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1月12日訊(記者 孫曉文) 11月12日下午,青島公交集團在位於江西路6號的市南巴士公司禮堂舉辦2019年「青島巴士杯」乘務員業務技能比武。來自駕乘一線的優秀乘務員代表們亮絕活、顯本領,以專項比武檢驗業務水平,促進業務技能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中英雙語報站成「標配」
「乘客您好,歡迎乘坐104路公交車,本車由臺東發往流清河社區,一路行駛請您協助我做好車內的安全、衛生、服務工作,下一站是……」比賽現場,乘務員們在用普通話進行報站後,又用流暢的英文再次進行播報,出色的表現贏得了現場觀眾們的陣陣掌聲。記者了解到,本次比武分為業務知識必答、售票速度及正確率比拼、車廂服務與突發事件處置模擬及業務知識搶答等四個部分。其中,車廂服務與突發事件處置模擬環節要求乘務員們以中英雙語模擬始發站、預報站、報到站及終點站報站,並隨時處置車廂突發事件。
「以前,英文報站對乘務員來說是附加技能,不是必須要求。但在今天的比武中,英文播報成了乘務員們的『標配』,這不僅展現了新時代公交乘務員們的專業素養,也標誌著公交車廂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青島公交集團工作人員表示,在實際服務中,除能以雙語報站外,不少乘務員還能夠根據線路特點解說英文導遊詞,贏得了乘客們的一致好評,「英文導遊詞由於涉及了更多的語法和句式,對乘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交車廂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第一窗口,隨著城市戰略定位的不斷升級,我們的服務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提質增效。」
大數據分析、情景模擬 增強比武實效性
記者注意到,除報站、售票及業務知識答題等常規項目外,本次比賽還別具特色地設置了突發事件處置環節,檢驗乘務員們的應急處置能力。聶玉珍是104路線乘務員,她告訴記者,自己抽中的考題是面對乘客攜帶電動平衡車乘車時如何做。「大部分乘客覺得這個車很安全,但實際上平衡車內電池屬於易燃性、放射性物品,存在安全隱患,《青島市公共汽車乘坐規定》第十四條規定,這類物品是不允許攜帶乘車的,」聶玉珍說,自己不僅要熟悉業務知識,明確各類物品因何原因禁止上車,還要向乘客清楚地解釋其中原因,這對已經47歲的她而言是一個考驗,「我要比其他乘務員更努力,才能熟記這些規定,而乘客們潛意識裡認為可以的帶上車的東西,你突然告訴對方不可以,他們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否順利取決於我們的語言表達和專業知識的積累。」
據了解,為了增強比武的實效性,公交集團特意根據大數據分析選取了近年來發生概率較大的突發事件,進行情景模擬,公交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時代發展,乘務員們要面對的突發情況也在不斷改變,本次我們總結了攜帶寵物乘車、兒童乘客身高超規、攜帶易燃易爆物乘車等各類突發事件,希望能夠真正起到以比武促服務、強內功、提效益的效果。」
強內功、提服務、樹形象 優質服務貫穿全年
為以公交車這一流動載體展示島城文明形象,2019年以來,青島公交集團將「強內功、提服務、樹形象」作為重點工作項目,各營運單位依託品牌建設,根據線路特色創新服務,全面提升營運服務質量。其中,市南巴士公司以「一路相伴」品牌為載體,在其下屬的31條線路、618輛公交車上全面推廣優質服務活動,以踐行讓「每一位乘客滿意」的服務標準,廣泛開展「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個攙扶、一聲提醒」親情服務,以硬體設施和人員素質的雙重提升不斷推動公交車廂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