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地圖之春秋三千載,史歷六朝都,光耀紫禁城,大美最北京

2020-12-19 楊奉昭

一直在寫有關詩詞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以行走地圖的方式來記錄自己所走過那些充滿詩意浪漫的城市。我的目標是至少記錄自己所走過一百座城市。

那些詩浪漫意的故事,那些雄渾厚重的歷史,那些文脈興盛的人文,那些煙火人間的風情,那些風光秀美的景致,是吸引我前往每個城市的緣由。

天安門

其實,早在寫這個《詩詞地圖》系列文章之時,我最早想落筆的就是北京,因為除了我的故鄉之外,這裡是我最為熟悉的城市。

十八年的風華,將我與北京的緣份緊緊連在一起,也見證了我北漂的生命歷程。

但沒有從北京開始落筆記錄,也是因為太過於熟悉,一直不知道從何落筆,才能表達出我對這座城市最深厚的情感,千思萬縷的信息纏雜在一起,一時間難以抽絲剝繭,難以將最清晰最適宜的文字,來記錄我心中的北京,怕遺漏美好,而讓自己失望。

今天,之所以想提筆記錄我心中詩意的北京,是因為在此刻,想為我曾經生活過的第二故鄉加油,為那些還生活的這座城市的朋友們加油!

希望那個大美的北京,疫情能夠早日盡散,讓這座城市回歸往日的繁榮與安寧。

國貿

北京,厚重。

縱橫三千載,歷經六朝都。

中華分九州,遠古名幽州。這裡是幽燕之地,幽州為其最早之稱謂,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

戰國時其曾為燕國之轄地,薊國之所在,故北京自古名稱眾多,有燕都、薊縣,後又有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陳子昂詩中就提到有關北京的名稱:「薊樓望燕國,負劍喜茲登。 清規子方奏,單戟我無能。 仲冬邊風急,雲漢復霜稜。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景山遠眺

而北京從金時開始建都,繁華盛於元明清,這些歷史的痕跡,在北京街巷和胡同,隨處可見。

也許一條老街,就是一個朝代的歷史;也許一方庭院,就有一代名仕的府邸。

可以說:一條中軸線,穿越八百年。空憶帝國夢,尋跡元大都。

景山一顆樹,崇禎亡大明。滿清二百年,日落紫禁城。

景山秋色

曾記得,身居北京,於閒暇時,走入街巷,拐進胡同,尋一方文脈,探一段傳奇。

待京城安寧,再重遊故地,北海訪白塔 ,天壇聽回音。

北海
天壇回音壁

北京,壯闊。

長城勢雄偉,運河越千年。

北京的地勢險要,是連接關裡關外的必經之地。可以說是,一過山海關,便入燕京地。

北京,山水相間,四方奇秀,天造巧設,護佑京畿,

北有長城據險,南部宛平拱衛,西部山勢綿延,東通運河浩蕩。

宛平城

龔自珍《己亥雜詩》中《西山》一詩就這樣描述過,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讓我們看到這是一個雄峻壯闊京都之地。

龔自珍在北京不僅留下這樣一首詩,他還在另一首《別翠微山》中還曾提到過翠微山和潭柘寺:「翠微山在潭柘側,此山有情慘難別。薛荔風號義士魂,燕支士蝕佳人骨」。

穿城而過的運河,已經流經千年,它連接永定河、潮白河,一路奔流,縱貫南北,將塞北與江南連接起來,促進民族發展和文化融合。而這條運河所流經過的城市,因水而秀,更是平添的幾份靈毓之氣,也開啟了這些城市的文脈之風。

願山河無恙,沿運河北歸,從江南而往,返京華歸家。

大運河

北京,大美。

皇城恢宏氣,萬園天下奇。

北京,是一座大美之城,無論是建築抑或園林,皆呈現大氣之美。

紫禁城恢宏氣勢,圓明園萬園獨一,潭枯寺悠悠歷史,頤和園建築巔峰。

故宮

北京的建築與江南園林建築似小橋流水,如小家碧玉的精巧雅致不同,處處彰顯的是華麗大氣,氣度不凡,

十月金秋北京,是一年最美的季節。但願疫情早散盡,秋風起時再回京。

依然忘不了,香山峰頂賞紅葉,潭柘寺內銀杏黃,陶然亭中觀秋菊,紫禁城內看飄雪。

依然還要去,前門大街逛一逛,琉璃廠街聞書香;潘家園中去淘寶,三環馬甸郵幣找。

待秋高氣爽,看雲淡風輕。願歸來時節,望一切安好。

前門大街
正陽門

北京,包容。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這裡自不缺奢化錦繡,長安街十裡繁華,三裡屯千樹夜放,自是流光溢彩;

這是更不少人間況味,四合院萬家燈火,胡同裡百味人生 ,滿是人間風味。

菸袋斜街

北京,是一座人情味很濃的城市, 人間煙火味,盡在街巷中。

穿街過巷,尋味其中,忘不了:

鼓樓的炒肝、南門的涮肉、前門的滷煮,後海的爆肚,一瓶二鍋頭,八方交朋友。

在這裡,陌生與否不重要,一桌偶相遇,兩口小酒酌,一碗炸醬麵,暢敘成朋友。

鼓樓

這便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在那些闖蕩的日子裡 ,就這樣結交了知己朋友,也慰藉了那些年北漂難熬的日子。

北京小吃,看似平常,極是可口,就如清代《都門竹枝詞》說的一樣:

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

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

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

盼得疫情去,老友重相聚。

來一壺高碎,開幾瓶燕京,約三五舊友,圍爐涮羊肉。

舊日的美好,願以故人約。

後海夕照

北京 ,詩意。

雖遺唐宋風雅,自有雄渾詩情。

作為帝都之所,唐宋之前的北京,還不曾達到盛世飛歌大唐氣象的長安繁華;

那時的北京,還不曾媲美詩意繾綣兩宋風雅的江南勝景。

身處北方,彼時的北京,還只是一個著幽雲之地的戰略重鎮。

正如祖逖詩中所稱: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裡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雖然與唐詩宋詞在最璀璨的時空裡遺憾錯過,相比於盛世長安,絢爛江南,對於北京來說,少了些能夠傳世不朽的名篇佳作。

景山

但依然有李白為其留詩: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秋日紫禁城

還有李賀為它抒懷:

「胡角引北風,薊門白於水。 天含青海道,城頭月千裡。

露下旗濛濛,寒金鳴夜刻。 蕃甲鎖蛇鱗,馬嘶青冢白。

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羈愁。 帳北天應盡,河聲出塞流「。

更有開初唐文風之先河的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讓古幽州,今北京,從此聞名天下: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從此凡與北京有關的詩詞,更多的體現是一種大氣磅蒲,空曠悠遠的意境。

厚重、博大、豪邁、壯闊,這便是詩意的北京。

既有志向沖天,這裡有三百年間第一流的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亦有婉約柔情,這裡有滿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的佳作流傳後世。

這裡不缺詩意,這裡更有情懷。

天安門廣場

北京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那就是:

南城吃個遍,北村上過班;西山闖過天,東郊跑得歡。

帝都來得早,一晃十八年。心裡總不舍,一碗炸醬麵。

願只在這一刻,以詩意之文,為北京加油,願早日度過這個艱難時刻。

重歸京華日,四海共安寧。

天壇祈殿

相關焦點

  • 詩詞地圖之吳越春秋競風流,蘇軾一生意常州
    常州,在我最早的記憶裡,那是蘇軾終老歸去的地方,也是縱橫千載的春秋吳越之地,這裡被稱作「三吳重鎮,八邑之都」,這便是吸引我有機會前去的緣由。 經年秋,入常州。漫步常州街頭,現代與古樸交相輝映。
  • 老楊說詩詞 詩詞地圖之吳越春秋競風流,蘇軾一生意常州
    常州,在我最早的記憶裡,那是蘇軾終老歸去的地方,也是縱橫千載的春秋吳越之地,這裡被稱作「三吳重鎮,八邑之都」,這便是吸引我有機會前去的緣由。經年秋,入常州。漫步常州街頭,現代與古樸交相輝映。常州的淹城,記錄了吳越春秋往事,其歷史之久,可與北京,西安並肩,所以素有:「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之稱,這裡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建築。
  • 六百年的紫禁城,領略極致之美!
    攝影/劉順兒妞 故宮建築的美,從一條線開始 今日的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按寫下中國古代建築研究開山之作《中國建築史》的梁思成先生的話,紫禁城「整齊嚴肅,氣象雄偉,為世上任何一組建築所不及」。 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起整座北京城歷史文化的樞紐。
  • 看昨晚紫禁城之美 臺灣島內心涼了
    原標題:看昨晚紫禁城之美,臺灣心涼…臺灣島內感慨兩岸故宮「此消彼長」,臺媒直指這是蔡當局的「鍋」。北京故宮在元宵夜首度開放遊客預約賞燈的消息一出,購票網站瞬間癱瘓。「紫禁城上元之夜」
  • 詩詞之美,流芳千年:50句最美的詩詞,帶你領略流彩華章之美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50句經典詩詞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1.慷慨悲歌之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 蘇蘭芳詩詞作品欣賞
    蘇蘭芳,當代詩人,字佩之,別署漱雲軒主,網絡用名塞北閒雲,1969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現任北京楹聯學會監事長、北京詩詞學會理事、北京女子詩詞研究會會長,北京蘭亭詩書畫院院長,北京詩詞學會詩教基地導師。
  • 推翻歷史三千載 自鑄雄奇瑰麗詞
    推翻歷史三千載
  • 《中國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選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北京
    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也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裡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布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 六朝古都是哪個城市?為何稱之為六朝古都?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南京為什麼會成為六朝的國都?小編帶大家來深扒一下六朝古都的歷史淵源。南京自公元前472年,越國在此築城,作為一個城市,它已經經歷了兩千四百多個春秋。公元229年在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鼎立對峙中吳大帝孫權定都建業,建業就是現在的南京,揭開了南京建都的序幕。到了公元589年隋滅了陳,佔領建康,先後有孫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定都於此,所以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有六代豪華之喻。六朝時期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個輝煌 是我國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
  • 「紫禁城上元之夜」聊故宮
    於是,我國古代建築大師們以其非凡的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設計建造了這座人間最富麗堂皇的宮殿,紫禁城也就成為世界建築史上最著名的絕作。  明代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下令修建北京皇宮,主要設計人有揚青、蒯福、蒯祥、蔡信、蒯義、蒯綱等;全國著名工匠 10多萬名;民伕100多萬名。
  • 文人酒語三千載
    鳳香三千載,文脈代代傳。西鳳酒從一開始就流淌著中華文脈的基因。和王維類似,蘇軾也是文藝界的全能式人物,書法、繪畫、詩詞樣樣佳。他曾說,「吾酒後乘興作數十字,覺氣拂拂從十指中出也。」「生前富貴,死後文章,百年瞬息萬事忙……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愛酒的他,怎能缺席盛名遠揚的西鳳酒(宋朝時稱橐泉酒)?據公開史料,任職鳳翔籤書判官時,蘇軾在今鳳翔東湖喜雨亭落成之日邀朋歡盞,暢飲橐泉美酒,並留下名篇《喜雨亭記》。
  • 9張地圖,看懂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形勢變化
    李白的一句詩詞就能看出當時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是何等的霸氣。但不是誰都是天生強大的,哪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他也是從弱小一步步走向輝煌的。1,春秋初期西周初期,周武王在西周疆域裡分封了800多個諸侯國。
  • 朱棣為什麼要傾盡財力營建北京紫禁城?
    朱棣如此做法並非是效仿朱元璋,當初朱元璋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設為大明朝的都城,並將老家鳳陽設為中都,有意拔高了鳳陽的地位,但朱棣卻並非是要將北京設為陪都,他一開始想的就是遷都北京,只不過此事要一步步來,所以朱棣登基之後就開始拔高北京的地位。
  • 10句美到哭卻少有人知的詩詞,看看你知道幾句?聽過2句都佩服
    古典詩詞是一個一生不願醒來的春夢,今天來說說那些美到哭,但是很少有人知的詩詞。1、「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雪滿長安道」是三百宋詞之中小編最愛的一句。真是想想都要好看死了,感覺主要詩詞中有「長安」兩個字的都不錯,這個名字太美了。這首《虞美人》第一句「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也很精緻。2、「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這首詩的「雄雞一聲天下白」最為有名,可是「天荒地老無人識」這種頹廢的夐遠蒼涼真是太迷人了。
  • 故宮:紫禁城的朝向並不是正南,是測量偏差還是此人故意為之?
    北極星大家都知道,是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因此地球上看北極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而其他星星位置都不固定,古人相信,紫微星(北極星)是天界的中央,是眾星之主——帝星。所以古人以北為尊,紫禁城的朝向也是坐北朝南。
  • 北京紫禁城對大明王朝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朱棣要大修紫禁城?
    北京紫禁城佔地總面積高達72萬多平方米,是當今世界現存保存最完整的木質宮殿集群。1420年正式宣布完工之後,在接下來的500年裡,見證了我國明清兩代的興衰榮辱。因此到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時候,諾大的中原,竟找不出一個令朱元璋稱心如意的建都之地,只好在南京湊合一下。這才有了朱元璋下令在南京修皇宮的事情發生。所以,並非是南京有多好,而是天下一片廢墟,南京尚且繁華。
  •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和成語:一套將地理、詩詞、成語、歷史融會貫通的書
    死記硬背,完全不了解詩詞的含義,無法領會作者的心境,效率也是大打折扣,即是背會了那又怎麼樣?我們要的是 「腹有詩書氣自華」 。帶著孩子去詩詞的家鄉,旅行,吟詩,聽故事。中華 悠悠五千載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被文人墨客記載歷史風華,再一次被我們拾起,《中國詩詞大會》就是這樣一檔欄目,「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 北京建都八百餘年不同時期城址變遷地圖
    圖片來源:北京印跡網站北京有著三千年的建城史和八百餘年的建都史,其規劃設計可謂是中國古代都城之集大成者,從遼南京(陪都)開始,歷經金、元、明、清,從而形成了古都北京獨特城市形態和文化積澱古都北京的城址在歷史上變化不大,這裡以時間軸的形式,展現了4個不同時期的北京城址地圖,形象和直觀地呈現出北京城址的歷史變遷。
  • 69幅老地圖,看盡北京城市歷史變遷
    而地圖則是一類最形象、最直觀記錄北京城市發展的獨特史料,尤其值得關注,我們的祖先非常重視地圖的作用,自古就有「左圖右書」之說,認為「圖乃書之祖也……是知圖者形也,書者文也。形立而後文附之,此圖書先後之次第也」(《雍正完縣誌•圖考》)。
  • 南京這座看著不起眼,卻美得不像話的博物館!夢回六朝重現古都史
    與傳統的博物館不同,它沒有昏暗的燈光,沒有板正陳列的玻璃櫥窗,六朝博物館足以顛覆你對博物館的既有的成見!一座乍看不起眼,卻美得不像話的博物館!六朝博物館分《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風採》、《六朝人傑》四個展廳。這座將幾何、光影、織物等元素運用於設計的博物館,讓人們在博物館裡不再是只看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