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有家米粉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碗9塊錢,遊客:太實在了

2020-12-25 雁行江湖

一直都很喜歡黔東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和獨具風情的自然風光,吸引我一次前來,很多遊客好奇的是,來到黔東南旅遊,這裡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呢?今天我們來到黔東南黎平,就從清晨的一碗黎平米粉開始吧。

我剛到黔東南,當地的朋友就說,來到我們這裡不要吃酒店的早餐,黎平最好吃的早餐在小店裡,然後一大早就帶著我來到了黎陽中路的金湯石鍋宴,店鋪的名字聽著很氣派,其實真的很小,最多而已容納十多個人。

小店裡一大早就很多食客,老闆也忙得不亦樂乎,小店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獎牌,2012年的時候,舌尖上的中國當時來拍攝黎平米粉,就是在這裡,在黎平,大家的早晨一般都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的,在當地有一個這樣的說法,黎平人一天三頓吃米粉也不會煩。

我來的這家小店,在當地特別有名,很多人會特意跑來這裡,就為了吃一碗粉,看著老闆娘嫻熟的動作,據說一天最多的時候,可以賣出去2000多碗。

不得不感嘆,黎平米粉也太好吃了,皮薄軟滑、入口Q彈筋道,黎平米粉製作手法都是純手工為主,先將大米浸泡後磨成漿,舀漿、上籠,米漿在沸水中用旺火蒸熟,晾涼,手工切成片狀。看起來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入味。

在黎平,還有一道小吃很有名,那就是這裡的油茶,米粉配油茶,是當地人最喜歡的早餐。

黎平米粉全部明碼標價,雖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價格一直都很實惠,紅燒肉粉面8塊錢,牛肉米粉9塊錢一碗,如果一碗粉不過癮,還可以加上各種配料,酥肉4元,加蛋和豆腐2元,加豬腳10元,每一樣配料量都很大。

看看加的豆腐,單要豆腐的話,只要一塊錢,味美料足,吃起來特別過癮,店裡還有很多家常小菜,都是免費的,真的覺得黎平人特別實在。我要了一灣牛肉粉,加上豆腐和豬腳是21塊,這麼好吃的米粉,在很多地方基本都要五十元左右了。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旅途中的風景固然是吸引我們前來這裡地方旅遊的原因,舌尖上的美味卻在旅途中影響著我們對一個地方的印象,因為黎平的這碗米粉,我對這個黔東南的小縣城充滿了好感。

相關焦點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
  • 石花膏、土筍凍、面線糊等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
  • 舌尖上的汕頭:24小時!
    第二是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他在一節目上這麼說那我就急了呀。這過年是一定要去潮汕了。潮汕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也各具特色。有蠔烙、牛肉丸、菜脯煎蛋、豬腸脹糯米、腸粉……這些美食令人垂涎欲滴。飄香小食門面不大,但卻門庭若市,會有不少當地人過來聚餐。位置需要自己找,可以拼桌。但是因為食客實在太多,很多時候店員都會顧不過來,所以就不要指望這裡有多好的服務態度了。我們點了一份小吃拼盤(也就是各種粿)、蠔烙和薄殼。
  • 吃遍中國100家早餐店,最好吃的是……
    不過和《舌尖1》《風味人間》相比,這部據說是百集美食紀錄片(你沒看錯,真的是100集)看上去有點「不太正經」。因為它實在是太接地氣了。但從這些你我都熟稔的家鄉話裡,仿佛能看到自己拖拉著涼鞋去村口早餐店,和店老闆問聲好,說今天照舊的場景。被「人間餓爸「陳曉卿」的舌尖盛宴款待了多次的我們,偶爾來一頓閒適親切的小菜也未嘗不可。更重要的是,一旦嘗過,就會發現根!本!看!不!夠!
  • 尋味|再來一碗福壽米粉
    選用甘醇井水和優質大米,是古早以來這裡的米粉優異於其他地方的緣由。  福壽人製造了美味的湖頭米粉,福壽李的米粉成就了一代代辛勤的福壽人。  為了舌尖上這份原生態的正宗古早味,福壽李的米粉製作師傅往往披星戴月,凌晨就得起床。當食客們還在酣夢美味時,師傅們已經忙乎起來了。
  • 這家米粉店厲害了,米粉賣3塊一碗,生意好得不得了,如何盈利?
    一場成功的活動除了可以在期間吸引大量顧客來消費之外,還能達到鎖定顧客長期來店消費。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米粉店老闆把價值八塊錢的米粉賣做三塊錢,生意好到爆,不但不虧錢,還讓收入翻了好幾倍。【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是一位80後的美女,這位美女今年34歲,姓張,經營著一家米粉店,生意非常好。小張老家是農村的,自己也沒讀過什麼書,十幾歲就到廣州打工去了。人家年輕小姑娘去外地打工,多少都會談個男朋友什麼的。但是小張就不一樣,打工十幾年,愣是沒談過一次戀愛。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2月21日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
  • 《舌尖上的中國2》將於下月底播出 盤點荊州著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2》將於下月底播出 盤點荊州著名小吃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荊州新聞網綜合 時間:2014-01-17 11:55   由央視紀錄頻道主辦的「最愛舌尖·飛虹珠江」——《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主創見面會,昨天在廣州舉行,現場首次播放了片花和劇情故事短片
  • 重慶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小麵館,每天食客爆棚,用板凳當桌子
    重慶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碗熱乎乎的小面開始的,重慶最初的小面一般是指素麵,但現在約定俗成成了人們對重慶所有麵條的統稱,包括豌雜、牛肉、肥腸等各種澆頭的麵條,是重慶最平民的一種美食之一。重慶好吃的小面實在太多家了,這家麵館在花園新村,靠近龍山中學附近,雖然開著不怎麼起眼,但卻是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小麵館,已經開了十多年了,在沒上舌尖之前都已經很出名,上了舌尖之後更是人氣爆棚,每天早上早早就很多人過來排隊吃。看到了這一碗碗打好的調料了嗎?這家店的人氣火爆程度無需我多說了吧!
  • 舌尖上的越南:一碗PHO的正確打開方式
    為了尋找一碗純正的越南粉,越南裔加拿大餐館主人David Huynh以一顆虔誠的心開啟了令人食指大動的尋味之旅。David在多倫多經營一家不提供菜單的地下酒吧,他的父母在越戰期間從胡志明市移民到多倫多,越南南部的美味伴隨著他的童年記憶,而他也對那片土地上的風物充滿好奇。為了尋找一碗理想的越南粉,David花了一個月從北往南並途經中部地區,希望將這一口最傳統的越南風味帶回多倫多。
  • 《肆式青春》有些傳承與回憶,也許只是一碗小小的米粉!
    故事發生在中國的三個城市北京、廣州、上海,分別講述了三個截然不同卻都有關於青春的小故事! 於是故事拉開了序幕,而整個故事的主題居然是圍繞著一碗湖南米粉展開的,這大概是不少網友詬病的地方,也有人調侃這一部其實更像是舌尖上的中國,但是我卻和大部分人的觀點不太一樣
  • 南充舌尖上的美食
    南充舌尖上的美食   大美南充,群英薈萃  9月27日上午  第九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  暨百名社長總編南充行全媒體採風活動開幕  就從南充人的早餐  喝「一碗粉」開始吧  ......
  • 曾上《舌尖3》,走進杭城深夜食堂:人間百味,不過胡辣湯一碗!
    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其中有一期講到了陳雷家的店。短短35秒的鏡頭,一度讓這個仿佛為了慰藉老鄉們胃存在的小店,成了杭州人打卡的新風尚。陳雷家的店,生意好了之後,也從宵夜早餐,做成了24小時營業。陳先生不知道點什麼外賣,索性拐到了馬路對面的店裡,他說半個月沒來過了。一碗胡辣湯、一根烤腸、兩個水煎包,在杭州定居十多年的江蘇人,胃被河南美食俘獲。陳先生說之前留心到這家店,是因為名字,「逍遙很有意思,只是一開始他們家白天不開門的。」
  • 廣州,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店
    惠食佳(啫八店)惠食佳的環境沒的說,惠食佳的特別全部在「啫」上,所以啫啫煲是必須要嘗嘗的,還有煲仔飯,也是必點之一。不怎麼起眼的店,卻是米其林推薦餐廳,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田雞肉比較有嚼勁。果然是超級的 nice!黃鱔煲仔飯,米飯粒粒分明,飯焦帶著盈盈油光但口感不顯油膩,吃一口滿口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吃!很地道的廣式口味。隆重的介紹一下桂花杞子雪糕!冰冰甜甜的雪糕帶著絲絲桂花和枸杞的香甜,配上脆脆的玄米粒和烘烤的又香又脆的白芝麻,這種玄妙的搭配讓人太驚豔!!好吃到爆!!
  • 一碗麵半碗都是肉,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卻依然不火
    一碗麵半碗都是肉,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卻依然不火中國有很多的美食,很多外國人來中國就是為了品嘗中國的美食,品嘗過中國美食的外國人也都是讚不絕口的。中國其實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是不出名的,只有當地人才知道,所以很多中國人現在旅遊的時候都會去吃一些小吃,因為只有小吃才能代表這個地方的特色。大家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嗎?為了大家的身體著想,夜深人靜的時候千萬不要看,不然會深深吸引著你的味蕾。《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美食節目,裡面介紹了很多中國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特色美食,看得人口水直流,也是一檔深受人們喜愛的美食節目。
  • 單憑一碗6塊錢的重慶小面就發家致富,門店上百家,還曾上過央視
    中國的美食非常龐大,也是博大精深,不少的中國美食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還特別出名。在中國無論你去到哪一個地方哪一個城市都有當地非常有特色的傳統美食,南方和北方的飲食文化不同出品的美食當然也是有所不同。重慶的美味也是非常不錯,很多旅遊來過重慶都表示下次會再來,看來這個城市真的給人一種美食之城的感覺。重慶也有一句話就是重慶人的一日三餐總離不開一碗小面,小面不是因為小而出名,而是因為做法簡單而且又好吃才得以成名的。重慶人對麵食也是非常喜歡,在重慶隨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麵館有很多,口味也是跟北方吃的雜醬面都不一樣。
  • 舌尖上的郴州!二十個「吃貨」推薦了二十碗郴州米粉,有走入你胃裡...
    以魚粉聞名的郴州,在吃粉這件事上,並不像長沙、常德那般有很深的執念。棲鳳渡的魚粉、白露塘的殺豬粉,安仁的燙皮,永興的紅米粉,宜章的豬腳粉,資興唐洞粉……群山阻隔的郴州,米粉各不相同。米粉煮的時間剛剛好,不軟不硬,柔韌有餘,澆上滾燙的羊肉湯,嗍一口粉,吃一口白切羊肉,渾身發熱。特別是冬天夜裡加完班來一碗熱氣騰騰羊肉粉,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慰藉。
  • 「舌尖上的中國」都推薦的杭城早餐店!明早去吃吧!
    在上城區的大街小巷裡,有著這麼一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早餐店,但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很多優質餐廳,有的還上了紅極一時的「舌尖上的中國」!此等美味就是起的比雞早也要去吃!1.菊英麵店推薦搭配:拌麵(一碗真的夠了)地址:上城區中河南路12號(六部橋車站)「滋啦」一聲,一勺熱油倒在面上,老客心裡有了數,這拌麵的靈魂算是在了。這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麵店,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就很喜歡。
  • 在北京吃了十年桂林米粉,到桂林才發現都是假的
    蘭州拉麵,桂林米粉,沙縣小吃,重慶麻辣燙,這是街頭美食的四大天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動加盟、全球連鎖。這些餐飲巨無霸裡,你永遠不會知道001號店在哪裡。龜苓膏、雙皮奶、煲仔飯已成為北京桂林米粉的標配。我甚至認為,沒有煲仔飯的米粉店,絕對不是正宗的桂林人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