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昨晚紫禁城之美 臺灣島內心涼了

2020-12-17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看昨晚紫禁城之美,臺灣心涼…

臺灣島內感慨兩岸故宮「此消彼長」,臺媒直指這是蔡當局的「鍋」。

北京故宮在元宵夜首度開放遊客預約賞燈的消息一出,購票網站瞬間癱瘓。這不禁讓臺灣島內感慨萬千,臺北故宮近幾年淪為政治鬥爭和「去中國化」的犧牲品,兩岸故宮的發展已經此消彼長。

「紫禁城上元之夜」

「紫禁城上元之夜」

在談到北京故宮這幾年的發展時,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列舉了相關數據:2017年北京故宮文創產業營業額高達1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67.5億元新臺幣,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以「故宮唇膏」為例,去年年底北京故宮旗下的故宮文創館在線銷售及故宮淘寶先後推出一系列彩妝產品,迅速被一掃而空。而且80後及90後已經成為主客源,且比例仍不斷攀升。

《工商時報》感慨,從開咖啡館、賣彩妝,再到搞綜藝,北京故宮文創模式百招盡出,屢屢引爆大陸新話題,不但使600歲的故宮成為「網紅」大IP,更為其在2018年創下十幾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中國時報》稱,從除夕開始,每天限制8萬人的北京故宮天天爆滿,去年更刷新紀錄迎來超過1700萬名參觀者,成為「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文章說,北京故宮推廣文物的手法日益接地氣,前有《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文物修復師一夕成網紅,後有《國家寶藏》由名人加持獲得好口碑,去年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和第二季都在豆瓣上有9.4和9.6的高分;《上新了·故宮》則讓年輕人參與設計文物衍生商品。

「紫禁城上元之夜」

相關焦點

  • 六百年的紫禁城,領略極致之美!
    攝影/劉順兒妞 故宮建築的美,從一條線開始 今日的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按寫下中國古代建築研究開山之作《中國建築史》的梁思成先生的話,紫禁城「整齊嚴肅,氣象雄偉,為世上任何一組建築所不及」。 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起整座北京城歷史文化的樞紐。
  • 臺灣島:四季如春的花園
    文/楊柳醉清風【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臺灣島是典型的大陸島位於東海南部東臨太平洋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面積3.5,8萬平方千米超過臺灣省總面積的99%,形成過程與舟山群島大體相似是由臺灣山系延伸入海形成的島嶼。
  • 故宮半解之色彩,紫禁城深秋的色彩
    不信,就一起去看看古都裡的核心「紫禁城」的秋,是靜嗎?有悲涼之感嗎?套用一句常用於形容故宮美景的話,「一入秋,故宮就美成了紫禁城」。11月初的紫禁城,銀杏正是好時候,金燦燦的葉子搖曳在故宮的紅牆之間;柳樹、丁香、海棠樹的樹葉綠著,在枝頭沒有絲毫飄落的意思;柿子紅透了,偶爾會有落下來的;慈寧宮花園的菊花花勢正好,品種不少;嫁接的月季還頑強地開著……。如今的秋,來得熱鬧,滿是色彩,毫無悲涼之感啊!
  • 詩詞地圖之春秋三千載,史歷六朝都,光耀紫禁城,大美最北京
    希望那個大美的北京,疫情能夠早日盡散,讓這座城市回歸往日的繁榮與安寧。這裡是幽燕之地,幽州為其最早之稱謂,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戰國時其曾為燕國之轄地,薊國之所在,故北京自古名稱眾多,有燕都、薊縣,後又有順天府、北平、北京等。陳子昂詩中就提到有關北京的名稱:「薊樓望燕國,負劍喜茲登。 清規子方奏,單戟我無能。
  • 夢幻西遊175公會賽,珍寶閣最後時刻被紫禁城絕殺,2連敗直接出局
    #夢幻西遊#昨晚的夢幻西遊《三界之星邀請賽》,也就是俗稱的「CC公會賽」,迎來了175天元組的小組賽第2輪!4場比賽結束,最終的結果如下圖,A組的揮斥方遒(西柵老街)和荃美月好(明秀園&釣魚島)確定晉級,B組的態度大師(曲阜孔廟&生日快樂)和天灣競技(紫禁城)確定晉級!90096的3支戰隊全部提前出局,備受關注的姑蘇城和珍寶閣2個戰隊,在自己的生死戰之中全部敗北,遺憾出局!下面如風就給大家簡要回顧下這2場備受關注的比賽!
  • 「紫禁城上元之夜」聊故宮
    2月17日,故宮博物院官網發布公告,將於19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兩天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這也是故宮首次面對公眾開放夜場。為更好的了解紫禁城,下面為大家搜集整理了紫禁城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 「老故宮」李文儒榕城開講紫禁城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張旭陽/攝  10日是故宮博物院95歲生日,今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當過10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7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館員的李文儒,7日晚帶著新出版的《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走進三坊七巷麒麟書局,與榕城書友面對面交流。開講前,68歲的李文儒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 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相約四季如春的花園——臺灣島
    臺灣島是典型的大陸島,形成過程與舟山群島大體相似,是由臺灣山系延伸入海後形成的島嶼。由於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部,此臺灣島北部是亞熱帶氣候,而南部則是熱帶季風氣候。島上除高山之外,年平均氣溫是22℃,年平均降水量高達2000毫米。
  • 夢幻西遊:花果山專家明明重回紫禁城,菠蘿爆千萬神豪加盟姑蘇城
    1、「花果山專家」明明重回紫禁城在夢幻西遊全民PK爭霸賽中,有一個叫明明的人,與封狼一起並稱為「全民雙雄」!上幾個月,紫禁城爆總為了追逐專屬於自己的服戰冠軍,曾經孤注一擲,放棄銀河阿七,啟用明明作為團隊的主指揮。明明打完一次服戰後就黯然離開,不過明明對於PK的專注度,還是贏得了爆總的不少好感!
  • 臺灣島—海域遼闊,位置優越,空氣清新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一個人等問答,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臺灣島。打開中國地圖的時候,在東南海面上有一對閃閃發光的大「眼睛」,默默巡視著中國的萬裏海疆。它們就是在浩瀚的東南海面上屹立的臺灣島和海南島,號稱為中國海防線上的「雙目」。
  • 六百周年紫禁城,三星8K電視超高清視角回望輝煌歷史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在故宮博物院拉開大幕。 落成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六百年,紫禁城是一部歷史,一磚一瓦都是中華民族輝煌的文化烙印。
  • 走進紫禁城的早晨
    ,它就是紫禁城。紫禁城的早晨,宛如仙宇它是一場秋雨過後宛若仙境的地上天宮。雨落紫禁城,落在金水河裡,激起朵朵漣漪。落在滿是歷史滄桑的路面上,萬間宮闕在倒影裡有了美的延伸,地上的宮闕,水裡的宮殿,倒影悠遠,壯美遼闊。
  • 紫禁城之謎,名字由來
    紫禁城,這個名字中就透著雍容大氣、壁壘森嚴的非凡氣度,聽來便是一個與黎民百姓相去甚遠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明清時期皇家王朝的統治中心、是中央政府的決策重地。它被稱為城中之城,創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裡面曾經居住過24位皇帝。
  • 臺灣島和海南島距離有多遠?
    臺灣島和海南島是我國的第一大島和第二大島,從地圖上看,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臺灣島要比海南島大很多,但其實兩個島的大小是差不多的。海南島的面積是約3.54萬平方公裡,而臺灣島的面積是3.58萬平方公裡,兩島面積相差無幾,只是從視覺上來看臺灣島的面積要大很多,但實際上臺灣島只比海南島大一丟丟而已。不過雖然面積差不多,但海南省的人口卻不足臺灣的一半。2018年海南省人口約有925萬,而臺灣省的人口則為2358萬人,兩省相差巨大。
  • 央視紀錄片 故宮100 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
    今天,它們依然深入我們這個民族的內心世界。它們經歷過多少次戰火、水患和人禍,但仍然奇蹟般地保全了下來,證明著一個古老民族文明的傳承。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故宮最引人注目的特徵。紫禁城在建後的二百多年裡,不僅多次經歷了雷雨、失火等天災的侵害,也歷經了一次改朝換代,當時間留在18世紀時,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文明輝煌,在乾隆年間宮廷建築、皇家園林的改擴建中達到鼎盛,奠定了故宮建築群的最終布局。
  • 看,科技少年手中的600歲紫禁城,美又颯
    題目來源於實際生活,力求以科技手段解決現實問題,用創客方式傳播科技冬奧知識,用自己的雙手去實現與600歲紫禁城的融合,傳播中國文化。來看看科技少年們手中的600歲紫禁城吧。這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瓊枝溢年光」。看得出來這件作品的「原型」嗎?
  • 紫禁城有鎮城之寶就算了,居然還是這樣的東西
    明清時期的紫禁城是有鎮城之寶的,而且每個人都能夠看得見這件寶貝,但是卻沒有人知道這件寶貝是什麼?相信大家在知道這個鎮城之寶了之後一定會感嘆古代建築工人的智慧看,那是非一般的藝術家所不能相比的。但是就是在這樣被所有人忽略的角樓裡面,存放著皇帝最器重的寶貝,傳說它是皇帝天上請來的保護神,也就是紫禁城的鎮城之寶了,但是沒有人能夠料想得到如此有大用的東西竟然是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建築物那是要順應氣候而建立才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個地方的建築物都不一樣的原因。那麼古代皇帝為什麼要用角樓呢?角樓究竟有何用途呢?
  • 中國地理小區域——臺灣島
    下圖為臺灣島等高線與河流分布圖。(1)根據地形格局,說明臺灣島東部與西部河流水系的不同特點。(2)推斷臺灣島河流共同的水文特點,並闡釋原因。(3)從氣候與地形角度,分析臺灣島享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 六百年前,紫禁城正式落成
    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故宮是什麼?是一座凝聚了中華文明之美的城池。而美自何而來?祝勇先生在《故宮六百年》中的回答是:萬萬千千的勞動者成就了它的美。今天,我們就分享《故宮六百年》的後記—— 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後是一整套的價值觀。是中國人價值觀的偉大(在軸心時代就已經奠定),成就了這座城的偉大。一切的恩怨、宮鬥都是速朽的,縱然像朱棣、乾隆這樣的不世之君,也只是匆匆過客,只有故宮(紫禁城),超越了個體,超越了王朝,得以永恆。
  • 紫禁城的由來:故宮為什麼俗稱叫做「紫禁城」?
    故宮是中國明清時代的皇家宮殿,在那時候被稱之為紫禁城,故宮是後來才叫的。這座城是中國古代宮廷的建築精華,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的佔地面積就達到了15萬平方米,整座城裡面大大小小的宮殿有七十多座,毫不誇張的說光房屋就上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