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都推薦的杭城早餐店!明早去吃吧!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15-08-29 15:12

在上城區的大街小巷裡,有著這麼一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早餐店,但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很多優質餐廳,有的還上了紅極一時的「舌尖上的中國」!此等美味就是起的比雞早也要去吃!

1.菊英麵店

推薦搭配:拌麵(一碗真的夠了)

地址:上城區中河南路12號(六部橋車站)

「滋啦」一聲,一勺熱油倒在面上,老客心裡有了數,這拌麵的靈魂算是在了。這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麵店,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就很喜歡。

青磚黛瓦,獨門獨戶。廚房就這麼敞開著,開火的聲音,揮勺的聲音,熱油的聲音,面的香味,蔬菜的香味,一股腦兒冒出來,讓外面排長隊的人都撩的心動起來,好想快點吃到!

因為是早餐,所以就沒有點各種材料豐富的拌川,簡單地點了一份拌麵。小編一直覺得,越簡單的食物越不容易做好。就像拌麵,涼點就結塊了,拌不均勻鹹淡就不相宜。

這家店的面都是生面直接下鍋,憑多年的感覺控制好時間,撈起麵條。焯水的時間直接影響面的軟硬度和嚼勁,這樣的細面能做到Q彈不黏牙實在是個不容易的活。以及當你吃到荷包蛋伴著油渣時,都會想激動的跳起來!

2.吳山小吃

推薦搭配:豆漿+油條+煎餃

地址:杭州上城區吳山路(銀泰後面)

雖然這家小吃店隱藏在湖濱銀泰後面的小巷子裡,但人氣絕對比得上銀泰裡面那些高逼格的餐廳~買根油條還要排上老長的隊,如果不是周末,小編哪會這麼耐著性子伸長脖子等著自己的食物。點完單,約莫50來歲的阿姨朝一個小窗口嗲嗲地喊了一聲,「妹妹啊,來碗鹹豆漿~」哎呦,早餐還沒吃,人倒是先酥軟了一半。

撲鼻而來的香氣讓另一半身體也快速酥軟了,真想不到一碗豆漿裡還有這麼大的乾坤,豆漿是現磨後再蒸,配上蝦皮,油條段兒,蔥花,再淋上一小勺醬油,濃鬱的口感,很暖胃。

油條嘛,排那麼長隊值了!炸的火候控制的剛剛好,不生不焦,咬起來有韌勁。最喜歡的是這盤煎餃,底部煎的金黃,泛著油滋滋的光澤,肉餡很新鮮,還有些許的湯汁裹著,小編三下兩下就沒了。。。

3.小攤裡的絕味蔥包檜

推薦搭配:2個蔥包檜兒(一個甜醬一個辣醬)

地址:上城區東坡路小弄堂裡(靠近衣之家)

蔥包檜兒應該算是杭州人再熟悉不過的早餐了,但是因為費工夫又賣不了好價錢,做的人越來越少,要想吃上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東坡路上的幾個小弄堂裡還有幾個做蔥包檜兒的小攤,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做出來的也全是兒時的味道。

一份蔥包檜兒量並不大,當早餐可以買上兩個~(一個吃一個還能用來暖手)烤的扁扁的油條外裹了一層非常薄脆的麵皮,光是香味就已經讓肚子裡的饞蟲開始流口水。大口咬下去,外皮立刻崩解為很多小碎片,瀰漫出熱騰騰的鹹香。再往裡探探,甜麵醬開始溢出來,夾著蔥香味。光吃蔥包檜兒會有點幹,就著醬剛剛好。

4.百家雞味館(官巷口店)

推薦搭配:雞粥+生煎包

地址:上城區中山中路308號(解放路口)

看到友人在朋友圈拿繩命在推薦,立馬屁顛屁顛地去點讚再諂媚地問在哪兒吃的。雖然離的有點遠,但是!好不容易碰到好吃的怎麼能因為這麼點距離就輕易放棄呢!想來雞粥和生煎也一定是被小編感動了,才會用這麼好的味道來犒勞我。

裹著芝麻和小蔥花的生煎真的長的太美了!味道也真的非常贊,蘸點醋和辣醬,一口咬開。湯汁在嘴裡爆開,浸潤了肉香,空了一夜的胃,被安撫地很踏實。雞粥簡直是業界良心,這樣一大碗才2元!混著醬油攪開以後,略帶鹹味的稠稠的粥,口感很好。這樣的一頓早餐,平價且實在,很滿足~

5.趙寶美點心店

推薦搭配:小餛飩+煎包

地址:上城區大學路社區門口

大學路上的寶美點心店一直都是杭州人的香餑餑,每天早上隊伍長的都有點誇張。為了一口好吃的煎包,大家也真的是蠻拼的!更讓小編驚訝的是,好多人都是一次買三四十個,必須一籠接一籠才能滿足這麼大的需求(不過這樣就根本不用擔心吃不到新鮮出爐的煎包啦~)

小編胃口很小很文靜,所以就隨便點了10個煎包和一碗小餛飩。煎包底部金黃,軟硬度剛好,很酥脆也不會過分油膩。肉餡很鮮,雖然沒有很多,但恰好小編就是個更喜歡吃外皮的另類物種,這樣一口一個,越吃反倒胃口越好。再來點鹹鹹的餛飩湯和mini小餛飩,整個早晨都因此美好了起來~

6.五芳齋

推薦搭配:大肉粽+紅棗豆漿

地址:上城區南宋御街和高銀街交叉口

五芳齋的粽子倒是吃的不少,不過都是超市買了直接拿回家煮。某個周末早上尋覓早餐店時偶遇五芳齋門店,果斷推門進去吃。非常乾淨的店面,粽香四溢,聞著食慾就來了~小編只喜歡吃鹹粽子,還是肉食動物,點的必然是大肉粽啦~香軟的糯米,發出穀物特有的清香,一大塊鮮肉安靜地躺在裡面,第一口就吃到真是太開心了!

五芳齋不愧是老字號,粽子味道做的很穩定,料也很足~另外意外地發現五芳齋竟然出了紅棗豆漿,口感很香醇,棗味很濃,紅棗和豆漿都是女孩子的聖物,早餐喝一杯是很不錯的選擇。

7.南方迷宗大包

推薦搭配:一個肉包一個油包

地址:上城區郵電路82號杭州酒家

在小編心裡,就算是早餐裡最普通的包子,也有排行第一的包子女神~南方迷宗大包,杭州人應該都很熟悉,90年代簡直可以用風靡來形容。很多人認為包子就應該在時間很匆忙的時候買上兩個邊走邊快速解決,不過這條法則千萬別用在南方迷宗大包上,因為隊伍實在太長了~~這樣的美味包子,倒是值得周末去悠閒地排隊買上兩個。

南方迷宗大包的包子一共就兩種,肉包和油包。外皮都非常鬆軟,油包一咬下去,滿滿的豆沙餡兒溢了出來,還有瓜子仁兒和桂花的香味,對於愛甜食的姑娘們來說,早餐有這樣的「中式甜點」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肉包則調的鹹淡剛好,出肉非常新鮮,(既然減肥已經無望了),那就把泛著油花兒的肉汁也全部喝下去吧!

那感覺,就像和女神來了個大擁抱!

據上城發布

1440832341000

相關焦點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抵達貴州黎平的第二天早上,當地朋友說「今天咱們不吃酒店的自助早餐,到了黎平,帶你們嘗嘗侗鄉特色的早餐」,於是他帶著我們來到一個看起來並不出眾卻人氣很旺的小店——黎平米粉。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舌尖上的中國》杭州麵店要拆遷拒200萬賣招牌
    這幾天,杭州菊英麵店的老闆顏寶福心情有點複雜。激動是佔大部分的。因為前段時間,他聽說,老房子終於有望列入舊城改建項目了。也許大部分菊英麵店的粉絲都不知道,顏寶福一家就住在麵店樓上的閣樓裡,一住就是26年,汛期愁漏水、積水,更要命的是沒有衛生間,到現在還是每天倒痰盂。
  • 舌尖上的早餐:一方水土一方味
    一日之計在於晨,在 「民以食為天」的傳統中國,早餐也是從古到今的一種文化載體。所謂一方水土養著一方人,南方的細緻柔婉,北方的豪邁慷慨,其實在早餐文化上就已盡顯無遺。早餐,是一天新的靈感,它用別樣的儀式感,消除了我們昨日的疲乏,還我們一股出世的清新。如皋地處長江中下遊,是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花木盆景之都和世界長壽養生福地。
  • 《早餐中國》: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因為我們當時最喜歡說:「走,去服務街嗦碗粉。」小時候大人也曾經教導我說,不是小口小口地「吃」粉,而是一滑溜地「嗦」粉。反正當時我沒有學會,還覺得湯汁特別燙嘴。不過現在,我也能好好地嗦粉了,算是一個挺自得的進步。我覺得開早餐的老闆都挺辛苦的,他們常常4,5點就要起來置辦原材料,更早的是半夜就要起來和面。有老闆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每天多睡一會兒。
  • 杭州最美味的早餐店大盤點,《舌尖上的中國》都來過這裡
    山美水美的杭州絕對是國內旅遊的絕佳城市,作為旅遊城市杭州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今天我們來聊聊杭州的早餐。杭州有個詞叫做:「落胃」,就是說早餐的最高境界吃完了讓人從胃到身心都覺得舒服。想要達到「落胃」那必須得跟著老杭州人的腳步一起去尋找十幾年不變的味道。
  • 杭城十大特色年糕料理推薦!吃了年年高!
    梭子蟹配年糕,雖然在杭城很多餐館都有這道菜,但弄堂裡的這個肯定是大家最不陌生、最推薦的一道~對,就是那道僅售19元的菜品!想想,19元竟然能買到一整隻厚實有肉感的梭子蟹,自然,這道年糕就成了小編每次去弄堂裡必點的菜品。
  • 最有名的中國美味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了兩次
    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流行好幾年了,我相信每個美食家都看過這個節目,一個關於中國食物的紀錄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每一集都是視覺和語言的碰撞,三分鐘的舞臺表演,十年的工作,那些在節目中呈現的美味,都是經過無數人的精心挑選,品嘗,文案,拍攝等,終於呈現在人們面前。
  • 《舌尖》裡誇上天的麵館,本地人怎麼評價?
    如果你看過《舌尖 2》就會知道,其實南方如杭州,也對吃麵這件事很執著。171717 17「 舌尖上的杭幫面,不是只有菊英哦」▼要不是當年《舌尖 2》,可能很多外地人還不知道菊英麵店的大名。如今這家舌尖上的麵店每天還沒到中午,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假期裡,阿布就有一個朋友來杭州玩,第一個指名要吃《舌尖 2》裡的菊英,死活要去排隊 ……結果嘛,點了一碗片兒川和拌川。才吃了兩口臉上的興奮勁兒就過去了:拌川有點油膩,片兒川吃起來也很一般。杭州的面都這樣嘛?
  • 中國的早餐店滿大街都是,而為何美國的街道上卻找不到早餐店呢?
    中國的早餐店滿大街都是,而為何美國的街道上卻找不到早餐店呢?早餐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在我國,只要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早上出門就會看到許多各式各樣的早餐店,對於不同的地區,早餐的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 黎平有家米粉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碗9塊錢,遊客:太實在了
    我剛到黔東南,當地的朋友就說,來到我們這裡不要吃酒店的早餐,黎平最好吃的早餐在小店裡,然後一大早就帶著我來到了黎陽中路的金湯石鍋宴,店鋪的名字聽著很氣派,其實真的很小,最多而已容納十多個人。小店裡一大早就很多食客,老闆也忙得不亦樂乎,小店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獎牌,2012年的時候,舌尖上的中國當時來拍攝黎平米粉,就是在這裡,在黎平,大家的早晨一般都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的,在當地有一個這樣的說法,黎平人一天三頓吃米粉也不會煩。
  • 廣州,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店
    惠食佳(啫八店)惠食佳的環境沒的說,惠食佳的特別全部在「啫」上,所以啫啫煲是必須要嘗嘗的,還有煲仔飯,也是必點之一。不怎麼起眼的店,卻是米其林推薦餐廳,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冰冰甜甜的雪糕帶著絲絲桂花和枸杞的香甜,配上脆脆的玄米粒和烘烤的又香又脆的白芝麻,這種玄妙的搭配讓人太驚豔!!好吃到爆!!真的是吃出了雪糕界的一片新天地!!鐵板蠔烙是至今為止吃過最奢華的,裡面包含了好幾種海鮮,煲仔飯不是不要錯過,最後的冰激凌是薑汁撞奶冰激凌,口感清奇。#啫通菜梗# 這個菜非常的入味~超好吃~!
  • 它是中國有名的早餐,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兩次,網友:原因不接受
    它是中國有名的早餐,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兩次,網友:原因不接受。大家肯定很好奇它是什麼吧?也一定非常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一次不夠,還要來挑戰第二次?小編也跟大家一樣的好奇呢,那接下來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
  • 石花膏、土筍凍、面線糊等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要說泉州的街邊小吃,那真是多的要數大半天,每一種幾乎都讓人愛不釋手。
  • 曾上《舌尖3》,走進杭城深夜食堂:人間百味,不過胡辣湯一碗!
    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其中有一期講到了陳雷家的店。短短35秒的鏡頭,一度讓這個仿佛為了慰藉老鄉們胃存在的小店,成了杭州人打卡的新風尚。陳雷家的店,生意好了之後,也從宵夜早餐,做成了24小時營業。那年春節,陳先生回江蘇過年,看到了舌尖,從一晃而過的畫面中一下子認出了這是家門口的店。沒想到小鋪子暗藏大乾坤,大年初七回杭州後,陳先生急吼吼來打卡。一等就到了正月十五,「我每天路過瞧瞧,一直沒看到他們開門。」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qz.fjsen.com 2013-04-10 07:48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一些熱心讀者想起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網上徵集各地美食,便紛紛向央視攝製組推薦土筍凍、潤餅菜等泉州小吃,希望家鄉美食能有機會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拍攝。
  • 吃遍中國100家早餐店,最好吃的是……
    最近有一部由海峽衛視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美食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席捲了不少網友的「家鄉胃」,每一幀都能把人饞到口水漣漣,它就是《早餐中國》。不過和《舌尖1》《風味人間》相比,這部據說是百集美食紀錄片(你沒看錯,真的是100集)看上去有點「不太正經」。
  • 樂山牛華鎮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3》推薦
    攪著攪著恍若隔世,眾多童年記憶浮上腦海……周末無事,正好老婆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再加上朋友推薦,便準備今天下午去牛華鎮吃點推薦的美食等了半小時前面還有很多人,雷四孃做得算是相當快了,基本一分鐘就一個,但大家基本都是五個十個的買,我們就又去對面買了個「攪攪兒糖」,攪著攪著腦袋裡思緒萬千。「爸爸,爸爸。」女兒的叫聲把我拉了回來。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2月21日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