從永嘉站開出的,因為這違反了同一閉塞區間不得同時存在兩輛及以上數量列車的原則。

為何D301次列車在永嘉站會得到指令啟動?業內人士分析,啟動指令僅有可能來自列車調度員,如此,造成同一閉塞區間內出現兩輛列車,很有可能是調度員的錯誤指揮。

在追尾事故發生後,被緊急調任至上海鐵路局長位置的安路生,出席了7月25日召開的全局電視電話會議,並發表講話。7月26日晚,疑似講話全文出現在國內某專業鐵路論壇上,據記者多方了解得知,論壇裡出現的內容,極有可能就是安路生的講話原文。

這段講話稱,"由調度集中區段轉為非常站控時,必須經調度所值班主任準許、確認車站盯控人員到崗後,方可轉換",業內人士對此的解讀是,該講話強調了轉換非常站控的流程,暗示7·23追尾事故發生前,永嘉等車站轉入非常站控,出現了嚴重違反流程的情況。此外文章還強調,"行車部門不要盲目指揮行車",這也暗示追尾事故前,存在調度盲目指揮行車的可能。

而據一位乘坐在D301次列車第三節車廂56座的山東籍乘客稱,列車從永嘉站開出後,他從車廂電子顯示屏上看到,列車行駛速度為170公裡/時左右,並一直保持較快的速度,直到追尾前,都沒有中途停車。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列車制動專家夏寅蓀在接受南都周刊記者採訪時稱,按照鐵道部技術管理規程,時速為160公裡的列車,規定的制動距離不得長於1400米,此時,列車最長需要62秒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制動。

夏同時稱,即使司機採取緊急制動,也不能剎車剎得太猛。因為一旦減速超出標準,乘客會有被慣性甩出座位的風險,甚至會導致傷亡。

據媒體稱,D301次列車在撞上D3115次列車時的瞬間速度超過100公裡/時,這表明D301次列車司機未按規定製動距離對列車施行緊急制動,因此很有可能直到列車司機目視前方出現了異常情況,才拉下了緊急制動,導致列車還未成功停車前,就用完了僅剩的一小段制動距離,最終與前車發生追尾。

雙岙村鼎立峰鞋廠,正位於事發高架路段直線距離不到200米的地方,廠區辦公兼生產樓共有四層,在附近是第一高度。該廠員工阮長宵在事發前正在四樓天台檢查樓頂是否漏水,就在此時他目睹了兩列動車追尾的全過程。

阮長宵稱,在追尾發生前幾秒鐘,D301次列車車頭燈光曾閃爍了幾次,而他也向記者證實,事發時前車D3115次並未停車,而是在緩慢行駛。

一個異常的細節是,按照D301次和D3115次列車的正常時刻表,D301次在永嘉站並不停靠,而是會直接通過。據D301次多位旅客回憶,列車非正常停靠在永嘉站內,車廂曾一度廣播通知,因為雷電大雨原因,列車需在永嘉站內停靠。

此時,D301次和D3115次列車同時停靠在永嘉站內。D3115次乘客呂德民回憶,D301次在站內時停靠在D3115次列車右側的軌道上,8點15分左右,D3115次列車先行啟動,D301次仍在站內停留。

但根據列車正常的時刻表顯示,D301次正點抵達溫州南站的時間為19點42分,D3115次列車正點到達時間則是19點57分。在永嘉站內,為何D3115次列車率先開出,從而將D301次甩在車後,目前這仍是一個未解的謎團。

相關焦點

  • 調度室明細記錄露蹊蹺 D3115司機通話稱能過去
    」  當晚永嘉站改人工調度  只有一個電務值班?  D3115動車超出正常停車時間長達20多分鐘,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記者了解到,當晚永嘉站臨時採取了非常站控的調度模式,也就是人工調度代替正常的電腦自動調度。
  • 尋找動車D3115次的司機
    當公眾、媒體、尤其是死傷者及家屬在這個漫長的煎熬中等待答案的同時,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人的存在——事故列車之一,D3115次列車的司機。通過媒體的報導我們知道,此次慘劇是因為在後的D301次列車與在前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的。D301次的司機潘一恆已經在事故中不幸遇難,而D3115次列車的司機呢?他還活著嗎?事故發生前他在做什麼?事故發生時他在做什麼?
  • 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前33秒技教員曾與司機通話
    離事發只有33秒時,溫州南站技教員么曉強呼叫D301次列車司機並通話:「動車301你注意運行,區間有車啊,區間有3115啊,你現在注意運行啊,好不好啊?現在設備(通話未完即中斷)。」最終,D301次列車以99公裡/小時的速度與以16公裡/小時速度前行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在其後12公裡的永嘉站,是另一輛動車D301。距離兩車追尾的慘劇發生,還有最後的8分鐘。  一份網上流傳的火車 「調度記錄」詳細描述了事故發生前這一段複雜驚險且令專業人士費解的調度作業過程。南方周末分別向多位有關專家、溫州南站相關負責人求證,基本認可這份記錄的真實性。  根據這份調度記錄,可以還原兩車的行駛狀態。
  •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已經確定方向 或有第三方介入
    由於涉及國內動車技術,請國外技術專家調查的可能性同樣不大。  央視《新聞1+1》報導稱,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已經開始調查,原因尚不清楚,有人建議聘請第三方專家或者學者介入調查。  疑問1  兩車距離縮短為何無人知曉?
  • D301司機急制動閘把穿胸 D3115司機泣不成聲
    從潘一恆身穿的制服,他們判斷這人應該是動車司機。「當時他手臂上有血,頭上的血還在往外冒。我們第一個感覺是:這個人傷勢很重,必須儘快得到救治。」盛飛趕緊伸手,想託住他的後背,但是手一搭上去,他心馬上涼了:「手摸上去軟軟的,憑手感,我覺得這個人後背骨全部撞碎了。」5個武警戰士抬著司機,衝向百米開外的救護車。
  • 「7·23」甬溫線動車事故的最後一小時
    19時51分,D3115次列車進永嘉站3道停車(正點應當19時47分到,晚點4分),正常辦理客運業務。  19時54分,張華發現調度所調度集中終端(CTC)顯示與現場實際狀態不一致(溫州南站下行三接近在溫州南站計算機連鎖終端顯示「紅光帶」,但調度所CTC沒有顯示「紅光帶」),即按規定布置永嘉站、溫州南站、甌海站將分散自律控制模式轉為非常站控模式。
  • 溫州動車追尾 時刻表顯示D3115應該在D301後面
    溫友 攝D3115次列車概況D3115次動車為杭州發往福州,杭州發車時間為16時36分,21時45分到福州南,全程約為740公裡。每節車廂定員約百人。目擊者稱,當時兩車上空有雷聲,懷疑D3115次列車鐵軌遭到雷擊後失去動力停車。事發後,鐵道部正緊急組織搶險,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趕往現場。截至今日零時,事故已致16人死亡,100餘人送往醫院搶救,而事發現場,仍有傷者不斷被從車廂內抬出。
  • 鐵道部:溫州動車追尾事故39人死亡192人受傷
    最新消息:溫州動車事故遇難人數升至39人截至25日23時許,「7·23」溫州動車事故已造成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追問 行車安全系統為何失效(全文)
    兩車距離在危險地縮短,但沒有人意識到——無論是乘客,還是動車司機,乃至後方列車控制指揮中心……乘客網友「希希宋」當時坐在D3115次動車15車廂。她微博回憶說,「大致當晚7時50多分列車停站在永嘉站,車廂內列車員告訴大家是因為天氣關係,須停車等候。」20時15分許,列車駛出永嘉站,但車速較慢。
  • 動車事故D3115次司機:以後再也不開車了
    核心提示:近40人死亡,約200人受傷----7月23日,這是令中國鐵路人心中悸痛的一個日子,也是中國鐵路史上讓人悲傷的一天。追尾!這本應局限於汽車行駛中較為常見的事故,但竟然不可思議地在身形龐大、技術先進的兩列動車上發生了。
  • 溫州動車事故之怮:7·23成「妻兒散」
    後因2008年發生膠濟鐵路「4·28」重大事故,於「5·12」汶川大地震後任成都鐵路局局長。2009年,安路生擔任上海鐵路局局長,2010年5月7日重新出任鐵道部總調度長。記者翻看網絡民意,發現普遍對此表示不解。死傷人數多少?
  •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處理結果公布
    23日,南昌鐵路機械師在檢修動車  國務院近日批覆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全文已在國家安監總局官網公布)。【回顧】動車追尾造成40人死172人傷  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05秒,甬溫線浙江省溫州市境內,由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發生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直接經濟損失19371.65萬元。
  • 上海鐵路局局長等3人因溫州動車事故被免職
    新華社發◎胡錦濤溫家寶批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目前已有35人遇難◎初查系雷擊致故障◎24日停運列車58列23日20時38分發生在浙江溫州境內的動車追尾事故,受傷人數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數上升至D301次動車組配屬北京動車客車段,編組16輛,發生事故時列車共有旅客558人,福州機務段司機值乘,北京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D3115次動車組配屬上海動車客車段,編組16輛,發生事故時列車上共有旅客1072人,福州機務段司機值乘,杭州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在這起事故中,D301次動車組列車第1至4位車輛脫軌墜落橋下,其中1節車廂懸空;D3115次動車組列車第13至16位車輛脫軌。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緊急趕到現場指揮,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調查,有消息稱可能是D3115次遭雷擊後失去動力,臨時停車,導致後續的D301次追尾。沿海鐵路是中國「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的一部分,鐵道部網站稱沿海鐵路浙江段的運行時速可達250公裡,按國際慣例已屬於高速鐵路。
  • 聚焦「7·23」溫州動車事故:人算還是天算?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向他詢問,此前許多媒體猜測事故發生時的調度狀態,有人指出,當晚「因溫州南站4道出站信號無法開放,調度布置溫州南站轉為非常站控」。  呂慶祥反應激烈,說:「你懂不懂什麼叫『非常站控』?『非』不一定就是不正常的意思。」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 | 南方周末
    D301次動車組配屬北京動車客車段,編組16輛,發生事故時列車共有旅客558人,福州機務段司機值乘,北京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D3115次動車組配屬上海動車客車段,編組16輛,發生事故時列車上共有旅客1072人,福州機務段司機值乘,杭州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在這起事故中,D301次動車組列車第1至4位車輛脫軌墜落橋下,其中1節車廂懸空;D3115次動車組列車第13至16位車輛脫軌。
  • D3115次動車重新開通 三節一等座車廂僅18人
    ■ 在D3115次列車上,16號車廂內僅兩名旅客特派記者陳意俊攝昨天,因追尾事故一度停開的動車部分重開,發生事故的車次D3115和D301次動車均在其中昨晚,記者前往溫州南火車站,乘上事故後首次重開的D3115次動車前往福州,不料從溫州南開出便晚點了2小時45分鐘。但乘客們的心態都較好,並未因事故對動車心生畏懼。全部晚點兩三個小時在溫州南火車站買車票時,售票員每售出一張票,都要和購票乘客交待一句:「動車可能會晚點。」
  • 動車兼職教師王勁達:三證司機的「換擋」人生
    王勁達說,他從小就對火車很好奇,很羨慕火車司機,「每當火車呼嘯著駛過,我總愛興奮地跟著火車跑」。  或許正是出於對火車的痴迷,王勁達選擇了報考鐵路技術學校,他漸漸發現開火車並非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和瀟灑,特別是在以線路等級低、彎道大而聞名的滇越鐵路上。「不論是上坡還是下坡,司機都要按線路的變化情況隨時調整列車速度,否則就會有脫軌的危險。」王勁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