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傳承 發展!駐馬店第16中開展創文志願服務暨「驛站文化」非遺研學活動

2020-09-11 河南教育通訊社

正值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響應駐馬店創文號召,豐富師生課餘文化生活,9月9日上午,駐馬店市第十六中學組織師生開展創文志願服務暨「驛站文化」非遺研學活動。



全體文明志願者進入社區清潔家園,對經過的主幹道路、皇家驛站景區進行衛生清潔,以實際行動為我市創文助力增光。



在文明志願者列隊帶領下,師生們步行觀光皇家驛站,感受傳統老街、傳統民居、民風和民俗、特色商業構成的歷史文化風情,體驗「驛站文化」小鎮的獨特魅力。大家還列隊走進皇家驛站北街非遺體驗館和非遺研學館,感受底蘊深厚的中原文化和天中文化。



在非遺體驗館內,師生們近距離接觸非遺老物件、非遺手工品、非遺精品,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剪紙、高粱畫、葉雕、麵塑、汝瓷、火筆畫等非遺項。


師生們通過感受「驛站文化」,參與非遺研學活動,開闊了視野,豐富了對傳統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的認知,增強了家國情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總編:付建威 主編:唐麗 編輯:田賀霞 】

宗旨:挖掘校園文化,培養原創激情,推廣教育品牌,擴大經驗交流。更多內容請關注校園通訊社公眾號。熱線諮詢13700879992,投稿郵箱1661010515@qq.com。

相關焦點

  • 借志願服務研學非遺技藝
    因此,要加強青少年研學非遺技藝能力,必須引入志願服務精神的培育,讓博物館、學校、志願服務組織形成合力,共同設計開展品牌文化志願服務活動,打破非遺研學的局限性,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以志願者的身份體驗非遺技藝,近距離感受非遺傳承人的工匠精神,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堅定文化自信。
  • 龍山黑陶非遺研學活動是當下勞動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最好載體之一
    雲成長研學旅行交流平臺匯聚了全國各地優秀研學旅行線路和眾多成功案例,在2020年山東研學導師培訓期間,雲成長研學專家學者對山東龍山黑陶非遺研學活動進行了調研。總結出這樣的結論:非遺研學是當下勞動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最好載體之一。
  • 黃果樹旅遊區舉行非遺文化傳承主題系列活動
    」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  在面具雕刻傳承示範基地,非遺傳承人楊正洪從古代祭祀圖騰的概念出發,深入淺出地闡述安順地戲臉子與安順屯堡文化的發展歷程,通過現場講解不同面具種類雕塑技法、裝飾花紋、色彩調配,讓孩子們了解、熱愛安順屯堡文化。
  • 神仙樹社區開展非遺皮影戲體驗公益活動
    1月14日,神仙樹社區攜手5A級社會組織玉成志願服務與研究中心(玉成書院)開展了第二屆非遺文化傳承月之「重溫國粹文化 非遺皮影戲體驗」公益活動。本次活動旨在提升社區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神仙樹社區黨委書記向明煜和30餘名轄區青少年及其家長參加了本次活動。
  • "探秘三國古城·傳承非遺文化"研學實踐教育活動集錦(第四期)
    研學實踐教育活動不是「閒庭信步"的普通參觀,而是寓學於行、行學相長,是行走中的課堂。同學們通過走讀古城文化長廊、通過參與三國益智課堂、非遺文化課堂,感受到了三國文化,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了我們由衷的崇敬之心,堅定了作為中華兒女,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決心。
  • 非遺傳承走進幼兒園 廣州幼師學校開展通草畫體驗活動
    大洋網訊 為弘揚傳統文化,推廣廣府非遺傳承,6月25日下午,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以下簡稱:廣州幼師)鄭立君名教師工作室前往廣州市幼師附屬天河第二幼兒園開展非遺傳承體驗活動,讓幼兒園小朋友也了解廣府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草畫。
  • 春城創文工作如何了?市文旅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這樣說
    戴彬:市文旅局在創文工作中主要負責人文環境整治和文明旅遊的工作。包括運用文藝形式和民族民間文化樣式傳播核心價值觀,依託公共文化設施、宣傳文化陣地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義演公益活動,文明旅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相關指標。主持人:目前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 北京海澱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 傳承傳統文化
    為使人們體驗京津冀不同地區非遺大師和傳承人的手工絕活,領略風格迥異的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強化對非遺項目的保護意識。海澱區各街鎮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  內容多樣傳承傳統文化 活動中,《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等傳統劇目不絕於耳,《沙家浜》、《紅燈記》等現代劇目輪番唱響。此次展演活動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53名京劇愛好者參加。此次展演活動不僅為全區女性京劇愛好者提供平臺,也通過展示的形式來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據了解,海澱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自2010年成立「京劇社」以來,開辦京劇課、京劇化妝課、京劇展演等活動,服務人群近萬人次。
  • 李宅小學:職業體驗、非遺傳承,我們的研學之旅不一般
    李宅小學:職業體驗、非遺傳承,我們的研學之旅不一般源稿: |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07日 16:02:38 | 作者:趙書婷、朱麗君 | 編輯:董之震  「老師,這是我做的桂花綠豆糕,喏,給你嘗嘗!」
  • 「逛街裡 醉青島」時尚打卡季暨「中山紅」志願服務驛站啟動儀式開幕
    中國山東網7月17日訊 7月16日上午,「逛街裡 醉青島」時尚打卡季暨「中山紅」志願服務驛站啟動儀式在中山路街道老舍公園盛大啟幕。本次活動將邀請轄區四十餘戶商家,採取媒體直播探店、網絡圖文展播、線上宣傳推介等形式,開展多批次、個性化的線上活動,介紹商家特色產品、優質服務及福利優惠,並將通過網絡投票方式評選出優秀商家。以此帶動線下實體門店人氣,助力復工復產及文化旅遊市場回暖。
  • 夜遊驛站,打造旅遊新亮點,駐馬店皇家驛站盛夏美食狂歡節開城迎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王耀成 通訊員 趙鑫  8月8日晚,「夜遊驛站,璀璨天中」皇家驛站盛夏美食狂歡節開城迎賓暨運河西街開街盛典隆重舉行。該市驛城區將依託皇家驛站等重要文化旅遊景點,著力打造數條美食街,豐富夜間經濟,將皇家驛站著力打造成為駐馬店「文旅+餐飲」示範窗口,成為駐馬店及周邊城市體驗城市餐飲文化的首選目的地。
  •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去年,爭取10萬元非遺傳承人研培經費,開展了書法和燙畫的培訓,共140多人獲益。今年,我市還將爭取非遺傳承人研培經費,開辦掛毯織造技藝和戲曲傳承人培訓。非遺瑰寶的發揚光大,離不開宣傳推廣、互動體驗、展示展演。我市每年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契機,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向廣大群眾宣傳非遺及非遺保護的相關知識。與此同時,我市還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有效擴大了知曉率,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非遺文化的濃厚氛圍。
  • 文投研學遊|史聖故裡,學在韓城
    在行走間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陝師大附中韓城研學營順利結課8月8日至9日,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百餘名學生和老師來到韓城,開展研學營活動。基地根據團隊學生年齡、學習內容的不同,定製式進行研學產品設計,將體驗、講座與景點進行融合串聯,既注重學生可獲取的知識,同時保障教育的趣味性。
  • 「驛站動態」興平眾善驛站開展「清理垃圾 淨化環境」志願服務活動
    近日,興平眾善驛站的志願者屈亞寧、南維嚴、王選練、楊靜等10多個人在槐裡路公園開展了「清理垃圾 淨化環境」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一手拿火鉗一手拎垃圾袋,沿途撿拾綠化帶裡遊人丟棄的碎紙屑、塑膠袋、生活垃圾等。活動中,陽光使者志願者們不怕髒、不怕累,把一片片紙屑,一個個塑膠袋、一個個瓶蓋都裝進了垃圾袋裡。
  • 駐馬店皇家驛站盛夏美食狂歡節開城迎賓暨運河西街開街儀式舉行
    8月8日,「夜遊驛站,璀璨天中」皇家驛站盛夏美食狂歡節開城迎賓暨運河西街開街儀式舉行。此次活動旨在響應中央復工復產、跨省旅遊的號召,積極落實省、市關於夜經濟、夜消費及市政府「促消費、穩增長」的相關舉措,打造皇家驛站文化旅遊新亮點,為駐馬店文旅產業注入新活力。
  • 學習+傳承,「黃河非遺研學」魅力滿滿
    8月11日至17日,鄭州財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黃河非遺研學」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黃河澄泥硯展示館,參觀學習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澄泥硯的歷史淵源,並動手體驗澄泥硯的製作過程,隨後來到鄭州市惠濟區文化館,開展「傳承黃河文化 『硯』請八方來客」暑期實踐活動,為鄭州市區外來務工子女進行了為期5天的黃河文化知識培訓
  • 麗呈愛伯曼落戶青島,打造山東首個非遺研學基地
    11月27日,中國(青島)樞紐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綠地城際空間站產融一體化成果展示在青島西海岸舉行。麗呈愛伯曼品牌總經理、愛伯曼非遺文旅創始人何之源先生受邀參加了論壇,並參與了高鐵產融經濟一體化圓桌對話會,與在場嘉賓探討高鐵經濟下的文旅產業發展。
  • 萊蕪區雪野街道開展「國際志願者日」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揚亮 濟南報導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營造「能幫就幫、行善立德」的服務風尚,12月5日上午,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當天,萊蕪區雪野街道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國際志願者日」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 探訪安徽滁州非遺小鎮:讓非遺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
    安徽遺珍研學文旅有限公司總裁、烏衣非遺小鎮負責人戴齊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鋸琴藝術表演大師的一曲《梁祝》讓人聽得如痴如醉 趙強 攝  中國民間皮影藝術館、木活字印刷術研學館、木偶戲體驗館、鋸琴藝術研學體驗館……近日,安徽滁州市首屆網絡文化節暨(第四季)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記者和皖、蘇、浙、滬等多省市媒體記者共赴滁州,實地探訪了位於滁州南譙新城中心區的烏衣非遺小鎮。
  • 「非遺第一課」開課,東莞推動「非遺在校園」常態化
    9月17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暨「非遺第一課」啟動儀式在東莞松山湖清瀾山學校舉行,全市多所學校新學期的「非遺第一課」也同步開課。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的全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評選中,「東莞非遺進校園品牌化發展模式」被評為「十大精品案例」之一,莞城步步高小學的「莞文化尋根之非遺莞草」和莞城英文實驗學校的「莞城非遺項目進校園」兩個項目分別被評為「精品案例」和「優秀案例」。東莞「非遺在校園」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