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閱讀3min
作為設計考研的學生,你不能忽視設計心理學。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六條設計心理學原則和定律,希望大家能夠將它們結合到實際應用當中。
01
馮·雷斯託夫效應 Von Restorff effect
馮·雷斯託夫效應又稱隔離效應(isolation effect),以及新奇效應(novelty effect)。1933 年,德國精神病學家、兒科醫生 Hedwig Von Restorff 在研究中發現,對被測試者提供一系列相似的項,而只有一項顯得特別、孤立、與眾不同的時候,這一項往往更容易被記住。馮·雷斯託夫效應告訴我們,某個元素越是違反常理,就越引人注目、令人難忘。
這條原則能以多種不同方式應用到設計中,最明顯的是如果你想要讓某物引人注目,就要使它特殊化,例如通過色彩、尺寸、留白等等手段。
馮·雷斯託夫效應可以用來強調呈現或設計的主要元素,但是不要任何元素都強調,因為什麼都強調就等於什麼都沒強調,所以要謹慎使用這個方法。
02
色彩心理學 Color psychology
色彩對用戶所傳達的不僅僅產品本身的信息,而且也對於用戶的心理有著顯著的影響。色彩可以影響人們的日常行為,也可以刺激人們的情緒。另外,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不同的色彩傳遞著不同的感受,同時這還和你所處的國家地區以及文化背景有著緊密的聯繫。不過一般而言,不同的色彩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的國家與地區所代表的含義、傳遞的情緒是大同小異的。
紅色:危險,重要,激情
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它是最強大的色彩之一,同時代表著愛與戰爭。
紅色所傳遞出的情緒是非常激烈的,甚至可以直接引起相應的生理變化,包括血壓升高,呼吸頻率提升,等等。
紅色還代表著精力充沛,能夠引起衝動,還是是速度與力量的象徵。Netflix 和 Youtube 都採用紅色作為主色調。
橙色:自信、能量、樂觀橙色同樣是非常鮮豔的色彩,它和紅色也有著許多共通的地方,但是相對而言程度較低。它沒有紅色那麼強烈的侵略性,但是它同樣有著精力充沛的含義,可以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情緒和氛圍。
就像紅色一樣,橙色同樣具備有很高的識別度,能夠強烈地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高亮特定元素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橙色還能傳遞出「便宜」的含義,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電商網站和APP會傾向於將購物車和購買相關的連結標識為橙色。
Hipmunk 中的橙色按鈕非常的吸睛。
黃色:陽光,幸福,注意黃色是非常有意思的色彩,它同時具備了幸福和焦慮兩種特性,不得不說它的這個特徵非常的哲學。在設計中,黃色非常容易引起注意力,所以它也是日常生活中近視標識的常用色。儘管它在警示效果上不如紅色強烈,但是依然給人傳遞出危險的感覺。
當黃色與黑色搭配起來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著名的紐約計程車就是採用的這樣的設計。
綠色:自然、生長、成功與綠色聯繫最緊密的毫無疑問是自然。絕大多數的植物都是綠色的,它與生長和健康都有著緊密的關聯。
在設計中,綠色可以起到平衡和協調的作用,在今年,也就是2017年,年度色就是草木綠,它甚至被稱為新的中性色。不過在設計過程中,綠色的飽和度需要好好控制。高飽和度的綠色讓人興奮,引人注意,而低飽和度的綠色則接近中性色的作用,可以平衡整個設計。
藍色:舒適,放鬆,信任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色彩,它是UI設計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色彩,你在設計中所選取的藍色的色調和色度,都會直接影響到你的設計對於用戶的影響。
淺藍色給人清爽、自由、平靜的感覺。這種輕鬆友好的氛圍還能轉化為信任的感覺,這也是為何如此多的銀行類網頁/APP會使用淺藍色。
深藍色能夠給人強大而可靠的感覺。
紫色:豪華,靈性,創造性紫色的使用頻率並不算高,它本身的這種稀缺性使得它在設計使用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歷史上,曾經一度只有歐洲皇室能使用,直到今天,它依然保持著某種奢侈感。將紫色運用到網頁或者APP中,常常會給用戶一種高端的感覺。
一個有趣的調查表明,有接近75%的兒童喜歡紫色和相近的色彩。
黑色:力量,優雅,精緻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最有力量的,它能夠很快地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這也是為何它是文字的基準色,也常常作為許多設計的主色。
在 Squarespace 這個網站中,黑色的「Get Start」按鈕非常引人注意。
當黑色作為UI控制項和視覺元素的主色調的時候,它常常會帶來相應的情感聯繫,它可以輕鬆傳達出複雜的情緒,營造神秘的氛圍。
白色:健康,純潔,高尚白色通常代表著純潔,給人以乾淨、健康、高尚的感覺。由於白色常常同健康服務和創新啊所關聯,所以你可以使用白色來強調安全性,推廣醫療和高科技的產品。
在設計當中,白色常常用作留白,用以突出周圍的色彩、控制項。正確使用留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設計技能。以Google首頁為例,白色讓其他的色彩更加突出,更有力量:
大量的留白讓其他的元素脫穎而出。
灰色:正是,中性,專業灰色代表中性和中立。相比於其他的顏色,灰色更為安全,當灰色作為主色調而存在的時候,能讓設計的形式感更為強烈,這並不算壞事。和白色相似,這種中性色能夠讓其他的色彩更為顯眼。
灰色通常同其他更為明亮的色彩搭配起來使用。Dropbox 就常常使用灰色來突出CTA按鈕。
0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的需要由低級發展到高級,呈階梯形,可分為五個基本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或歸屬為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這個金字塔形,用來表現一個人要達到自我實現,需要經歷哪些步驟。例如,在能感受到愛之前,他們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一定要得到滿足。
那這個在心理學課堂之外有什麼用處?營銷人員和設計師們,可以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於廣告和公共關係。
想想你目標客戶的需求,處在金字塔的哪一層。你的設計如何激發他們向更高的一層邁進?
也可以用它來挑撥人們的情緒和需求,讓他們被吸引到你的設計中來。
04
席克定律 hicks-law
席克定律關係到一個人需要多久來做出決定。如果人們有更多選擇,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做出抉擇。某些情況下,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他們根本做不出決定,因為決定的負擔太沉重。
這個概念也可以運用到設計中。例如你設計網站時,你就會想要保持導航欄儘可能簡潔,只有少數幾個選項。如果有必要,將一些頁面分組放入下拉菜單,網站訪客就更容易對選項歸類,並且迅速做出決定。設計海報時,你可不能一下子講6件不同的事情,只能讓人們關注一兩個選擇。
05
面部辨識 Facial recognition
在設計中加入人臉,是最有效的設計技巧之一,可以吸引人瀏覽你的海報、網頁、或書籍封面。人們天生會被面部吸引——甚至我們能在沒有人臉的地方看出人臉來,例如月球或火星表面。更有甚者,研究顯示,當網站裡加入了人臉,轉化率會增加。這個概念有多種應用方式。
首先,可以使用面部來連接你的受眾。只要在設計中放上一張人臉,就更容易吸引訪客視線——即使那不是一張真實的臉,而是某個感覺像臉的物體。還可以根據模特的面部和視線的朝向,來引導用戶的注意力。還可以使用面部來傳遞感情。有六種公認的面部表情:快樂、難過、驚訝、害怕、厭惡、憤怒。
利用這項原則,你立馬就能確定設計的基調,並且跨越語言的界限進行溝通。
06
奧卡姆剃刀原理 Occam's Razor
奧卡姆剃刀定律又稱「奧康的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提出。奧卡姆在英格蘭的薩裡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奧卡姆剃刀原理告訴我們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往往是最好的。儘管這與其說是設計定理,倒更像是一個哲學概念,但它還是很容易用於設計中。
剛入行的設計學生們容易創造出複雜的設計,裡面有許多不必要的元素,只是為了展現他們的創造力。但是,你會發現這些設計往往對用戶是不友好的。
這個概念也可以和席克定律關聯起來。如果你嘗試向網頁中塞入過多內容,而不是選擇最簡單的方案,人們就會有過多的選擇。然後,設計就會變得令人眼花繚亂,會被人們迅速拋棄。如果你不清楚設計將如何發展,通常可以穩妥地傾向於選擇最簡單的方案。
心理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作為設計師,我們更要加倍關注心理學原理,來創造能夠與用戶交流並為客戶帶來轉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