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力推戶籍同城化 長三角一體化再提速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寧波力推戶籍同城化 長三角一體化再提速

時代周報記者 陳澤秀 發自北京

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放鬆落戶限制的隊伍中,最新登上輿論熱點的兩大主角是寧波和舟山。

5月6日,寧波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全面放寬我市落戶條件意見建議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出寧波將給予舟山戶籍人員遷移戶口同城待遇,舟山市區戶籍等同於寧波市區戶籍,舟山縣市戶籍等同於寧波縣市戶籍。

時代周報記者就此致電寧波市公安局負責起草文件的部門,但電話未能接通。5月11日,時代周報記者向寧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戶口證件辦理中心致電諮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之前發布的公告只是一個徵求意見,正式文件尚未出臺。

「同城化」並非新詞,但國內近幾年來實行的同城化通常局限在交通互聯、產業共建、社保公積金互認等方面。在「戶籍同城化」方面,此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涉及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四川成都和資陽等地均實施過,但在實施過程中,大多局限在戶籍遷移業務、戶籍登記管理等方面,在戶籍待遇方面的突破並不大。上述公告若順利落地,可謂開了「地級以上城市戶籍互通」的先河。

「城市之間的戶籍互認核心應該是相關的公共服務待遇平等,否則互認的意義不大。」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戶籍同城互認可以有效地破除戶籍限制,促進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

破除戶籍限制

寧波市公安局在公告中指出,寧波與舟山實行「戶籍同城化」,是根據「甬舟一體化」的工作要求。根據2019年8月公布的《寧波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到2025年將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寧波與舟山在基礎設施、科創產業、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同城化。

公開資料顯示,寧波和舟山均位於長三角城市群,兩地隔海相望,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一致。歷史上,舟山曾經屬於寧波管轄範圍,1987年舟山獨立設市,是目前浙江省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最小的地級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孫文凱2017年8月曾前往寧波調研當地的戶籍改革。他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憶道,2017年寧波就已經推行城鄉公共服務待遇一體化,「公共服務待遇一體化是這幾年寧波一直在做的事情,這次在戶籍待遇上與舟山統一,對計劃單列市寧波來說,應該沒有問題」。

寧波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9年寧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85億元,增長6.8%,總量躍居全國城市第12位,比上年上升3位,居計劃單列市第2位。

寧波和舟山不是首個實施戶籍同城化的地區。2014年12月,廣西對外發布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戶籍同城化方案》,在北部灣經濟區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推行戶籍服務管理同城化,涉及人口1300萬。

上述方案表示,此舉旨在逐步消除附著在戶籍上的就業、醫療、養老、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差異,促進以人為核心的資源要素流動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管理便利化,提升北部灣經濟區整體競爭力。不過,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公布這項改革的具體進展。

此外,2019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也與其相臨的資陽市共同印發《成資同城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明確將「推動戶籍管理同城化,實現公共服務同城待遇」作為工作重點。

從實際情況看,「戶籍同城化」仍存在一定困難。

據資陽廣播電視臺2019年3月報導,資陽市戶籍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資陽戶籍管理同城化的難點主要在戶口遷移。成都市作為副省級超大城市,採用的是條件入戶和積分入戶雙軌並行的戶籍遷入政策。而資陽曆來實行的都是開放城鎮和小城鎮落戶的政策。雙方在戶籍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在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不平衡的情況下,戶籍同城化的結果通常是勞動力資源從不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容易產生人員的單向流動,這可能會加劇大城市病,也可能導致小城市的人才流失。」李長安說道。

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核心

李長安認為,國家鼓勵城市群、都市圈的發展,以及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讓戶籍同城化迎來了新的突破點。

2019年2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今年4月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進一步提出,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以長三角為例,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去年底曾表示,都市圈已成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抓手,長三角都市圈一體化水平由高到低為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寧波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

如何充分發揮區域龍頭的帶動與輻射作用?寧波給出了新的方案。那麼,其他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否會有新的動作?

李長安分析,地域相近、經濟發展水平類似的城市可以優先開展戶籍同城互認。但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城市,戶籍同城化的難度較大。「當前國家正在鼓勵發展城市群、都市圈,可以利用這個契機,嘗試實行戶籍同城化。」

孫文凱也認為,進一步放開大城市戶籍限制是大方向,一方面,我國城鎮化速度由高速向中速轉變,老齡化等因素使得城市勞動力供給逐漸不能滿足需求,很多城市本身有動力採取措施吸引勞動力流入;另一方面,中央提出了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要求,自上而下推動各地放開戶籍限制。

不過,李長安指出,戶籍同城化的核心—公共服務均等化,對一些欠發達地區來說是好事,但在沒有較好的補償機制的情況下,對另一些地方來說,可能會擔心加重負擔,這也是多年來戶籍制度改革比較緩慢的重要原因。

「未來,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將是一個大趨勢。」孫文凱建議,用市場化手段滿足大城市放開戶籍限制帶來的公共資源需求,採取稅收機制減少擁堵等負面影響。

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戶籍同城化方案》中也指出,保障居民福利待遇平等,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相關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政府、社會、個人的成本分擔機制。

相關焦點

  • 「戶籍同城化」,這座城市要幹票大的!
    如何推進城市一體化,壯大城市經濟發展,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中!近期,長三角一城市放大招,要開啟戶籍同城化,來謀求加速晉級千萬人口城市!與此同時,國務院發文,要求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 探索金融「同城化」,超千億資金正尋覓長三角投資標的
    作為推動長三角金融「同城化」的舉措之一,長三角一體化(上海)金融產業園開園,這也是第一家以「長三角」命名的金融產業園。園區內金融機構將在長三角區域內尋找投資標的,為長三角實體企業發展提供綜合金融支持。今年8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要抓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長三角和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金融一定要發揮現代經濟的血液和核心作用。」
  • 長三角城市未來取消落戶限制!實現戶籍同城...
    長三角城市未來取消落戶限制!  實現戶籍同城化累計互認!  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率先開展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互認。以後在長三角珠三角換城市工作不用再為落戶的事情為難了!
  • 長三角醫保一體化,吳江率先納入!
    6月19日,長三角地區醫保一體化工作座談會在浙江湖州召開。
  • 蘇州相城:聚焦六大未來產業搭上長三角一體化「高鐵」
    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接古城、北依長江,獨特的地理和交通區位優勢,使蘇州相城成為長三角區域的核心樞紐之一。尤其是「十三五」以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之下,騰飛的相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崑山加開往上海始發列車,同城效應更明顯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起點,得益於高鐵時代的深度「同城效應」。從2010年的滬寧城際高鐵、滬杭高鐵開通運營,到2013年寧杭、杭甬高鐵運營,長三角「高鐵經濟帶」「高鐵都市圈」日漸成熟。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少人選擇在崑山居住、在上海上班,並乘坐高鐵上下班。以往,途徑崑山的列車,行至崑山時車票數量所剩無幾。
  • 中國首個跨省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導性文件出臺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中國首個跨省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導性文件出臺 來源:中國新聞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引》新聞通氣會召開。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唐曉東說。12月17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以下簡稱長三角示範區)執委會會同相關單位召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引》(以下簡稱「建設指引」)新聞通氣會。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為長三角一體化貢獻金融智慧和力量系列之一
    旨在打破職能界限,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推動建立由交行長三角區域七家分行組成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業務營銷聯席會議」機制,促進協同營銷,打造「同城化」金融服務模式。制定集團客戶營銷服務和授信管理一體化方案,從「一家做全國」模式轉變到「全國做一家」模式,開展協作化服務,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切實解決企業在長三角區域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 蘇州戶籍新政探索積分互認,利於釋放人才紅利
    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放寬放開落戶限制,是這幾年城鎮化工作的一條重要主線。近期,就有廣州、福州、青島等多座城市對落戶政策進行調整,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比較來看,蘇州這次的戶籍新政,主要突破之處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特大城市租房落戶上取得新進展。
  • 長三角警務一體化提速 全國首本跨省網上遷移戶口本在浙頒出
    汪雨天領到的,是全國首本跨省網上遷移的戶口本,這背後,是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所帶給老百姓的切身便利。2020年6月13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地公安廳(局)在湖州市召開2020年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領導小組會議。會議籤署了10個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合作項目。
  • 職教一體化長三角率先開局,意義有多大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錢培堅閱讀提示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三地合力推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在打造跨行政區域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動機制的同時,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 比起城市存在感,「長三角一體化」重點是什麼?
    比起城市存在感,「長三角一體化」重點是什麼?此前早有解讀,長三角一體化的重點在於「高質量」和「一體化」。比如在此次《規劃》中,區域協調方面,強調的是一盤棋整體謀劃,透過跨區域合作,達到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的目的;在民生共享層面,提到率先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意味著無論居民所在城市大小,享受大致均等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比如公共教育、公共衛生等。
  • 探索示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有據可依~
    近日,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聯合滬蘇浙三地金融管理部門,共同發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引(試行)》,積極推進示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今天(12月17日)下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舉辦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引新聞通氣會,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唐曉東對主要內容進行深入解讀。發布會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江蘇監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浙江監管局分管領導回答了記者提問。
  • 職教一體化長三角率先開局,意義有多大?
    、校企合作聯動機制的同時,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出了新步伐。統一招生、學分互認、跨校選課、畢業互通……8月份,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會同兩省一市教育部門,發布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平臺建設方案》,由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三地合力推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在打造跨行政區域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動機制的同時,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 蘇州上海八名幹部首次實現跨區域任職 長三角一體化幹部交流「破題」
    作為長三角經濟「第二城」,蘇州緊鄰上海,推進「滬蘇同城化」,上海的功能就能成為蘇州的功能,上海的優勢就能成為蘇州的優勢。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同樣離不開蘇州的強勢支撐。基於此,上海、蘇州互動頻繁,同城化進程加快。可以說,8名幹部雙向交流任職,正是在長三角一體化大背景下,上海、蘇州聯手下的一盤大棋。
  • 「搶人」大戰再升級!五大城市10天內齊推戶籍新政
    中房網訊自12月14日至今,包括福州、廣州、青島在內的多個大城市紛紛出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同時,一場新的「搶人」大戰,再度升級。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蘇州的這一做法贏得了更多的關注。租房即可落戶,蘇州率先探索省內城市落戶積分互認制度蘇州是中國普通地級市的佼佼者,有著「最牛地級市」之稱。
  • 突破行政壁壘 釋放改革紅利——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亮點採擷
    2013年5月,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正式啟動,對南寧、防城港、欽州、北海4市實現通信、金融服務、戶籍、交通、旅遊、口岸通關一體化、城鎮體系同城化、產業一體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資源一體化十大領域的同城化建設。啟動同城化建設,主要是實現資源要素流動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管理便利化等目的,這要求戶籍最先解鎖。
  • 職教一體化長三角率先開局,這事意義有多大
    統一招生、學分互認、跨校選課、畢業互通……8月份,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會同兩省一市教育部門,發布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平臺建設方案》,由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三地合力推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在打造跨行政區域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動機制的同時,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 同城化交通建設大提速 翔安新曦大道全線貫通
    同城化交通建設大提速 翔安新曦大道全線貫通這條翔安南北交通大動脈,不僅將把廈門北部邊陲新圩鎮融入廈門半小時生活圈,而且還將加強泉州山區居民與廈門島的聯繫,推動廈泉同城化進程。   之前新圩鎮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同新路和舊馬新路,因修建時間較早,路面狹窄不好走,大大羈絆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改變這一現狀,2009年12月新曦大道開建,全長10.235公裡,雙向8車道。
  • 長三角一體化新脈動,這六大判斷不可忽視
    展望2020年,國內外環境愈加錯綜複雜,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的火車頭,行穩致遠,在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道路上將再創新章。 判斷一: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進入掛圖作戰階段,各城市行動綱領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區域合作從框架協議向項目層面,再到制度層面加快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