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間剪紙藝術

2020-12-25 搜狐網

淺談民間剪紙藝術

來源:

山西日報

2009年10月19日01:20

  時間:2009-10-19 00:56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剪紙者「一把剪,一張紙也。」心靈所動,意趣躍然。剪紙藝術以其簡便的材料,易行的工藝手段,形簡意深,充盈適型,造型誇張,傳神抒情的獨特表現形式,寄託和傳承著幾千年人們的美好願望和歷史情思。

  剪紙藝術採用剪、刻、染等方法,通過鏤空產生虛實對比的效果,創作出各種形象、趣味的藝術作品,創作者通過心中所想,隨著用剪的過程,不需經過細緻的底稿和繁瑣的修飾,而是隨心地將自己的情感融於用剪的過程,就如同畫家手中的筆,古代劍客手中的劍,龍飛鳳舞,若影蛇形,所過處,如繁星點點,似飛花片片。

  剪紙藝術雖然材料簡單,內容和形式卻是極其廣泛,常見的形式一般分為單色剪紙、染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等,其中較為流行的是單色剪紙,單色剪紙通常是用象徵吉祥,能夠烘託喜慶氣氛的大紅紙剪成,剪紙造型的外輪廓簡練,與細部鏤空的、點線、月牙線、鋸齒紋等形成對比,能夠產生一種和諧的韻律美,造型樸素大方,有很強的地域特徵,染色剪紙是用白粉紙或宣紙剪出形象後,用不同顏色浸染而成,套色(或稱鬥色),剪紙是用不同顏色的紙根據形象裝飾部位的需求,剪制套色而成。

  其次,剪紙藝術和其它藝術門類一樣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人物(包括歷史人物、神話人物),吉祥花卉,吉祥文字,珍禽瑞獸等等。可以說剪紙藝術是傳承歷史熔鑄古今集勞動人民智慧,熔詩、書、畫於一爐之大成者。

  當然這裡說的熔鑄古今,是說它所裝飾的吉祥物內涵,既有古人的創意,又有個人的觀點,如「梅開五福」,或「梅祝五福」。《曹·洪範》所說的五福是指壽富康寧、攸好德、壽終命。而民間視五福為「福、祿、壽、喜、財」。今人又以它象徵「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再如以山東濱州窗花《獅崽兒》圓頭圓身蹺起的雙腳與豎起的尾尖,遙相呼應,月牙般的彎嘴配以圓點的笑紋和齒狀喜眉,顯得俏皮可愛,正身添加銅錢紋,仿佛在祝人們廣進財源。而獅子和老虎在中國的傳統意象中它們都是勇氣和膽魄的象徵,和門神、鍾馗、八仙等一樣,可以鎮祟闢邪,保佑安寧。同時剪紙藝術中的四季花卉又反映了勞動者期盼百花常開春色滿院,花神保佑,福祿康寧的美好願望。

  剪紙通過獨特的工藝手段對物象進行變異和誇張,以達傳神抒情的裝飾美感。《虎鎮五毒》誇張了的虎頭,約佔整身的一半,高豎的虎耳額頭上大大的王字,與寬闊上翹的嘴和張揚的鬍鬚,配以其腹內被吞的五毒和棒槌般的虎尾,一隻體態威猛、志德意滿的鎮宅之虎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陝西剪紙《驢拉磨》《牧歸》等,驢和牛都是一軀多頭,頭一正一側或雙側面的動物形象,造成畫面中物象的空間運動感。

  另外,就歷史文化的傳承性來看,剪紙藝術也和繪畫、雕刻、建築等藝術一樣,有著一定的承載性,這一點可以在好多作品中感受到。如:淮北地區民俗剪紙中的「生命樹」「喜娃娃」「荷花仙子」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雙手上舉作青蛙狀,使人很容易想起遠古時期的巖畫和陶器中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都是反映古人生殖崇拜的作品。生殖崇拜在漢民族歷史文化中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受孔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影響,一直延續到封建社會末期。儒家的禮制文化,又是遠古的生殖崇拜和自然崇拜發展來的。從民俗學上講,今天的剪紙藝術儘管不能等同於遠古先民的生命崇拜意識,以及萬物有靈的觀念,但仍然或多或少地體現出歷史民俗文化的傳承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根植於廣大農村的對民俗文化關於生殖繁衍的樸素認識。

  探幽剪紙藝術這一民俗文化殿堂,如同進入一座豐盛不可限量的寶藏,看不盡,讀不完,品賞不絕,常品常新。在這些剪紙藝術中,有的隱含一個歷史典故,有的闡明一個哲學原理,有的寫出一種善良心境,有的表達一個美好願望,求工於刀剪之內,寄情於片紙之間,剪鏤中將詩情畫意熔於一爐,處處充盈著傳統文化的嚴謹和民俗文化的空靈。彈指幾千年過去了,剪紙這一傳統民俗文化依舊綻放光輝。不能不使人產生一種「生命朝露,藝術千秋」的感嘆!

  武賢

  (

上網從搜狗開始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教學日記:淺談幼兒剪紙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教學日記:淺談幼兒剪紙   導讀:剪紙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藝術種類。它具有源淵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
  • 百度「搜龍點睛」 掌上「觸電」民間剪紙藝術
    【TechWeb報導】近日,用手機在百度搜索與龍相關的詞語,便會出現一條剪紙龍送來新春祝福。為了祈求新年安康、吉祥,中國民間歷來有除夕貼窗花的風俗。當剪紙神龍在手機屏幕上騰空而起,我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依偎在父母家人身旁貼窗花的溫馨時刻,聞到了濃濃的年味。
  • 魯北民間剪紙藝術巡迴展走進潮汕書畫藝術館
    魯北民間剪紙藝術巡迴展走進潮汕書畫藝術館 2018年04月20日 10:47   來源:揭陽日報
  • 「剪紙皇后」苦尋繼承人 民間藝術日漸衰落(圖)
    --韓豔語錄  昨天,海珠區首屆「海珠十佳女性」出爐,記者發現,獲得這一殊榮的十名女性中,有一位年輕的幼兒園老師,她就是用紙剪出十多個國際和國家的獎項的中國民間工藝百傑、「廣州剪紙皇后」韓豔。一代美術大師楊之光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林墉和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均曾稱讚她為「妙剪」。
  • 民間剪紙藝人教大學生剪紙(組圖)
    話音一落,大家尖叫著去搶奪大師手中的剪紙作品。這是華南師範大學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廣東的民間剪紙藝人首次把他們的剪紙藝術帶到大學校園。剪紙名品讓學生飽眼福華南師範大學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中,葉潤生、謝奕鋒兩位大師還把他們的剪紙作品帶到現場,包括曾賣出30萬高價的《百雞圖》、獲獎作品《黑天鵝》,《馬到成功》等等,讓學生們一飽眼福。
  •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民間剪紙藝術是如何提升到非物質文化?
    集剪紙、繪畫、書法於一體的藝術品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了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剪紙藝術面向更為廣泛,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圖案,刺繡紋樣等,皆利用剪紙圖案而加工製成,最重要的是民間將剪紙作品作為裝飾物常設於生活中,用以美化家居環境。自此,剪紙已成為全民性藝術。
  • 一代剪紙藝術大師——謝玉霞
    就是在她晚年身患絕症,在生命的最後時日,她也沒有離開過心愛的剪紙。  謝老師以剪刀代筆,藝術再現生活的美好,表達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謝玉霞剪紙作品題材廣泛,緊扣時代脈搏,融入對生活的感受。如為祝賀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而作的剪紙長卷《巾幗風採》,將古近代38位傑出婦女代表的形象搬進了剪紙藝術殿堂,用剪紙作品再現中國婦女幾千年來為爭取自由、權利和地位而抗爭,填補了民間剪紙創作題材上的空白。  謝老師在剪紙藝術上敢於創新,不懈追求。在題材上,她勇於開拓,花鳥蟲魚、風景人物、民間喜花無所不及,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與時俱進、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 剪紙展上民間高手來「踢館」(圖)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這些小作品挺好玩兒的,原來都是民間高手創作的呀!」昨天上午,今日美術館2號展廳,一牆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剪紙作品前,方先生和女兒流連忘返。正在這裡展出的「紙的對話——龍和我們的故事」展覽,為中國和北歐的兩位國際級剪紙藝術大師提供了對話的平臺。但讓展覽主辦方沒想到的是,由於熱情的觀眾紛紛露巧手,展覽現場頻現民間高手與專業大師「過招兒」的場面。
  • 民間剪紙:三門峽文化瑰寶
    三門峽民間剪紙歷史傳承久遠,全市鄉村普遍流行,以靈寶市、盧氏縣、陝州區最具代表性,它廣泛應用於傳統節慶避邪、祈福、遊藝,以及服飾繡樣、工藝花樣等生活生產中。正月二十三家家門上貼金牛的習俗和「藥葫蘆」剪紙祛病的象徵意義,與老子散仙丹治病的傳說密切相關。三門峽民間剪紙有三大特色:①具有原創性。
  • 民間剪紙大師程建禮和他創作的安徽阜陽剪紙作品
    安徽阜陽剪紙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枝奇葩。阜陽地區地處中原,剪紙藝術融南北方剪紙之長,渾厚中見灑脫,淳樸中透著秀美,剛強中蘊含柔和,作品總能根根據內容和製作的特點,得到盡情發揮。安徽阜陽很早就有了剪紙的出現,從現存資料看,阜陽博物館收藏的「蘭橋會」、「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陽剪紙,作鞋花、襪底花之用。作品構圖簡潔、形象生動,剪口清晰,想像豐富。
  • 百年歷史指尖上的藝術——潮汕剪紙
    剪紙是我國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各地都有剪紙藝術流傳由於其創作題材和表現對象大部分來源於生活因此各地剪紙風格各不相同▲具有潮汕民俗特色的剪紙潮陽剪紙是廣東省汕頭市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被稱為「潮陽民間藝術瑰寶」,同時被國家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列。先後有許多作品獲得省級、國家級和國際剪紙藝術展獎勵。剪紙起源於民間喜慶或節日活動中的剪貼畫。在我國黃河流域及北方農村,這些剪貼畫大多粘貼在糊窗戶的白紙上,而被通稱為「窗花」。
  • 中國剪紙動畫:民間傳統剪紙和皮影戲的結晶,鄉土趣味的「俗」
    那麼,剪紙動畫則代表了曾經中國動畫「俗」的一面,它是民間傳統剪紙和皮影戲的結晶,更具鄉土趣味。   小時候過節貼窗花,大家肯定都接觸過剪紙,FUN叔就曾經對這種鏤空的技藝特別著迷。民間那些巧手藝人,用一把剪刀就能製作出如此繁複精緻的剪紙,不得不令人嘖嘖稱奇。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中國的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剪紙風格。
  • 不為人知的非遺——美麗的南京剪紙藝術
    剪紙,是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美術品中的一種優美又樸實的藝術形式。剪紙在全國各地都有出現,並且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南京紙主要流行於江蘇省南京市及其周邊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由於流動性和顧客需求的多樣性,南京剪紙具有動手性強,易於現場表演的特點。在張吉根老人和武老太等老輩南京民間剪紙藝人的共同努力下,開創了「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的南京剪紙藝術風格。再經過幾代張家人的努力,風格獨具的「金陵神剪張」剪紙,已蜚聲海內外。
  • 致敬經典|中國各地方剪紙藝術!
    揚州剪紙是江蘇省揚州市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揚州是中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唐宋時期就有剪紙報春的習俗。揚州剪紙線條清秀流暢,構圖精巧雅致,形象誇張簡潔,技法變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紙感和藝術魅力,為中國南方民間剪紙藝術的代表之一。
  • 剪紙圖案大全:民間剪紙的構架
    民間剪紙的構架和表現不是某一固定視點靜態視覺形象的模擬或再現,而是把感性剪紙和理性充分綜合的動態辯證。中國民間美術在透視上不追求縱深感,而有著「看得多、看得全」的審美辨識。民間剪紙同樣體現出這種審美觀念,在二維的空間內體現事物的全貌。
  • 彩繪剪紙十二生肖圖畫書:別樣的剪紙藝術,別樣的童謠故事
    海豚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彩繪剪紙十二生肖圖畫書》,是於平和任憑夫婦歷時12 年原創的十二生肖圖畫書,全書一共十二冊,每冊都以彩繪剪紙的形式,分別介紹了與12個生肖有關的神化傳說、民間故事,成語諺語或民間習俗。隨書贈送《生肖排位誰第一》圖畫書一本,十二生肖精美貼紙一張,並配有導讀手冊。
  • 玩轉指尖藝術——華亭市幼兒園教師剪紙技能培訓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民間工藝,為了更好地挖掘它在幼兒園藝術領域的應用,提升教師藝術表現水平。12月16日,華亭市幼兒園開展了教師剪紙技能培訓活動。本次活動由市幼兒園李園長為全體教師進行培訓。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剪紙的基本概念、工具、分類、方法和步驟,邊講解邊示範。在操作的過程鼓勵大家,並手把手進行指導。通過畫、剪、粘、摳、刻等各種方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老師們剪得津津有味,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個色彩各異、神態迥異的剪紙作品就出爐了。老師們感受到了民間剪紙的樂趣,興奮不已,受益匪淺。
  • 極剪藝術剪紙:十二生肖「春」
    剪紙是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剪紙用剪刀把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福字、壽字、喜字、人物、燈花等。在過去,剪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女孩都會的手工藝術。隨著生肖的出現,剪紙的生肖也逐漸活躍於剪紙造型中,幾乎每個剪紙藝人都對生肖剪紙情有獨鍾。
  • 潮汕剪紙藝術精巧秀麗
    潮汕是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汕剪紙主要分布在粵東地區。剪紙流行於明代,繁榮於清代,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現存的一件清雍正年間的作品《蝙蝠》(潮州市司馬浦鎮)系以棕色絲線剪成,技藝十分精巧,說明潮州剪紙早就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 弘揚剪紙藝術 中秋國慶潤童心 北宅成教剪紙培訓走進溝崖幼兒園
    青島新聞網10月1日訊 剪紙被稱為指尖上的智慧,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具有特殊的審美情趣和魅力,彌足珍貴,也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了更好的傳承剪紙藝術,體驗迎中秋、慶國慶的歡樂氛圍,9月29日上午,嶗山區北宅成教中心走進溝崖幼兒園開展了「弘揚剪紙藝術 中秋國慶潤童心」剪紙培訓活動,溝崖幼兒園大班組全體師生及家委會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