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日本和北美的的傳統自適應學習法kumon,為什麼在中國卻是小眾?

2020-12-15 芥末堆

風靡日本和北美的的傳統自適應學習法kumon,為什麼在中國卻是小眾?

作者:夢遊三萬裡 發布時間:

風靡日本和北美的的傳統自適應學習法kumon,為什麼在中國卻是小眾?

作者:夢遊三萬裡 發布時間:

夏天,京都伏見街頭烈日炎炎,我一邊吃抹茶冰淇淋一邊順著陰涼的沿街店鋪陰影走路,想找個咖啡店歇腳。忽然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Kumon補習班。

果然是Kumon輔導模式的創始國啊,街邊瞎逛都會遇到,可其連鎖店的普及率確實很高。

同屬東亞文化圈的日本,課外輔導在當地也是一大產業,升學壓力下學生紛紛通過上補習班來提高成績,與國內的環境挺相似的。這不,流連街頭的時候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課外輔導廣告,京都地鐵站裡隨便瞥一眼也會發現名師補習班,造型比較清奇,乍一看還以為是黑社會通緝令……

在這種氛圍下,Kumon教育算是很獨特的模式,它並不強調老師的輔導,而是要求學生自己通過練習來掌握知識。考慮到其創始年份追溯到1958年,算是史前級別的自適應學習了。

Kumon的中文翻譯是「公文式學習法」,創始人是日本人「公文公」。創立至今已經風靡日本,並拓展到海外市場,成為北美地區很流行的補習方式,常被亞裔家長用於補充公立基礎教育的作業量不足問題。截至2011年的數據,在日本國內已有1.68萬個加盟教室,在海外46個國家和地區有8100個教室。

這種輔導方式的核心賣點是一套極度細化的分級題庫,它從數學起家,分為A-L共計12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200頁的不同梯度練習題,從最簡單的運筆連線一直延展到微積分知識。

學習的時候,學生只管做,老師只管監督和調整練習題進度,不負責講解題目。如果學生不懂,或者當前練習題沒有達到100分(訂正後得到100分也算),就直接回退到前一檔練習題,重新做,邊做邊自己理解,達到100分後再來做之前失敗的題目。老師主要把握節奏,做好微調和鼓勵,在家庭時間需要家長來負責監督。

(真正的Kumon教材就是練習題,與亞馬遜上賣的Kumon兒童書不一樣)

Kumon模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學生的「輸出」是檢驗學習的最好標準。在練習中學習遠比被動聽課的效果好。

(2)學生不受學年的限制。學得慢的可以退檔學習,建立自信。學得好的可以超進度學習,甚至出現小學生直接學到微積分的特殊例子。

(3)經營成本低。教師只負責調整進度,而不承擔講授細節的責任,門檻低上手快,教室布置簡單。事實上剛創業時,公文公就以發展家庭主婦來加盟為主。

(4)核心教材長期穩定不變。哪怕拓展海外也堅持標準化教材,也就是題庫。該教材不同於日本國內或國外的任何官方教材大綱版本,是公司自有的。在降低了教研成本的同時,也讓所有教師社群以該教材為通用語言來探討工作心得,形成「研究會」的氛圍,進一步降低教師培訓成本,形成規模優勢。

僅看以上優點,會覺得這是個產品商業邏輯可行,教學確實有效,又經過了長期運營的時間考驗。為什麼在國內沒有流行起來呢?我們也是補習大國啊。

在普通中小城市確實看不到Kumon的蹤影。除了港臺地區以外,這種輔導班只進入了北上廣深和佛山,教學點很少,幾乎看不到廣告,和路面上大鳴大放的各類輔導機構相比,顯得額外低調。

直到有天去北京的時候,我特地尋訪了一下,終於見到了國內的教學點。大中午在樓下轉來轉去,終於找到一個舊寫字樓的入口。Kumon教學點在樓上,面積不大,十來張小課桌,老師在指導小學生做作業,外面有家長等著。這種培訓方式時間很短,做一份題目的時限在20分鐘,每天只能做一份。教學點沒有託管服務,孩子做完作業就要家長領回去。

課桌旁邊的開放式文檔櫃裡,密密麻麻放著練習題目,也就是Kumon學習法的精髓。每個練習題都是一小片紙張,按階段排列好。有的已經有孩子做過,上面有老師批改的分數。「如果孩子有不懂的,退回到上一檔肯定能找到思路。還是同樣的題目,我們重新練習時題目不會變,做到得滿分為止。」諮詢師對我說道。

既然歷史悠久,效果也很好,為什麼Kumon在國內並不常見呢?

「像你一樣觀念的家長還不多,大部分還是以升學為導向的。」諮詢師想了想,解釋說,畢竟教材和課本知識點安排並不一致,只有代數沒有幾何,沒有應用題,與考試衝刺之類更沒法銜接。所以家長還是傾向於傳統的補習班。

這就是Kumon模式的最大缺陷。

各個城市街頭林立的輔導機構,無不是以「提分」、「升學」為賣點,不管是優秀學生成績展現、名師包裝、無效退款保證,還是諮詢師的分析話術,都直指考試分數。應試教育下,分數才是家長最大的痛點。

通過自適應的練習建立自信,在做題中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練的是內功,需要長期堅持,既要在機構建立學習習慣,也需在家裡自習時間的家長監督。實踐過程中,6年級的學生來補習數學,一般要從3年級水平開始,1年左右才能平了學校進度,但接下來1年可能就可以進入初三的水平。這種練功方式更像樂器舞蹈一類的課外興趣班,而不是面向考試衝刺的補習班。

哪怕事實證明只需要改變生活習慣,「控制食量+增加運動量」就能減肥,市面上依然有大把承諾輕鬆減肥的藥物存在。相比長期堅持,人們還是傾向於幻想短期內輕鬆收穫,眼下有補習需求的家長們恰恰屬於這個群體,恨不得有種聰明藥,吃了就能提分。

所以,Kumon模式一直以小學生為主,上了中學就需要更面向考試的輔導了。就算在日本,很多學生在升學衝刺階段也會離開Kumon,參加短期的升學塾培訓,專門做應試練習。對這些小孩而言,教學點沒有託管職能,要求家長全程陪同,並且365天(包括家庭時間)堅持天天做題,家長要投入很多時間精力,對家長而言並不是一項能花錢省事的交鑰匙服務。

同時,Kumon的一項核心優勢,本身也是雙刃劍。

按照官方的說法,其戰勝諸多模仿對手的秘訣之一,就是題庫堅持幾十年不變。沒有遷就各地家長的需求改來改去,使得教材內容統一穩定,能發揮規模優勢,厚積薄發地培養教師社群圈子。即便漂洋過海到了國外,也不需要根據當地的教科書大綱去做改變,全球都使用同一套教材。教研成本低,學費低,能夠大規模拓展,有點薄利多銷的意思。

但這樣一來,家長的應試需求就更難滿足了,學習的科目也偏狹窄,本地市場更難打開。堅守標準化的店面規則,且在國內也沒有在線版本的課程,線下線上兩條路都不好走。單單就題庫而言,畢竟是上個世紀的老師個人獨創產物,期間僅經過幾次人工修訂,也未必能比得上這幾年國內迅猛發展的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大數據和人工AI的介入,能夠在科目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以前的手工教材,進化速度驚人。

昔日蜜糖,今之砒霜。當年的核心競爭力,成為現在產品升級的阻力。加上更多接地氣的傳統輔導班,競爭環境激烈得多,難怪國內很難規模拓展。

儘管如此,研究這種商業模式,就像欣賞博物館裡的恐龍化石,還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1)經驗證的商業模型。大浪淘沙幾十年,能順利運營下來的機構必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一方面證明了這種自適應做題方式對學生有益,有大量成功案例,另一方面也說明這種方式賺得到利潤,其教研模式、價格體系、組織框架、教師社群運營、用戶群定位、招生口徑等幾個主要維度都值得後來者觀察借鑑。

(2)面向提分的市場定位。這方面Kumon是反面教材,原因是受制於統一紙質題庫的死板制度。站在市場角度,這種練內功的模式怎麼重新定位、做好包裝,是值得思考的話題。站在技術角度,各種題庫AI能通過新技術實現更多科目、更個性化的自適應教學,更有機會滿足多版本教材和大考抓考題的需求,又是一個破舊立新的突破口。

(3)線下輕輔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需要監督,Kumon模式就像早期的雙師課堂,只不過主講老師是那套題庫,線下真人老師相當於助教。如果自適應學習技術繼續發展下去,是否可以用社區教學點的方式,提供線下輕輔導呢?

走出Kumon教學點,心裡還是有些遺憾。

有位1對1輔導的校長對我說過,一個月就那麼幾個周末,各來半天無非多出幾天的學習時間,哪可能有突飛猛進的補習效果,無非找個安慰罷了。客單價太高,營銷成本居高不下,同行們為搶單而誇大承諾做爛1對1口碑,這些才是他頭疼的問題。

如果不那麼功利的話,Kumon是種挺好的教學模式。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在練習中建立自信,更容易體驗到自己掌握學習節奏的好處,避免被學校的滿堂灌模式束縛。可橘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國內市場對這種舊模式並不買單,未來恐怕只能寄期望於科技進步對產品的基因改造了。

轉到旁邊便利店,掃二維碼買了瓶水,根本沒掏錢包。手機支付的普及也就是短短兩三年時間的事情,科技進步很快就改變了傳統業態的流程。放眼未來,教育形態的進化也可能出乎普通人的意料吧?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許賢彬,歡迎通過微信(微信號:rex_xu)與作者交流。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通關計劃】自適應學習的中國化道路 | 自習室 vs kumon
    【通關計劃】自適應學習的中國化道路 | 自習室 vs kumon 作者:自習室 發布時間:
  • Kumon公文式教育機構測評
    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各種方向和專業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見不到。在這些魚龍混雜的教育機構之中,如何鑑別出那些流於表面的雜牌軍,並且找出最適合自己寶貝的教育方向,相信是每個家庭都在研究的課題。我開這個公眾號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分享心得,給孩子們提供一些更好的教育培訓選項。第一篇文章寫給現在在中國比較小眾的教育機構-Kumon公文式教育。
  • 讓孩子愛上學習!Kumon全系列教育叢書4.45元起!
    風靡北美!精選 Kumon 全系列教育叢書 4.45加元起熱賣!循序漸進,發掘潛能,讓孩子愛上學習!Amazon網店銷售,精選數百本 Kumon 全系列教育叢書 4.45加元起熱賣,全站滿35加元包郵。
  • 日本kumon分級拼圖,最好的拼圖,沒有之一
    這不,這個月就跟大家準備好kumon專場,滿足各位需求!說到kumon公文式教育,還有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在50年前,日本一位教師爸爸公文公為了幫助兒子學習數學,編寫了整套體系化的練習冊。題目之間的難度跨越不大,每一題只增加一點難度,他的兒子小毅每天只需要練習20分鐘。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小毅在小學六年級竟然就可以解答微積分問題了!
  • 數學資源分享|源於日本,風靡歐美的kumon公文式數學
    於是我便給他推薦了《公文數學》這套教材,其實也就是我們熟知的kumon。什麼是公文式學習?這位名叫公文的爸爸是一位日本高中數學老師。據說當時他上小學二年級的長子數學成績不理想,他就結合孩子的情況及自身專長,對中學、小學必須掌握的數學內容進行了梳理,經過不斷嘗試和調整,最終編寫成一套能夠幫助兒子「自學自習」的教材,他的孩子每天只需練習20分鐘,數學成績就有明顯的提升。
  • 東有「智適應」,中有「自適應」!K12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中部崛起」
    「自適應」模式:風靡日本北美20年 自適應教育是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提出的概念,主要原理是通過對知識體系的詳盡分析和對學生的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最終生成可規模化的「因材施教」教學產品。
  • 自習頭牌Kumon搞教學「極簡」法
    K12 課外培訓機構屬性多樣,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的龍頭企業,其中新東方、好未來、巨人、學大、京翰、精銳和龍文皆為全國性的龍頭 K12 課外培訓機構,而地區性的龍頭企業有昂立、卓越、邦德、華英、思齊、書人等。目前,雖然線上教育正在風口,中國課外輔導機構巨頭仍以傳統線下輔導為主,主要模式有三:1)大班授課,2)小班教學,3)一對一VIP。
  • 我就是討厭Kumon!!!
    先說說和Kumon的故事吧。 小女兒以前上的公立學校,記得她小學2年級時(6歲),一個要好的家長問:「你們去的哪家kumon?」 啊?這是啥??她滿臉驚訝:「班上一半家長都送孩子去kumon了,我也考慮報一個數學班,還想約你一起呢。」
  • 為什麼旅行車只在歐洲風靡,亞美車市都不接受呢?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內容概述:SUV車型的衍生旅行車與歐洲汽車文化的關係【Wagon·瓦罐】是旅行車的俗稱,這種車型風靡於歐洲,但有趣的是出了歐洲基本沒有其他區域的消費市場會認可。而且歐洲風靡的小微型汽車也有這種特點,這是為什麼呢?
  • 課外輔導連鎖頭牌Kumon的教學「極簡」法
    K12 課外培訓機構屬性多樣,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的龍頭企業,其中新東方、好未來、巨人、學大、京翰、精銳和龍文皆為全國性的龍頭 K12 課外培訓機構,而地區性的龍頭企業有昂立、卓越、邦德、華英、思齊、書人等。 目前,雖然線上教育正在風口,中國課外輔導機構巨頭仍以傳統線下輔導為主,主要模式有三:1)大班授課,2)小班教學,3)一對一VIP。
  • 瑪塔創想牽手日本KUMON,正式進軍日本市場
    KUMON在東京國際教育綜合展覽會展出瑪塔創想的產品今年第一季度,瑪塔 創想和日本KUMON教育集團旗下的公文 出版公司 達成合作:公 文出版公司將獨家引進瑪塔創想全系產品,在日本教育市場和家庭消費市場推廣瑪塔實物編程產品和課程。
  • 中國3000多年的傳統文化,為什麼卻在日本火了?
    發揮想像,這不是白砂和石頭;而是一座島嶼和水面泛起的漣漪。這,就是枯山水,「乾枯的山水」。後來,中國的水墨山水畫傳入日本。本著好學的精神,日本禪僧學習了山水畫中運用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來發展枯山水。比如,學習山水畫的構圖手法,日本人造出了較完整的枯山水庭園。
  • 基於SVM和sigmoid函數的字符識別自適應學習算法
    這些識別方法可以分為分布擬合法(HMMs,PDNNs,LS,TM)和判別決策法(ANN);前者僅學習每一類的正例,而不學習反例,而後者是同時學習正例和反倒。顯然,在模型的一致性上,判別決策法要好於分布擬合法。  根據這種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SVM分類算法和sigmoid函數的自適應學習算法。
  • 揭秘自適應學習的背後原理(第一集)
    去年年初美國著名的自適應學習平臺Knewton完成了一筆5200萬美元F輪的融資,國內研發自適應學習產品的乂學教育更是在天使輪融資就達到了1.2億元人民幣,一瞬間國內湧現出越來越多的自適應學習應用,甚至全球範圍內宣布做自適應學習機構中有70%來自中國。
  • 曾經打敗拼音輸入法,風靡中國的五筆輸入法,為什麼現在沒落了?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工作生活與網絡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過去的手寫方式也逐漸被電腦、手機等智能電子產品取代,現在人們只需要在鍵盤上輕輕敲擊幾下,就能快速打出自己想要的文字,與傳統手寫方式相比效率得到了巨大提升。
  • 3000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卻在日本火了?
    後來,中國的水墨山水畫傳入日本。 本著好學的精神,日本禪僧學習了山水畫中運用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來發展枯山水。 比如,學習山水畫的構圖手法,日本人造出了較完整的枯山水庭園。
  • 中科大劉淇:從自適應學習的角度理解AI+教育
    中科大劉淇帶來報告《從自適應學習的角度理解AI+教育》。劉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大數據學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青促會優秀會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機器學習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
  • 談談自適應學習系統的正向作用和可能性
    本意是談談自適應學習系統的正向作用和可能性,為寄希望於自適應學習系統的同學稍加激勵。   因為俊晨上刀剜肉,即使有鞭策的意味,我也看到兩類的影響——其中一類反饋說,當然自適應學習系統成不了K12教育的救世主;另一類反饋說,我本來寄希望於自適應學習系統的,但是自適應學習真的如此不堪嗎?
  • 再談自適應學習——技術篇
    我們這裡,是通過跳出現有產品經驗的方式下,來探討自適應學習和自適應技術。更多的是來自學術界已經做過的探索。但作為與學習研究範式的連接,我們有必要簡單提及一個問題,後面我不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那就是,持有研究範式的不同,會怎樣影響研究者研發自適應學習系統?這涉及到研究範式到教學設計,由教學設計到學習環境和系統搭建的翻譯和影響。
  • 賽博學習法1:為什麼傳統學習方法不行?
    今天我們來解讀《如何學習》這本書,作者是亞當·羅賓遜,一名教育界大師。這一講是我們解讀的第一部分,主題是:為什麼傳統學習方法不行?好,下面進入正文部分。我在上高中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常常告誡我們,上課學習一定要專心、專心、再專心。想要取得好成績?那就「專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