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活得更長:肉食者或素食者?

2020-12-12 康斯坦丁

基因和環境共同影響著人類壽命的長短。在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預計,來自基因的影響可能不超過30%,這意味著掌控人類壽命的絕大因素是環境。而在這麼多環境影響因素中,幾乎沒有哪個像飲食這樣被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過。例如卡路裡攝入限制,是其中一個正在被研究的領域。

相比「如何去吃」,「吃什麼」同樣也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話題,肉類消耗經常被放到顯微鏡下做研究。有一項研究曾對近十萬名美國人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在研究期間,比起素食者,肉食者更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死亡,這一點在男性身上表現得更為顯著。有一些綜合性分析結合了其他幾個研究數據也表明,低肉類攝取飲食與人類長壽密切相關,且堅持無肉飲食的時間越長,越能從中受益。然而,並非所有研究結果都認同。一些結果表明壽命的長短與肉食者及非肉食者之間的關係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沒有關係。

一項重大研究發現:素食者的死亡率明顯低於肉食者。這項研究已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內科雜誌》上,在醫學建議與素食飲食對支持者的健康影響相衝突的情況下,重新燃起了人們對越來越受歡迎的素食飲食進行辯論。然而,在解讀結果時也需謹慎,因為死亡風險不僅與飲食相關,其它更為複雜的社會和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其結果。例如,相比一般人群,素食者往往更年輕,因此死亡率要低得多。同樣的,素食者的社會背景可能更為富裕,這也會影響死亡率。

那麼,我們能自信的說不吃肉就能延長我們的生命期限了嗎?答案很簡單:還不行。

人比絕大多數生物的壽命都要長,研究也好,調查也罷,都是動物實驗,或者分析現有健康數據,或者徵募志願者觀察一段時間,得出的結論都是某些舉措與壽命之間的關聯,並不等於因果,比如素食者更易長壽,也可能是因為素食者鍛鍊更多、吸菸飲酒更少。所以,要想長壽,想老來少得病,就得儘可能控制各種環境因素,其中就包括飲食,不妨儘量少吃肉。

營養研究也同樣依賴於志願者準確、真實地記錄他們的食物攝入。但這不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研究曾經表明,人們傾向於少報卡路裡攝入量和多報健康食物的消耗。沒有實際控制人們的飲食且測量他們活了多久,這對調查結果很難有絕對的信心。研究還發現,素食者經常食用的水果、蔬菜、堅果和豆類等食物有助於降低癌症、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危險,有助於控制身體質量質素(BMI)和腰圍,促進大腦健康。

英美兩國的科學家曾以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比較研究,發現了明顯的不同。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產生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會導致癌症。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腸癌在以肉食為主的地區,如北美、西歐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蔬糧為主的印度則很少發生。

換句話說: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看似素食主義和長壽是相關的,但不同的變量可以解釋這種聯繫。例如,素食者可能比那些吃肉的人鍛鍊多,抽菸少,喝酒少。從現有的證據看,無肉飲食可能有助於此,隨著你的年齡增加,不吃肉當然可以提高你避開疾病的機率。但也有證據表明,也可以以協同合作的方式,避免一些影響壽命的常見的風險,比如吸菸。(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焦點

  • 肉食者可增強心理健康,三成素食者易患抑鬱症!
    這份研究報告是基於16萬份調研數據得出的,同時結果還顯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研究人員回顧了18項關於精神健康和吃肉習慣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共涉及160257份參與者。他們推斷稱,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殘的概率顯著增大,不吃肉可能是一種「行為標記」,表明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糟糕。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進行驗證。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稱,那些不吃肉的人患抑鬱症、焦慮症,或者出現自殘行為的概率會更高,我們的研究並不支持人們為了整體心理健康而不吃肉。
  • 研究:素食者更健康、更長壽
    你想活的更長,甚至讓死神望而卻步嗎?一項新的研究建議:不吃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馬林達大學研究者歷時6年對7萬多名男女進行跟蹤調查之後得出結論,吃素食的人死亡率更低。首先,研究者把受試對象分成五組——非素食者、半素食者,魚素者(不吃肉但可吃魚肉)、奶蛋素食者(除植物性食物外,仍可攝取奶類、蛋類及其製品)和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研究人員發現,奶蛋素食者和嚴格的素食者多數年齡更大,學歷較高,更可能已婚,較少吸菸飲酒,鍛鍊更多,體型苗條。在那些只吃無肉飲食的人當中,死亡率也較低——比食肉者低12%。
  • 只吃素食可以麼?肉食者和素食者對比,哪種更健康?
    只吃素食可以麼?肉食者和素食者對比,哪種更健康? 以美國為例,早在2008年,純素食者僅佔美國人口的0.5%,約100萬人。到2014年,純素食者目前約佔總人口的2.5%。至少在美國,女性似乎更熱衷於純素食主義,約佔純素食者的79%。肉食者的數量顯然遠遠超過了世界上純素食者的數量,純素食者最集中的地方是以色列,佔其人口的5%左右。
  • 俄營養師比較肉食者和素食者的預期壽命
    在保持進食正確食物的情況下,肉食者比素食者的壽命更長。俄羅斯營養師尹娜卡諾寧科在接受俄羅斯五臺的採訪時表達了這一觀點。 照片 : PIXABAY她解釋說:「我們器官的所有一切實際上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缺失的影響在素食主義者的身上不總是會馬上看得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變得越來越明顯。」卡諾寧科提請注意器官勞損的兩個指標。首先是頸總動脈血管壁的厚度,越厚老得就越快。由於素食者很少攝取膽固醇,因此其壁厚將比食肉者的要小。醫生強調說:「如果食肉者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B12、D3和K2,那麼血管壁的厚度就不會增加。」
  • 素食文化:肉食者與素食者巔峰對決:吃什麼才對
    僅僅是素食更健康嗎?為什麼肉食者覺得吃肉會更酷,站在火雞面前一邊吃著美味的素食一邊欣賞生命的靈動,與把火雞送進口中哪個更好呢?這些精彩的辯論相信也會引發每一位讀者深深地思考。(鳳凰網華人佛教·素食)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大廚TimLove走訪了CNN的5對5熱坐,並且解釋了為何吃肉為「酷」,而吃素不「酷」。    這次走訪辯論,在網上引發了1,500個帖子。
  • 米農吐槽素食者最好不要吃米飯 惹怒眾多素食者挑起網絡大戰
    過去素食者大多停留在宗教理由,但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素食者是為了健身、環保、愛護動物等理由而選擇吃素,或使用不經動物實驗的產品。這樣的... 過去「素食者」大多停留在宗教理由,但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素食者是為了健身、環保、愛護動物等理由而選擇吃素,或使用不經動物實驗的產品。
  • 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的中風風險
    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的中風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0:07:03 英國牛津大學Tammy Y N Tong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患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 中國的素食者 你不需要自我歧視
    因為他們往往不顧剛開始發心素食者的能力,單方面地一味要求素食者不能讓他人在此問題上生起煩惱,也不管這種煩惱究竟是不是由於素食者帶來的。許多時候,他們的論調會給人一種感覺,如果無法既吃素又不讓父母家人不生煩惱,那就暫時不要素食。還有許多人認為素食僅僅是個人的選擇和修養,反對在公共空間就素食議題展開辯論,因為他們意識不到動物倫理學的普遍性和素食議題的公共性。
  • 素食的好處極多 但光吃素食會有4危害
    佛教的僧、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教友,也因素食而享高壽。2、降低膽固醇含量。素食血液中所含的膽固醇永遠比肉食者更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如果太多,則往往會造成血管阻塞,成為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的主因。3、減少患癌症機會。某些研究指出,肉食與結腸癌有相當密切的關係。4、較無寄生蟲之類。
  • 素食健康:科學研究一再證明 素食幫你擊退病魔
    眾多的研究已經證明素食對健康具有顯著的益處。「素食主義者」的定義是避免進食所有的動物肉,包括魚和家禽。避免吃肉,但接受如奶酪、牛奶和雞蛋等其他的動物製品的素食者屬於奶蛋素食者(英文為ovo-lacto-vegetarian,其中ovo=蛋,lacto=牛奶,奶酪等)。那些放棄所有動物製品的素食者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這些人被稱為純素食者或嚴格素食者。
  • 素食文化:素食是一件很酷的事?
    素食須由心每個素食者,都會有一個讓自己堅持的理由。為了健康,為了保護動物,為了環保,會是新素食主義者的眾多理由的最為常見的三個。時尚潮人Waiting素食好幾年。她覺得素食和時尚一樣「潮」——要知道,從麥當娜到大S,都是素食者!素食+運動,讓她身材越來越苗條,身體越來越健康,穿起她最愛的黑色系衣服,顯得更加酷。
  • 國際素食日:吃素的十大好處
    Here's a look at just ten benefits of being a vegetarian:   有些人很難想像一天不吃肉會是什麼樣子,而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為吃素是享受食物、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一頭扎進一個更有益於保護地球和動物的菜單的話,那就在做決定前想想吃素的好處。以下十條都是吃素可以帶來的益處:   1.
  • 肉食者也愛的素食西餐館
    跟朋友無意之中發現了這家素食館,在CBD現代國際大廈裡。 針對素食者,菜式的選擇上有套餐和單點,並且會細分好是否含蛋、含奶。跟朋友分別點了一個套餐,包含:餐前麵包、前菜、湯、主食、意面或飯、甜品。雞腿菇閉著眼就跟吃嫩雞肉一樣,為了煎出外皮的焦脆,油會有點大,配合下面的一起吃,解油清爽不少。
  • 吃魚、吃肉還是素食——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該怎麼吃?
    核心提示:近日,BMJ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罹患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的風險。研究顯示,與肉食者相比,魚食者和素食者的缺血性心臟病發病率較低,但素食者的總卒中發生率較高,這主要與出血性卒中發生率升高相關。
  • 曬牛排、漢堡照片反擊 澳大利亞肉食者與素食者激戰升級
    此前社交網絡上的素食標籤被肉食所替代   近期,澳大利亞素食主義者的抗議活動席捲了全國。對此,澳大利亞肉食者發起了反擊,紛紛在網上曬出牛排、漢堡等照片。此前社交網絡上的素食標籤也被肉食所替代。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4月8日,數百名動物權益保護者走上墨爾本的街頭,造成了墨爾本交通大面積癱瘓,警方逮捕了其中一些活動者。   作為對素食主義者活動的抗議,很多肉食者也紛紛行動了起來。
  • 米農意外挑起了對立方的戰爭:素食者最好不要吃米飯!
    「素食者」過去大多停留在宗教理由,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素食者為了健身、環保、愛護動物等緣由而選擇吃素,或使用不經動物實驗的產品。在這樣的風潮之下,讓吃素不再只有菜跟傳統素肉這些少少的選擇,更多了能品嘗到食材美味的素食料理。
  • 為什麼素食者最後都開始吃肉了?
    歐美國家一般分為兩類 —— 稱為 Vegetarian 的蛋奶素食者,和稱為 Veagn 的嚴格素食者。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 B12 會導致惡性貧血、思考能力和記憶力下降,也會容易引起勞累、抑鬱等多種問題。
  • 從肉食者轉變為素食者的方法
    對於那些想從肉食者變成素食者的人來說,是如何做到的呢?當你把肉從你的飲食中去掉時,你需要選擇富含蛋白的植物來代替肉。你將發現你的身體和內心奇蹟般的改變了!— 佛陀《楞伽經》 「老君曰:...戒之不食肉,心當莫念,含血有形類,元氣所養活...」
  • 素食助人延年益壽 素食不為人知的九大好處-美食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國際素食日的確定,提醒人們要擺脫這一不合的飲食習慣,多吃素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另外,由於肉類熱量較多,纖維素含量少,消化後產生的糞便量較大,不利於腸道蠕動。糞便在腸道內長期積存,水分被吸收,變得乾結而形成便秘。同時,糞便在腸道積存,其中的毒素又被腸道吸收,會讓人產生口臭、飽脹、嘔吐等病症。與之相反,蔬菜等很多素食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利於人體健康。
  • 【食譜】19款素食漢堡風靡全球,讓肉食者也垂涎
    素食漢堡在中國早已有賣(但不是在麥當勞),素漢堡裡面除了番茄、蔬菜,有一個大大的植物肉素肉餅,味道極佳,店內的生意非常好。所以 , 如果麥當勞推出素食漢堡肯定會受到大眾歡迎的,何況大家也知道吃肉的種種弊端。一起來看看素漢堡長什麼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