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尼娜 譯者:倏塵
美國真人秀節目《學徒》(The Apprentice)中的一個環節令人格外期待。在這個環節中,未被淘汰的選手來到面試官面前,接受後者對他們簡歷的詳細檢查,說謊者被當場揭穿。
但有多少人在簡歷中撒謊,或至少美化了他們的工作經歷和技能?英國最大的招聘公司德科(Adecco)在網站領英(LinkedIn)上開展的研究表明,每10人中就有1人在其領英檔案中撒了謊。
10%的受調查者存在資質造假,9%存在工作職務造假。在年齡、就讀大學和學校、某項工作或經歷時長方面撒過小謊的人分別佔9%、7%和5%。
最近,英國頂尖的出庭律師丹尼斯•奧賴爾登(Dennis O』Riordan)被迫辭職,原因是他在簡歷中造假,謊稱自己畢業於牛津大學(Oxford),並獲得了哈佛大學(Harvard)的碩士學位。自1993年取得出庭律師執業資格以來,他曾就職於頂級律所和銀行,但在申請另一項工作時,他的造假行為終被揭穿。去年9月,一家獨立的紀律法庭決定將其律師資格暫停三年。
隨後,負責監管出庭律師的律師標準委員會(Bar Standards Board)獲得了關於奧賴爾登造假的新證據,並於今年1月贏得上訴,剝奪了他的律師執業資格。
對某些人來說,上述數據並不令人意外。德科英國(Adecco UK)的董事總經理亞歷克絲•弗萊明(Alex Fleming)說:「你總能碰到一些人在簡歷中弄虛作假。在一個充滿挑戰的市場中,人們都想爭取進入門檻的機會。」
不過,要讓造假者「現出原形」,關鍵是要有一位好的面試官,在審查應聘者的技能和經驗時足夠認真。弗萊明說:「面試官只有對一項具體工作涉及的領域有所了解,才能針對性地問問題。」這樣才能確保把那些簡歷造假者剔除出去。
「打假」的要訣在於找出簡歷中的所有漏洞,然後深挖下去:假如某些人對他們之前從事的工作、入職和離職日期、時長以及教育經歷含糊其辭,那麼就需要進一步調查。
德科採用了兩種面試技巧:一種是能力型,另一種被弗萊明稱為壓力型。第一種方法旨在搞清某人是否真的具備相關技能;第二種方法是用快速提問的方式迫使申請者迅速回答。「如果他們說謊了,就無法對答如流。」弗萊明說。
喬納森•弗林特(Jonathan Flint)也對上述研究結果不感到意外。「如果你讓我猜的話,我會說有大約10%的人在他們的簡歷中撒了謊。」
弗林特是招聘門戶網站Hello My Name Is的創始人之一。該網站允許求職者用視頻推銷自己。這有助於招聘者看到簡歷背後求職者的個性,同時也讓潛在的僱員們有機會用互動和引人注目的方式推銷自己。
弗林特說:「我見過一些人說自己是董事,但其實他們只是經理。」和弗萊明一樣,他認為刨根問底的面試會讓人們發現被隱瞞的真相。
「當你在面試中詳細討論簡歷的內容時,那些說謊者就會含糊其辭、躲躲閃閃。」他強調,面對面或是對著攝像機說謊是很難的,尤其是在年齡問題上。正因為此,他相信自己的門戶網站是招聘者挑選潛在候選人的有效渠道。
他還強調,除了簡歷上給出的證明人以外,你還得「另闢蹊徑」進行核實。令人吃驚的是,此前竟然沒有一個人想過要核實奧賴爾登的背景,尤其是自從他擔任如此高級的管理職位以來。
「要設法向應聘者以前的老闆、同事,或是那些曾為他們工作的人進行核實,但要確保這些人是你自行挑選的。證明人的確是調查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弗林特補充道。「不要只向那些簡歷結尾給出的證明人核實。」
Holiday Extras的執行長馬修•帕克(Matthew Pack)則對德科的研究結果感到意外。這家公司出售旅行附加產品,比如機場酒店和停車預訂服務。帕克對自己公司全面細緻的招聘流程充滿信心,認為這套流程可以讓那些自稱具備某種技能或經歷的人在面試時「原形畢露」。
他還碰見過那種把網站上的範文直接複製和粘貼到簡歷中的人。「從面試可以發現,他們顯然與簡歷中的描述不符,他們並沒有花時間來寫簡歷。」
「我們有些職位還要求進行測試,比如電腦程式員。」過去他曾遇到一些應聘者自稱擁有至少五年的Java或PHP程序開發經驗,但在測試中,「他們就是幹不來」。
對某些人來說,偽造簡歷以獲得面試機會似乎不算什麼難事。但隨著人們對數字工具的使用越來越多,這種做法可能變得越來越難。
「僱主越來越習慣使用領英,而該網站要求認證這一點真的很管用。」弗萊明說。「除了簡歷以外,大多數僱主還會使用認證功能,利用這兩種手段查清真相併揭穿謊言。」
弗林特認為,「隨著社交渠道日益多樣化,掩蓋你的身份和背景並不容易」,而帕克相信,領英的認證功能也非常強大,它甚至讓那些沒有在線檔案的高管變得很可疑。
但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你如何才能在不撒謊的情況下推銷自己?帕克認為,從最近一段時間的簡歷來看,它們缺乏一份好的求職信。你在簡歷中需要詳細描述事實,但求職信是「將你與求職職位聯繫起來」的機會,他說,「大多數僱主之所以招聘員工,是因為公司不斷在發展,因此你有必要說明你如何為公司增加價值」。
但如果你仍然覺得自己有可能僥倖矇混過關,那麼請注意:你有可能進監獄。2010年,29歲的裡安農•麥凱(Rhiannon Mackay)被判處6個月監禁,原因是她在簡歷中撒謊,以謀取普利茅斯醫院國民健康服務體系信託(Plymouth Hospitals NHS Trust)的資本項目管理員一職。
依照2006年通過的《欺詐罪法令》(Fraud Act),麥凱被判犯有欺詐罪。這使她成為首個因簡歷造假而入獄的女性。
摘自: 金融時報