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課】胡克誦《中阿含經》第三十五卷

2021-01-13 網易

  

  

  《中阿含經》第三十五卷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 譯

  梵志品第十二

  雨勢、歌羅、數,瞿默、象跡喻,

  聞德、何苦、欲,鬱瘦、阿攝惒。

  梵志品雨勢經第一

  梵志品雨勢經第一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在鷲巖山中。

  爾時,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與跋耆相憎,常在眷屬數作是說:「跋耆國人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我當斷滅跋耆人種,破壞跋耆,令跋耆人遭無量厄。」

  於是,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聞世尊遊王舍城,在鷲巖山中,便告大臣雨勢曰:「我聞沙門瞿曇遊王舍城,在鷲巖山中。雨勢,汝往至沙門瞿曇所,汝持我名問訊聖體安快無病,氣力如常耶?當作是語:『瞿曇,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問訊聖體安快無病,氣力如常耶?瞿曇,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與跋耆相憎,常在眷屬數作是說:「跋耆國人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我當斷滅跋耆人種,破壞跋耆,令跋耆人遭無量厄。」沙門瞿曇當何所說?』雨勢,若沙門瞿曇有所說者,汝善受持。所以者何?如是之人,終不妄說。」

  大臣雨勢受王教已,乘最好乘,與五百乘俱出王舍城,即便往詣鷲巖山中。登鷲巖山,下車步進,往詣佛所,便與世尊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問訊聖體安快無病,氣力如常耶?瞿曇,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與跋耆相憎,常在眷屬數作是說:『跋耆國人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我當斷滅跋耆人種,破壞跋耆,令跋耆人遭無量厄。』沙門瞿曇當何所說?」

  世尊聞已,告曰:「雨勢,我昔曾遊於跋耆國,彼國有寺名遮惒邏。雨勢,爾時我為跋耆國人說七不衰法,跋耆國人則能受行七不衰法。雨勢,若跋耆國人行七不衰法而不犯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大臣雨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略說此事,不廣分別,我等不能得解此義。願沙門瞿曇廣分別說,當令我等得知此義。」

  世尊告曰:「雨勢,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說此義。」

  大臣雨勢受教而聽。

  是時,尊者阿難執拂持佛,世尊回顧問曰:「阿難,頗聞跋耆數數集會,多聚集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數數集會,多聚集也!」

  世尊即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數數集會,多聚集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世尊復問尊者阿難:「頗聞跋耆共俱集會,俱作跋耆事,共俱起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共俱集會,俱作跋耆事,共俱起也!」

  世尊復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共俱集會,俱作跋耆事,共俱起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世尊復問尊者阿難:「頗聞跋耆未施設者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舊跋耆法善奉行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未施設者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舊跋耆法善奉行也!」

  世尊復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未施設者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舊跋耆法善奉行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世尊復問尊者阿難:「頗聞跋耆不以力勢而犯他婦、他童女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不以力勢而犯他婦、他童女也!」

  世尊復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不以力勢而犯他婦、他童女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世尊復問尊者阿難:「頗聞跋耆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

  世尊復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世尊復問尊者阿難:「頗聞跋耆所有舊寺,跋耆悉共修飾,遵奉、供養、禮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廢,本之所為不減損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所有舊寺,跋耆悉共修飾,遵奉、供養、禮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廢,本之所為不減損也!」

  世尊復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所有舊寺,跋耆悉共修飾,遵奉、供養、禮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廢,本之所為不減損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世尊復問尊者阿難:「頗聞跋耆悉共擁護諸阿羅訶,極大愛敬,常願未來阿羅訶者而欲令來,既已來者樂恆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耶?」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聞跋耆悉共擁護諸阿羅訶,極大愛敬,常願未來阿羅訶者而欲令來,既已來者樂恆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

  世尊復告大臣雨勢:「若彼跋耆悉共擁護諸阿羅訶,極大愛敬,常願未來阿羅訶者而欲令來,既已來者樂恆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雨勢,跋耆行此七不衰法,諸受持此七不衰法者,跋耆必勝,則為不衰。」

  於是,大臣雨勢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瞿曇,設彼跋耆成就一不衰法者,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不能伏彼,況復具七不衰法耶?瞿曇,我國事多,請退還歸。」

  世尊報曰:「欲去隨意!」

  於是,大臣雨勢聞佛所說,則善受持,起繞世尊三匝而去。

  大臣雨勢去後不久,於是,世尊回顧告曰:「阿難,若有比丘依鷲巖山處處住者,宣令一切盡集講堂,一切集已,便來白我。」

  尊者阿難即受佛教:「唯然,世尊。」

  是時,尊者阿難便行宣令,若有比丘依鷲巖山處處住者,今令一切盡集講堂。一切集已,還詣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已宣令,若有比丘依鷲巖山處處住者,悉令一切盡集講堂。今皆已集,惟願世尊自知其時!」

  於是,世尊將尊者阿難往詣講堂,於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今為汝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數數集會,多聚集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共齊集會,俱作眾事,共俱起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未施設事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我所說戒善奉行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此未來有愛喜欲共俱,愛樂彼彼有起不隨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有長老上尊俱學梵行,比丘悉共宗敬、恭奉、供養,於彼聞教則受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有無事處山林高巖,閒居靜處,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樂住不離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悉共擁護諸梵行者,至重愛敬,常願未來諸梵行者而欲令來,既已來者樂恆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於是,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尊師,恭敬、極重供養、奉事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法、眾、戒、不放逸、供給、定,恭敬、極重供養、奉事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不行於業,不樂於業,不習業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不行譁說,不樂譁說,不習譁說者;不行聚會,不樂聚會,不習聚會者;不行雜合,不樂雜合,不習雜合者;不行睡眠,不樂睡眠,不習睡眠者;不為利,不為譽,不為他人行梵行者;不為暫爾,不為德勝,於其中間舍方便,令德勝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成就信財、戒財、慚財、愧財、博聞財、施財,成就慧財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成就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成就慧力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修念覺支,依舍離、依無欲、依滅盡,趣向出要,擇法、精進、喜、息、定,修舍覺支,依舍離、依無欲、依滅盡,趣向出要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應與面前律與面前律,應與憶律與憶律,應與不痴律與不痴律,應與自發露與自發露,應與居與居,應與展轉與展轉,眾中起諍,當以如棄糞掃,止諍法止之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今為汝等說六慰勞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為六?以慈身業向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如是慈口業、慈意業。若有法利,如法得利,自所飯食,至在缽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黑,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見是聖出要,明了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我向所言六慰勞法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梵志品傷歌邏經第二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傷歌邏摩納中後彷佯,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摩納,若有疑者,恣汝所問。」

  傷歌邏摩納即便問曰:「瞿曇,梵志如法行乞財物,或自作齋,或教作齋。瞿曇,若自作齋,教作齋者,彼一切行無量福跡,以因齋故。沙門瞿曇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自調御,自息止,自滅訖,如是沙門瞿曇弟子隨族行一福跡,不行無量福跡,因學道故。」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問曰:「摩納,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傷歌邏摩納語曰:「阿難,沙門瞿曇及阿難我俱恭敬、尊重、奉祠。」

  尊者阿難復語曰:「摩納,我不問汝恭敬、尊重、奉祠誰,我但問汝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尊者阿難至再三問曰:「摩納,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傷歌邏摩納亦再三語曰:「阿難,沙門瞿曇及阿難我俱恭敬、尊重、奉祠。」

  尊者阿難復語曰:「摩納,我不問汝恭敬、尊重、奉祠誰,我但問汝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於是,世尊便作是念:「此傷歌邏摩納為阿難所屈,我寧可救彼。」世尊知已,告曰:「摩納,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何事?以何事故共集會耶?」

  傷歌邏摩納答曰:「瞿曇,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如此事:『何因何緣,昔沙門瞿曇施設少戒,然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緣,今沙門瞿曇施設多戒,然諸比丘少得道耶?』瞿曇,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此事,以此事故共集會耳!」

  爾時,世尊告曰:「摩納,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於意云何?若使有一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於摩納意云何?我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行一福跡,不行無量福跡,因學道故耶?」

  傷歌邏摩納答曰:「瞿曇,如我解沙門瞿曇所說義,彼沙門瞿曇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行無量福跡,不行一福跡,因學道故。」

  世尊復告傷歌邏曰:「有三示現:如意足示現、佔念示現、教訓示現。

  「摩納,云何如意足示現?有一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行無量如意足之功德,謂分一為眾,合眾為一,一則住一,有知有見,不礙石壁,猶如行空,沒地如水,履水如地,結跏趺坐,上升虛空,猶如鳥翔。今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以手捫摸,身至梵天。摩納,是謂如意足示現。

  「摩納,云何佔念示現?有一沙門梵志,以他相佔他意,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佔不少佔,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不以他相佔他意者,但以聞天聲及非人聲而佔他意,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佔不少佔,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不以他相佔他意,亦不聞天聲及非人聲佔他意者,但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佔他意,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佔不少佔,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不以他相佔他意,亦不以聞天聲及非人聲佔他意,亦不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佔他意者,但以見他入無覺無觀定,見已,作是念:『如此賢者不念不思,如意所願。』彼賢者從此定寤,如是念,彼從此定寤,即如是如是念。彼亦佔過去,亦佔未來,亦佔現在,久所作,久所說,亦佔安靜處,住安靜處,亦佔至心、心所有法。摩納,是謂佔念示現。

  「摩納,云何教訓示現?有一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說,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摩納,是謂教訓示現。此三示現,何者示現最上、最妙、最勝耶?」

  傷歌邏摩納答曰:「瞿曇,若有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者。瞿曇,此自作自有,自受其報。瞿曇,於諸示現,此示現大法。瞿曇,若有沙門、梵志以他相佔他意,乃至佔心、心所有法者。瞿曇,此亦自作自有,自受其報。瞿曇,於諸示現,此亦示現大法。瞿曇,若有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何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者。瞿曇,於三示現,此示現最上、最妙、最勝。」

  世尊復問傷歌邏曰:「於三示現,稱嘆何示現?」

  傷歌邏摩納答曰:「瞿曇,於三示現,我稱說沙門瞿曇。所以者何?沙門瞿曇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沙門瞿曇以他相佔他意,乃至佔心、心所有法;沙門瞿曇示現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沙門瞿曇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瞿曇,是故於三示現,我稱嘆沙門瞿曇。」

  於是,世尊告曰:「摩納,汝善達此論。所以者何?我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摩納,我以他相佔他意,乃至佔心、心所有法。摩納,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我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摩納,是故汝善達此論,汝當如是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此所說義,應當如是。」

  於是,傷歌邏摩納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惟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傷歌邏摩納、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梵志品算數目揵連經第三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算數梵志目揵連中後彷佯,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目揵連,恣汝所問,莫自疑難。」

  算數目揵連則便問曰:「瞿曇,此鹿子母堂漸次第作,轉後成訖。瞿曇,此鹿子母堂磴梯,初升一磴,後二、三、四。瞿曇,如是此鹿子母堂漸次第上。瞿曇,此御象者,亦漸次第調御成訖,謂因鉤故。瞿曇,此御馬者,亦漸次第調御成訖,謂因鉤故。瞿曇,此剎利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謂因捉弓箭故。瞿曇,此諸梵志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謂因學經書故。瞿曇,我等學算數,以算數存命,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若有弟子,或男或女,始教一一數,二、二、三、三、十、百、千、萬,次第至上。瞿曇,如是我等學算數,以算數存命,漸次第至成訖。沙門瞿曇,此法、律中,云何漸次第作至成就訖?」

  世尊告曰:「目揵連,若有正說漸次第作,乃至成訖,目揵連,我法、律中謂正說。所以者何?目揵連,我於此法、律漸次第作至成就訖。

  「目揵連,若年少比丘初來學道,始入法、律者,如來先教:『比丘,汝來身護命清淨,口、意護命清淨。』

  「目揵連,若比丘身護命清淨,口、意護命清淨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

  「目揵連,若比丘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觀內身如身,莫念欲相應念,至觀覺、心、法如法,莫念非法相應念。』

  「目揵連,若比丘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恆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

  「目揵連,若比丘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恆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目揵連,若比丘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山巖石室、露地穰積,或至林中,或住在冢間。汝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莫起貪伺,欲令我得,汝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汝於疑惑淨除其心。汝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目揵連,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目揵連,如來為諸年少比丘多有所益,謂訓誨教訶。目揵連,若有比丘、長老、上尊、舊學梵行,如來復上教,謂究竟訖一切漏盡。」

  算數目揵連即復問曰:「沙門瞿曇,一切弟子如是訓誨,如是教訶,盡得究竟智必涅槃耶?」

  世尊答曰:「目揵連,不一向得,或有得者,或不得者。」

  算數目揵連復更問曰:「瞿曇,此中何因何緣有涅槃、有涅槃道,沙門瞿曇現在導師,或有比丘如是訓誨,如是教訶,得究竟涅槃,或復不得耶?」

  世尊告曰:「目揵連,我還問汝,隨所解答。目揵連,於意云何?汝知王舍城處,諳彼道耶?」

  算數目揵連答曰:「唯然,我知王舍城處,亦諳彼道。」

  世尊問曰:「目揵連,若有人來欲見彼王,至王舍城,其人問汝:『我欲見王,至王舍城。算數目揵連知王舍城處,諳彼道徑,可示語我耶?』汝告彼人曰:『從此東行至彼某村,從某村去當至某邑,如是展轉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盡見盡知。』彼人聞汝語,受汝教已,從此東行,須臾不久,便舍正道,從惡道還;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不見,亦不知也。

  「復有人來欲見彼王,至王舍城,其人問汝:『我欲見王,至王舍城。算數目揵連知王舍城處,諳彼道徑,可示語我耶?』汝告彼人曰:『從此東行至彼某村,從某村去當至某邑,如是展轉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盡見盡知。』彼人聞汝語,受汝教已,即從此東行至彼某村,從某村去得至某邑,如是展轉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盡見盡知。

  「目揵連,此中何因何緣有彼王舍城,有王舍城道,汝現在導師,彼第一人隨受汝教,於後不久,舍平正道,從惡道還;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不見,亦不知耶?彼第二人隨受汝教,從平正道展轉得至於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見盡知耶?」

  算數目揵連答曰:「瞿曇,我都無事。有彼王舍城,有王舍城道,我現在導師,彼第一人不隨我教,舍平正道,從惡道還;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不見,亦不知耳!彼第二人隨順我教,從平正道展轉得至於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狹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見盡知耳!」

  世尊告曰:「如是,目揵連,我亦無事。有彼涅槃、有涅槃道,我為導師,為諸比丘如是訓誨,如是教訶,得究竟涅槃,或有不得。目揵連,但各自隨比丘所行,爾時世尊便記彼行,謂究竟漏盡耳!」

  算數目揵連白曰:「瞿曇,我已知。瞿曇,我已解。瞿曇,猶如良地有娑羅林,彼中有守娑羅林人,明健不懈,諸娑羅根以時鋤掘,平高填下,糞沃溉灌,不失其時。若其邊有穢惡草生,盡拔棄之;若有橫曲不調直者,盡落治之。若有極好中直樹者,便權養護,隨時鋤掘,糞沃溉灌,不失其時,如是良地娑羅樹林轉茂盛好。瞿曇,如是有人諛諂、欺誑、極不庶幾無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心狂、諸根掉亂,持戒寬緩,不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不能共事。所以者何?瞿曇,如是人者,穢汙梵行。瞿曇,若復有人不有諛諂,亦不欺誑,庶幾有信,精進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極恭敬戒,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能共事也。所以者何?瞿曇,如是人者,清淨梵行。

  「瞿曇,猶諸根香,沉香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彼沉香者,於諸根香為最上故。瞿曇,猶諸娑羅樹香,赤栴檀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赤旃檀者於諸娑羅樹香為最上故。瞿曇,猶諸水華,青蓮華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青蓮華者於諸水華為最上故。瞿曇,猶諸陸華,修摩那華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修摩那華者於諸陸華為最上故。瞿曇,猶如世中諸有論士,沙門瞿曇為最第一。所以者何?沙門瞿曇論士能伏一切外道異學故。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惟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算數目揵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藏經精品語音工程是由靈山慈善基金會鼎力支持的一公益項目。該項目由大藏經語音工程負責人李罕於2014年5月啟動,計劃歷時三十年將全部《欽賜龍藏》總計1669部、7245卷經文錄製完畢。努力踐行公益,並且誠摯發心弘揚經典,為大眾服務,出品高品質有聲典籍。相信大藏經語音工程廣宣的如來法音,定能跨越時間和空間,利益無量眾生。

  

  聲明: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課】胡克誦《中阿含經》第四十四卷
    《中阿含經》第四十四卷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 譯  根本分別品鸚鵡經第九該項目由大藏經語音工程負責人李罕於2014年5月啟動,計劃歷時三十年將全部《欽賜龍藏》總計1669部、7245卷經文錄製完畢。努力踐行公益,並且誠摯發心弘揚經典,為大眾服務,出品高品質有聲典籍。相信大藏經語音工程廣宣的如來法音,定能跨越時間和空間,利益無量眾生。
  •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中阿含經》譯成紀念日
    《中阿含經》經文(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3年8月1日,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是《中阿含經》譯成紀念日。《中阿含經》,六十卷,罽賓沙門僧伽提婆共僧伽羅叉譯。《中阿含經》,北傳《四阿含經》之一。因為匯集各經不長不短,故稱《中阿含經》。漢譯本最初由曇摩難提於苻秦建元二十年譯出,共有五十九卷(已佚,只存零本)。因為譯文未能盡符原意,所以十餘年後,僧伽提婆加以改譯。定本凡五誦十八品,內收二百二十二經,約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見《出三藏記集》)。
  • 佛學:巴利語系大藏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中阿含經》是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因所收經典的篇幅在四阿含中不長不短而得名,漢譯本是由東晉僧伽提要與僧伽羅又翻譯而成。全經分為五通十八品,共收錄經典二百二十二部。《中阿含經)主要論述了小乘佛教的教義,如四禪、六界、四八正道、緣起、十二因緣、六處、十八意行、無常、無我和一切皆苦的思想,還介紹了修行規定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修行達到程解脫過程的作用,並通過闡述善惡的因果報應來鼓勵在家信徒和俗人行善。因為此經使用了許多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來闡發教理,通俗易懂,論述問題也比較集中,所以經中的內容被許多經、律所引述。
  • 《每日一課》501丨機電施工前預留洞的校核過程
    《每日一課》495丨中心文件的建立、訪問、轉移以及修復!《每日一課》494丨地下車庫車位優化的重要性!《每日一課》493丨基於BIM工程算量的模型檢查《每日一課》492丨BIM技術在某地鐵機電施工中的應用《每日一課》484丨32張照片說明白,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常見質量問題!
  • 中醫小兒推拿每日一課#小兒推拿中醫理論之中醫兒科學基礎——淺談...
    頸椎神經與皮神經節的關係及症狀 + 脊柱不正則百病生,正骨必修九 —— 胸椎特性、病源與疼痛主要因素 + 脊柱不正則百病生,正骨必修十 —— 胸椎的檢查與胸椎關節的舒緩 + #中醫小兒推拿每日一課
  • 【每日一課】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的內容和方式有哪些?
    【每日一課】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的內容和方式有哪些?原標題:《【每日一課】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的內容和方式有哪些?》
  • 威海榮成第三十五中學舉辦多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威海榮成第三十五中學舉辦多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威海榮成第三十五中學舉辦多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魯網11月17日訊 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威海榮成市第三十五中學開展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
  • 臨沂第三十五中學成功舉辦「迎冬至,包水餃」活動
    臨沂第三十五中學成功舉辦「迎冬至,包水餃」活動 發布日期:2020年12月22日 瀏覽次數:6為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增強對傳統習俗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構建和諧有序、快樂幸福的校園文化環境,在政教處、班主任的周密組織以及各班家長志願者的大力支持下
  • 包頭市第三十五中學致離退休教師的一封信
    值此2021年牛年春節來臨之際,包頭市第三十五中學全體師生,向您及您的家人致以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傾心教壇幾十年,揮灑熱血鑄師魂,多少青絲變白髮,育得桃李滿園春。三十五中教育的昨天,滲透著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傾注著老前輩們的辛勤探索和奉獻。
  • 一課研究之「每日一做:從動手實踐中走向數學深度理解」(20210128)
    「每日一做」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實施過程中始終突出學生是主體,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2.可視性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每日一做」需要操作材料、操作工具、操作活動、操作結果都是可視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特點。
  • 臨汾市婦聯|馬老師每日一課|第十講!
    同學們大家好馬老師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讓我們接著講課馬老師每日一課停課不停學【2014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Ⅰ第16題】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氣保溫氣體之一。
  • 每日一課|家庭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今天起的每日一課我們將一起來學習家庭資產負債表的編制。編制資產負債表所需要的單據憑證若是第一次製作,要先把所有的資產負債憑證做如下的整理。(1)現金手邊的現金要日清月結。若以家庭為單位,要加總所有家庭成員的手邊現金額。(2)活期存款若有多個不同的帳戶,應將各帳戶在結算日當天的餘額進行匯總。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國際部)獲國際學校創新競爭力百強榜第13名
    在全國1400餘所國際學校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國際部)獲《2020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美國本科方向第60名,英國本科方向第57名《2020中國國際學校創新競爭力百強榜》全國第13名!學校介紹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國際部成立於2012年,是經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的公辦制中美雙文憑國際高中課程項目。
  • 【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三十五章】合浦明珠珠浦村
    【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三十五章】合浦明珠珠浦村 2020-08-2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抗疫情|清大知好樂助力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學「停課不停學」
    近日,在保障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學 「停課不不停學 停課不停教」工作中,清大知好樂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學應用數據及微課資源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公立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現有中學部和小學部共計2000餘名學生。
  •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學退休教師:左菊榮
    簡介:1978年進入教育系統到2010年退休,32年一直戰鬥在教學第一線,是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高級退休教師。1994年被評為市級三八紅旗手,1995年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1998年所帶班級被評為市級先進班集體,2000年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
  • 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4partC,附答案
    CDFABE前面的內容: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A,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B,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C,附答案 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測試卷,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2partA,附答案
  • 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6partC,附答案
    前面的內容: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A,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B,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C,附答案 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測試卷,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2partA,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
  • 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4partA,附答案
    A、listening to music   前面的內容: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A,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B,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partC,附答案 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unit1測試卷,附答案一課一練:pep六年級上冊
  • 每周一課 | Python 示例拆分字符串入到字典裡面
    >key1 value1key2 value2key3 value3參考文獻翻譯自: https://mkyong.com/python/python-how-to-split-string-into-a-dict/推薦閱讀--每日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