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教你如何控制個人情緒,實現最有效、有愛的溝通

2020-10-19 長夜文化

古有說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又有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說,面對似有矛盾的觀點,一味地附和或是淺薄,只有真正「身在此山中」方知讀書人的世界。

近來有幸讀得《非暴力溝通》一書,除感嘆到語言的魅力和溝通的藝術之外,我亦是感受到「世事洞明皆學問」。藉此機會,說書,也說生活。

《非暴力溝通》的世界說難也簡單,說簡單也難。簡單在書本的內容通俗易懂,作者從暴力的溝通入手,引入非暴力溝通的要素;而難則難在簡單內容連接在一起瑣碎的流程與操作,《非暴力溝通》有著一整套的操作流程,需要反覆咀嚼吸收,方能融入腦海,這一過程漫長且難。

如果要問《非暴力溝通》適合誰?那麼我可以肯定地說,它適合每一個與人溝通的人。作為一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作為一個尊敬師長,愛護同學的好學生,作為一個孝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好孩子,我們的行為似乎與「暴力」一詞相距甚遠。

我本以為如此,實則不然。馬歇爾·盧登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給了我關於「暴力」的新的認知,暴力遠不止我們所能見到的打人、鞭撻、殺人、戰爭,當然這是暴力的一種,是屬於「身體的暴力」,這類暴力與我們絕大部分人相距甚遠。


但除此之外呢,我們忽視了一種「隱蔽的暴力」——語言。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現實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能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

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敵視。並且若要歸根結底則可發現,有許多暴力,是這種「隱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們做出暴力的反抗。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然而存在著這樣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依照它來說話,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這種溝通方式我們稱之為「非暴力溝通」。

或許你會問《非暴力溝通》一書是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嗎?疑問與好奇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很好奇,那麼就請讓我帶你一起走進「非暴力溝通」的世界。

本書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溝通解決衝突的最佳實踐之一,共有十三個章節,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暴力的溝通方式,先讓人們意識到自己平時言語的問題在哪裡;第二部分是如何去非暴力溝通,這其中包括個人如何學會非暴力溝通和如何學會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進行非暴力溝通,並且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傾聽;第三個部分是如何去愛自己。


我並不想對每一部分都詳細闡述,而是想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將「非暴力溝通」的流程分享給大家,讓沒讀過書的讀者也能觸碰到「非暴力溝通」的魅力。

場景一:當母親想讓青春期的兒子不要亂扔臭襪子時,設想一下你會如何去溝通?

是不是想想就有火藥味?那我們來看看非暴力溝通是怎麼做的:

一位母親可能對她處於青春期的兒子說:兒子,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場景二:婚後丈夫一周七天有五天在零點後回家,如何溝通能讓他早一點回家?

非暴力溝通:親愛的,我發現你最近一周有五天在零點後回家(觀察),我心情有些失落(感受),因為我害怕一個人(需要),你是否願意以後能在晚上11:30之前回來?(請求)



上述兩個場景完美地展示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以及該如何進行一次簡單的溝通。如你所見,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便是四個要素,其構成了完整的非暴力溝通過程:1.什麼是我的觀察;2.我的感受如何;3.哪些需要(或價值、願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4.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


非暴力溝通適用於各個層面的交流,國外也有非常多的成功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案例。前文所介紹的也只是非暴力溝通的冰山一角,如果想繼續了解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可以持續關注作者,或者點擊「了解更多」選購正版書籍吧。

相關焦點

  • 《非暴力溝通》:做好這四點,你也可以輕鬆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沒有一本書,讓你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馬歇爾盧森堡教授的《非暴力溝通》!它告訴你語言是有譜可循的。它會手把手教你好好說話,教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後輕輕鬆鬆成為人生贏家。夫妻間不知道怎麼溝通,親子間不知道該如何相處。朋友,同事間交流也時常陷入僵局。每個人身上都充滿戾氣,被憤怒的情緒所控制。聖雄甘地說:這種隱蔽的語言暴力,就像是地獄之火的燃料供應,拳打腳踢是一種暴力,另一種暴力我們千萬不能忽視,那就是語言上的暴力。該怎麼破解這個局?
  • 《非暴力溝通》:如何有效溝通化解語言暴力?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不僅是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通過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在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的同時,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
  • 讀《非暴力溝通》: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也就是,我們的感受是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當我們感受到失望、難過時,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感受沒有得到滿足,而不是他人的行為導致我們失望、難過。清楚了這一點,我們能有效的控制並感受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指責他人、責備自己,而是更加用心的體會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需要。在我們關注自身需要的同時,別人也會更加重視你的感受。讓自己從「情感的奴隸」轉為「生活的主人」。
  • 新書速遞 | 如何用非暴力溝通幫你管理情緒?
    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三部曲之《非暴力溝通·情緒篇》終於問世了!目前市面上由馬歇爾·盧森堡親著的三本書分別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兩性篇》、《非暴力溝通·情緒篇》。時至今日三部曲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可喜可賀!
  • 最有效,最神奇的,和平的非暴力溝通之三
    3.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   與人溝通時,人們情緒的產生往往並不受意識控制。當我們感到不愉快或者不順心的時候,就渴望自己生活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中,從而變得愉快。
  • 十分鐘讀完《非暴力溝通》|教你正確表達愛的溝通方式
    你脫口而出的簡單話語,到了別人的耳朵裡可能就是一根又一根的刺。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今天嘮叨就帶你看如何正確的表達愛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教會人們如何使個人生活變得更和諧美好,也啟發人們愛的重要性。
  • 非暴力溝通——失敗的溝通都是毀於評論和情緒
    現在的孩子觸信息渠道多,智力開化早,幾歲的孩子都有邏輯,你不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人格、有思想的人,平等認真與他溝通,虛與委蛇也會付出「代價」。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積極、有效的溝通呢?最近讀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總結出積極、有效的溝通應該包含兩個關鍵點:表達感受而不是表達情緒同樣是指出問題
  • 學習非暴力溝通,讓孩子感受愛的能量
    非暴力溝通如此之重要!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學習非暴力溝通,讓我們身邊的人不再受我們「暴力」的侵害!學會非暴力溝通,我們就有能力傳遞心中的愛!是什麼讓我們蒙蔽愛?有些溝通方式使我們體會不到愛,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表達更多傾向於滿足我們自己的個人需要,而忽略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造成彼此間傷害、疏離、冷漠。這樣的溝通作者稱為「異化溝通方式」。
  • 非暴力溝通:學習愛的表達,你急需get的溝通技能
    文|金弋編輯|金弋圖|網絡早就聽說過《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馬歇爾·B·盧森堡博士所著,被譽為「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為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在每個章節之後,都有一個小結,回顧總結書裡的知識,加固讀者記憶;一些章節之後會有一個比較詳實的案例,結合理論案例更能理解非暴力溝通到底是什麼、怎麼做;甚至在講述非暴力溝通幾個要素的章節裡,還有相應的習題。
  • 好書推薦:《非暴力溝通》
    可是為人父母的有沒有反省下自己的行為,孩子今天的行為在很大的程度是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孩子今天的「暴力」行為和語言,是因為他們小時看著父母如此和他們溝通,或者看著父母如何彼此溝通。做父母的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去溫柔的說話。溫柔的溝通。等孩子大了,才抱怨社會,抱怨學校,抱怨自己的孩子都是無力的表現。非暴力語言無處不在,每個做父母的都應該好好的審視自己的語言。
  • 非暴力溝通:管理層人士如何處理好職場中的情緒溝通?| 量見管理
    儘管已經卸任,但彭蕾與其上司馬雲的溝通卻反映了一條職場溝通潛規則——無論老闆的決定是什麼,要把老闆的決定變成最正確的決定。身為企業的管理層人士,如何處理好職場中的溝通情緒,也成了一項重要的技能。因此本文,李育新老師通過分享《非暴力溝通》的讀書體會,為職場管理中的溝通做出啟示。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八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有人想,我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最後別人拒絕了,我還必須接受,那能叫溝通嗎?這樣還有溝通的必要嗎?那是不愛,是對他人的縱容吧?非暴力溝通的另一種叫法是愛的語言。沒有人願意被強迫做事,即使是暫時順從了,也不會有長久的改變,除非是為了愛和滿足自己的需求。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雙方的需求,是建立彼此的聯結,讓愛流動起來。而不是單方面的要求別人滿足自己,且美其名曰為愛。帶著這個目的去溝通,我們才能誠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面對他人。
  • 豆瓣8.4《非暴力溝通》你將學會如何用愛來溝通 變得和諧幸福
    今天要為你解讀的書是《非暴力溝通》,講溝通的書不計其數,而這本書被稱為「溝通的聖經」,它講述如何提升溝通品質讓愛融入生活,建設一個友愛的世界。無論是伴侶、家人還是同事朋友,因為不當的溝通方式導致了衝突,而我們解決衝突的方式往往都是冷戰、爭吵和憤怒,卻無法表達出我們真實的需求,此書正是教我們這樣一個溝通技能,學會並有效使用這項技能也是情商的體現。作者馬歇爾·盧森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
  • 非暴力溝通的魔法
    點開語音哦,超級好聽的xiaoxiao6 的天籟之音溝通就像空氣一樣被需要,但往往卻被我們忽視。有調查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溝通佔了70%,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沒有選擇最好的溝通方式。今天推薦的書《非暴力溝通》就將教給我們一種聰明而有效的溝通方式。
  • 我們為什麼常常暴力溝通,如何做到非暴力溝通?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情緒,所以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總是不經意就會引發矛盾衝突,導致暴力溝通,既傷人也傷己。怎樣的溝通方式才能比較和諧,既讓自己舒服,也讓對方舒服呢?答案就是「非暴力溝通」。一、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 這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的著作,幫父母跟孩子建立無障礙溝通
    一、非暴力溝通的基礎第1、2章其實就是介紹了本書的理論基礎,答案顯然很明顯,非暴力溝通的基礎是建立在「愛」上。只有當我們抱著充滿「愛」的心情進行非暴力溝通時,我們才會真誠的關心對方、愛護對方,也才能更好的觀察到對方的反應,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才能為做出正確的回應建立前提。
  • 學習愛的表達:《非暴力溝通》
    學習愛的表達:非暴力溝通本文已獲授權轉載,來源無書:(ID:nonobo)非暴力溝通是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的一種溝通方式。他認為,要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就需要消除那些責備、羞辱、批評和苛求的語言。這類語言往往以習慣性思維為基礎,妨礙人們愛心的流露,容易導致暴力。
  • 《非暴力溝通》——教你如何更好的跟孩子溝通?
    但是,我仍然認真的看了下去,因為我覺得我很有必要嘗試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我家那位三歲不到,脾氣性格有點難以捉摸的小夏天身上。書的封面我們先來看看《非暴力溝通》在說什麼,非暴力溝通的四原則:1.在溝通中說出你的觀察,而非評價兩者的區別舉個例子:我覺得你不愛我------這是評價,因為這完全是主觀認定。
  • 《非暴力溝通》:用愛和孩子對話
    你能不能用心一點?」課堂上如果孩子掌握的不順我們的心意,或許再耐心的我們仍忍不住想要發火以前,在和教師朋友們聊天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抱怨孩子的不聽話,不努力。雖然在《Marva Collin『s way》中也感受了這位偉大的黑人女教師是如何用愛去感化那些「不可教」的學生的,但遇到不聽話的孩子依然很苦惱。
  • 《非暴力溝通》: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暴力溝通
    這也許是我們無意識中進行了「暴力溝通」的緣故。「暴力溝通」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它造成了無數的冷漠、隔閡和敵視,那我們要如何避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暴力溝通」呢?答案就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02、為什麼要使用非暴力溝通盧森堡博士曾有過一段充滿暴力的童年經歷,因為他是猶太人,他的童年都在飽受同學的欺負。這段經歷使他認識到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巨大影響。經過長年實踐,他終於發現了一種「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