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8萬輛私人電動車中6萬輛賣給了限購城市...

2020-12-17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 劉曉林/文 「2015年33萬輛新能源銷量中有8萬是私家車,這8萬輛私家車哪去了呢?限購城市北上廣深,天津、杭州,這六個城市佔了8萬的70%,這些消費主要是出於政策壓力,沒有辦法,沒有牌照,而不是出於使用考慮」。在1月15日電動車百人會的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公布了國內新能源銷量的具體結構,稱新能源消費目前仍完全靠政策拉動。

徐長明稱,在新能源的銷量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財政補貼和限購限行政策的雙重作用拉動。「沒有這兩條政策,新能源車賣不到今天的水平。北京的新能源單獨搖號,而傳統汽車搖號是700個要一個,0.138%的概率,我周邊很多人就是因為拿不到傳統車的號才買的新能源汽車。」

「靠政策驅動市場是不可持續的,首先數量上是有限的」。徐長明說,以私家車為例, 2015年33萬輛的新能源銷量中,有8萬輛為私家車,其中在北上廣深、天津和杭州六個車輛限購城市消化了7成。徐長明稱,六個限購城市加起來一年新放的拍照有65萬個,其中北京的15萬個牌照中給了新能源6萬個,但6萬張牌照全部都用了還不夠,上海約一半給了新能源。算在一起,大概30萬輛車,65萬的一半。

另一個例證是,在限購政策不成功的廣州,新能源推廣的效果也隨之不理想。「廣州給了1.2萬,肯定是用不完的,因為廣州的限購等於沒有達到效果,佛山和東莞的車可以在廣州隨便開,當時廣州市限號的時候,地方說了,如果不讓佛山和東莞的進廣州,也不讓廣州的車過去,廣州沒有辦法,那些車都可以開到廣州,所以說大家多是臨時居住的,就可以買佛山和東莞的車在廣東開。沒必要買電動車。」

除了私家車,非私人領域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同樣依賴於政策拉動,「政府在特定領域裡面直接推,首先是公交車,現在的換車比例達到很高的比例,有明確的要求,計程車也是一樣,這是一個特定領域裡面給的政策」。徐長明測算,到2020年單位運營的車加起來大概是70萬輛,其中商用車接近40萬輛(包括大客車10萬輛車),租賃的車大概25萬輛,再加上計程車等單位運營的車,總計大概70萬輛左右,「這是完全的政策拉動」。截止2015年12月,已經達到40萬輛,明年達到50萬輛是正常的。

對於這一現狀,徐長明表示擔憂。靠政策推動數量再往上增長,特別是靠財政補貼拉動空間已經很有限。「都希望政策能夠延續,但是延續下來有難度,主要是數量不斷擴大,財政壓力會越來越大,中央財政已經感覺有壓力了,現在各種各樣的車都往上靠,地方的壓力也比較大,尤其在經濟減速的新常態下」。徐長明說,根據他得到的跟蹤調查,廈門、廣州、佛山、蕪湖、昆明等地的補貼標準到當年11月還沒出臺。江蘇、浙江、江西等地的地方補貼則在拖延中。「有一些地方,比如江西雖然有標準,但是有延遲,什麼時候出臺也不一定,這樣影響了買車的積極性,首要原因就是財政壓力。」

到2020年的新能源銷售目標是200萬輛,徐長明表示,根據目前的測算,「其中新能源車私人消費靠政策推動能達到30萬輛,加上非私人領域的70萬輛,一共是100萬輛,還差100萬輛。這100萬輛必須是真正自願的購買。」徐長明指出,必須通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顯著進步和使用環境的明顯改善,來啟動用戶自願購買的市場。

相關焦點

  • 【2018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新能源汽車...
    以下是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在大會上的演講實錄: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很高興第一個發言,跟大家分享一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看好,15分鐘時間非常短,跟大家分享三句話:第一句話,我們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越來越迫切。
  •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以政策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發展...
    1月21日,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在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表態。2014年~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分別是8萬輛、33.5萬輛、48萬輛以及78.6萬輛,近三年的同比漲幅分別是318.75%、43.28%、63.75%,呈現了較為高速的增長。在徐長明看來,這種增長主要是依靠政策助推所致。政府通過高額的補貼、牌照限行的優惠以及直接幹預等方式刺激了產業發展。
  • 【2020電動汽車百人會】國家信息中心徐長明:新能源汽車需要有足夠...
    以下是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長明尊敬的陳清泰理事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跟大家分享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這個時點確實重要,因為補貼退坡之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未來市場到底怎麼走,我想大家都很關心。
  • 徐長明:新能源汽車尚未到由市場驅動發展的階段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琳)在1月10日-1月12日為期三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的分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遠未到達由市場力量來驅動其快速發展的階段,新能源汽車要想在2025年實現滲透率達到25%的目標
  •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自動駕駛的未來在東方
    據扉旅汽車編輯搜尋相關信息獲悉,到2035年,全球自動駕駛產業規模將達到2900億美元。萬眾期待之下,一些傳統汽車工業強國已經將自動駕駛納入頂層規劃,爭奪未來汽車的戰略制高點。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汽車的未來在東方。」
  • 國家信息中心徐長明:今年預計是谷底,明年車市將增長近10%
    近日,在2020年第七屆全球汽車人才聯合年會暨「中國擁抱世界」汽車產業創新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對未來車市中期市場與2021年大勢進行了如此判斷,他從先導市場平臺期現象和先導市場普及路徑兩個角度對此進行了闡釋。
  • 共享電動車長沙「大戰」 近40萬輛共享電動車被清退
    【CNMO新聞】共享電動車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市面上共享電動車品牌也越來越多,因為其它大城市都相繼出臺管制措施,最終導致共享電動車紛紛扎堆把長沙作為主戰常就在今年,長沙「湧進」30多萬輛共享電單車,從2019年的六七個品牌不到10萬輛共享電單車,短短一年時間,進駐長沙的共享電單車品牌已多達十餘個、車輛超過40萬輛
  • 2019年中國狹義乘用車銷量2069.8萬輛
    2020年1月9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公布2019年12月份乘用車產銷數據,零售端數據顯示,狹義乘用車(轎車+SUV+多用途汽車mpv)零售銷量達214.1萬輛,相比2018年下降3.4%,環比11月份增長11.1%。
  • 中國車市遇冷,峰值3000萬輛已成瓶頸?看各界專家怎麼說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俠義乘用車零售同比下滑16.9%至150.8萬臺,環比下滑13.8%,而1-4月乘用車累計零售659.5萬輛,累計同比下滑11.9%。在連續增長28年後的持續下挫,於中國車市而言是暫時的波折還是永久的拐點?如此漫長的下滑形勢,加上百年未遇的產業變革,又該如何認識這種複雜局面?
  • 五羊-本田累計產銷1500萬輛精品下線
    從第1輛到第100萬輛,五羊-本田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2004年6月,第300萬輛摩託車下線;2008年9月,第600萬輛摩託車與我們並肩;2013年4月,第1000萬輛的落地威震整個摩託車行業;2018年3月,產銷1500萬輛精品榮耀下線!
  • 橫衝直撞、超速行駛、直闖紅燈……北京400萬輛電動車要怎麼管?
    7月1日起,北京工商部門聯合質監、消防、公安、住建等部門展開行動,依法對違規銷售電動車行為進行嚴查。往後,電動摩託車、電動三輪車、四輪車、老年代步車,以及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均不能在京銷售。一段時間以來,電動車好似城市交通中最任性的存在。
  • 長沙清退40萬輛共享電動車 停放現場密麻如「蝗群」
    共享電動車,由於騎行更為便利,速度快,沒有共享單車那般費力,因此受到了不少市民朋友的青睞,近距離短途出行,甚至會首選共享電動車。但是,由於共享單車進場企業眾多,隨意停放的車輛隨處可見,並且一些企業沒有對電動車進行規範上牌,存在不小的運營風險隱患。
  • 京津冀發文抱團建充電網絡 今年中國新能源車或衝30萬輛
    北京發改委副主任高朋表示,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效保障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車出行充電需求,2015年,將率先完成京津冀區域內G1京哈、G4京港澳、G6京藏、G45大廣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建設,初步形成聯通北京、天津及河北主要城市、平均服務間距不超過50公裡的充電設施服務走廊。
  • 平均每天賣出3萬輛,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一哥,連續4年全球第一
    後起之秀小牛電動市值漲幅約為250%(截至12月1日),前三季度共銷售451187輛電動踏板車,同比增長43.2%,超過去年全年銷量(42.14萬輛)。 作為行業老大的雅迪自然不甘落後,提前一個月完成了1000萬輛年銷量目標,成為行業率先年銷量突破千萬的品牌。大幅超過去年全年的609萬輛,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平均下來每天能賣出3萬輛。
  • 押寶中國 大眾和特斯拉誰能先賣100萬輛電動車?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去年累計銷量為351,861輛。這為對中國依賴頗重的大眾提供了廣大的潛在市場。大眾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參配、圖片、詢價)赫茲曼3月份對中國電動車市場潛力進行了評估,經歷四年發展後,到2020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年銷量將增長60%,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600萬輛。
  • 長沙清退40萬輛共享電動車,集中整治網際網路「租車」亂象
    12月17日,湖南長沙一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擺放了眾多共享電動車。日前,長沙相關部門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亂象集中整治,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近40萬輛。「只有把它變成和管理層更好的互動,納入到城市的管理中,這樣才能管理得更好更有序,我相信這是今後三年整個行業發展的體系,會和整個交通體系有更好的配合和銜接,所以也會比三年前更加的有序,也會更加持續的發展。」
  • 2017年合肥私家車保有量突破169萬輛 常住人口增加9.6萬人
    4月3日,合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合肥調查隊聯合發布《合肥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50萬人,比上年增加9.60萬人。去年,合肥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5.9平方米,但房地產市場中,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出現雙降。
  •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諮詢中心主任徐長明演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4位業內專家學者和來自全省汽車經銷企業、相關服務企業的近200位高層人士相聚一堂,共同解讀2005年的山東汽車市場形勢,議定未來市場戰略,研討如何倡導、弘揚健康成熟的汽車文化,推動山東汽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 2023年大眾電動車產量將趕上特斯拉 達到90-150萬輛的水平
    大眾集團工會主席伯納德·奧斯特洛(Bernd Osterloh)日前在接受德國媒體《星期日世界報》採訪時認為,到2023年(甚至更早),大眾的電動車產量將趕上特斯拉,屆時特斯拉潛在的年產量將達到90-150萬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