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誇出好孩子

2020-09-03 嘀嘀心理

大家都懂得誇孩子的好處,但如果誇得不好,孩子要麼不領情,要麼越誇越依賴,甚至滋長「驕傲」。那麼,到底怎樣誇才能出效果呢?「1334」原則教你如何誇出優秀的孩子——

「1」是一個前提

  認識孩子,認知孩子,懂孩子。愛孩子就要懂孩子,誇孩子就要先認知孩子,要實事求是地認知孩子,過高、過低地估計孩子的實力,都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智力、能力、習慣、性格、優點、特長、缺點、弱項等,這些是有效誇孩子的基礎。不能把誇孩子當成監督孩子、管理孩子、奴役孩子的工具。

「3」是三大原則

  A.誇具體不誇全部。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幫助媽媽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採烈地誇他「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B.誇努力不誇聰明。「你真聰明」,這是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會變得 「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迴避態度,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這就是家長說的「一誇就驕傲」「一誇就翹尾巴」的原因。

  C.誇事實不誇人格。「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個大帽子,對他反而是一種壓力。

「3」是三大竅門

  A.留心孩子的努力。為了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要真正做到「誇具體」「誇努力」,就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當你在總結孩子的成績的時候,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如果沒有看見,可以用心聽孩子說,然後再予以肯定。

  B.誇孩子別嫌「囉嗦」。「你真棒」是家長最省心、最隨便、最廉價的第一反應,當然也是最沒有效果的無用功。所以當了解了「誇具體」原則時,家長很難適應,不知道除了「你真棒」之外還能說些什麼。這時,一定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這會引起孩子的共鳴,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C.把誇獎當「預防針」。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牴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4」是四個步驟

  A.陳述事實。就是把孩子做的事情重複陳述一遍,這是對孩子付出的認同和肯定。

  B.確認事實的可貴性,提升到一個品行塑造的高度。

  C.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很開心、很高興,因為孩子成長的動因之一是「愉悅父母」。

  D.鼓勵,相信繼續努力,為孩子指明方向。

舉例:回到家裡,孩子給你拿拖鞋了,就可以這樣套「公式」:「寶貝,今天回到家裡,你給媽媽拿拖鞋了,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媽媽心裡可高興了,媽媽相信你以後也會經常這樣做的」,然後再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親吻。孩子就記住了,以後還得給你拿拖鞋,堅持21天就習慣了。

  表揚使人堅持,批評使人停止。生活在誇獎、表揚中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而一個自信孩子的未來才會是成功的!

相關焦點

  • 父母快看,孩子應該怎麼誇?誇出好孩子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從小被誇大的孩子長大後沒出息的也不在少數。孩子應該什麼時候誇呢?怎樣誇孩子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誇孩子最佳的時機,就是當時怎麼誇,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呢?努力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聰明,而聰明,只能代表現在的某種能力很棒。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我們要誇他,是他堅持努力的結果,努力也讓他越來越聰明。而不是說:他真聰明,考得不錯。誇事實不誇人格比如,孩子主動把桌子收拾乾淨了,可以誇他:你真是媽媽的好幫手,懂得給媽媽分擔了,媽媽很開心!而不是說:好孩子或者你真棒!
  • 別老是「你真棒」,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你會怎樣誇孩子?是不是當孩子會喊爸爸媽媽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孩子會走路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寶寶學會自己拿東西吃了,一句「寶寶你真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帶給家長很多成長的驚喜。為了讓這種驚喜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也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們都會選擇用誇讚的方式來激勵引導孩子。可在誇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敷衍地用「你真棒」來誇讚孩子。
  • 別老是「你真棒」,一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你會怎樣誇孩子?是不是當孩子會喊爸爸媽媽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孩子會走路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寶寶學會自己拿東西吃了,一句「寶寶你真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帶給家長很多成長的驚喜。為了讓這種驚喜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也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們都會選擇用誇讚的方式來激勵引導孩子。
  • 怎樣誇孩子 能讓孩子變優秀
    你一定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孩子越誇越聽話,越誇越聰明,那麼怎樣誇孩子才是正確的呢,誇孩子可不是盲目的誇,隨便的誇,要誇的到位,誇到當處,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應該怎樣誇自己的孩子,以及不能誇孩子的錯誤方式!
  • 教你誇孩子誇到點子上,記住,這樣誇孩子效果好
    教你誇孩子誇到點子上!記住,這樣誇孩子效果最好1、誇具體的細節。不要天天說「你真棒&34;真好」明確的告訴孩子具體的優點,「你團結同學,真棒!」「寶貝今天知道幫助媽媽幹家務了,真好!」讓孩子知道哪裡做的好,強化他的行為,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做,不應該做什麼。
  • 怎樣培養出一個好孩子,單純的誇讚嗎,德魯大叔說教育
    在教育領域中,對於孩子的教育態度眾說紛紜,有人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人說孩子是一定要去稱讚和不斷的鼓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好孩子的標準又是什麼?那結果一定是價值觀的樹立及引導過程,而教育的成果也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的方法也不是單一的,我們總說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深入思考時,更應於在孩子不同的階段介入不一樣的教育方法,是嗎?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如果誇得不對,也容易「誇殘」
    一直備受家長推崇的,其中就有一種鼓勵式教育,就是多誇孩子。但是究竟該怎麼誇呢?不能一天到晚誇孩子「你真棒」?於是,很多教育專家開始告訴你誇的方法,媒體平臺也在宣傳怎麼誇。但是結合實際好不好用呢?我從自身養娃的試錯中,給你帶來一些參考,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誇獎孩子,誇出孩子的自信
    誇獎孩子,誇出孩子的自信時間過得真快,想想已很長時間沒有到堂姐那裡了,好多天沒有見面了他接過我出的題目認真地做了起來,嗯,不錯,一會兒就做完了。我看完他做的答案,為了提高他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我有意多誇了他幾句。果然他聽了我的讚揚,高興極了。又拿著書興趣盎然地看了起來。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怎麼誇有學問
    如今很多家長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正面激勵」,整天把「你真棒!」「太厲害了!」掛在嘴邊兒。雖然表揚能讓孩子獲得認可和支持,能提高他的自信心,但是誇孩子也要方式方法。如何表達才是對孩子最適用的誇獎方式呢?1.不要」你真棒」,要誇具體不誇全部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值得讚美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坑無數孩子了!
    那些被表揚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這樣的實驗,德韋克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他們都受不了在被誇聰明後遇到挫折而產生的失敗感。
  •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是關鍵是會誇孩子!
    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孩子後來成了人類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當阿姆斯特朗日後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時,仍然深有感觸地說:「我所有的成就都源於母親對我的鼓勵和誇獎。」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來看,雖然是一句不經意的讚美和肯定,但是這往往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是誇獎的力量。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誇的方法不對,往往會害了孩子!
    常常會在教育方面的話題中聽到這麼一句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對於「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一概念,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在一些觀點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如果太過於的誇獎,會讓孩子養成自滿、自大的性格。面對這些矛盾的觀點,知學想談談自己的想法,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留言。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你誇孩子嘴巴甜,有禮貌,他慢慢地真的是變得很有禮貌。你誇孩子寫字好看,他慢慢地字真的寫得好看。所以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學生是獎出來的,平時一定要多說讚美他人的話,這將有利於營造和諧社會。
  • 誇孩子,別總說:你真棒!用這幾句話誇孩子,越誇孩子越優秀
    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特別棒的,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都要誇一誇孩子。 但是由於父母沒有具體誇孩子做了什麼事,會讓孩子對自身產生錯誤認知,誤以為自己很厲害,但這種「自信」會讓孩子在受到挫折時變得不堪一擊。
  • 別老誇孩子「你真棒」!一張表告訴你,這樣誇孩子才有效!
    取而代之,我們可以讚美孩子的努力,做事的過程,或是思路等等。 到了我們這一代,基本上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正面激勵」,但是整天「孩子真棒!」「孩子太厲害了!」這麼一味地誇,真的好嗎?萬一哪天沒人誇了,孩子心裡難道不會有落差?所以,誇孩子可以,但要講究方式方法。如何表達才是對孩子最適用的誇獎方式呢?一起來看看這些基礎的表達方式,誇孩子要誇到點上!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還是懲罰出來的?
    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也有人說「棒頭底下出孝子」。到底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是鼓勵賞識好,還是及時批評懲戒好成了值得家長和教師思考並解決的困惑。教育經驗告訴我們:獎勵與懲罰是控制行為的有效手段,已成為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激勵方式,不過很多的教育指導專家也告訴家長:盲目的懲罰和獎勵,其效果不僅不能有效控制孩子的行為,反而還會適得其反。
  • 孩子要誇,教你如何正確誇獎孩子
    基本上現在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是要誇獎出來的,如何誇獎孩子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何誇,怎麼誇,何時來誇都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如果運用不得當,就會產生反效果。直接了當地誇獎孩子是不行的,那我們應該怎樣來誇獎孩子呢?
  • 1334誇獎法則+26種別致「獎品」,教你誇出優秀孩子
    那麼,到底怎樣誇才能出效果呢?「1334」原則教你如何誇出優秀的孩子!&34;是一個前提01認識孩子,認知孩子,懂孩子。愛孩子就要懂孩子,誇孩子就要先認知孩子,要實事求是地認知孩子,過高、過低地估計孩子的實力,都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 別再誇孩子「真聰明」,斯坦福教授:這4種方法,讓你誇出優秀娃
    原來,女兒三歲前都是放在老家養,接回來後,爸爸為了彌補愧疚,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哪怕是一丁點的小事,都無原則的誇上天。誇獎孩子,本意是為了孩子好,沒曾想卻對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傷害。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得出了「誇獎」與「成長」之間的密切邏輯關係,其中一個結論就是: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 怎麼誇,才能讓孩子得到成長?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家長們都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裡面所說的誇出來的好,指的是孩子在鼓勵中不斷地得到成長。在卡羅爾·德維克所著的《終身成長》一書中,我們知道要讓孩子具備成長型思維,正確的誇獎方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