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情緒在晚上最脆弱。夜間時人會從「社會角色」轉換到「個人角色」,釋放情緒感受,所以晚上會瘋狂剁手、想起前任、突發奇想做決定等。
想驗證情緒是否正確,教你一個簡單小方法:睡一覺起來後,如果還想做這件事情,再去做。這個舉動能幫你減少90%的煩惱和不必要的消費。
2. 擁抱是最好的療傷藥。當和好友或愛人擁抱時,你體內會產生催產素,能起到止疼和降壓的效果。
3. 巧用【杯子技巧】探測好感度。
通過杯子距離,可測量兩個人的內心距離。如果有想更進一步關係的人,就約TA出來喝杯奶茶,在交談時悄悄縮短兩個杯子間的距離,觀察對方反應。
如果TA沒動,表示你們的關係有加深的機會,若TA馬上挪開或拿走,證明他仍對你有戒心,暫時就還是維持現狀吧。
4. 人在暴怒瞬間,智商為零。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說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
可很多人就是栽在了這12秒上。
生氣時死死憋住那句不該說卻想說的話,等一分鐘再開口,能滅絕未來70%的後悔。
5. 大腦天生不愛思考。大腦喜歡看視頻>看圖>看字,因為文字需要讓大腦思考運轉,加工消耗才能理解信息。所以寫作或展示匯報時,一定要短文+圖穿插,降低別人大腦的閱讀難度,增加吸收信息量。
6. 找不到東西時,嘗試從右往左看。平時我們習慣從左往右搜尋,會自動忽略一些東西,改變方向,可以注意到細節,找到目標物。
7. 男生主動吻女生多為臨時起意,女生主動吻男生多為事前謀劃。
8. 你的衣服會說話。衣服處於外界和自身之間的交界位置,是人設的延伸,它同時向你自己和他人發送一個信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找到合適自己的穿衣風格很重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要成為千篇一律的網紅牌複製品。
9. 任何事開頭阻力最大,越後越輕鬆。要將靜止的飛輪滾動,開始得費很大力氣,過了臨界點,飛輪會越轉越快,快到不用力氣也能自轉。如同我們放長假後的上學/班、想養成一個習慣,剛開始很痛苦,找不到狀態,但堅持下去,積累的動能會越來越大,逐漸養成自律習慣。
10. 利用好峰值和終值,是變優秀的超實用秘訣。
峰終定律表明,記憶由兩個核心要素決定:第一個是體驗最高峰,分為正向和負向(峰值);第二個是結束體驗(終值)。
拿高中舉例,高中生活雖都是枯燥學習,但我們回想起來的,是成績進步/重大打擊時刻(峰值),和高考完的狂歡夜(終值)。轉換成學習,很多人學習只想著好難、不想做(峰值),又逼迫自己學到吐(終值),所以害怕學習。
創造正向兩值很簡單:
一、學習中穿插最喜歡、擅長的科目/章節,學到快炸時,轉換到喜愛科目(峰值)。
二、最滿足時結束學習(終值)。村上春樹寫小說的方法,就是每天寫到最嗨時停筆,第二天繼續。欲罷不能的感覺,最迷人。
學會創造峰值和終值,你會愛上學習,也會愛上生活中一切事情。(如果覺得這個方法有用,記得給我點個讚哦~)
11. 咖啡廳和飯桌是更容易談判成功的地方。在辦公場所,人會以大局為重,堅守談判原則;而在休閒場所,人會因為進食得到滿足感和愉悅感,放下內心戒備,退讓協商要求,這也是很多人飯局上談生意的原因。
12. 抖音正在利用你的天性。
每個人天生就有完成欲,當我們開始做一件事情後,就算受到中斷打擾,也會繼續完成下去。比如做飯時電話打擾、進入學習狀態後的家人打擾、開始工作後的信息幹擾。
而抖音視頻最多15秒,不能展示完整配樂和視頻故事情節,有始無終,給我們戛然而止的感覺,讓人想刷都結尾,結果只會刷到上癮。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退出,關掉抖音,狼人可以卸掉,畢竟眼不見心不煩。
13. 情緒不會影響我們的溝通方式。但我們的溝通方式會對情緒產生影響。
14. 收好內心的小99,你在意的事情,別人可能並不在意。我們容易臆想他人過度關注,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感,比如:眼線畫歪了、衣服沒穿好、一個人吃飯丟人,別人隨意一撇就覺得在看你,這都是「聚光燈效應」在作崇。人只在意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去掉偶像包袱,能讓你輕鬆自在很多。
15. 拖延症的解藥:先做5分鐘。缺乏動力的時候,告訴自己:行,我就去做5分鐘。大多時候你堅持的時間會超過5分鐘,即使只做了5分鐘,總比沒做強。不想起床的時候,也可以在心裡倒數5秒:「5、4、3、2、1,起床!」黛西就用這個辦法,克服了賴床習慣。
很多同學都被拖延症困擾得死死的,很多事都因此擱淺,導致經常陷入自責和忍不住重蹈覆轍的惡性循環中。黛西整理了一套自己輕鬆養成習慣性自律的超實用方法,這其中也運用了很多心理學知識,能讓你完成從身體到靈魂的改變,關注我的公眾號「黛西巫巫」,你就能獲得我這份實用秘訣分享啦~
16. 誇人時,要抓住重點誇才有效果。「你真好看」、「今天這件大衣很適合你,穿上更有氣質了」,前者顯得敷衍,後者讓對方能有被關注的重視感,會對你好感倍增。經常誇人,你的幸福指數也會上升,想誇黛西的話,就雙擊666吧哈哈~
17. 環境決定能力。管理學上有個「酒與汙水定律」:
把一勺酒放在一桶汙水裡,得到的是汙水;把一勺汙水倒進一瓶酒裡,得到的還是汙水。
這個定律常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告誡我們多接觸優秀的人,避免與汙水人的相處,會有同化現象。
18.顏色能影響情緒。顏色起誘發情緒作用,當你心情暴躁時,多看看藍色和綠色,能讓你平靜下來,不要看黑色、灰色,還有去昏暗的地方,這會讓心情更糟糕。
19. 一個人拼命炫耀的往往是自己不能輕易擁有的;拼命遮蓋的往往是自己的自卑裂痕。
20. 在雙方都來電的情況下,想加深關係,就多曝光在ta面前。人更喜歡熟悉的人和物,比如總買同牌子的物品、同品牌的衣服,因為越常見到,就越有好感和安全感。所以想追一個人,就多聊天、多在ta面前晃悠,多看效應,能日久生情哦~
21. 陌生人相處靠「首因效應」,熟人相處靠「近因效應」。研究表明,初次見面45秒內就能產生第一影響。想要留下好印象,就隨時注意個人的衣著、體態舉止、表達方式,以防每個45秒的犯錯。
對於熟人大腦更傾向近期記憶,所以戀情結束時,選擇和平分手的人,會覺得感情有美好回憶;不歡而散的人,會否定感情的一切。
22. 建議的話夾在兩個表揚中,會讓人更容易接受。這是批判心理學的三明治效應,先贊同再建議批評,最後肯定表揚,能讓別人積極接受改正意見,並感激你的尊重和認可,也是情商高的表現哦~
23. 每個人都需要獨立空間。我們在電梯裡不自覺抬頭、排斥陌生人坐旁邊、討厭父母偷看日記、不喜歡伴侶翻閱手機……都是因為空間和心理距離遭到侵犯,產生束縛感。零距離不代表親密無間,適度自由才能產生美。
24. 學習時喜歡聽歌,就選純音樂。大腦對人聲比樂聲的反應更敏感,人聲容易分散注意力,大多人肯定有寫作業寫出歌詞的現象哈哈,學習時乖乖從rap換成選白噪音、古典樂、純音樂,這才能提高專注力。
25. 不開心時動筆寫下來。「寫」具有覺察、整理思緒的作用,能讓你啟動情緒療愈,從「心情極差」,變成知道「為什麼情緒不好」,看到問題本質,減少焦慮,會更快找到解決方法。
26. 越在意一件事,越會出錯。比如喜歡一個人,越會在ta面前笨拙出醜;越想考出好成績,越可能考砸……想破解瓦倫達效應,就要用平常心看待問題,學會反思,總結出錯原因,專注平常積累,才會可能成功。
27. 人會相信權威,想說服一個人時,多引用名言,哪怕自己編一個都可以。比如魯迅說:看到對自己有啟發有幫助的好文章,要記得點讚。(魯迅:我什麼時候說過?)開個玩笑,嘻嘻,如果你笑了,我也很開心,如果你給我點了個贊,我會更開心~
28. 白天沒頭緒的問題,晚上可以再想一想。白天學習或遇到瓶頸時,如果一條路走到黑反而更會毫無頭緒,選擇暫停,讓思維進入醞釀階段,你會在晚上洗澡或睡前,突然靈光一閃,找到解決辦法。黛西寫文時就會經常碰到這樣情況,後來看書才發現這是「醞釀效應」,說明適當暫停,會事半功倍。
29. 熬夜的人更容易變胖。長期熬夜,會錯過身體器官最佳排毒時間(1-3點)、減少新陳代謝、容易讓身體喜歡上「高熱量食品」、出現暴飲暴食。不僅長胖,還會三高,不要利用身體透支未來,建議11點前入睡,多睡美容覺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我知道很多同學想用熬夜的方式,給自己爭取更多學習時間,結果往往導致早上上課精神不振,晚上學習效率奇低的兩難境地。這是黛西非常不提倡的,要知道很多真正的學霸,是不會虧待自己的睡眠的,他們之所以能勝人一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擁有更科學可持續的作息。
今天為你們精心整理了一套超實用學霸作息方法,只要堅持執行,能在1個月內讓你的學習效率實現2倍以上的提升。
30. 拋硬幣終結兩個糾結選擇。當拋出硬幣的那一刻,內心就會有對的答案。
31. 自信比什麼都重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85%的態度和15%的智力。成功更取決於態度,強者未必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屬於有信心的人。教大家自信的小方法:每天起床和睡前花10分鐘暗示自己,這是輸入潛意識的最好時間,能讓你越來越自信。
32. 撒謊的人說話時,一般會抬頭後往左看。
33. 人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相處。共同愛好的人,更容易產生好感和親密感。想要靠近一個人,就去下功夫發現和了解他們的愛好,才能產生共同話題,拉近心理距離,關係更進一步。
34. 好消息多次疊加,比一次性說完,會讓人有好事接連不斷的幸福感;壞消息一次說完,將多次心理打擊集中發射,減少失落次數,會更讓人容易接受。
35. 只有不從眾,才有可能出眾。我們渴望被認同,於是當答案與別人不一樣、同學在玩而你卻異類學習、下班時同事都加班……只能淹沒內心真實的聲音,陷入從眾的漩渦。不要一味跟隨他人想法,只會失去很多可能性,保持獨立思考,堅守正確原則,才能有自己的生活。現在雙擊文章,就是你出眾的開始。
36. 狗狗開心時往右搖尾巴,難過時往左搖。養狗人士可以留意一下哦~
37. 與人交往時牢記「兩隻耳朵一張嘴」法則。在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討論自己的內容,容易忽略他人感受。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會去做搶答題,而是把講臺讓給別人,傾聽他人想法。多聽、少說,考慮到對方感覺,對方才會把我們放進心裡。
38. 用「雙重束縛」策略,讓別人沒機會拒絕。
問「你能幫我個忙嗎」時,只有「能」和「不能」兩個答案。
但問「你能幫我倒杯水或者拿杯飲料嗎」,這時要麼得到一杯水,要麼得到一瓶飲料。
這就是「雙重束縛」策略,給別人選擇題而非疑問題,讓人不會反感,又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3
39.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輸出倒逼輸入,傳授給別人,能讓你更清楚自己不夠紮實的薄弱點,從而精準攻克難點,高效學習。
40.態度影響行動,行動也能改變態度。人的行為與情緒影響是雙向的,你可以因為開心而唱歌,也能故意唱歌讓自己高興。
41. 痛苦只會持續10-20分鐘。超過這段時間的感受,是自己過度回想事情經歷造成的,這只會讓心情變得更糟。心情不好時可以做些事來分散注意力:運動、打掃房間、泡熱水澡,讓心情毒素通過汗水蒸發出去,心情會變得暢快。
42. 能更好抵制誘惑的人,能更好更快實現所想。
經典的糖果實驗表明,能夠延遲滿足的人,會抑制內心的本能欲望,得到長遠的利益回報,比如:瘦身成功、考上好學校、得到好offer、實現財富自由……這裡分享鍛鍊延遲滿足能力的3個小方法:
1)延遲五分鐘:忍5分鐘再做,過5分鐘後可能就不想做了。
2)轉移注意力:遠離誘惑唱歌,去做別的事情。
3)採用代幣法:忍住了就積累一顆星,五顆星就獎勵自己。
43. 無法挽回的錯誤,不再舊事重提,向前看才是最佳選擇。當我們付出一定的資金、時間和感情成本時,比如股票、逛街、戀愛,即使情況不容樂觀,股票下跌、逛街費時、ta不愛我,還是會繼續投入成本,渴望翻轉結局。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牛奶再好喝,打翻以後再也回不到杯子。當遇到挫折時,往前看,而不是往後看,不甘心只會自己增加負擔,直接放手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44. 遇到危險時,只向一個人求救。這是最能保命的實用心理知識,但希望你永遠也用不上。
典型的小悅悅事件,就是責任分散效應。向多數人求救,大眾會分擔援救責任,大家都覺得「別人會去救」,最終造成集體冷漠。因此遇到緊急危險時,最好只向一個人求救,能指出救助者的最明顯特徵更好。
比如:「前面那位帶黑色帽子,穿灰色短袖的大叔快救救我!」
讓對方意識到自己從「旁觀者」轉換成「援救者」,責任集中到自己身上,出手相助的機率變大,我們才有保命的希望。
45. 有所給予,才會有所獲得。蹺蹺板互惠原則告訴我們:給予看似吃虧,實則穩賺不賠。給予別人一些小惠,對方會產生負疚感,願意不斷幫助你,得到更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