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條超實用的設計心理學原則和定律

2020-12-12 199IT

在設計中,心理學無處不在。正因為心理學,我們才了解紅色很適合用於餐飲業的logo——因為它能增進食慾——或者讓首屏的行動指令按鈕產生更多轉化。

也就是說,作為設計師,你不能忽視心理學。因為人類大腦的這些原則,決定了人們對你的設計作何反應、如何相互作用。回顧這7條心理學原則和定律,你能夠將它們結合到實際運用中。

1. 馮·雷斯託夫效應

馮·雷斯託夫效應告訴我們,某個元素越是違反常理,就越引人注目、令人難忘。

Hedwig von Restorff在1933年檢驗了這個理論。她讓實驗對象觀看一系列相似的物品。如果其中某個很特殊,比如說有聚光燈照射,那麼相比其他物品,受試者就更容易回憶起這件物品。

這條原則能以多種不同方式應用到設計中。最明顯的是如果你想要讓某物引人注目,就要使它特殊化,例如通過色彩、尺寸、留白等等。

但是,由於人們更在意特殊物體,他們對於整體的印象就不深。思考是否要突出顯示某物時,要牢記它的負面效應。你是想要人們記住一件事情,就只有這一件事,還是說其他元素也同樣重要?如果所有都同等重要,你希望人們全部記住,就不要凸顯其中某個。

2. 色彩心理學

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對於色彩以及它與設計的關係,有著固定的理解。但是,設計新人們容易忽略色彩對心理的影響,而是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設計。即使你精通色輪,知道如何搭配互補色或者相近色,你有沒有考慮過你的設計如何影響受眾呢?

沒錯,顏色可以影響情緒。Adobe列出了一些色彩和與之相符的情緒,下面是一些積極的方面:

  • 黑色:精緻和力量
  • 白色:乾淨、精緻、純潔
  • 紅色:勇氣、激勵、力量;也能激發欲望
  • 藍色:冷靜、安定、信任、安全
  • 黃色:樂觀、歡樂
  • 綠色:平衡、可持續的增長
  • 紫色:皇權、精神意識、奢華
  • 橙色:友誼、舒適、食物
  • 粉色:平靜、女性化、性

記住,顏色給人們帶來的情感,會隨著文化和宗教背景而改變。以上列出的僅代表西方文化的觀點。

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可能你在高中或大學學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如果需要回顧一下,請看下圖:

譯者註:上圖的中文版金字塔並非原文內容,找來幫助大家理解。

這個金字塔形,用來表現一個人要達到自我實現,需要經歷哪些步驟。例如,在能感受到愛之前,他們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一定要得到滿足。

那這個在心理學課堂之外有什麼用處?營銷人員和設計師們,可以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於廣告和公共關係。

設計推廣材料時,創建消費者人物角色就能用這套理論。想想你目標客戶的需求,處在金字塔的哪一層。你的設計如何激發他們向更高的一層邁進?

也可以用它來挑撥人們的情緒和需求,讓他們被吸引到你的設計中來。

4. 席克定律

席克定律關係到一人需要多久來做出決定。如果人們有更多選擇,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做出抉擇。某些情況下,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他們根本做不出決定,因為決定的負擔太沉重。這就是你為什麼在餐館經常見到簡短的菜單——他們不想把顧客嚇跑。

這個概念也可以運用到設計中。例如你設計網站時,你就會想要保持導航欄儘可能簡潔,只有少數幾個選項。如果有必要,將一些頁面分組放入下拉菜單,網站訪客就更容易對選項歸類,並且迅速做出決定。

這對於行動指令也成立。設計海報時,你可不能一下子講6件不同的事情。你想要人們關注一兩個選擇。例如,你的設計或許主要是為了募捐,主要的行動指令是「今天就捐贈吧——撥打(888)888-8888」。還有一個次要的行動指令「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通過一個二維碼,把客戶引向Facebook頁面。

5. 面部辨識

在設計中加入人臉,是最有效的設計技巧之一,可以吸引人瀏覽你的海報、網頁、或書籍封面。人們天生會被面部吸引——甚至我們能在沒有人臉的地方看出人臉來,例如月球或火星表面。更有甚者,研究顯示,當網站裡加入了人臉,轉化率會增加。

這個概念有多種應用方式。

首先,可以使用面部來連接你的受眾。只要在設計中放上一張人臉,就更容易吸引訪客視線——即使那不是一張真實的臉,而是某個感覺像臉的物體。

還可以根據模特的面部和視線的朝向,來引導用戶的注意力。眼部追蹤研究顯示人們會循著別人的視線,就像跟隨指示箭頭一樣。

還可以使用面部來傳遞感情。有六種公認的面部表情:

利用這項原則,你立馬就能確定設計的基調,並且跨越語言的界限進行溝通。

6. 費茨定律

譯者注(圖中文字):

費茨定律示例

它是什麼意思呢?費茨定律表明,你應當讓按鈕和其他界面元素足夠大,因為用戶點擊小按鈕十分困難。

如果你有個小按鈕,像【OK】這樣,可以增加一些內邊距,或者讓它更寬:【 OK 】

如果說網站上有個按鈕,讓整個按鈕都能點擊——而不僅僅是文字標籤。

而且,如果你把物體放在很遠的地方,最好就要增大它的尺寸作為補償。

費茨定律是一條科學定理,通常用於描述人機互動。它說「移動到某個目標上所需的時間,是一個由目標尺寸和目標距離構成的函數。」

這項原則可以用於網頁設計中。本質上來說,點擊區域越大,就越容易被點到。

舉個例子,當你設計一個網頁時,你當然會把導航做成可點擊的。但是連結的可點擊區域是哪塊?只有文字能連結到目標地址,還是標籤頁本身也可以點擊?

同樣的,你也可以反過來設計。不想讓人輕易點擊到的連結——例如刪除或取消按鈕——就應該有更小的點擊區域。

7.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告訴我們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往往是最好的。儘管這與其說是設計定理,倒更像是一個哲學概念,但它還是很容易用於設計中。剛入行的設計學生們容易創造出複雜的設計,裡面有許多不必要的元素,只是為了展現他們的創造力。但是,你會發現這些設計往往對用戶是不友好的。

這個概念也可以和席克定律關聯起來。如果你嘗試向網頁中塞入過多內容,而不是選擇最簡單的方案,人們就會有過多的選擇。然後,設計就會變得令人眼花繚亂,會被人們迅速拋棄。如果你不清楚設計將如何發展,通常可以穩妥地傾向於選擇最簡單的方案。

心理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如果你是設計師,就更要加倍關注心理學原理,來創造能夠與用戶交流並為客戶帶來轉化的作品。你的下個項目中會如何使用這些原則呢?

了解更多能夠用於平面設計中的原則和定理,例如著名的斐波那契序列、三分原則、黃金比例、帕雷託法則(80/20 二八定律)等等。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3條設計心理學原則,提升設計方案說服力
    本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三條具有普適性意義的心理學原則:庫克定律、米勒定律、雅各布定律,並分別介紹了其在設計領域中的應用。我認為,每個設計師都應該掌握一點心理學基礎知識。設計師可以藉助心理學構建易用的、以人為本的產品和體驗。以一些關鍵原則作為設計指南,而不是強迫用戶遵守某種產品或體驗設計。從哪入手了解心理學?哪些心理學原則真正有價值?日常設計工作中,有沒有將這些原則合理運用的案例?本篇文章中,筆者將介紹和討論三條具有普適性意義的心理學原則,以及它們應用於設計領域的倫理含義。
  • 考研必須知道的六條設計心理學定律
    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六條設計心理學原則和定律,希望大家能夠將它們結合到實際應用當中。這條原則能以多種不同方式應用到設計中,最明顯的是如果你想要讓某物引人注目,就要使它特殊化,例如通過色彩、尺寸、留白等等手段。
  • 交互原則:互動設計七大定律詳解(上)
    新鄉重夫防錯原則(POKA-YOKE)在看文之前,提一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風靡一時的「漢堡包導航」在APP上不再受歡迎?「互動設計七大定律」應該是各種交互原則中大家都比較耳熟能詳的名字了,但是這種說法是出自哪裡呢?
  • 「GitHub金牌」程式設計師必讀職場15大定律和7大原則
    7大原則。昨日,GitHub趨勢榜第一的項目便總結了這些定律和原則。總有一款適合你。總有一款適合你。作為程式設計師,你除了會敲代碼,還得知曉屬於你的定律。今日GitHub便有一個項目總結了與開發人員相關的15大定律和7大原則。
  • 強烈推薦46條實用心理學知識
    7. 男生主動吻女生多為臨時起意,女生主動吻男生多為事前謀劃。8. 你的衣服會說話。衣服處於外界和自身之間的交界位置,是人設的延伸,它同時向你自己和他人發送一個信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找到合適自己的穿衣風格很重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要成為千篇一律的網紅牌複製品。9.
  • 學心理學,不能不讀的書:《讓大腦自由:釋放天賦的12條定律》
    此次聽書稿訓練營,我選的是《讓大腦自由:釋放天賦的12條定律》。第二,這本書條理清晰,12條定律第三,這本書素材豐富,很多電影第四,這本書有助於提升學習力第五,這本書簡單易懂,大量隱喻、比方總結,心理學是關於人們心理問題影響生活的學科,但心理問題是大腦問題,不懂得大腦運作原理,很難深入理解心理學。
  • 強烈推薦這46條超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7. 男生主動吻女生多為臨時起意,女生主動吻男生多為事前謀劃。8. 你的衣服會說話。衣服處於外界和自身之間的交界位置,是人設的延伸,它同時向你自己和他人發送一個信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找到合適自己的穿衣風格很重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要成為千篇一律的網紅牌複製品。
  •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7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7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1、掌控定律如果你的感覺良好,樂觀面對自己,那麼你就會逐漸地感覺你可以掌控自己。心理學:掌控定律2、漂流瓶定律當你不打算計劃時,你正在計劃失敗。心理學:堅信定律4、期望定律你想什麼?怎麼相信?你就會有如此成就。
  • 互動設計心理學之古騰堡原則
    接下來帶著這些疑問,開始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內容:交互心理學之古騰堡原則 古騰堡原則的起源古騰堡原則是由14世紀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約翰·古騰堡提出,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在設計報紙的過程中,提出了一項原則,認為人的閱讀方式應該是遵循某種習慣進行的,就像讀書一樣,由左到右,從上到下。
  • 心理學常考的原則有哪些?
    心理學常考的原則有哪些?(2)整體性原則/系統性原則(3)發展性原則(4)教育性原則(5)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6)道德性原則(小學生)2、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1)動機原則(2)結構原則(3)程序原則(4)強化原則3、頭腦風暴訓練應遵循四條基本原則(1)讓參與者暢所欲言
  • PPT排版設計的7條基本原則!
    作者:巫剺 來源:被想像的世界(ID:shengting7)今天給大家分享PPT排版設計的7條基本原則,並結合形象的例子進行說明,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我們經常談論墨菲定律。今天,我無意中翻了本書《墨菲定律》,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之外,作者還寫下了許多定律和法規,清楚地說明了在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今天來說下這4個最重要的法則和效應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產品設計中不可不知的心理學及其運用實例(下)
    本文作者通過在網際網路上或者設計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上面所看到的的心理學定律,並結合當今時下熱門的網際網路產品,挑選出了幾條比較常用的心理學定律,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在產品設計中,心理學無處不在。因為人類大腦的這些原則,決定了人類對你的這些設計會有什麼反應。
  • UX設計師都應知道的15條設計原則
    雖然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總結出所有信息,但仍有可能強調每個UX設計師應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則,以便為創造一個出色的體驗。 以下是每個UX設計師都應該謹記的15條基礎設計原則。 同時要注意一致性,為了使設計顯得更有創意,許多設計師故意在風格上做不一致的設計。比如:一個產品內多種不同的配色方案,這樣的設計決策常常會給用戶帶來困惑和挫敗感。因此,熟悉的設計元素是很重要的,每一次都要加強設計中最重要的方面,記住在你的產品設計中應用最小驚喜原則。 9.
  • 黃金十條實用心理學技巧,短時間提升情商
    筆者總結了30個非常實用的心理學小竅門,僅供大家參考學習:1.其實大眾平均的臉才是最好看的臉。好看的臉並不一定是五官精緻的。接近:兩個人的生活軌跡相交越多,彼此喜歡的可能性越大心理學研究發現,雙方生活軌跡越相似,越容易喜歡彼此,越容易談戀愛。比如你和你的同學生活軌跡就很重合,如果有同學和你住在同一個小區甚至同一棟樓,那麼你們有很大的可能成為朋友甚至戀人。
  • 《墨菲定律》書評/56個心理學定律,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而你所遇到的一切疑難雜症,書魚的《墨菲定律》都可以給你帶來指導。書魚的《墨菲定律》是一本心理學書籍,全書包括12個章節,涵蓋了56個心理學定律,每一個心理學定律都會從生活現象,經典案例,生活啟示等方面給我們講解,讓我們非常有代入感。而且可以學以致用。
  • 經典心理學書籍《墨菲定律》,有你想知道的育兒、職場、情感乾貨
    書魚的《墨菲定律》這本書,就為我們全方位解答了人生中方方面面的心理困惑,並且指出來解決方案,舉例生動接地氣,理論說明簡潔明了,而不是像其他一些純理論書籍那樣,讓你昏昏欲睡。《墨菲定律》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人際交往,親密關係,職場法則,育兒訣竅,人性秘密,自然規律等心理學知識,內容精煉,句句都是乾貨。
  • 每天讀一點行為心理學:把握黃金定律 高質量生活
    今天在新華書店翻閱了張伊寧著的《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這本書。這本書一共有200多頁。我運用了前幾天學到的快速閱讀法,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把這本書閱讀完,並記了兩頁筆記。我在這本書中讀到的第一條心理學定律是蔡加尼克效應,是指當心理任務被中斷時,人們就會對未完成的任務念念不忘,從而產生較高的渴求度。這條定律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對未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事件或者是未完成的戀愛總是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第二條是霍桑效應,也就是說當我們被關注時可以更加出色。
  • 必讀經典書籍《墨菲定律》,你想學的心理學常識,都在這本書裡!
    書魚的《墨菲定律》這本書,就為我們全方位解答了人生中方方面面的心理困惑,並且指出來解決方案,舉例生動接地氣,理論說明簡潔明了,而不是像其他一些純理論書籍那樣,讓你昏昏欲睡。《墨菲定律》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人際交往,親密關係,職場法則,育兒訣竅,人性秘密,自然規律等心理學知識,內容精煉,句句都是乾貨。
  • 200條實用心理學(上)
    4、【人脈交際8大心理定律】1首因效應:首次見面給人好感覺;2誠信定律:熱情是焦點,真誠是最高點;3讚美定律:善讚美能博得人心;4面子定律:給人面子才善交際;5謊言定律:善意謊言助交往;6忍讓定律:忍讓能創和諧;7異性效應:男女具互相吸引力作用;8互惠定律:讓對方產生「負債感」。5、【可以增進感情的地方】1.酒吧。光線昏暗和私人距離可以增強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