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掛在嘴上的「撲街」居然是英文來的

2021-03-02 四會街坊

有時候覺得佛山的街坊特別潮。連七八十歲的阿伯都會突然蹦出幾句英語。因為,很多粵語都是披著馬甲的英語。

在粵語中,有一大波英語演化來的音譯詞,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

- 唱錢 -

粵語:" 唱錢 " - 貨幣兌換

詞源:change(交換、兌換)

>> 例句

你去美國之前,記住要唱啲美金啊。

你去美國之前,記得要兌換點美金。

- 撲街 -

粵語:「 撲街 」 - 摔倒

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

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雖然華工基本上都不識英文,但是都明白到「poor guy」這個詞是侮辱人的意思,所以翻譯成字面就成了「撲街」。

- 茄呢啡 -

粵語:" 茄呢啡 " - 小角色,跑龍套的

詞源:care-free (無需負責的)

電影行業裡的臨時演員被叫做「茄呢啡」,即跑龍套的。這些人被劇組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不需要負什麼責任,因此亦被引申為其他行業的臨時工,或團隊中無足輕重之人。

「茄呢啡」來自英文「Carefree」,即不需要負責的意思。時至今日,「臨時工」卻變成一個單位裡面舉足輕重的人——因為單位一旦出事,「茄呢啡」則須身先士卒,承擔背黑鍋的重任!

- 爆格 -

粵語:「 爆格 」 - 入屋盜竊

詞源:burglary

有人認為呢爆格來自於音譯,但也有人認為,「爆格」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是清末民初時巡捕房的用語。

「爆」指破壞,「格」指法例,指破壞法律的行為。而當時的盜賊以進屋偷竊較多,久而久之,「爆格」便成了「進屋盜竊」的代用詞。

- 派頭 -

粵語:「 派頭」 - 自豪、威風

詞源:Pride

50年代,流行講「派頭」這個形容詞,即是「講排場、有威勢、夠鋪張」的正面稱讚。「派頭」來自英文「Pride」。

- 蛇guare -

粵語:「 蛇guare 」 - 驚嚇、恐懼

詞源:Scare

「蛇guare」形容人「騰雞,無膽,大驚小怪」,「蛇guare」來自英文「Scare」。

- 薯嘜 -

粵語:「 薯嘜 」 - 笨人

詞源:Schmuck

贊人叻仔就話佢Smart,但系彈人蠢鈍就叫他「薯嘜」!「薯嘜」來自英文「Schmuck」,除了形容愚笨之外,也可應用在老土的衣著上。

- 花臣 -

粵語:" 花臣 " - 新款式

詞源:Fashion

80年代,一講到「花臣」,就是指新的Gimmick(噱頭),即是「新招數、新花款、新點子」,「花臣」來自英文「Fashion」。

- 其它 -

粵語:「 咕喱 」 - 苦力

詞源:印式英文「Coolie」

粵語:「 泊車 」 - 停車

詞源:Park

粵語: 「 索女 」 - 形容女子惹火

詞源:Sharp,即明豔奪目

粵語:「 拗撬 」 - 爭執

詞源:Argue

粵語:「 士多啤梨 」 - 草莓

詞源:strawberry

粵語:「 巴士 」 - 公交車

詞源:bus

粵語:「 士多 」 - 小賣部

詞源:store

粵語:「 士巴拿 」 - 扳手

詞源:spanner

粵語精髓發揮淋漓盡致,來感受一下!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粵語丨廣東人講的「撲街」居然係英文!?
    廣東自明朝起就是跟老外打交道的先頭部隊,在清朝末年第一批出國留學的幼童當中,廣東人佔了多數,之後又有大批廣東沿海地方的男丁「賣豬仔」到美國當「外勞」的潮流。 粵語:「 撲街 」 - 摔倒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但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撲街是什麼意思?
    廣東人掛在嘴上的「撲街」居然是英文來的  在粵語中,有一大波英語演化來的音譯詞,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  - 撲街 -  粵語:「 撲街 」 - 摔倒  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  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撲街、茄呢啡、咕喱……每天都說的粵語居然是英文來的!
    - 撲街 -粵語:「 撲街 」 - 摔倒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用「撲街」這個詞呢?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用「撲街」這個詞呢?其實撲街願意是指一個人運氣不好被磕到撲倒在街上,廣東人用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詛咒你踩到狗屎,詛咒你走路摔倒。當然了,對廣東人來說,有什麼話不能用來打招呼的呢?例如熟人約見面,一見面就是這樣一句招呼:你個~~。大家也沒必要太當真,真的就是開個玩笑啦。其實吧,撲街的來源也有英語的影響。它和英語"Poor guy"的讀音相近,為窮酸小子或者很慘的人的意思。
  • 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
    原標題: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看著從城裡回來的Lucy、Candy、Tom滿嘴中英文夾雜,家鄉的翠花、小芳、狗蛋聽著就覺得好氣哦!實際上想要學人家用英文單詞裝逼So easy!因為你平時說的很多接地氣的詞語其實都是英文啊!
  • 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
    原標題:撲街、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是英語?▼看著從城裡回來的Lucy、Candy、Tom滿嘴中英文夾雜,家鄉的翠花、小芳、狗蛋聽著就覺得好氣哦!為什麼自己中文八級,英文卻沒學好!不然現在就也能跟他們一樣用英文單詞裝逼了啊!
  • 廣東話俗語 | 你知唔知放飛機、撲街、一蚊雞呢d詞的由來?
    一蚊雞 √據傳以前妓女每次局票收一元,而省港人士向來稱妓女為"雞",既然一元召得一"雞",後來就索性稱一元做"一蚊雞"十三點 √"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鍾",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十二點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難道有十三點?當然系出問題,所以,十三點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癲癲地。
  • 粵語「撲街」=poor guy?
    - 撲街 -粵語:「 撲街(gāi) 」 - 摔倒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 「刀子嘴豆腐心」用英文怎麼說?(居然和狗狗有關係!)
    🍊2019年8月1日 這是我們今年和你分享的第213個句子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這個說法: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一般是用來形容那種嘴上從不服軟,但是心地卻很善良的人。大家看到這個句子心裡應該會馬上浮現出某個人吧?
  • 「撲街」竟然是英文?!原來我們都會講港式英語!
    這個也正常,香港曾經是租借,毗鄰的廣東又是接受西方文化和商業的先行者好和排頭兵,英語說著說著,就成了口頭禪,例如經常在電影了聽到的「撲街」:就來源於英文的「poor guy」,翻譯成中文——嗯,窮屌絲。
  • hook up這個美國人每天掛在嘴上的詞是什麼意思呢?羞死我了
    hook up這個美國人每天掛在嘴上的詞是什麼意思呢?
  • 李恬:手裡的「菜籃子」千萬別掛在嘴上
    原標題:李恬:手裡的「菜籃子」千萬別掛在嘴上  2012年被評為廣州十大民生實事之首的平價商店正失去其「平價」內核。有關部門抽查10家「菜籃子」平價店就有7家不平價,平價店的社會效益也不明顯,市民中超過一半的人對平價店感到「一般」或「不好」。
  • 嗲、殺馬特、歇斯底裡…這些接地氣的詞居然來自英語?
    實際上,你平時說的很多接地氣的詞語其實都是英文啊!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在咱們耳熟能詳的詞裡,哪些是英語派來的臥底!看過香港電影的你一定對「撲街」這句廣東話俚語印象深刻吧?還有小夥伴告訴小編,他學會的第一句粵語就是「撲街」,真不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我們常掛在嘴上的「差一點」,到底差了多少!
    坐在考場上,你答著試卷看著熟悉的題型,這道這道……老師都講過,可是你腦海裡回想不起來關於這道題的任何做法,因為你課後沒有去整理這些習題。事後,你說:「我差一點就把這道題解出來了,要是我當時看了那些題就好了」。「差一點」再次成為你懶惰的藉口,成為你不自律的擋箭牌。
  • 撲街、癟三、殺馬特,這些地道的方言俚語,原來都是英語外來詞!
    撲街-Poor Guy「撲街」這句有力的廣東話俚語,想必即使你不會說廣東話也能體會到其濃濃的港式韻味。「撲街」原本意指摔倒,在粵語中更為常用在罵人的粗口當中。然而,這句地道的粵語粗口,實際上卻是舶來外語。
  • 常把這4句話掛在嘴上的人,總被同事孤立
    在職場當中,對於經常掛在嘴上的一些話,我們一定要注意是否可以說,可能你的一句話會對別人帶來一定的傷害,這就需要我們衡量自己所說的話,那麼,對於一些經常將以下的這4種話掛在嘴上的人,會被同事孤立,如果你也經常說,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戒掉,不然是沒有辦法在職場當中去立足的。
  • 老外最喜歡掛在嘴上的25句電影臺詞
    就像葛大爺、周星星的N多臺詞總是被人引用一樣,英文經典電影裡的不少臺詞也是老外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掛在嘴上說的口語,了解一下有助於你與外國朋友交流喲。"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傻人才做傻事。
  • 每天諺語:與其掛在嘴上,不如落實在行動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諺語:與其掛在嘴上,不如落實在行動上 2013-02-20 16:06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最怕改錯名, 笑撲街哈哈~
    廣東人先明嘅笑話 1 又到春遊季節,"
  • 殺馬特、血拼...這6個接地氣的詞,竟都有洋氣的英文出身!
    殺馬特雖然這個浮誇、濃妝豔抹還自詡為「貴族」的群體,在國內常常受到時尚界人士的鄙夷,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殺馬特,是來自英文中的smart一詞。用「血拼」這樣生動的翻譯來表現可怕的購物場面,實在是妙。隨著「剁手黨」的壯大,「血拼」這個過氣網紅詞是不是還有機會回春一把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