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丨廣東人講的「撲街」居然係英文!?

2021-03-02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廣東自明朝起就是跟老外打交道的先頭部隊,在清朝末年第一批出國留學的幼童當中,廣東人佔了多數,之後又有大批廣東沿海地方的男丁「賣豬仔」到美國當「外勞」的潮流。

所以,粵語裡漸漸增加了許多來自英語的詞彙,不如一齊和漁公子看看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

 

粵語:「 撲街 」 - 摔倒

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

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但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雖然華工基本上都不識英文,但是都明白到「poor guy」這個詞是侮辱人的意思,所以翻譯成字面就成了「撲街」。


粵語:" 茄呢啡 " - 小角色,跑龍套的

詞源:care-free (無需負責的)

電影行業裡的臨時演員被叫做「茄呢啡」,即跑龍套的。這些人被劇組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不需要負什麼責任,因此亦被引申為其他行業的臨時工,或團隊中無足輕重之人。

「茄呢啡」來自英文「Carefree」,即不需要負責的意思。時至今日,「臨時工」卻變成一個單位裡面舉足輕重的人——因為單位一旦出事,「茄呢啡」則須身先士卒,承擔背黑鍋的重任!


粵語:「 爆格 」 - 入屋盜竊

詞源:burglary

有人認為呢爆格來自於音譯,但也有人認為,「爆格」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是清末民初時巡捕房的用語。

「爆」指破壞,「格」指法例,指破壞法律的行為。而當時的盜賊以進屋偷竊較多,久而久之,「爆格」便成了「進屋盜竊」的代用詞。


粵語:「 派頭」 - 自豪、威風

詞源:Pride

50年代,流行講「派頭」這個形容詞,即是「講排場、有威勢、夠鋪張」的正面稱讚。「派頭」來自英文「Pride」。


粵語:「 薯嘜 」 - 笨人

詞源:Schmuck

贊人叻仔就話佢Smart,但系彈人蠢鈍就叫他「薯嘜」!「薯嘜」來自英文「Schmuck」,除了形容愚笨之外,也可應用在老土的衣著上。

 


粵語:" 花臣 " - 新款式

詞源:Fashion

80年代,一講到「花臣」,就是指新的Gimmick(噱頭),即是「新招數、新花款、新點子」,「花臣」來自英文「Fashion」。


 

粵語:「 咕喱 」 - 苦力

詞源:印式英文「Coolie」

粵語:「 泊車 」 - 停車

詞源:Park

粵語: 「 索女 」 - 形容女子惹火

詞源:Sharp,即明豔奪目

粵語:「 拗撬 」 - 爭執

詞源:Argue

粵語:「 士多啤梨 」 - 草莓

詞源:strawberry

粵語:「 巴士 」 - 公交車

詞源:bus

粵語:「 士巴拿 」 - 扳手

詞源:spanner

粵語:「 士多 」 - 小賣部

詞源:store



其他人還看

021:小姐可不是隨便叫的!

024:粵語中的土豪,由來已久

031:粵語難學的3個原因

回復完整數字獲取文章

相關焦點

  • 廣東人掛在嘴上的「撲街」居然是英文來的
    - 撲街 -粵語:「 撲街 」 - 摔倒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撲街」竟然是英文?!原來我們都會講港式英語!
    其實在粵語(廣州話和香港話)裡面,有好多詞語都來源於英語。
  • 撲街、茄呢啡、咕喱……每天都說的粵語居然是英文來的!
    - 撲街 -粵語:「 撲街 」 - 摔倒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粵語「撲街」=poor guy?
    - 撲街 -粵語:「 撲街(gāi) 」 - 摔倒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粵語中由英語音譯的詞有哪些?撲街是什麼意思?
    因為,很多粵語都是披著馬甲的英語。  廣東人掛在嘴上的「撲街」居然是英文來的  在粵語中,有一大波英語演化來的音譯詞,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  - 撲街 -  粵語:「 撲街 」 - 摔倒  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  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厲害了廣東人!原來會講粵語,就會講英語?
    原來用粵語就可以講英文  相信很多人都察覺到,部分粵語的發音同英文真的好相似。  還有一些粵語,同樣是英文單詞的音譯。但因為廣東人懶,從而把尾音忽略掉的。  比如掛電話的【掛】字,其實就來源於英文單詞的【cut】電話。
  • 懷念粵語童謠
    白 話廣州◎陳嫚 職員新聞話,海珠區有一對五旬嘅美術老師夫婦自創百首粵語歌謠配漫畫,以此獨特嘅方式來傳承廣府文化。睇咗之後,我真係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粵語歌謠,我自幼就成日聽嘅喇,而上式一次聽,居然係廣州亞運開幕嘅時候,真係慚愧至極。
  • 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
    原標題: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看著從城裡回來的Lucy、Candy、Tom滿嘴中英文夾雜,家鄉的翠花、小芳、狗蛋聽著就覺得好氣哦!看過香港電影的你一定對「撲街」這句廣東話俚語印象深刻吧?還有小夥伴告訴文字君,他學會的第一句粵語就是「撲街」,真不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手動滑稽)。
  • 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
    原標題: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看著從城裡回來的Lucy、Candy、Tom滿嘴中英文夾雜,家鄉的翠花、小芳、狗蛋聽著就覺得好氣哦!為什麼自己中文八級,英文卻沒學好!不然現在就也能跟他們一樣用英文單詞裝逼了啊!
  • 我係廣州人!我講廣州話!第一本「小學粵語教材」終於面世了!
    同時,一大波講住普通話同埋自身家鄉話嘅「新廣州人」湧現,漸漸的導致廣州人失去咗講母語粵語嘅能力。喺現實中,外地嘅小朋友系好少甚至系唔識說粵語嘅,再加上而家學校d老師大部分都系外省嘅居多,教學更是用普通話!!
  • 林行止專欄:粵語裡的「撲街」為什麼縮寫成PK
    他「隱身」東印度公司、任翻譯員凡二十五年,其間他苦讀中文,為以粵語傳道打下紮實基礎。馬禮遜學中文有大成,從他編匯《中文文法》(《中文法程》)可見。在翻譯《聖經》、興辦學校(香港英華書院為他創辦,原校1818年創於馬六甲、1843年遷至香港)以至辦報上,馬禮遜都大有成就。今天不說馬禮遜這個人,只說他傳世的《廣東省土話字彙》,此「字彙」近兩百年前在澳門初版,筆者手上的是影印本。
  • 會講廣州話的注意了!用粵語翻譯這些文言文居然...看完笑哭!
    原來粵語自秦朝至今,已經有2200多年歷史,真的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人說話動不動就文言文,高大上到讓你不明白。現在模仿這種語調簡直是裝逼得不要命了,但是將它翻譯成廣州話,又真系十分盞鬼精闢,重點是,十分接地氣!
  • 訊飛輸入法粵語語音輸入嚟幫手
    「撲街」、「係但啦」、「睇開D」……一大波熱門粵語詞強勢存在於網絡世界,但從最近街採看,很多廣州人都還講粵語,但會寫正字的卻已不多了,因為無論用普通的拼音鍵盤打字,還是筆畫或手寫,正字的輸入效率都非常低。
  • 粵語等級考試廣州考場丨呢滴粵語成語你都睇得明?我不信!
    來到廣州第一件事最好學會講白話(粵語)粵語除了粗口成章(好似每個地方方言都是這樣...)例句:小花份人係咁啦噶,大癲大廢慣,唔使難過喔。 有紋有路 jau5  man4  jau5  lou6例句:小明搶人條女,結果梗係畀人打到頭崩額裂咁啦。 姿姿整整 zi1 zi1 zing2 zing2
  • 在廣東呆了五年,為何聽不懂粵語,也不會說粵語?
    小時候,受粵語影視和粵語音樂影響,覺得能說粵語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村裡那些從廣東務工回來的人,時不時的冒出一兩句粵語,甚是有趣,心想以後要是去廣東,可能自己就會掌握粵語。長大後,從西南到珠三角,跨越千裡,自己如願來到了廣東。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大學時期課程不多,課餘時間我們宿舍的同學一有空就找我教他們唱粵語歌曲,但其實我的歌喉真的不敢恭維,但幸好我的粵語發音還不錯,因為雖然我是化州北部的客家人(其實我們鄉下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所謂「涯話」就是客家話)。但我們當地是一部分人說白話,一部分人說客家話,上學的時候老師全部用白話上課(當然不是像廣州這種白話)。
  • 陳小春髮長文懟後輩不尊重粵語 呼籲保衛廣東話
    國華娛樂網2月7日報導   香港演員陳小春在6日凌晨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微博中他提到,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
  • 說粵語,廣東人最後的倔強
    粵語地區的朋友則更熱衷於爭論,到底誰是「正音」,誰更「正統」:香港人說廣州人講粵語像唱大戲,不夠update;廣州人覺得香港人講粵語夾雜英文,懶音嚴重。反正,香港人來廣州,一樣會被認出來。廣州東山的老洋樓,這裡曾是達官貴人的居住地。
  • 你造嗎,用粵語翻譯這些文言文......我是笑哭看完的!!
    粵語在北方人心中已經是一種很「神奇的語言「了,如果把文言文翻譯成粵語,你們一定會覺得特麼高大上!!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說粵語就會被人笑、被人歧視,甚至有同學跟老師投訴有人不說普通話,覺得說粵語丟人。為什麼覺得說粵語丟人?很簡單,從幼兒園到高中,隨處可見的標語潛移默化地為每一個孩子洗腦。做文明人,說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