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對光緒有養育之恩,為何最終卻鬧得水火不容?

2020-12-16 滿清遺史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大清朝第十位皇帝、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突然駕崩,讓人措手不及。留下的權力中空迫使皇室內部宗親在西暖閣召開了緊急會議,在會上,圍繞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展開了激烈討論,最終,由慈禧拍板:醇親王之子即日入承大統!就這樣,年僅4歲的光緒成為大清的第11位皇帝

在封建社會,能夠登上皇位是無上榮耀。按照常理,光緒是慈禧一手提攜,理應知恩圖報,況且,慈禧對光緒的養育之恩也是實情,可是誰也想不到,成年後的光緒竟然與慈禧鬧得水火不容、最終以悲劇落幕。那麼,究竟是光緒忘恩負義,還是慈禧得寸進尺呢?

幼年立威

慈禧之所以擁立光緒,既有政治上的考慮,也有親情上的關聯,因為光緒的生母是慈禧的胞妹,怎麼論起來,光緒也是「自家人」。但是,從光緒進宮那一刻起,慈禧就下重力度想讓光緒忘記曾經的親情。

按照《光緒朝東華錄》的記載,光緒是以「鹹豐之子」的名義繼承大統的,雖然被接進宮中撫養,但是,誰也無法保障他將來是否會孝順慈禧,因此,光緒剛一進宮,慈禧就恩威並用,在展開「去親情化」行動的同時,也希望在光緒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

她迅速更換了光緒的保姆和丫環,以切斷光緒與醇王府之間的來往,還特意挑選翁同龢為光緒的老師,將《二十四孝》、《孝經》等書作為教育的一個重點,從小就培養光緒的孝道。

除了教育,還有立威。《戊戌變法資料》中記載:

西太后待皇上疾聲厲色,稍不如意,即罰令長跪,甚至鞭撻。皇上見西太后如對獅虎,戰戰兢兢,每日跪而請安,不命之起,則不敢起

常年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光緒,能真正對慈禧心存敬意嗎?

成年打壓

清朝多大算是成年很不確切,因為在努爾哈赤時代12歲就被認為是成年了,遷都北京之後才有所推遲。不過,在經歷順治、康熙兩朝之後,14歲親政就成為大清一條鐵打的定律(順治6歲登基,14歲親政;康熙8歲登基,也是14歲親政)。可是到了同治時期,慈禧為了能夠繼續獨攬大權,竟然擅自將同治大婚、親政的年齡延遲到18歲。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到了光緒時就很難再恢復原狀,而大臣們也多是奉承之輩,已沒有吳可讀那樣的忠士站出來為光緒說話了

光緒勤奮好學,16歲時無論是學識、還是品德,連慈禧都很難挑出毛病。可即便如此,慈禧的「還政」依然是遙遙無期

1886年,也就是光緒十年,慈禧終於發話,要在次年為光緒舉行親政大典。一方面,實在沒法拖了;另一方面,她借著這個「權力轉移」的機會試探群臣的反應。早就領教了慈禧手段的大臣們哪敢懈怠,紛紛上書勸阻,醇親王奕譞、禮親王世鐸、包括翁同龢等人皆有上書,醇親王奕譞甚至懇請慈禧在光緒親政之後也須「隨時調護、遇事提撕」。

奕譞的上書給了慈禧一個靈感,她責成禮親王世鐸起草了一份《訓政細則》,從制度上確立了自己主宰大清的合法性。也是因為這個《細則》,光緒的親政毫無獨立性可言,他完全成了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任人擺布

已經明白「皇帝」含義的光緒,能對慈禧沒有意見嗎?

幹涉婚姻

慈禧和光緒的另外一個矛盾點還體現在光緒的婚姻上

為了全面控制和監督光緒,慈禧單方面做主將弟弟桂祥之女立為皇后,也就是以後的隆裕皇后;而對於光緒喜歡的珍妃姐妹,則竭力打壓。史書中記載,隆裕皇后長相十分一般,況且論輩分還是光緒的表親,因此,很不討光緒歡心。但光緒經常留宿珍妃宮中也會遭到慈禧的斥責

這樣的慈禧,光緒尊重得起來嗎?

醇親王陵園事件

除了這些原因,光緒與慈禧首次出現正面衝突是在醇親王去世之後。當時醇親王的陵園有一棵參天銀杏樹,有一位心懷叵測的風水官員告訴慈禧,那棵樹是「帝王之相」,任由在醇親王陵園茁壯成長,皇位就會在醇親王一脈中傳承。這犯了慈禧的忌諱,下令宗人府前往剷除。

可當時光緒畢竟是皇上,這等於是動了「太上皇」的墳,宗人府只好把慈禧的命令委婉地傳達到光緒耳朵裡,光緒當然不會同意。就這麼耗了些日子,當慈禧聽說銀杏樹還沒有剷除時勃然大怒,就親自帶人前往,最終將那棵樹連根毀去。光緒得知後急忙趕去,可為時已晚,《方家園雜詠二十首並紀事》中記載:

上連哭二十裡,至園,太后已去,樹身倒臥。樹根部被以石灰沃水灌之,乃慮其復生芽孽也。上無語,拭淚而歸。

也就是從這件事開始,兩人的矛盾開始公開化,已經沒有彌補的可能了

很多人都將慈禧對光緒的嚴苛管教歸咎於同治,認為正因為慈禧對同治的放縱,才讓同治英年早逝,才讓同治皇后阿魯特氏與慈禧形同陌路。同治是慈禧的親兒子,但是,對同治的教導卻是極大的失敗,因此,慈禧在光緒身上不得不採取截然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

我們不能否認這種觀點,但從光緒的成長過程來看,慈禧為的並不是要將光緒調教得多麼優秀,而是多麼「聽話」。讓其學習孝道、為其指婚皇后,這都是為了更好掌控光緒;而一再拖延光緒親政時間,也是慈禧迷戀權力的最生動體現。後來,當兩人矛盾不可調和時,慈禧乾脆一把撕去偽裝,將光緒變成了傀儡皇帝,從而徹底消除了光緒可能帶來的威脅。而光緒,則成為滿清歷史上最悲劇的一位皇帝

兩人之間也許談不上什麼親情,但是,慈禧確實養育了光緒,只不過,慈禧迷失在對權力的掌控中不可自拔,親手將這份「養育之恩」蹂躪得粉碎。她與光緒之間的對立,並不僅僅是因為政治,生活中的細小情節早就為二人的「反目」埋下隱患

相關焦點

  • 蒼穹之昴:光緒想見臨終的生父,慈禧不願意怎麼辦?一段對話解決
    在《蒼穹之昴》的演繹中,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病重,作為兒子的光緒皇帝自然想去探望,但此時的光緒皇帝已經成為慈禧太后的兒子,再加上她一直都在刻意抹掉光緒皇帝的親生父母影響。所以,光緒皇帝探望生父的想法一直未能實現。於是,一場切合時宜的好戲——「四郎探母」被安排到了慈禧太后的戲臺上!看完戲,慈禧太后和自己的近侍太監——春兒,有過一段隱射極為明顯的對話。
  • 珍妃開始很得光緒與慈禧的喜愛,為何最終慘死?其實並非因新政
    珍妃是清末歷史上除慈禧外最具傳奇色彩的後宮女人,在世人心中,她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正面形象,因幫助光緒變法維新而遭慈禧嫉恨以致最終慘死。然而真相卻並非如此簡單。 1889年,光緒大婚,慈禧太后為光緒選了一後兩嬪。
  • 慈禧非常聽這個女人的話,光緒和珍妃都受她的保護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清宮秘史》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因此,很難想像出慈禧會有怕的人,但想像是想像,在實際情況中慈禧確實有一個怕的人。慈禧最怕的一個人就是榮壽固倫公主,她是恭親王奕訢的長女。最重要的是,榮壽公主是清朝的最後一個公主。當時慈禧垂簾聽政的時候,恭親王奕訢的功勞很大,所以慈禧在之後才會對榮壽公主格外的照顧。
  • 慈禧為何在死前殺了光緒,原因是什麼?
    說起慈禧太后,大家應該並不會陌生。他是中國歷史當中自武則天只有又一位執掌大權的女人;她曾執掌了大清的政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她架空了同治皇帝,仗權欺壓光緒皇帝;擁立宣統皇帝。它不僅僅喜歡玩弄權術,而且還追求其個人的享受;不顧及民族的生存,將中國帶入了一個深淵當中。
  • 李蓮英罕見彩照:陰險之相,滿臉膿包,為何倍受慈禧信任寵愛?
    提到慈禧就會想到李蓮英,大家對李蓮英這個名字想必並不陌生,他可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大家只知道他名字卻很少能看到他的照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蓮英,他的彩色照片曝光後讓人不免有些疑惑,為何這樣陰險之相,滿臉膿包的人能深得慈禧的喜愛呢?
  • 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即使有了珍妃也不行,慈禧竟是罪魁禍首
    他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孫,其父為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其母為慈禧太后之胞妹婚葉赫那拉·婉貞。婉貞與醇親王婚後不久,就生下了奕譞的長子愛新覺羅·載瀚。母憑子貴,婉貞很快就在醇親王府中獲得了很高的地位,奕譞也更愛這個嫡福晉。可載瀚在兩周歲時,就過早地棄世。1875年,只有4歲的載湉本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然而隨著同治皇帝的駕崩,小載湉成為了大清帝國的接班人,即為光緒皇帝。
  • 清朝末年正值壯年的光緒,為何先慈禧一步去世?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對光緒的死因有了定論,那就是——砒霜中毒。1938年,安葬光緒的崇陵地宮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盜掘,光緒屍身也被翻來倒去搜尋陪葬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直到在1980年,國家對崇陵進行了保護性挖掘。鑑於光緒之死迷霧重重,科研人員對其屍體進行了檢驗。
  • 慈禧、光緒返京過新鄉!
    1994年版《封丘縣誌·大事記》: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同光緒皇帝自西安迴鑾。初五過黃河駐封丘辛店集。初六巳時到縣城,用茶點後赴延津。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和皇室成員倉皇出京,一路向西狂奔,從河北進入山西境內,最後逃往西安。
  • 光緒和慈禧相繼逝世,疑點之中何為真相,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光緒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皇帝於紫禁城中南海的瀛臺涵元殿駕崩。第二日未刻,慈禧太后亦於故官儀駕殿病逝。在兩日時間內,二人雙雙斃命。因為二人生前的恩恩怨怨,不得不讓人懷疑,莫非光緒帝之死還有什麼沒有解開的秘密?
  • 慈禧為何一定要殺光緒皇帝?是蓄謀已久還是絕地反殺?
    所以在她執政之後便把自己母家的一個後輩嫁給了光緒。明媒正娶從這一門進,終於全了她積壓在心底的遺憾。別人看來嫁自己家的人入主光緒正宮是為了監視,但是如果按照她那偏激樣兒,估計全心願這一理由應該也是成立的。雖然這麼做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但是也為她和光緒母子間不死不休的恩怨有添上了一筆。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 做慈禧翻譯   光緒憂鬱而英俊   兩位稚嫩的郡主,應該知道她們即將得到的這份工作,將是一個大時代對她們的召喚
  • 慈禧為何要在自己死的前一天毒死光緒,是她的意思還是別人幹的?
    1908年11月,大清帝國的統治者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前後離世,兩人的死亡時間僅隔了一天。按公開的說明,是光緒皇帝在前,慈禧太后在後,但事實上,未必。有人說,這是因為在戊戌年後,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矛盾極大,為了防止報復,慈禧太后這才在臨死前下令毒死光緒。不過,僅以兩人矛盾來解釋,似乎又有些過於簡單草率了。
  • 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第二個是大清帝國第一夫人:光緒的皇后。德齡對此的記錄是:笑容可掬,和藹可親,身材好,體態美,就是長得不夠靚麗。相見禮儀就是握手。六點左右,終於見到僱主:慈禧太后。這個當時帝國的頭號重量級人物給德齡的第一印象就是:華貴,和藹。慈禧身上有一款漁網狀的披肩,綴有三千五百粒明珠,這位小姑娘不可能當時就數老太太披肩上的珠子,如果這樣,面試就砸了,估計是人云亦云地記錄下來的。
  •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為了更好的把握朝政,慈禧太后想了一個辦法,讓自己家族生的孩子來當下一任皇帝,便選擇了醇親王的次子載恬來繼承皇帝位,年僅4歲的載恬便成為了後來的光緒皇帝。4歲就登基,到長大,光緒皇帝都沒有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雖然光緒帝本身是一個兢兢業業的皇帝,但是,大清朝早就衰敗,並沒有太多的拯救餘地,光緒皇帝最終,只能鬱鬱寡歡,被慈禧太后壓在身下。
  • 光緒為什麼不殺慈禧?不是不敢殺,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光緒帝聽過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的提議後,決定變法維新,先從學習西方技術開始,光緒皇帝不可能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幹這麼大的事情不和慈禧商量,於是就告訴了慈禧,起初慈禧是支持的,並沒有持反對意見,那最後慈禧為何又殺了維新人士,還要將光緒皇帝關起來呢?
  • 晚清外國人的回憶錄有哪些虛假內容?光緒被勒死,慈禧被槍殺!
    關於巴克斯與慈禧的相識,巴克斯說,首先是自己的英俊的外表吸引了慈禧。大約是1902年的一天,慈禧在會見外賓時,被29歲的英國帥哥迷住。從此,67歲的慈禧與作者秘密交往長達6年。巴克斯在書中坦承,是自己深受慈禧寵愛。其中有一段赤裸的描寫,「我,區區在下,得到太后數不清的眷顧。
  • 光緒入繼大統,卻只是慈禧的玩具,大婚之日熱鬧婚事變成清冷洞房
    經過反覆權衡,西太后慈禧決定選奕譞的長子,當時只有4歲的載湉入繼大統:載湉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和同治皇帝屬於同輩,西太后慈禧依舊是皇太后;光緒皇帝的母親葉赫那拉氏是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也是西太后慈禧的親妹妹;西太后慈禧知道年幼的光緒生性懦弱,便於控制。
  • 給光緒當「親爸爸」的慈禧,與清朝最後5位皇帝的關係有多複雜
    而慈禧出生於葉赫那拉氏,是滿族大姓之一。屬於正藍旗,在八旗中排行倒數第二,算是地位比較低下的旗幟。慈禧出生於沒落家族,1852年入宮,由此正式開始自己清宮之旅。而她與5位皇帝的糾葛就此拉開序幕。至此,慈禧完全掌握朝野,成為清帝國實際話事人。慈禧作為光緒的姨媽、姑母,由於繼承不正,光緒不是同治皇帝的兒子,而是侄子,是在慈禧努力下被扶持成為皇帝,朝野中有不少人在私底下暗自商議。思前想後,慈禧決定她要保住光緒,讓光緒完全成為自己的傀儡。除了運用多種狠辣的手段保持皇位以外,她讓光緒叫自己為「親爸爸」。
  • 慈禧將光緒囚禁之後,光緒每日每夜都在幹這件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光緒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悲劇的色彩,鹹豐皇帝覺得光緒年少無知,所以安排了一些重臣來輔佐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慈禧的鐵血手腕讓一切都落空了。大清王朝的命脈一下子掌握在了慈禧手中,光緒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淪為傀儡。從戊戌變法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慈禧察覺到光緒的反動心理,最終將其關押在了瀛臺中。
  • 生育與養育之恩,該怎麼抉擇
    人生來有父母,人生在世,也是為了生命的傳承。生命的傳承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正常人一生應該經歷的階段。生育子嗣,胎母十月煎熬。養兒育女,把最好的都給他。為自己的兒女流血流汗,在所不辭。那麼生育之恩跟養育之恩之間是否存在著矛盾呢?看《扶搖》,為你演繹一段愛恨情仇引起的情感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