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老師支招|在兩極分化嚴重的班級實施英語教學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辦?

2021-02-12 李陸桂Englishlearner

       在大班實施英語教學是世界性難題,難就難在人數多,加上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訓練機會少,學習過程不容易監控。在英語水平兩極分化嚴重的班級實施教學,是一件難度更大,十分棘手的事情,困難之處在於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那麼,在條件不允許(例如教室、師資不足)進行「走班制」「小班化教學」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就這個問題,最近我與一些老師進行了交流。以下是我綜合了他們的做法和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第一、從辨證的角度,實事求是看待兩極分化這個問題。教學班級存在兩極分化,好的學生很好,差的學生很弱,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即使是高手教師來教這些兩極分化嚴重的學生也不太容易處理這個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這種現象無計可施。教師的教學的時候不可能總是能兼顧兩頭,或者面面俱到;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儘可能考慮「中間群」的學生。

 

       第二、練習分層既然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分層不太好操作,練習分層還是可行的。練習分層能夠較好地解決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這一突出矛盾。這就需要教師多花心思去設計適合於他們做的練習,不至於因為題目過淺,優秀生做了之後沒有收穫,也不至於由於「果子」太高(題目過難),學困生夠不著有挫敗感,從而導致成績進一步下滑,最後徹底絕望。

 

      第三、切實解決好初高中教學銜接的問題。很多高一新生在學習英語時,普遍感到聽不懂、念不順、譯不出,並感到高中英語容量大、要求高、節奏快。面對越來越多的新單詞,越來越長的句子,越來越長的文章,越來越快的語速和形式多變的綜合能力考查題,他們都感到束手無策。面對完形填空、閱讀理解、語法填空、短文改錯等綜合能力考查題,他們感到十分吃力,從而產生了畏懼、無奈的心理。甚至初中時英語成績較為優秀的一些學生也感到英語難學,雖然很努力,但成績平平,對英語也失去了信心,兩極分化開始逐漸嚴重。因此,教師很有必要在高一年級一開始就注意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十分有必要用一段時間(比如兩周時間)處理這個問題。如果高一沒有做好教學銜接工作,在高二或者高三年級也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融合初中的語言知識。對於大多數高中英語學困生來說,他們的初中英語基礎薄弱是不爭的事實。

 

       教師首先認真學習和研究《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新課標對高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細化了要求和標準,教師還要把那些細化了要求和標準告訴學生,讓他們明白高中三年學習的具體要求。

      

       然後,教師在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方面進行銜接:

 

       語 音。教師可以繼續利用音標和讀音規則,學習生詞、複習舊詞。教師在複習英語語音要素(48個國際音標)時告訴學生要牢記發音要領,嚴格按照發音的部位發音,對照最新國際標準音標的示範朗讀錄音,一個一個地模仿練習,同時要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習慣和方法。

在糾正發音時,教師應概括和歸納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按照規則將初中所學的詞彙歸類,並注意有計劃、有步驟的把高中課文中出現的新詞彙在歸類中,有機地復現。

 

       詞彙和句型。以課文為主線,在學習新的詞彙和句型時,不忘再現已學的知識。

 

       語 法。系統地複習語法,把單詞、短語、句型、語法進行系統的概括和歸納,找出薄弱環節,及時進行補救,為學生順利的開展學習鋪平道路。

 

       功能和話題。除了對高中課本各單元重現的話題再進行複習鞏固外,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及熱點,拓展閱讀材料。

 

       聽力理解。首先要知道「聽的目的並不在於能聽懂多少,而在於聽的本身」目的是「耳感」,養成良好習慣。其次,營造良好的聽力氛圍,擴大課外閱讀量也很重要。由於泛讀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十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閱 讀。培養學生多讀書,自主積累詞彙的習慣;教會他們科學的記憶方法,擴大詞彙量。告訴學生可以利用假期多積累詞彙,比如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閱讀一些英文版名著或學生英文報刊,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周圍事物的英語標誌。

 

      寫 作。寫作能力的提高,貴在平時堅持訓練,沒有捷徑可走。教師要讓學生知道,開始時儘量把要點寫全,把句子寫正確,把意思表達清楚;慢慢的朝著使用地道、精美的詞彙,使用複雜句子結構和多使用關聯詞語的方向過渡,這樣在高考中才能夠取得理想的作文成績。

 

      第四、規劃出時間「坐診」與「出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為了有效解決英語學習的兩極分化問題,教師靠單打獨鬥是不行的,應該發揮集體的力量,團結協作,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個別輔導,答疑解惑,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讓好的學生「吃得飽」,讓學困生消化所學知識,「吃得了」。「坐診」與「出診」是桂林市第十九中學「助力優秀生,幫扶學困生」的成功做法。「坐診」是指教師(們)根據學生(這些學生經常是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的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消除他們的知識的盲點,促進能力的提高;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發現不了自己存在的主要問題,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問題一大堆,也無力去克服,在困難的「泥潭」裡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出診」是指教師(們)主動出擊幫助學生找出他們存在的關鍵問題並幫助他們解決。

 

      第五、與班主任聯手。解決兩極分化的問題離不開班主任的協作。英語教師與班主任通力合作可以更加有效地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提高他們的自主性學習內驅力,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恢復自信心。

 

      第六、發揮「小先生」的作用。儘管有的學校有解決兩極分化的教師團隊,但是畢竟人手不夠,教師在「定點扶貧」方面還是忙不過來。讓優秀生充當「小先生」,每個人「承包」1至2名基礎薄弱的同學,每周規劃出一定的時間幫扶他們很有必要。某地某高中某年出了一個全省的理科狀元。這個學生經常在放學以後在教室裡解答同學們的問題,大家都有收穫。「小先生」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梳理了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許「小先生」的語言更接地氣,更容易被其他同學理解和消化。當然,「小先生」的使用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不要因為輔導了同學而影響自己的學業。

 

【往期推薦】請點擊標題進入:

1.不吐不快|這樣的英語課我實在愛不起來

2.我的學生優秀,我的小孩也優秀 ---一位優秀英語教師的育兒經

3.老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我的多渠道學習方式

4.這些思想觀點影響了我的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

5.這篇英語作文你打多少分?

6.請不要問為什麼,儘管照著做就好!  ---和高中生聊一聊英語學習

7.面對英語差生,我們該怎麼辦?

8.請 問:你的英語教學語言的「性價比」如何?

9.例說英語課的「味道」(上)

10.例說英語課的「味道」(中)

11.例說英語課的「味道」(下)

12.有心得法,踏踏實實教英語

13.答疑解惑︱這位老師遇到的問題你很有可能也會遇到

14.大道理誰都會說,關鍵是怎麼做---例說英語教學的「五重」:重習慣、重輸入、重運用、重積累、重反覆

15.「我上課講得明白,但學生感到枯燥……」 怎麼辦?

 

 

 

相關焦點

  • 學習英語的策略
    我曾經邀請張老師來桂林講學,他的講課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對桂林市的中學英語教學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客觀地說,任何一種教學法和教學流派都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局限性。無論是英語學習還是英語教學,如果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唯方法論」,拘泥於某種方法不會變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初中英語兩級分化現象的成因及對策
    初中英語兩級分化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尤其是進入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難度加大,在這個階是積累詞彙,積累語法,增強語感的時候,所以這個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很多學生在英語上退步嚴重,具體原因有二;其一,不願學習英語;其二,學習英語能力較低,久久『吃不透』英語的要領。
  • 疫情過後,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聽聽老師怎麼說
    疫情期間,網上教學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隨著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老師也開始擔憂起來。他們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班級裡學生的學習成績極可能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情況。因為網上作業的質量實在是良莠不齊。那麼,是什麼加劇了兩極分化的嚴重性?一、家庭的原因 這是主要的因素。每一個「雙差生」(排除智力因素)的背後都有一個不稱職的家庭和一對不負責的父母。
  • 回歸校園老師發現:網課教學加劇了學生學習效果兩極分化
    能不能跟上老師的課程教學呢?但大家都表示,現在學習還是非常有緊迫感的,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夠學好老師講的課堂知識,考一個好高中。根據開學這幾天的上課情況,老師們發現,網課教學加劇了學生學習效果兩極分化的現象
  • 歷史教研主任支招:網課教學多措並舉,防止分化!
    一場疫情迫使各校選擇線上教學這種方式,但我們發現,由於對線上教學的認識不同,加上教學資源、師資力量、教學手段、教學設備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各地區、各學校、各個班級之間在教學效果方面產生差距。多措並舉,防止分化,以歷史學科線上教學為例,看看怎麼辦!
  • 網課後,班級學生成績出現嚴重兩極分化,最高95分,最低只有3分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為了摸清學生網課學習情況,武漢市某區又對三到六年級孩子進行了新一輪的考試。本次考試依然是採取的線上答題,線上批閱的形式。下面是三年級某班的兩次語文成績對比表,班級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是3分。
  • 高二兩極分化現象咋應對?
    如果稍有鬆懈,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為時已晚!那麼怎樣應對高二兩極分化現象?一些高中老師和剛剛經歷過高二的學生給出了他們的建議和經驗。避免兩極分化要有危機意識進入高中後學生就應該下定決心擺脫懶散,切不可認為還沒到高三,便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 英語學習者須知︱強化記憶的十要素(下)
    (完)【往期推薦】請點擊標題進入1.我是怎樣愛上英語的2.英語教學管理建議3.聊一聊閱讀4.我經常自問:英語學習我下足功夫了嗎?5.雜談英語教師的口語6.關於新教材使用的若干建議7.語法學習與語法教學8.英語教師在課堂以外應該做些什麼?
  • 為期30天的兒童在線課程是一個嚴重的兩極分化
    受疫情影響,孩子們還沒開學,孩子們在家裡上網絡課已經30多天了,孩子之間的差距拉大了,形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使自律的孩子越來越優秀,不自律的孩子千方百計地玩。網絡課堂上的孩子是兩極分化的。之前,我家有兩個孩子正在上網絡課,其中之一是小升初和對孩子在線課程中的關鍵時刻。
  • 探析八年級英語教學中學生分化現象及應對策略
    摘 要: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對八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為學生的英語水平出現了分化的問題,經過七年級的英語學習,當進入八年級之後,這一分化現象會變得更加明顯,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分化現象開始時未能及時應對,進而出現惡性循環。
  •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一單元檢測卷:兩極分化嚴重,得100分者很稀少
    一般情況下,對絕大多數小學生來說,三年級英語是很容易得高分的:不論是平時考試還是期末考試,得100分者不在少數;即使不能得100分,得95分以上也很容易。問題是我們現在正處在疫情時期!在此種情況之下,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都受到了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影響。
  • 從課堂教學案例看注意力對兩極分化的影響
    注意力分散是拉開課堂學習差距的關鍵因素前言: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這既是指教師的教,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注意力集中的學生無疑將從課堂學習中獲得更多優勢,而注意力分散的學生,在日積月累之下,差距漸漸拉開,終歸演變成兩極分化中的一極。
  • 初二英語大變身,兩極分化套路深!
    你知道初二英語的中考地位嗎?       有這樣的一句諺語,「初一開始分化,初二難度加大,初三越考越怕」。初二英語, 承接初一, 預備初三, 是決定中考的關鍵期,小編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 一起來看一張圖,初中階段初二知識點在中考所佔比重:       圖標清晰可見,初二所佔考點比重之大,多於中考考點一半以上, 想想初二所學的動詞, 既是中考必考考點, 也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難點。越是重要的時刻,越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2、初二兩極分化,你會成為哪一極?
  • 美國家庭財富兩極分化嚴重
    新華社記者 王 迎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將美國推上了全球確診病例數第一的「寶座」,還嚴重加劇了美國家庭財富領域的兩極分化現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日前一份報告顯示,隨著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價格上漲,在疫情肆虐的第二季度美國家庭資產淨值較第一季度增長7.6萬億美元,至119萬億美元,增幅為6.8%,創下了新紀錄。
  •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兩極分化難免,字母書寫是關鍵
    居家學習必然有它的弊端,學生不自覺,老師沒法及時有效地面對面輔導,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在所難免。為了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需要家庭、學校密切配合,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也不用太擔心,因為老師教學得法,管理得力的話,落下課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開學以後及時跟進輔導還是能夠補救的。現在,我教的三年級英語課已經完成了一輪複習。從做題反饋情況來看,學生聽說讀的能力都不錯,但寫的方面需要大大加強。
  • 高二學生兩極分化的成因分析
    初中生進入高中學習以後,高一年級大多數同學能夠延續初中的學習勁頭和初中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在高一年級出現分化的情況相對來說比例不是很大。而升入高二後,根據多年的積累和分析,出現兩極分化的比例明顯增大,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種情況。 一、初高中銜接內容脫節。
  • 五年級英語弱生增多,兩極分化升級啊!4條化解策略供您參考!
    本學期我已經進入高段教學了,PEP小學英語五年級。是我自己一直在教的班級,班級成績總體還是不錯的。開學初我發現課堂會變成只和優生對話的趨勢。上課時,當我布置一項對話任務時,如果優生的同桌是後進生,後進生不會說,內心膽怯或者抗拒去完成對話,優生就會選擇和前後桌的優生對話舉手回答問題,後進生也會示意老師去抽優生組合來贏得小組加分。
  • 初二語文成績兩極分化,跟小學的積累有關,想提高語文成績怎麼做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初一不上不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但是在初二階段,究竟是怎麼兩極分化的?以語文學科為主,僅表現為成績的差距嗎?顯然不是,初二語文成績的兩極分化,是表現在不管如何努力,成績始終很難提高。我們會發現,語文再也不像小學階段的學習,通過基礎的練習就能提高成績了。在日常的學習中,中學生留給語文的學習時間也很少,語文變成了看似很簡單,但是一到考試就很難考出高分成績的學科。中學語文到底怎麼學?如果在初二階段出現了兩極分化,該如何去應對?
  • 教師反思筆記: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注意和解決教學內容上的分化點
    意思是說在初一的時候,絕大數學生的數學學的很不錯,分數考的很好,班級平均分往往都在三位數;在初二的時候,學生的數學成績開始兩極分化了,學得好的學生數學能考140多甚至考到滿分150,而學的差的只能看四五十分,更有考十幾分的都有;到了初三的時候,數學成績好的那就在金字塔的頂端了,不好的也就更難看了。
  • 大數據為你揭秘,初中生學英語易現兩極分化
    日前,北京市教委對「名師在線」項目42萬份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調查表明,84.09%學生承認「學業診斷」可測出知識點短板,71.23%學生認為「學業診斷」報告有用。值得注意的是,會有一批初中生隨著年級增加,英語成績會逐步掉隊並形成兩極分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