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寧波人愛吃的那些海鮮「乾貨」,每一種都非常經典哦,快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吧!
1.龍頭烤
寧波人有一道下飯的小菜叫龍頭鮳,就是用重鹽醃漬曬乾的蝦潺,鹹到發苦。一小段龍頭鮳可以下一大碗飯,寧波人真會過日子啊。別地方的人不太吃得慣龍頭鮳,嫌它味道死鹹,還說寧波人太會「做人家」了。
當然現在出於健康考慮,很多寧波人會直接把 蝦潺曬乾後成為蝦潺幹,味也鮮美。細竹枝從蝦潺的大嘴巴穿過,穿成一串後放到露天的架子上晾曬。風乾後,通體金黃,稱為「風潺」,可保存許久。下酒時,蒸一些水潺幹吃吃,味道比龍頭鮳清淡健康了。
2.黃魚鯗
老底子寧波人都吃過不少野生黃魚,新鮮黃魚吃不完,就用來曬黃魚鯗。用野生大黃魚曬出的黃魚鯗,現在想想都奢侈啊。至少幾千元一斤的野生大黃魚鯗,那該多好吃啊!
黃魚鯗可以清蒸,鮮香軟嫩又不失醃臘食品的特殊香味。用來搭配五花肉紅燒,更是相得益彰,連湯汁都鮮美得可以拌飯吃。
3.鰻鯗
每到寒冬季節,東海的野生海鰻通體肥碩鮮美,風味營養都是最好的。而聰明的寧波人會用大海鰻製作寧波風鰻和鰻鯗。剖開後的海鰻細細抹上海鹽和調味的八角桂皮等香料。用細竹片撐開,在凜冽寒冷的西北風裡陰乾。
新風鰻鯗的肉質潔白鮮美,帶著一點結實,無論清蒸還是搭配芹菜或豬肉,都非常鮮香。
4.烏狼鯗
烏狼鯗其實就是用海裡的河豚魚曬出的魚乾。這也是老手藝了,要經過宰殺、火烤等不少工序,處理過程複雜。
烏狼鯗一般是搭配五花肉來煮,魚乾的鮮香讓豬肉變得不那麼膩人。而肉質的鮮美滋潤又讓本身口感略微偏幹硬的烏狼鯗變得軟硬適中,鮮美無比。
5.墨魚乾
因為成品表面有一層白色的粉狀物,老底子寧波人也稱為明夫鯗。墨魚乾一般都選用肉質肥厚的大墨魚做成。要吃的時候,稍微泡發一下和五花肉同燒,口感富有韌勁,越嚼越香。
6、海蜒
這種海魚本身就是體型不大,最大的海蜒也不過手指大小。海蜒幹營養豐富,鮮美提香。
寧波人常常會抓一把海蜒幹,放點醬油,來一勺豬油,開水一衝,就是一碗鮮美的好湯。此外,海蜒搭配花生米也是非常不錯的。
7.淡菜乾
淡菜指的就是貽貝。這種東南沿海地區非常常見的貝類算得上是價廉物美。幾塊錢一斤的淡菜汆熟撈出後取肉晾乾,就成了緊實好吃的淡菜乾了。這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對原材料要求較高。
個大體黃的野生淡菜乾和普通的淡菜乾吃起來簡直有天壤之別。有了淡菜乾的加入,一碗普通的冬瓜湯、絲瓜湯,都能有了鮮美的口感。
8.蝦幹
蝦幹似乎到處都有,但是寧波這裡的蝦幹過去都是遵循古法烤制而成,用的是對蝦、或活皮蝦,要在大缸邊守上幾天幾夜,然後成對首尾相接地套好,好看又好吃。
寧波人冬季裡家家戶戶會做的三鮮湯裡,少不了放幾個蝦幹提提鮮。
怎麼樣?這些特別時候在寒冬裡享用的海鮮乾貨你都吃過嗎?你有哪些冬季美食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嗎?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