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機√
話說舊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飛機睇!那時候萬眾期待:有人要飛機睇啊! 第一日因為颱風沒有得開,第二日飛機師生病,而第三日飛機的引擎出事。所以現在就用放飛機形容說要去做但又不做的行為!
巴閉 √
"巴閉"來自印度話,以前做生意印度人整天說:"BAP RE, BAP RE!"意思是"我的天呀!"於是廣東人就學他們講,後來就變成"巴閉"啦!
混吉 √
以前的小飯店,你去吃飯就會免費奉送一碗有肉味的湯!廣州人覺得"空"等於"兇",所以就改成"吉",所以碗湯就叫做"吉水"。
當時,有好多窮人去飯店,就問夥計拿一碗"吉水",喝完就靜雞雞就走了,不幫襯。因為這碗湯是免費,所以飯店唔可以捉,所以夥計就叫這種行為"混吉" !
杯葛 √
其實,"杯葛"是英文BOYCOTT的譯音,意思即系"反抗和抵制"。
此BOYCOTT北愛爾蘭一個惡漢,專替貴族大地主等收租。後來佃戶一呼百應,聯合起來對付他。此後但凡抵制或斷絕關係叫做"杯葛"
大耳窿 √
有一個說法,當時放貴利,都是放小額款項如三幾角錢,給勞苦大眾,為使人們知到他們有錢借,便把一個銀元塞在耳朵的耳窿,作為記號,令人認得。
一蚊雞 √
據傳以前妓女每次局票收一元,而省港人士向來稱妓女為"雞",既然一元召得一"雞",後來就索性稱一元做"一蚊雞"
十三點 √
"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鍾",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十二點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難道有十三點?當然系出問題,所以,十三點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癲癲地。
丫嗚 √
有好長一段時間,廣東人已遺忘"丫嗚"這俗稱。"丫嗚婆",醜怪女人,因為"丫嗚"本身已經系怪物,而"丫嗚婆"當然系好極有限。
捉黃腳雞 √
舊時候農民如果要拜神先'捅'雄雞黎拜,農民先將谷撒在門外,群雞就"雞咁腳"食谷,呢個時候,農民捉住它的雞腳就得啦!雄雞的雙腳呈深蛋黃色。所以"捉黃腳雞"就此由來勒。
派頭:Pride(自豪、威風) √
70年代,流行講「派頭」這個形容詞,即是「講派場、有威勢、夠鋪張」的正面稱讚。
例句:「佢哋結婚,飛去法國古堡舉行婚禮,仲包埋所有親友機票食宿,真系夠哂派頭!」
蛇quare:Scare(驚嚇、恐懼) √
「蛇quare」來自英文「Scare」,「蛇quare」形容人「騰雞,無膽,大驚少怪」,
例句:「你唔好咁蛇quare啦!乜都自己嚇自己一餐!」
撲街:Poor guy(粗劣的人) √
「撲街」經常被人誤以為是「動詞」:咀咒對方「撲喺條街度!」。其實來自英文的「Poor guy」。「Poor」不是「貧窮」的意思,而是「粗劣、低俗、破爛」的意思。
例句:「呢條友連80歲啊婆衝涼都裝!正一撲街!」
薯嘜:Schmuck(笨人) √
贊人叻仔就話佢smart,但系彈人蠢鈍就叫佢「薯嘜」!薯嘜並非源於「蕃薯的嘜頭」,「薯嘜」來自英文「Schmuck」,除了形容愚笨之外,也可應用在老土的衣著上。
例句:「譁!乜你仲著校服?咁薯嘜架!」
花臣:Fashion(新款式) √
「花臣」來自英文「Fashion」80年代,一講到「花臣」,就是指新的gimmick(噱頭),即是「新招數、新花款、新點子」。
例句:「哼!睇你仲有乜嘢新花臣吖?!」
老粒:Rob(搶劫) √
90年代初,流行講「老粒」,即是搶劫,來自英文「Rob」
例句:「咪鬱!老粒呀!快啲攞哂啲錢出嚟,唔系一刀捅瓜你!」
唱錢:Change(貨幣找換) √
唱錢來自英文「Change」當要換另一個國家的貨幣,便要去找換店「唱錢」,唱D美金、英磅
例句:「下個禮拜去倫敦旅行,而家趁英磅平,唱定啲錢先!」
「茄呢啡」√
臨時演員叫「茄呢啡」,來至「Carefree」這些演員不需太注重。
咕喱 √
印式廣東話->咕喱 咕喱(讀音: gül?y),系英文 Coolie 同埋葡文發音嘅Koolie廣東話音譯
泊車√
汽車泊車的「泊」字,來自Parking中的「Park」。
索 √
形容靚女的「索」來自「Sharp」(明豔奪目),「條女好索!」=「條女好Sharp!」
發蹄騰 √
發蹄騰(FRIGHTENED),指好驚
四萬咁口 √
四萬(SMILE )咁口,指噬起棚牙
唔駛頻能√
唔駛頻能 (PANIC) .,千萬不要 慌,不必忙亂
爆格√
被人爆格 (BURGLARY),指被人入屋盜竊
飛呢發辣 √
喊到飛呢發辣 (FULLY FLATED).,指喊到很悽涼!
丙你√
信唔信我丙 (PUNCH) 你=信唔信我打你
拗叫 √
好多 拗叫 (ARGUE) ,意思是好多爭執
木獨 √
好木獨 (MOODY).,無心機唔出聲
鋪魔 √
有功=鋪魔 (PROMOTE) 無功
吽吽豆豆 √
吽吽豆豆 ( OUT OF ORDER ) ,指行為失控不正常
丟雷老母 √
DELAY NO MORE,指捱罵(娘親被問候)
上面那麼多廣東話俗語
哪個你最經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