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新說——解決小數問題

2020-12-14 大於小澍

關於「雞兔同籠」的問題,我之前已經發過一篇文章了,今天把它翻出來是為了解決之前被我忽略的問題「小數」,我們都直到沒有3.5隻雞,沒有10.2個雞爪。之前我們沒有錯是因為我們都在按照我們自己的方式操作我們製作製作出來的程序,這樣當然不會錯,如果你讓一個故意刁難你的測試人員試試看?測試一定能氣死你,哈哈,這段感悟源於我在做開發時候的「心語」,同學們在學這節課的時候可以把我之前的文章找出來對比一下,連結如下:scratch3.0圖形化編程軟體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如圖所示,這是我昨天晚上給學生講課時候製作的一個版本。整個操作流程是這樣的:

貓問「有多少只腳?」你回答「**********」(通過腳本限制,你輸入的數字必須是偶數、必須大於零、必須是整數。否則就會一直問你這個問題,直到你回答符合要求為止,才會問你頭的數量)

貓問「有多少個頭?」你回答「*********」(通過你腳本的運算,判斷你輸入的頭數是否在最大值到最小值之間。判斷你輸入的是否為整數。否則就會一直問你這個問題,直到你回答符合要求為止,才會計算這籠子的雞兔數量)。

接下來是腳本製作環節

新建四個變量:頭的數量、腳的適量、雞的數量、兔子的數量,並對這四個變量進行初始化

使用功能偵測模塊中的「詢問」和「回答」兩個語句塊,製作詢問語句。

對回答的答案進行判斷,滿足三個條件才能對「腳的數量」進行賦值:

1、回答大於0;

2、必須可以被2整除;

3、不能有小數位。

接下來是頭數量的輸入

上面我們輸入了合法的腳的數量,例如輸入的是12,那麼頭的數量必須是大於等於3,小於等於6的。解釋一下,假設籠子裡全是兔子,那麼頭最少有3個頭(兔子是4隻腳,12/4=3);假設籠子裡全是雞,那麼頭最多有6個頭(雞是2隻腳,12/2=6)。所以對回答的要求如下:

1、(腳的數量/4)≤回答≤(腳的數量/2);

2、不能有小數;

然後就是運算部分了,我們可以先假設所有的腳都是雞的(雖然有點極端,但是很好用),那麼雞的數量顯然超過的頭的數量,所以做差,就是兔子的數量。

頭的數量減兔子的數量就是雞的數量。

最後就是使用「**連接**」語句塊來完成輸出表達,有點多,用了4個「連接」語句。#雞兔同籠#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雞兔同籠」這個命題的第二篇文章了,發現了新問題及時修補一下,希望大家可以喜歡。如果你有新奇特的題目或是新的設備,一定給我看看哈!沒準我們可以一起做點什麼,寫點教程做點遊戲也是好的,哈哈!

相關焦點

  • 雞兔同籠問題及各種變形雞兔同籠問題
    前幾天yangyang回家說他們今天數學進行測驗了,其中一道題是「雞兔同籠」問題,很多同學都不會做。這兩天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梳理了一下,發現「雞兔同籠」其實不是一道題,它是一類題,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學會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解決這類問題。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雞兔同籠」問題的另類教學
    帶著這些認識,我開始了我的「雞兔同籠」之旅。  在我國,「雞兔同籠」問題作為一類有趣又重要的數學問題的代表,大量出現在各種數學書中。但是進入小學數學教材,近20年裡,還是頭一次。  這個內容到底該怎麼教?與針對學有餘力的孩子開設的數學樂園的教學又有什麼區別?已有的教學中有哪些值得借鑑?
  • 雞兔同籠問題的智慧
    1、雞兔同籠最近看了些孩子們的奧數,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竟然很多題目全家大人都不會做。比如,小學二年級奧數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小明的鄰居養了一群兔子、一群雞,晚上雞和兔子睡在同一個籠子裡。實際上,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我國隋朝時期,公元五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出現了一本《孫子算經》,流傳下來的有上、中、下三卷。其中,下卷第31題,就是「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雞兔同籠解法總結和沒有雞兔的「雞兔同籠問題」
    今天把雞兔同籠問題做一個階段性的收尾。 先做一下總結,我們一起學習了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常用方法:抬腿法、假設法、分組法、替換法。至於其他的畫圖法、方程法等千姿百態的方法就不一一贅述了,因為所有的方法都是基於「雞兩腳、兔四腳」這一常識得來的。
  • 趣味數學:小學數學頭號難題——雞兔同籠問題,一招解決
    相信小朋友們對「雞兔同籠」都不陌生吧!抬起一條腿、抬起兩條腿,把腿分它一條、兩條……  這個問題也是一直困擾小學生的重要數學問題!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逐步培養數學思維的過程,而學習雞兔同籠問題要用到的就是其中一種思維方式——假設性思維。  而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處於比較稚嫩的階段,對於這種有強烈思維邏輯存在的問題很難進行解決;另一方面,小學生還不能特別熟練地使用/掌握方程式。這也是覺得雞兔同籠難的原因。  解決雞兔同籠最常見的方法——抬腿法。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
    >理解掌握並會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假設法,能運用假設法解決數學問題。三、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PPT呈現課本的主題圖,並提問: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雞兔同籠問題詳解【大全&收藏】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小學數學經典問題——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題: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趣題,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
  • 雞兔同籠問題(一)及答案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大約1500多年前的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孫子算經》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意思是說:把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因為題目的內容有雞又有兔,所以我們稱這類問題為雞兔同籠問題。【例題點撥】【例1】雞兔同籠共35隻,足80隻,雞兔各幾隻?
  • 雞兔同籠問題,如何快速作答?
    雞兔同籠,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書中記載: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多少只雞和兔?
  • 2020部隊文職崗位能力:利用極限思想解決複雜雞兔同籠問題
    2020部隊文職崗位能力:利用極限思想解決複雜雞兔同籠問題 2020-06-28 16:44:02| 來源:中公軍隊文職考試網 2020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報名時間為7月1日8:00至10日18
  • 3種假設法,2種抬腿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是古代比較經典的題型,本學期(四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我將要和孩子們一起來學習這個內容。為了能遊刃有餘地講好這節課,充分利用好這節課的資源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我必須先了解此題的各種解法。解法清楚之後,還可以提前製作成視頻以備上課使用。
  • 雞兔同籠的綁腿法
    雞兔同籠的綁腿法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嘆不已.除此之外,「雞兔同籠」問題的經典思路「假設法」.假設法順口溜:雞兔同籠很奧妙,用假設法能做到,假設裡面全是雞,算出共有幾隻腳,和腳總數作比較,做差除二兔找到.
  • 經典數學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是中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最經典的一個類型。從古代到今天始終吸引著一代代數學愛好者,有著無窮的魅力。雞兔同籠小學低年級是直接告訴雞和兔子的只數讓學生計算總的有多少條腿,主要練習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屬於綜合與實踐的內容,教材中藉助古代課堂情境對《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探討,以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為契機,幫助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從而把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 scratch3.0圖形化編程軟體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百度截圖以上文字源於百度百科(雞兔同籠_歷史)【原創】文章全部內容皆為作者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接下來我們通過scratch來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條件截圖我製作的「雞兔同籠問題」完整的腳本截圖:①腳數量大於零;②頭數量大於零;③腳數量必須是偶數;④腳數量大於等於頭數量的二倍;⑤腳數量小於等於頭的四倍
  • 小學奧數雞兔同籠問題
    小學奧數雞兔同籠問題例題1、雞兔同籠,頭共46隻,足共128隻,雞兔各幾隻?分析:一隻雞兩條腿,一隻兔子四條腿,一隻兔子比一隻雞多兩條腿。
  • 長沙小升初奧數:雞兔同籠問題解題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是應用題裡面非常常見和易考的一類題型,e度徐麗老師會針對雞兔同籠問題進行解析,對於不同題型均會有例題講解分析以及精選練習題,以供大家有針對性學習鞏固,相信大家對於應用題的攻克將不在話下!
  • 如何給孩子講雞兔同籠問題
    這是典型雞兔同籠問題。家長會覺得很簡單,列個二元一次方程就能解決,但是小學生沒學過二元方程啊,此路不通。這種「變種的」雞兔同籠問題怎麼抬腳呢?用抬腳的方法還能解麼?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一年級開始回憶:□+△=9,□-△=1,□=(?
  • 3個解決雞兔同籠的方法,其中一個容易理解,適合小學生記憶
    雞兔同籠出自1500年前的《孫子算經》,書中這樣寫到,「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書中說,在一個籠子裡同時關著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個腳,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我們不說為啥要把雞和兔子的頭放在一起數,畢竟這樣小編就成了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