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山西日報2009年10月19日01:20
時間:2009-10-19 00:56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剪紙者「一把剪,一張紙也。」心靈所動,意趣躍然。剪紙藝術以其簡便的材料,易行的工藝手段,形簡意深,充盈適型,造型誇張,傳神抒情的獨特表現形式,寄託和傳承著幾千年人們的美好願望和歷史情思。
剪紙藝術採用剪、刻、染等方法,通過鏤空產生虛實對比的效果,創作出各種形象、趣味的藝術作品,創作者通過心中所想,隨著用剪的過程,不需經過細緻的底稿和繁瑣的修飾,而是隨心地將自己的情感融於用剪的過程,就如同畫家手中的筆,古代劍客手中的劍,龍飛鳳舞,若影蛇形,所過處,如繁星點點,似飛花片片。
剪紙藝術雖然材料簡單,內容和形式卻是極其廣泛,常見的形式一般分為單色剪紙、染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等,其中較為流行的是單色剪紙,單色剪紙通常是用象徵吉祥,能夠烘託喜慶氣氛的大紅紙剪成,剪紙造型的外輪廓簡練,與細部鏤空的、點線、月牙線、鋸齒紋等形成對比,能夠產生一種和諧的韻律美,造型樸素大方,有很強的地域特徵,染色剪紙是用白粉紙或宣紙剪出形象後,用不同顏色浸染而成,套色(或稱鬥色),剪紙是用不同顏色的紙根據形象裝飾部位的需求,剪制套色而成。
其次,剪紙藝術和其它藝術門類一樣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人物(包括歷史人物、神話人物),吉祥花卉,吉祥文字,珍禽瑞獸等等。可以說剪紙藝術是傳承歷史熔鑄古今集勞動人民智慧,熔詩、書、畫於一爐之大成者。
當然這裡說的熔鑄古今,是說它所裝飾的吉祥物內涵,既有古人的創意,又有個人的觀點,如「梅開五福」,或「梅祝五福」。《曹·洪範》所說的五福是指壽富康寧、攸好德、壽終命。而民間視五福為「福、祿、壽、喜、財」。今人又以它象徵「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再如以山東濱州窗花《獅崽兒》圓頭圓身蹺起的雙腳與豎起的尾尖,遙相呼應,月牙般的彎嘴配以圓點的笑紋和齒狀喜眉,顯得俏皮可愛,正身添加銅錢紋,仿佛在祝人們廣進財源。而獅子和老虎在中國的傳統意象中它們都是勇氣和膽魄的象徵,和門神、鍾馗、八仙等一樣,可以鎮祟闢邪,保佑安寧。同時剪紙藝術中的四季花卉又反映了勞動者期盼百花常開春色滿院,花神保佑,福祿康寧的美好願望。
剪紙通過獨特的工藝手段對物象進行變異和誇張,以達傳神抒情的裝飾美感。《虎鎮五毒》誇張了的虎頭,約佔整身的一半,高豎的虎耳額頭上大大的王字,與寬闊上翹的嘴和張揚的鬍鬚,配以其腹內被吞的五毒和棒槌般的虎尾,一隻體態威猛、志德意滿的鎮宅之虎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陝西剪紙《驢拉磨》《牧歸》等,驢和牛都是一軀多頭,頭一正一側或雙側面的動物形象,造成畫面中物象的空間運動感。
另外,就歷史文化的傳承性來看,剪紙藝術也和繪畫、雕刻、建築等藝術一樣,有著一定的承載性,這一點可以在好多作品中感受到。如:淮北地區民俗剪紙中的「生命樹」「喜娃娃」「荷花仙子」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雙手上舉作青蛙狀,使人很容易想起遠古時期的巖畫和陶器中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都是反映古人生殖崇拜的作品。生殖崇拜在漢民族歷史文化中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受孔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影響,一直延續到封建社會末期。儒家的禮制文化,又是遠古的生殖崇拜和自然崇拜發展來的。從民俗學上講,今天的剪紙藝術儘管不能等同於遠古先民的生命崇拜意識,以及萬物有靈的觀念,但仍然或多或少地體現出歷史民俗文化的傳承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根植於廣大農村的對民俗文化關於生殖繁衍的樸素認識。
探幽剪紙藝術這一民俗文化殿堂,如同進入一座豐盛不可限量的寶藏,看不盡,讀不完,品賞不絕,常品常新。在這些剪紙藝術中,有的隱含一個歷史典故,有的闡明一個哲學原理,有的寫出一種善良心境,有的表達一個美好願望,求工於刀剪之內,寄情於片紙之間,剪鏤中將詩情畫意熔於一爐,處處充盈著傳統文化的嚴謹和民俗文化的空靈。彈指幾千年過去了,剪紙這一傳統民俗文化依舊綻放光輝。不能不使人產生一種「生命朝露,藝術千秋」的感嘆!
武賢
(
上網從搜狗開始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