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教育會是怎麼樣的?網際網路資訊時代,教育又該如何轉型?
有業內人士認為:網際網路時代,教育供給應該具有移動性、參與性、智能性三個特徵。我們生活在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都將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網際網路對教育產生重大的變革,現在教育的環境變了、教育的方式變了、教育的師生關係也變了,這種變革最重要的是要從過去傳統的老師教轉變到學生自己自由地學。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安排與計劃。面對嚴重的疫情 ,許多企業不得不轉戰線上。首先就是在線教育這樣基於網際網路行業模式的企業,由於線下課程受限,很多線下機構為了避免現金流斷裂而不得不選擇走上轉型之路。在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都會要有一定的調整與變化。
可沒有一件事是百利無一害的,轉戰線上並不意味著企業已經擺脫困境,面對危機時,及時止損,實現用戶和營業額的增長,才是轉型的最終目的。
針對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教學問題,要加快數位化教育變革,為此,需要全面推進「網際網路 」,加強和完善教育的數字優勢,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努力打造數位化教育新形態。
從本質上而言,數位化教育,屬於網絡信息新時代的教育形態,傳統以記憶為主和標準化的課堂教育,則是與工業經濟時代相匹配的教育形態。從長遠來看,以數位化教育為核心的人力資源培養與質量競爭,成為21世紀國家與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戰略支點。
數位化革命既是一場技術革命、經濟革命,又是一場思維革命甚或是生存革命。 以雲計算、移動技術、大數據和物聯網等為信息經濟主要特徵和結構,以開放、兼容、共享、迅捷為主要特點和優勢。在此背景下,當前數位化教育創新和改革已經推進教育迅速發展,國家和教育部先後推出系列文件和規定。因此,為加快教育數位化變革,實現教育面向新時代的革命,需要教育在使命、理念和做法上有突破。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固定的校園,按照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以班級授課的方式來完成的。這種模式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形式單一僵化,缺乏靈活性,不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不再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職業特點及其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伴隨新型課程形態的興起,這一狀況會逐步得到改變。因為基於數字環境的邏輯,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選擇。開展更多的網絡直播課堂、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日益受到學生喜愛,新的網絡課程形式和在線學習文化慢慢在傳統大學形成。未來的教學與課程必將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從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想了解更多的教育培訓行業的知識,關注gzh:華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