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陳泰然/文 「723溫州火車追尾」事件發生超過50個小時,鐵道部仍然無法就事故原因向公眾給出解釋。當公眾、媒體、尤其是死傷者及家屬在這個漫長的煎熬中等待答案的同時,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人的存在——事故列車之一,D3115次列車的司機。
通過媒體的報導我們知道,此次慘劇是因為在後的D301次列車與在前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的。D301次的司機潘一恆已經在事故中不幸遇難,而D3115次列車的司機呢?他還活著嗎?事故發生前他在做什麼?事故發生時他在做什麼?事故發生後他又做了什麼?甚至,他是誰,他現在在哪?這一切我們都不知道。他,消失了。
新聞報導中沒有提到過他,傷亡名單裡也沒有他,媒體電話採訪中找不到他,即便旨在說明事故情況的鐵道部記者會上,鐵道部發言人也從沒有提到過這個人物,就更不用提讓他出現了。
但是如果你足夠細心,仍然可以在事故當事人和媒體最初的報導中,找到少許記錄這位神秘人物的內容:
鮑永遠是浙江瑞安市文聯的工作人員,事故發生時他正在d3115次動車上。在接受中央電視臺的電話連線採訪時,他說出了這樣一些細節:在列車發生事故後,鮑永遠用隨身攜帶的攝像設備記錄下乘客互相救助的情況,這時「神秘人物」出現了,鮑永遠回憶說:「有個人對我說,你這樣做(拍攝事故現場)是不是要把我的飯碗砸掉啊?我就是這列車的司機。」隨後司機接到了一個電話,據司機當時說是自己的領導打來的,打電話時司機便大哭起來。他對乘客們說:「真的是後面的車追尾,不是我的責任。」據目擊者稱,在說這些話時,司機的精神已經比較恍惚。
此上的片段證明這個司機在事故中倖存了下來。那麼我們就需要找到他,讓他站出來做出解釋。因為他是在調查和公開解釋此次事故原因時,不可或缺的一名重要人證。
鐵道部官方的說法是,D3115次列車在事故前因遇雷擊而停在事故發生地。也就是說,因為D3115次列車的停車,才有了隨後的追尾事故。那麼D3115次列車的司機就須出面說明,他在遭遇雷擊停車後,是否與列車調度人員以及後車進行了聯繫和提示、如何聯繫的;或者在聯絡通信失靈的情況下,停車後是否按照鐵道部的要求,對可能駛來的後車進行必要的警示。(按照鐵路技規(鐵道部令第29號)2007版中的第360條規定:在車後500米處設置警示裝置,提示後車停車。)
另外,24日晚,上海鐵路局的一位路段技術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調查結果已經有了,不是列車質量的問題,信號、司機因素都會導致事故發生。
有鑑於此,無論作為事故車輛中一方的司機,還是事故的親歷者,都需要這個司機站出來向公眾講述,D3115次列車在事故發生前究竟處於怎樣的狀態,這包括列車的狀況、通信的狀況、控制系統及運行信號的狀況等等。只有當司機明確的解釋了,我們才能有更全面的信息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此次追尾的慘劇。
這不僅是對此次事故中死傷者的告慰,也是對因此次事故深感焦慮的大眾一個交代,更是對自己以及死去的同事,D301次列車司機潘一恆,負責。
那麼他在哪呢?
尋找動車D3115司機的責任不應該交給公眾,而是應由司機所供職的鐵路局、客運段來負責,並針對他所能解答的所有疑問,由鐵道部出面組織新聞發布會。
全面的信息的公布,可以讓事故的原因和責任大白於天下,這有助於公眾消除對鐵路安全性的恐懼。信息的全面是逐步實現的,而D3115司機的解釋,是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